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 (佛教)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7月31日) |
意(巴利文及梵语:मनस्,Manas),音译为末那,佛教术语,意指意识、意志、心灵。在早期佛教经典中,经常与心、识一同出现[1],被当成是同义词。但是它们三者之间又有一些不同。意较常被用来指人类思考、理智的功能,执行想的功能,是六处、六根与六识之一。
字义
[编辑]在梵文中,意(मनस्,Manas)起源自原始印欧单字*ménos(意为心灵),它来自于原始印欧字根*men-,意为思考、思量。古希腊语:μένος(ménos)与英语:Mind皆源自相同字根。
概论
[编辑]在身体基本五种感官(眼、耳、鼻、舌、身)之外,人类的意识、思考功能,即是意。以十二处分类而言,意的外在对境,为法(意尘)。其内在的分辨功能,称为意识。支持意识运作的根源,为意根。三者合和(触),就形成苦、乐等等感受(受)
分类
[编辑]第六识:意识
[编辑]六根中,意根与法相触,形成意处。以意根为所依而兴起的识,称为意识。法、意根与意识形成意识界。
第七识:末那识
[编辑]末那识(梵语:मनस्-विज्ञान,罗马化:manas-vijñāna)。
各派学说
[编辑]《阿含经》中,对于心之多种不同活动并未精细剖解为不同概念,心有时亦称意,有时亦称识,心(citta)、意(Manas)、识(Vijñāna)三语词混合使用,唯意较重心之思虑,识较重心之认知判断[2]。
部派佛教于心之作用则明显区分,如〔俱舍论〕曰:“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大毘婆沙论〕曰:“滋长是心业,思量是意业,分别是识业。”但仍以为“义虽有而体是一”〔俱舍论〕“心即是意,意即是识。”“声虽有异而体无别”〔大毘婆娑论〕[2]。
识所依之根有六:眼、耳、鼻、舌、身、意,所取之境亦有六:色、声、香、味、触、法。依六根,缘六境,某一种根遇某一种境,即发生某一种识,识因此而分为六种,成为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2]。
前五识有形状、处所,为可见之根,意识之根则否;前五识仅能各缘一境与现在,意识则能总缘一切境并兼缘过去与未来。而六识之体为一,起作用之门户为六,经中喻为“六窗一猿”,以上慨系六识说之最早意义[2]。
说一切有部是以过去意(无间灭意,samanantara-niruddha)的六识为意根。经量部以前念的第六意识为意根,另一说法[3]称经量部立色法为意根。大众部等以现在意中之细心为意根。大乘唯识学派成立末那识(染污意,kliṣṭa-manas)作为意根[4][5]。南传上座部的意根,是识潜伏的心相续流,亦即“有分”(近似于细心之说),又以“胸中色物”(心基/心所依处)[3]为此有分识的所依[6]。
根据“佛学与科学研讨会”陈家成和林杜娟的论文,“意根”被认为是指中枢神经系统能产生“清醒的意识运作”所必须的部分,即大脑半球与网状构造[7]。
唯识学派
[编辑]大乘佛教唯识宗继起,进一步将作用上之区分,推原至结构,认为作用不同,体亦有别,于是开列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mano-vijñāna)、末那识、阿赖耶识[2]。
前六识,称“了别境识”,总名为“识”(mano-vijñāna),其作用偏于向外取境,能清晰识别对象[2]。
第七识末那识,称“思量识”(mano-vijñāna/kliṣṭa-manas),梵语与第六识意识同,玄奘音译为“末那”,避免混淆,不过,在心意识分类中,末那识仍特名为“识”,其作用偏于向内思量自我而加执取的“意”[2]。
第八识阿赖耶识(ālāya-vijñāna),亦名为“心”;就自相言,此识以所谓阿赖耶为自体相,阿赖耶梵语,汉译云藏,称“藏识”,主要功能在积集色心诸法种子,为我、法生之根据,如仓库之能藏物[2]。
注释
[编辑]- ^ 《杂阿含经》卷12〈289经〉:“彼心、意、识,日夜时刻,须臾转变,异生、异灭。犹如猕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彼心、意、识亦复如是,异生、异灭。”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徐丽霞. 識(佛教). 教育大辞书. [2017-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9).
- ^ 3.0 3.1
《摄大乘论无性释》:“经部所立:色为意识俱生别依,此不成就,不应道理,以就思择、随念分别,应一切时无分别故。由此道理,余部所立:胸中色物意识别依,亦不成就,如所说过,恒随逐故,譬如依止色根诸识,如是难通,应广决择。”
玄奘《成唯识论》:“不可说色为彼(意识)所依,意非色故,意识应无随念、计度二分别故。”
窥基《成唯识论述记》:“论:‘表既实无,无表宁实?’述曰:第二例破无表亦无。……若大众、法密部,别立无表色,谓:身勇、身精进,若心勇等心所摄。上座胸中色物,亦法处摄。今例破之。” - ^ 唯圆. 依意生識之研究. [2024-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7).
- ^ 关则富. 唯識思想中「末那識」的形成過程 (PDF). [2024-05-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6-03).
- ^ 根据《清净道论》:“因为属于眼识路线所摄的识身,只有眼处是他的生起之门,色处是他的所缘。其他诸识身和诸处也是同样。唯第六(意识身),只有称为有分意的意处的一分是他的生起之门,不共的法处是他的所缘。”,其意根是能生起意识之“有分”。根据《清净道论》:“而(心脏)内空可放一波那伽(铁力木)的种子,在那里有半掌握的血,意界及意识界依彼而活动……意界及意识界依止于彼色(心所依处)而转起”,“胸中色物”为包括“有分”在内的意界及意识界之所依。根据《清净道论》:“于此(二十二根)中:眼、耳、鼻、舌、身、女、男、乐、苦、忧根,只是欲界的。意根、命根、舍根、信、精进、念、定、慧根包摄于(三界及出世间的)四地。”,无色界亦有意根。南传上座部定义无色界为没有“色”(这相对于有些部派如大众部定义:“无色界有细无麤色,故名无色”,而非没有色),所以“胸中色物”这个色法理非意根,只会是色界、欲界的意根之所依。
- ^ 陈家成; 林杜娟. 尋求六根、六塵與九識 在佛學與科學哲學上的共同定義 (PDF). 佛学与科学. 2002 [2024-05-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