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澎湖县历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湾历史
台湾历史台湾历史年表
史前时期
荷治
1624-1662
西治1626-1642 原住民政权及部落-1933
明郑时期
1661-1683
清治时期
1683-1895
日治时期
1895-1945
战后时期
1945 迄今
其他台湾系列

人口 - 族群 - 经济 - 交通
地理 - 文化 - 教育 - 法律
政治 - 政府 - 军事 - 外交

台湾主题首页
现行澎湖县行政区划

澎湖,古称“平湖”或“彭湖”。史前时期,有在澎湖海沟发现的澎湖原人,属于更新世中后期的直立人粗绳纹陶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存在,证明澎湖至少在五千年前已有人类生活。连横在1920年所著《台湾通史》称:“澎湖之有居人,尤远在之际,或曰,越之子孙迁于,流落海上,或居于澎湖。”而史籍可考的最早历史史学家的看法不一,在代以前,并无任何文献资料可供参考,一些学者认为最早见于文献上的记载可能为《隋书·流求国传》记载的隋炀帝三次派兵伐“流求”。南宋理宗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宗室赵汝适著“诸蕃志”中明确指出“泉有海岛曰彭湖,隶晋江县[1][2]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曾记载:“琉求国在泉州之东,有岛曰澎湖。烟火相望,水行五日而至”[3]

史前时期

[编辑]

根据国立台湾大学考古学黄士强教授在1970年代期间在澎湖所做的调查,至1981年为止,一共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十一处[4][5],从出土的遗物分析,这些遗址属于同一系统的文化。之后再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澎湖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出土的文物以粗绳纹陶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据推测当时的先住民可能是来自台湾西南部的暂时性居民,活动地点散布在吉贝屿白沙岛澎湖本岛西屿望安岛等地,因此有学者认为今日的澎湖白沙乡的吉贝与赤崁,其地名的由来与台湾西南部的原住民有关[6]

1983年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臧振华发现白沙岛莳板头山车边海岸的莳板头山文化遗址。1984年挖掘后发现该遗址有粗绳纹陶(4,800年)素面红陶、灰黑陶(4,000年)、下部历史层(唐宋)及上部历史层(南宋)等四层文化层。另外,白沙岛有赤崁头素面红灰陶文化遗址位于通梁虎头山东岸的海崖附近,有年代约4,200~4,000年前的素面红灰陶文化代表遗址,又称赤崁头期文化。而七美的南港、西北湾与东湖一带也有石器制造遗址,其年代大约在4,000年前,应属于素面红陶文化。

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时派虎贲中郎将陈棱及朝请大夫张镇州经略的“流求”,有学者认为所到之地为澎湖,亦有学者认为其船队所到之处可能为台湾或是琉球[7]唐宪宗浙江进士施肩吾作诗〈岛夷行〉,南宋王象之私撰《舆地纪胜》及祝穆的《方舆胜览》最早认为此诗咏澎湖,清朝杜臻《澎湖台湾纪略》注此诗“盖亦尝有至焉者”,连横台湾通史》进一步说施肩吾曾率领族人移居澎湖,被后世史家采用。此说在1960年左右遭到批驳,认为施肩吾迁入了鄱阳湖,被误认去了澎湖,或只是依传闻作诗,引起一场施肩吾论战[8]:15、16此后施肩吾至澎湖论多被史家弃置不用。

宋(南宋)

[编辑]

宋代时“澎湖”一名正式见于野史方志,而史书上有汉人居住澎湖的确实记载始自南宋并纳入中国版图之中,归属于晋江县管辖,在南宋理宗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宗室赵汝适著“诸蕃志”中明确指出“有海岛曰彭湖,隶晋江县[1][2]

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被称为毗舍耶人(又称“毗舍邪”)的族群到达澎湖,强行收割岛上作物,攻击澎湖居民。泉州知府汪大猷于是派兵赶走毗舍耶人,并遣兵戍守澎湖,更造屋两百间,以防止毗舍耶人的再次侵扰。[9][10]

澎湖十八个岛、五十五处地点有宋元陶瓷出土,来源是走私到南洋避税的贸易瓷,还是本地日用品,学者意见分歧。[11]

元朝

[编辑]

澎湖群岛在元朝统治时曾设置澎湖寨巡检司,或称澎湖巡检司,设治时间为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1月。该地方区划隶属于元帝国福建行省泉州路同安县,主官为澎湖寨巡检。而澎湖寨巡检是元朝于澎湖群岛设置的官职,也是澎湖首度设立正式的地方统治官署(之前澎湖列岛归属于晋江县)。[12]。驻于澎湖马公的巡检官职,是元朝最基层的地方官员。在元惠宗至正年间在任的陈信惠是有文献记载的首位汉人巡检。

