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国民革命忠烈祠

坐标25°4′49.65″N 121°31′57.91″E / 25.0804583°N 121.5327528°E / 25.0804583; 121.532752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民革命忠烈祠
National Revolutionary Martyrs' Shrine
中间正殿与左侧文烈士祠
概要
类型忠烈祠
所属国家/地区 中华民国
地点台北市
地址 中华民国台北市中山区北安路139号
25°4′49.65″N 121°31′57.91″E / 25.0804583°N 121.5327528°E / 25.0804583; 121.5327528
坐标25°04′50″N 121°31′58″E / 25.080458°N 121.532753°E / 25.080458; 121.532753
起造1969年(民国五十八年)3月25日
所有者全民防卫动员署后备指挥部
网站
afrc.mnd.gov.tw 在维基数据上编辑此内容
地图
地图
忠烈祠“万古流芳”牌楼正面
牌楼背面“万古流芳”字
国民革命忠烈祠的仪队交接仪式,以及前方三名中华民国陆军仪队的礼兵

国民革命忠烈祠是位于台北市大直忠烈祠。为中华民国政府中央政府所在地之专祠[1],兼有中华民国首都忠烈祠之功能[2]。建筑型式仿北京故宫太和殿。由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亲题为国民革命忠烈祠,民间则习称圆山忠烈祠大直忠烈祠台北忠烈祠[3]

1969年完工落成而成为今貌,是目前中华民国全国崇祀国殇位阶最高场所,也是国际人士来台访问时,向殉难英烈致敬的代表场所。入祀烈士经中华民国国防部造册报请总统明令行之。该祠奉祀自开国讨袁护法东征北伐剿匪讨逆抗日戡乱以及泰缅孤军等各时期的殉职官兵暨死难军民共40万余人[4]

国民革命忠烈祠外观一角

圆山忠烈祠邻近圆山大饭店,祠内由中华民国三军仪队担任礼兵驻守,仪队交接仪式于每日上午9:00至下午5:00的整点执行;其中下午5:00的仪式提早至下午4:40开始,操枪动作大约20分钟。仪队交接仪式,使圆山忠烈祠成为台北市特别受到外国旅客造访的一处观光景点。

历史

[编辑]

国民革命忠烈祠的前身是“台湾护国神社”,曾经奉祀日本靖国神社内之台湾籍阵亡将士[3]

后来因为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认为原台湾护国神社建筑简陋有失庄严、不足以祭祀国民革命英烈,因此指示由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何应钦主持重建。1969年(民国五十八年)3月25日,国民革命忠烈祠落成启用,并依《国民革命忠烈祠入祀办法》设置与管理。大殿中央供奉“国民革命烈士之灵位”、左侧供奉“中华民族远祖黄帝之灵位”及“各民族先祖之灵位”、右侧供奉“国父遗像”。

1969年由行政院制颁、1999年修订的行政命令忠烈祠祀办法》第八条明订“中央政府所在地之首都,建立首都忠烈祠,并得特准建立专祠专坊或专碑”,第二十四条并规定“各地忠烈祠应于每年三月二十九日及九月三日,依公祭礼节举行公祭;首都忠烈祠,由总统主祭”,公祭典礼隆重且庄严[5]

组织架构

[编辑]
  • 国防部后备指挥部
  • 国民革命忠烈祠管理组
    • 祭祀作业组
    • 修缮维护组
    • 后勤支援组
    • 行政采购组
    • 驻祠仪队

入祀烈士

[编辑]

于文、武烈士祠内设置个人牌位者如下:

文烈士祠

[编辑]

武烈士祠

[编辑]

其他

[编辑]

武烈士祠内尚有供奉萨师俊沈崇诲、朱绍穆、范锦员、文志文、史明弼、刘国用华品章韩宪元李桂丹乐以琴刘粹刚、杨大鹏、宋恩儒、吴其苏、夏蔚卿、刘国昌、黎惠权、王仲春、岑运应、李秉铭、李遴灏、阮宝珊、李光前、曾绍林、六一九炮战阵亡官兵黑猫中队殉职队员陈怀生、张夑、黄荣北、余清长、梁德培、李南屏、郄耀华、吴载熙、王政文等)、黑蝙蝠中队殉职队员周以栗等)、中华民国驻越特战部队于越南阵亡将士、张育保、吴仲渤、周昌佐、洪岫、段武濬、韦秀英、孙刚甫、乌斯满、张永培、张立中、盛同士、陈永年、郭志持、陈实曾、陆维源、黄七贤、黄立品、詹超、潘皓星、蔡大猷、骆凤松、缪位、谢国良、熊其佬等著名先烈于百人牌位或祀箱中。

交通资讯

[编辑]
  • 搭乘21、42、208、247、267、287(内湖干线)、646、677、902、红2、红3公车至忠烈祠站下车。
  • 搭乘捷运至  淡水信义线圆山站下车,再转搭21、 42 、208、247、287(内湖干线)、红2公车,至忠烈祠站。
  • 搭乘捷运至  淡水信义线剑潭站下车,再转搭267、287(内湖干线)、646、677、902、红3公车,至忠烈祠站。
  • 搭乘捷运至 文湖线大直站下车,再转搭902、247、红2、红3公车,至忠烈祠站。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國民革命忠烈祠入祀辦法:第二條. 法务部全国法规数据库工作小组. [2011-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2. ^ 蔡锦堂. 忠烈祠研究--「國殤聖域」建立的歷史沿革. 2001-06. 圆山忠烈祠为国民革命专祠,暂替代首都忠烈祠 
  3. ^ 3.0 3.1 忠城烈事--國民革命忠烈祠. [2011-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4). 
  4. ^ 祠祀葬厝 - 國民革命忠烈祠介紹. [2011-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30). 
  5. ^ 饶贺凯、杨明原、宋钦益、林勇年、谢玮铠. 國家神域的建構:以高雄的神社與忠烈祠為對象. 国家文化资料馆. 2003: 1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