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大罗马尼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罗马尼亚罗马尼亚语România Mare)一般指的是罗马尼亚一战结束后到二战爆发前的战间期罗马尼亚王国的领土范围。这一时期罗马尼亚达到了历史上的极盛疆域(295,649平方公里)。与今日的罗马尼亚相比,大罗马尼亚多出了北布科维纳、南多布罗加比萨拉比亚(含今摩尔多瓦)这些地区。

名称和含义

[编辑]

这一概念在罗马尼亚语的名称是“România Mare”。这一概念常用来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罗马尼亚王国的领土包含了所有罗马尼亚人占多数派的地区,与之前不含特兰西瓦尼亚比萨拉比亚布科维纳的罗马尼亚领土形成对比。另一个罗马尼亚语词汇“România Întregită”与“大罗马尼亚”意思相同,有“再统一的罗马尼亚”之意。大罗马尼亚也有罗马尼亚应有领土之意,汤姆·加拉格认为这一概念具有“罗马尼亚民族主义的圣杯”[1]的地位。

维也纳仲裁裁决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罗马尼亚领土中的特兰西瓦尼亚北部地区被割让给匈牙利,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被苏联占领。1940年之后,这一概念开始带有收复失地和民族统一主义的色彩。

目前,这一词汇已经成为一个民族主义词汇,多指民族统一主义下的大罗马尼亚,旨在收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罗马尼亚被苏联夺取的摩尔多瓦乌克兰统治的比萨拉比亚及和布科维纳地区。

历史

[编辑]
1930年的大罗马尼亚地方行政区划地图

1918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特兰西瓦尼亚和布科维纳、比萨拉比亚与罗马尼亚王国合并,大罗马尼亚诞生。

和比萨拉比亚及布科维纳的合并

[编辑]

在布科维纳,当地的议会投票决定和罗马尼亚合并[2][3]。虽然罗马尼亚人、德国人、波兰人、犹太人议员表示赞成,但乌克兰人(当时占人口的38%)议员表示反对[4]。而在比萨拉比亚,1917年新设的“国家议会”(Sfatul Ţării)虽然曾宣告独立,但受1918年1月俄罗斯军队解体及撤退的影响,当地秩序陷入混乱。罗马尼亚军队为从掀起俄罗斯革命布尔什维克手中维护比萨拉比亚秩序而占领了这一地区[5][6][7]。1918年1月24日,比萨拉比亚从俄罗斯宣告独立。之后,罗马尼亚人掌握多数的“国家议会”在1918年4月9日提出的与罗马尼亚合并的议案,148名议员中赞成86票、反对3票、弃权36票(多为少数民族,占当时人口的约半数[8])、13票缺席,议案通过。

合并特兰西瓦尼亚及巴纳特

[编辑]

剩下的最后还未收回的地区特兰西瓦尼亚在1918年12月,阿尔巴尤利亚的罗马尼亚系议员发表“统一宣言”,宣布与罗马尼亚合并。一个月后该市的萨克森系议员的投票也支持了这一决定。占特兰西瓦尼亚人口约32%的匈牙利语使用者(除了匈牙利人之外,还有很多犹太人社区也使用匈牙利语)以及巴纳特的德国系居民认为,代表自己的政府是匈牙利布达佩斯政府,在奥匈帝国崩溃时并没有选出自己民族的议员。

战间期

[编辑]

罗马尼亚与特兰西瓦尼亚的马拉穆列什(Maramureş)、克里沙纳(Crişana)、巴纳特(Banat)的统一随着1920年特里亚农条约的批准,罗马尼亚正式被承认拥有这些地区的主权,成为独立国家的匈牙利与罗马尼亚划定了新的国境线。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合并入罗马尼亚一事则在1920年的凡尔赛条约中得到承认。此外在1913年,作为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罗马尼亚从保加利亚获得南多布罗加Cadrilater)。

罗马尼亚在1918年至1940年期间都维持了这一领土。不过在1940年,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而被苏联占领,北特兰西瓦尼亚也因维也纳仲裁裁决割让给匈牙利,并且根据克拉西瓦协定,南多布罗加也割让给了保加利亚。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罗马尼亚加入轴心国,对苏联展开进攻,收复了比萨拉比亚,甚至一度攻入苏联境内,但因轴心国的战败未能最终获得这些地区。

战争结束后,罗马尼亚虽然再次获得了割让给匈牙利的特兰西瓦尼亚北部,但割让给保加利亚及苏联的领土却未能收回。并且在1948年,苏联和当时被苏联占领处在共产主义体制下的罗马尼亚签订协定,罗马尼亚将多瑙河三角洲黑海的四个无人岛(蛇岛等)割让给苏联。

参考文献

[编辑]
  1. ^ Gallagher, Tom. Modern Romania: the end of communism, the failure of democratic reform, and the theft of a nation.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5: p. 28. ISBN 0-8147-3172-4. 
  2. ^ Volodymyr Kubijovyč, Arkadii Zhukovsky, Bukovyn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Encyclopedia of Ukraine, Canadian Institute of Ukrainian Studies, 2001
  3. ^ Sherman David Spector, Rumania at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 A Study of the Diplomacy of Ioan I. C. Brătianu, Bookman Associates, 1962, p. 70
  4. ^ Donald Peckham, Christina Bratt Paulston, Linguistic Minoritie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8, p. 190
  5. ^ Ray Egerton Henderson Mellor, Eastern Europe: A Geography of the Comecon Countries, Macmillan, 1975, p. 79
  6. ^ William Aylott Orton, Twenty Years' Armistice, 1918-1938,Farrar & Rinehart, 1939, p. 41
  7. ^ Volodymyr Kubiĭovych, Ukraine: A Concise Encyclopaedia,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63, p.756
  8. ^ Results of the 1897 Russian Census at demoscope.ru. [2012-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30).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