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修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修习巴利语Bhāvanā梵语भावनाbhāvanā),又译修行禅修,意为实践、实行,这个单字常被佛教耆那教印度教应用,常用于发展心灵能力的方法,可以由此产生清净与神圣的心态。

概论

[编辑]

在巴利文与梵文中,修习(Bhāvanā)的字面意思为发展、培育、使其产生,为实践、使其发达、增进能力、使其存在的意思。与bhāva)来自相同字根。

在佛教中,修习(Bhāvanā)是用于发展行道(巴利语Patipatti)的方法,常作为复合字使用。常见的有:

  • 修习(citta-bhāvanā
  • 身修习(kāya-bhāvanā
  • 慈心修习(mettā-bhāvanā
  • 智慧修习(paññā-bhāvanā
  • 禅定修习(samādhi-bhāvanā
  • 奢摩他修习(samatha-bhāvanā
  • 内观修习(vipassanā-bhāvanā

《杂阿含经》的这个颂偈:“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1][2],就使用了修习这个动词。

在佛教三藏中,对于毗婆舍那三摩地的发展、学习与训练,都常用修习(Bhāvanā)来当成动词[3],例如修习安那般那念[4],修习慈心[5]

注释

[编辑]
  1. ^ 叶均译《清净道论》序论:“经中这样说:‘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
  2. ^ 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22〈599经〉:“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说偈答言:‘智者建立戒,内心修智慧,比丘勤修习,于缠得解缠。’”
  3. ^ 叶均译《清净道论》序论:“‘修习心与慧’,是修习三摩地(定)和毗钵舍那(观)的意思。这里是用‘心’字来显示三摩地,以‘慧’字而名毗钵舍那。”
  4. ^ 《杂阿含经》卷29〈810经〉:“佛告阿难:‘有一法,多修习已,乃至能令二法满足。何等为一法?谓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能令四念处满足;四念处满足已,七觉分满足;七觉分满足已,明、解脱满足。’”
  5. ^ 《杂阿含经》卷27〈744经〉:“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修习慈心,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习慈心,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与慈俱,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修习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