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 (学术文化)
国风,民国大陆时期以国立中央大学教授为主构成的学术文化流派。
国风宗旨,一方面发扬中国固有之文化,一方面昌明世界最新之学术。“本史迹以导政术,基地守以策民瘼,格物致知,择善固执,虽不囿于一家一派之成见,要以隆人格而升国格为主。”
历史
[编辑]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柳诒徵、缪凤林、张其昀等人,以倡导发扬中华文化和昌明世界最新学术为任,在南京结为国风社,开办《国风》学刊。“国风”一词,源出《诗经》,国风学人以其寓意中国之风。
当时正值沈阳九一八事变之后,国风学人于国难非常时期,投身公众领域,提出了人文与科学并重的救亡主张,以尽到学术界“对于国家之应尽责任”。《国风》被视为《学衡》的继续,在保持发扬中国文化之使命的基础上,强化了抗敌保国的民族主义思想情感。《国风》和中国史学会(刊行《史学杂志》)、中国科学社(刊行《科学》杂志)亦存在密切联系。学术渊源上,国立中央大学(后在大陆改名南京大学,又在台湾复校)与其前身国立东南大学(东南学派)、南京高师(南高学派,其中以南高史地学派为代表)一脉相承,并可一直上溯至南京历史上前朝历代的国学[1],其核心为南雍学人继承发扬中国学统的精神。在国家危难之际,国风学人主张,中国必须发扬固有文化,振兴民族精神;开展独立的科学研究,提高国力;注重加强国人的国家观念,动员民众,以巩固国防。
国风学人虽怀有强烈的救国之心、强国之志,不过,与同一时期偏重政治学理及政治议题之《时代公论》所不同,《国风》纯为文化学术刊物[2]。
国风社社长由柳诒徵担任。
《国风》杂志主持编辑为张其昀、缪凤林、倪尚达,后来曾任编辑的还有景昌极、陈训慈、王焕镳、向达、郑鹤声、周悫。
《国风》为半月刊,由钟山书局发行,创刊于民国二十一年九月,终刊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共出版8卷85期,发表文章900余篇。
《国风》的主要作者多为学衡派在南京的基本成员。在原《学衡》作者群的基础上,人文社会学术领域新增的作者有章太炎、朱希祖、胡小石、任二北、范存忠、卢冀野、唐圭璋、钱钟书、唐君毅、贺昌群、钱南扬、滕固、谢国桢、萧一山、萧公权、陈诒绂、李源澄、朱偰等人。此外,一批科学家为刊物撰稿,包括秉志、翁文灏、胡敦复、竺可桢、胡先骕、熊庆来、戴运轨、谢家荣、张江树、严济慈、钱昌祚、顾毓琇、凌纯声、卢于道等人。
《国风》上撰文较多的学者有张其昀(40篇)、柳诒徵(30篇)、景昌极(16篇)、缪凤林(14篇)、张其春(14篇)、竺可桢(11篇)等人。
学术
[编辑]国风学者的研究成果,不限于发表在《国风》杂志。如中国科学社于民国26年出版的《科学的民族复兴》,便是国风派学者所做的关于中华民族的科学研究,涉及历史、地理、气候、人种、生理、营养、健康等课题。
《科学的民族复兴》(主编:竺可桢)
- 中华民族之史的观察(卢于道)
- 中华民族之地理分布(张其昀)
- 中华民族与气候的关系(吕炯)
- 中华民族的特性及其与他民族的比较(孙本文)
- 中华民族之人种学的检讨(刘咸)
- 中国人脑及智力(卢于道)
- 中华民族的血属(李振翩)
- 中国人之营养(吴宪)
- 中华民族之健康(许世瑾)
- 中国人种之改良问题(卢于道)
历史意义
[编辑]民国以来,学衡、国风等学人继承中国学统、发扬儒家文化、开展人文复兴、倡导理性学术的活动,对于振兴中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发展科技、繁荣学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张其昀:“国立中央大学可说是中国现代儒学复兴运动一个策源地。在五四运动以后,对中国历史文化持怀疑与抨击态度者,滔滔皆是。当时南京的我校,则屹立而不为动摇,所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有砥柱中流的气概。我校所宣导的新学术,虽深受西洋思想的影响,而不为所转移,而益充实光辉。这种儒学复兴运动,经过四十年的时间,由发轫而渐趋成熟,以期成为吾国学术的正宗,中国真正的文艺复兴。我们常以此自勉,当为世人所共见。”[3]
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来源
[编辑]- 沈卫威:“民族危机与文化认同——从《国风》看中央大学的教授群体”,《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