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库兹涅佐夫
苏联海军元帅 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库兹涅佐夫 Николай Герасимович Кузнецов 同志 | ||||||||||||||||||||||
---|---|---|---|---|---|---|---|---|---|---|---|---|---|---|---|---|---|---|---|---|---|---|
出生 | 俄罗斯帝国沃洛格达省麦德维德卡村 | 1904年7月24日|||||||||||||||||||||
逝世 | 1974年12月6日 苏联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莫斯科 | (70岁)|||||||||||||||||||||
效命 | 苏联 | |||||||||||||||||||||
军种 | 苏联海军 | |||||||||||||||||||||
服役年份 | 1920-1956 | |||||||||||||||||||||
军衔 | 苏联海军元帅 | |||||||||||||||||||||
统率 | 苏联太平洋舰队 苏联海军 | |||||||||||||||||||||
参与战争 | 西班牙内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 |||||||||||||||||||||
获得勋章 |
|
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库兹涅佐夫(俄语:Николай Герасимович Кузнецов,1904年7月24日—1974年12月6日)是一位苏联海军高级将领,最高军衔为“苏联海军元帅”,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苏联海军总司令,后获“苏联英雄”荣誉称号。在约瑟夫·斯大林晚年和尼基塔·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曾两度被解职与降衔。1991年服役的俄罗斯海军新航空母舰即命名为“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以资纪念。
生平
[编辑]早期经历
[编辑]1904年7月24日,库兹涅佐夫出生于沃洛格达省德维纳河流域的麦德维德卡(今属阿尔汉格尔斯克州科特拉斯区)的农民家庭。1919年秋天,库兹涅佐夫参加红海军北德维纳河区舰队,并在次年春天进入海军学校学习。1925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26年伏龙芝海军学校毕业后调至黑海舰队,在“红色乌克兰”号巡洋舰上担任值班长、司炉连连长。1929年秋天,库兹涅佐夫进入海军学院深造。1932年,库兹涅佐夫毕业后调派至“红色高加索”号巡洋舰担任大副,次年升任舰长。
1936年7月18日,西班牙军人佛朗哥发起反共和政府的武装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并得到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和葡萄牙的支持。此时,苏联则支持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同年8月,库兹涅佐夫出任苏联驻西班牙大使馆海军武官兼西班牙海军总顾问,负责协同西班牙海军护运来自苏联的武器装备和志愿人员。1937年8月,库兹涅佐夫调任太平洋舰队第一副司令。隔年1月,库兹涅佐夫转任“太平洋舰队”司令,同时晋升中将。1938年7月,日军在张鼓峰一带与苏联爆发军事冲突。库兹涅佐夫带领的“太平洋舰队”参与了这场战斗,为陆军部队运送人员和物资。1939年2月,库兹涅佐夫升任海军第一副人民委员,一个月后出任海军人民委员兼海军总司令[1]。为制止纳粹德国发动战争,英法苏开始谈判。库兹涅佐夫作为苏联海军代表也参加了谈判。
1939年9月,二战爆发。苏联入侵波兰,随后又发动冬季战争,苏联海军在对芬兰战争中协助陆军及空军部队打击芬军。1940年先后强迫合并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取得了更多的海军基地。1941年3月3日,在库兹涅佐夫的建议下,海军总司令部发出指示,命令各舰队可对来犯者在无须警告下即可开炮。
卫国战争
[编辑]巴巴罗萨作战
[编辑]1941年6月21日晚上11点,库兹涅佐夫被国防人民委员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召见,指示海军各部进入完全战备状态。6月22日凌晨,德军展开“巴巴罗萨作战”,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次日,苏联政府组成以铁木辛哥为主席的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有朱可夫、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布琼尼和库兹涅佐夫。1941年8月上旬,库兹涅佐夫组织海军航空兵,实施了对柏林的轰炸,以作为对德军突袭苏联的反击。8日凌晨,首次轰炸柏林成功,把7500公斤炸弹投向了目标,接着又有9次行动,轰炸德国本土目标,直至其出发基地失守。
列宁格勒与莫斯科
[编辑]列宁格勒围城战期间,苏联波罗的海舰队只控制着列宁格勒沿岸的狭小海域,该舰队的岸炮、舰炮、水兵都投入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战事。
1941年10月13日库兹涅佐夫的海军人民委员部奉命撤出莫斯科,只留下必须的人员。18日,国防委员会决定组建25个海军步兵旅(海军陆战旅)。库兹涅佐夫下令各舰队抽调4万人作为骨干。这些海军步兵成为了保卫莫斯科的重要力量之一。1942年春天,海军步兵正式成为苏联海军的组成部分。
反攻
