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螺湾钨矿
此条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20年4月17日) |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4月17日) |
沙螺湾钨锰铁矿(Wolframite mine, (Fe,Mn)WO4)属于香港三个曾作商业开采的钨矿之一,其余两个位于针山和莲花山,开采时间为1950-1960年代。
矿床
[编辑]香港有零散的锡-钨-钼矿床分布,大多集中于西北向的主要地质构造如石英脉群,以及蕴藏于幼粒花岗岩的地方,范围包括针山、沙螺湾及莲花山[1]。在沙螺湾,钨锰铁矿形成于花岗岩入侵体(大屿山花岗岩,Lantau Granite)与其南面的火山岩的接触带[2]。
中生代火山活动时,岩浆由地幔向上入侵地壳。岩浆入侵活动到晚期时,会在地壳残留含挥发性成分和金属元素的热水溶液。当外在环境改变,例如温度或压力降低时,其中的某些元素便自热热水溶液中析出,并在石英脉和断层富集,形成热液矿床[3]。在沙螺湾与钨锰铁矿共生的尚有辉钼矿、黄铁矿及黄铜矿[2]。
开采方法
[编辑]采矿过程很简单。由于矿石稀少,机械化无利可图,采矿以人手进行,但也有使用炸药。矿工会将采得的矿石压碎,并在附近溪流水中洗去部分杂质。在1952年12月,各公司共开采矿石1,433公斤,约占香港产量的12%,当时价值约25,000港元[4]。
开采历史
[编辑]沙螺湾的钨锰铁矿在1951年开始开采。当年在沙螺湾村后面的山坡上首次发现钨矿,非法矿物活动旋即开始。1952年3月,已经有大约700名矿工在该区非法采挖。
非法采挖导致附近䃟头村和沙螺湾村的河水被矿石渣及泥水污染。每逢大雨,淤积的河道更引发水灾,淹没稻田。尽管如此,部分当地村民还是能够从非采矿获得好处,例如出租山坡予采矿者图利[4]。
后来,政府颁发临时采矿许可证,以解决非法采矿问题,持许可证的公司包括Ton Loy Traders、Tailey Mining Co及Bank Line(China)Ltd.。
1950年代末,Far Eastern Prospecting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展开大规模采挖。在沙螺湾村以东约一公里处设有办公室和选矿厂,办公室南面500米处有采挖区和废矿料堆成的尾堆。采挖持续至1960年代[5] [6]。
参考
[编辑]- ^ 存档副本. [2020-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1).
- ^ 2.0 2.1 存档副本 (PDF). [2020-04-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1-09).
- ^ 存档副本. [2020-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1).
- ^ 4.0 4.1 Sha Lo Wan Mine – The Industrial History of Hong Kong Group. industrialhistoryhk.org. [2020-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1).
- ^ https://www.hkmapservice.gov.hk/OneStopSystem/map-search/getPreviewFile?itemId=DAP&sheetNo=1963-4547
- ^ http://c18h27no3bms.blogspot.com/2018/12/blog-post_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