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是由南京大学天文学与空间科学的组成院系,2011年由南京大学天文系扩建而成。

历史沿革

[编辑]

南京以现南京大学产学科研基地钦天山北极阁为基地,自南朝以来便是重要的天文观测和研究中心;民国时天文基地由北极阁移至紫金山,开创中国现代天文研究。南朝宋代时在鸡笼山(钦天山)山顶建司天台(日观台),陈代设灵台候楼,明朝洪武十八年建钦天台;何承天祖冲之等人曾先后在此从事天文观测研究。民国16年,在北极阁筹建中央研究院观象台,分设天文、气象两研究所,同时天文研究所另觅新址,次年选址钟鼓楼(鼓楼);民国20年,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迁至紫金山(紫金山天文台)。

南京大学开办天文学科可以追溯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国立东南大学时期算学系附设的天文组、国立中央大学时期物理系天文组。

民国16年,算学系学生李锐夫编著的《日球与月球》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为中国现代理论天文学的早期著作之一;次年编著《太阳系》,被认为是描写太阳系的最详尽之作。

民国18年(1929年),天文学家张钰哲回国来校执教。民国30年(1941年)9月21日,中央大学兼任教授、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张钰哲领导李国鼎等八人在甘肃临洮进行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有组织的日全食观测,中大理学院研究生高淑哿(通嘉)协助观测工作并负责护运中央大学用于天文观测之精密仪器。

1952年,广州中山大学天文学系(包括教师赵却民容寿铿李春生萧云等)和济南齐鲁大学天文算学系(教师程廷芳苗永宽许邦信等)迁往南京大学,合并成立为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时为全国唯一的天文系。[1]

2011年,南京大学天文系扩建成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预期远景为一个国际的天文学教学和科研中心。

历任领导

[编辑]

曾任南大天文系(学院)系主任(院长)的有赵却民戴文赛曲钦岳苗永宽卢央刘林方成黄天衣周济林等人。[1]现任院长为李向东

现况概览

[编辑]

专业设置

[编辑]

本科专业

  • 天文学

博士及硕士研究生专业

  • 天体物理
  •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 空间科学与技术

研究机构

[编辑]
  • 南京大学天体物理研究所
  • 南京大学空间环境与航天动力学研究所
  • 南京大学天文资料分析与计算物理实验室
  • 南京大学天文学中心实验室
  • 南京大学太阳塔实验室
  • 南京大学非线性科学中心
  • 南大善邻GPS应用开发中心
  • 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南京大学深空探测实验室

其它

[编辑]

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拥有中国最大最先进的教学天文台、中国唯一的太阳塔望远镜。

院友

[编辑]

南京大学天文系/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因向中国天文学界输送了大量人才被誉为中国天文学界的“黄埔军校”。[2]

相关小行星

[编辑]

以曾在该学院工作和学习的人物命名的小行星有:[5]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王绶琯, 刘振兴主编.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 • 天文学 空间科学.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 
  2. ^ 南大芯、追天梦 ——南京大学天文学科育人成效卓著.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2021-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9). 
  3. ^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简史. [2011-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6). 
  4. ^ 李济生:太空“中国轨道”创建人. [2011-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5. ^ 国际天文联合会将23692号小行星命名为"南大天文学子星".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2021-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