[编辑]1943年,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取得转折性的胜利,苏联海军的任务因整体战略形势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库兹涅佐夫下令黑海舰队打击敌军的交通线,保障苏军海上运输。1943年10月20日,库兹涅佐夫受命来到黑海,指挥海军参加解放克里米亚的战斗。1944年初,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包围被打破。为了鼓励海军将士,在库兹涅佐夫的主持下,海军人民委员部在最高苏维埃批准后,设立乌沙科夫勋章、纳希莫夫勋章和奖章。
1945年,纳粹德国败局已定。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黑海北岸的雅尔塔举行会议。库兹涅佐夫代表红海军参加这次会议,向盟国提出把投降的意大利军舰向苏联分配的要求。苏联随后得到了250艘各类军用舰只。这件事使得最高统帅相当满意。从雅尔塔回到莫斯科,库兹涅佐夫得到通知:从2月2日起,库兹涅佐夫和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阿列克谢·因诺肯季耶维奇·安东诺夫一起成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
德国投降
[编辑]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6月库兹涅佐夫来到柏林参加波茨坦会议。此后,苏联对日宣战。8月8日,库兹涅佐夫抵达苏联远东城市赤塔,负责指挥对日作战时的陆海军协调行动。在战争结束时,库兹涅佐夫被授予“苏联英雄”荣誉称号和“列宁勋章”。
战后
[编辑]1947年斯大林下令逮捕库兹涅佐夫等几位红海军高级军官,罪名是和美、英交换情报时让苏联受损失。在1942年9月,苏联和英国签署双方海军之间有关海军军事技术和军事情报的互助协定,此后苏联又和美国签署类似协议,斯大林曾亲自批准将苏联海军手里的德国鱼雷赠送予英国供其研究。审查后,没有查出库兹涅佐夫犯有严重过失,最后军事总检察长乌尔利希上将宣布处理结果,库兹涅佐夫被降为少将,调到太平洋舰队任职。
1950年库兹涅佐夫再次出任太平洋舰队司令,1951年7月再度出任海军部长(即海军总司令)。1953年,库兹涅佐夫担任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海军总司令。1955年3月,获得苏联海军元帅军衔。1955年10月,原意大利海军的“凯撒”号(根据波茨坦协定作为意大利对苏联的战争赔偿),其时苏联最大、战斗力最强的军舰“新罗西斯克”号战列舰在塞瓦斯托波尔港爆炸沉没,因此,1955年年底库兹涅佐夫被解除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海军总司令职务,次年2月降为海军中将退役,由谢尔盖·格奥尔基耶维奇·戈尔什科夫接替其职务。
1974年12月6日,库兹涅佐夫在莫斯科去世,终年70岁,安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宫墙下。1988年7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恢复库兹涅佐夫的苏联海军元帅军衔与所有荣誉。
荣誉
[编辑]苏联勋章
[编辑]苏联英雄金星奖章:1945年9月14日 | |
列宁勋章:1937年,1945年,1945年,1952年) | |
红旗勋章:1937年,1944年,1950年 | |
一级乌沙科夫勋章:1944年,1945年 | |
红星勋章 :1935年 | |
荣誉勋章 | |
保卫高加索奖章 | |
保卫莫斯科奖章 |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战胜德国奖章 |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二十周年纪念奖章 | |
工农红军二十周年纪念奖章 | |
苏维埃陆军海军三十周年奖章 | |
苏联武装力量四十周年纪念奖章 | |
苏联武装力量五十周年纪念奖章 | |
荣誉武器 – 镶有金色苏联国徽的配剑:1932年 |
著作
[编辑]- 《前夕》(1966年)
- 《海军的战斗警报》(1971年)
- 《在遥远的子午线上》(1971年)
- 《把握航向,驶向胜利》(1975年)
注脚
[编辑]- ^ 吴荣华(2014年),第312页
参考资料
[编辑]- (中文)吴荣华. 二戰蘇聯海軍史.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11525314.
- 苏联主义网 (简体中文)
- 俄罗斯国情网:苏联海军元帅库兹涅佐夫[永久失效链接] (简体中文)
- 俄罗斯国情网:1941年,苏军一月内九次远程轰炸柏林[永久失效链接] (简体中文)
- 苏联英雄
- 列宁勋章获得者
- 红旗勋章获得者
- 一级乌沙科夫勋章获得者
- 红星勋章获得者
- 苏联荣誉勋章获得者
- 保卫莫斯科奖章获得者
- 保卫高加索奖章获得者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战胜德国奖章获得者
- 战胜日本奖章获得者
- 红军建军二十周年奖章获得者
- 苏维埃陆军海军三十周年奖章获得者
- 苏联武装力量四十周年奖章获得者
- 骑士十字级波兰复兴勋章获得者
- 1904年出生
- 1974年逝世
- 苏联元帅
- 苏联海军将领
- 苏联共产党党员
- 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物
- 苏联西班牙内战人物
- 塞尔维亚裔苏联人
- 塞尔维亚裔俄罗斯人
- 阿尔汉格尔斯克州人
- 安葬于新圣女公墓者
- 库兹涅佐夫海军学院校友
- 俄罗斯海军武官
- 沃洛格达省人
- 第二届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代表
- 第四届最高苏维埃民族院代表
-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
- 第一届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代表
- 苏共十九大代表
- 联共布十八大代表
- 苏联副国防部长
- 联共布第十八次代表会议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