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保尔·汉宁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保尔·汉宁森

保尔·汉宁森丹麦语Poul Henningsen,1894年9月9日-1967年11月31日)是一位丹麦作家建筑师和评论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丹麦文化生活的重要人物。在丹麦,他常被简称作“PH”。他最常与PH灯系列白炽灯的设计有关[1][2][3]

早年生活与教育

[编辑]

保尔·汉宁森是艾格尼丝·汉宁森卡尔·埃瓦尔德的私生子。他在一个宽容和现代式的家中度过了童年,并且时常见到来访的著名学者。1911年至1917年间,他接受教育以成为一名建筑师,但是他并没有毕业,而是转向发展,欲成为发明家和画家。

建筑与设计

[编辑]
PH洋蓟灯,设计于1958年

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关于灯的设计。20世纪20年代,他发明了PH灯,并由路易斯·鲍尔森公司生产。其中最著名的类型是PH洋蓟和PH5。这些灯的发明也给他后来的工作提供了经济基础。PH大钢琴也是汉宁森的著名设计,被列入20世纪最著名的设计之一。

笔墨生涯

[编辑]

1920年代保尔·汉宁森在他的文学创作上有了突破。他负责编辑好斗的左翼期刊“Kritisk Revy”(1926年-1928年),并和他的同事抨击嘲讽旧时尚和文化保守主义,还将他们与政治挂钩。同时他也开始作为一个讽刺戏剧作者赞美人类的自然行为、性开放和简单的生活。在不抛弃讽刺戏剧的观赏性的同时,将它作为了政治斗争之用。1933年他编写了“Hvad med Kulturen?”(文化怎么样?),对丹麦文化进行激进的批评,同时谴责社会民主党人没有一个坚定的文化概念。因为这本书他被认为是一个共产主义的同情者,不过他并没有加入该党。他也进行过反法西斯宣传。

保尔和英格尔·汉宁森在他们乡下的房子前,1958年

1935年他拍摄了《Danmarksfilmen》(意为丹麦电影),是一部低成本而且反传统的电影,伴着爵士乐的调子描述了当代丹麦人的生活。影片饱受抨击,不过后来被重新认定为一部经典的丹麦纪录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据丹麦期间,他收入低微,终于在1943年逃往瑞典。战后他与共产党脱离了关系,原因是后者认为他对纳粹存在同情并且对前苏联持怀疑态度。他依旧写作、进行辩论,1960年代的新一代认为他是一个领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他成为了丹麦学院的成员,支持消费者运动。

图片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 Dansk Biografisk Leksikon, vol. 6. Copenh. 1980.
  • Paul Hammerich: Lysmageren. En krønike om Poul Henningsen. Copenh. 1986

作品

[编辑]
  • PH灯
  • PH大钢琴和立型小钢琴(1931年)
  • 7-point(1933年)
  • Bedside table lamp(1936年)
  • PH洋蓟(1958年)
  • PH Koglen(1958年)

参考资料

[编辑]
  1. ^ Poul Henningsen (1894-1967). dr.dk. [May 1,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 
  2. ^ The PH lamp. Airport Magazine. [May 1,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15. 
  3. ^ The Lights of Poul Henningsen, Phillips, 12 September 2016 [May 1,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30)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