《元史·琉求》记载:“四州界内彭湖诸岛,与琉求相对,亦素不通。”。元世祖在位时曾遣使自澎湖巡检司出发宣抚流求,航行五十里到达台湾本岛一个“山长而低者”的地方,使臣误以为到达琉求,但跟当地人语言不通,登陆的两百余人中有三人遭到杀害,无功而返,元成宗元贞三年,福建省平章政事高兴言:“今立省泉州,距琉求为近,可伺其消息,或宜招宜伐,不必它调兵力,兴请就近试之。”九月,高兴遣省都镇抚张浩、福州新军万户张进生擒一百三十余人而返。第二年正月,又将所俘之人放回,要他们归顺元朝,此后不了了之。[13]

明帝国

[编辑]

1370年代,明朝统治中国后,仍循例于该地设置巡检官职,也继续设置澎湖巡检司这个行政官署,直至1384年实施封海政策予以废除。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明朝复设澎湖寨巡检。

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泉州路改为泉州府,隶属福建行省,辖晋江、惠安、南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七县。泉州府辖下包含澎湖寨巡检司。

1371年(明洪武四年;北元宣光元年),福建行省改为福建布政使司,泉州府隶之。

明初,信国公汤和经略海上,以“澎湖岛民,叛服难信”为由,提议驱回中国本土。并率大军将其居民驱赶离开,迁至漳州泉州。撤巡检司。关于汤和迁徙澎湖居民的年代,有洪武五年(1372年)[14][15]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16]的说法。据曹永和对汤和事迹的考察,汤和自洪武武五年至十四年致力于西北军事,开始防倭是在十七年(1384年)以后。汤和是在洪武十七年有禁出海之举,至洪武二十年间明帝国放弃澎湖、实施福建之徙民虚地。主要由周德兴筹划,从王钝之请。[17]

1392年(明洪武二十五年九月),置漳泉道。

1563年(明嘉靖四十二年),复置澎湖寨巡检司。

葡萄牙人与荷兰人到来

[编辑]
18世纪时的澎湖(Pescadores)地图
“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等”碑(1919年出土,今存澎湖天后宫

16世纪时葡萄牙人来到东方,发现澎湖海域鱼产丰富,岛上住着许多渔民,因此称呼澎湖为“Pescadores”,“Pesca”是捕鱼,加语尾dor后,意为“渔夫”。“Pescado”意为“渔夫”,故“Pescadores”为“渔翁岛”或“渔夫群岛”之意,可见当时澎湖之情形。[18]

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司令官韦麻郎(Wijbrant Van Waerwijck)率两艘船抵达澎湖,并派员往福建请求贸易。福建当局立即严禁人民出海接济,12月15日并派都司沈有容率兵船五十艘前往澎湖,要求荷兰人撤退。韦麻郎见求通商无望,又缺乏补给,于是在当年底离开澎湖。明朝政府于岛上立有沈有容谕退红毛番碑

荷兰占领与澎湖海战

[编辑]

1622年(明天启二年),顾恩总督获知西班牙人意图占领台湾,遂派雷尔生荷兰语Cornelis Reijersen)率领600人进攻澳门,若失败则转往澎湖或台湾设立贸易据点。只是荷军遭西班牙、葡萄牙联军顽强抵抗,损失惨重,雷约生遂转占澎湖,并在风柜尾筑城[19][20]

1622年时,由于与葡萄牙人争夺澳门的军事攻击行动失败,荷兰舰队最后抵达了澎湖,并且在马公风柜尾蛇头山顶设立了基地,即马公风柜尾荷兰城堡。荷兰军队强迫当地的居民建设碉堡,受奴役工作的1500个工人其中1300人死亡[21][22]

1623年11月,南居益出任福建巡抚,打算硬逼荷兰人退出澎湖,派兵包围了风柜尾城。设计邀澎湖岛上荷兰人到厦门谈判,在宴会上囚禁荷兰代表团,并乘机袭击烧毁了入侵明朝沿海的荷兰战舰。

之后荷兰人于澎湖海战(1624)被明军击退,经过八个月激战以后,荷兰人和明帝国达成协议,同意摧毁风柜尾的要塞和炮台,同时拆除澎湖城堡的建材,转进至台湾本岛的安平港,明朝亦不干涉荷兰对台湾的占领[23]

明郑时期

[编辑]

自荷兰人撤退后,澎湖一直处于明帝国的控制下。到崇祯时期,明帝国已无法有效控制澎湖。1629年,大员长官普特曼斯等人登陆澎湖,见到明军碉堡皆已废弃,且景色十分荒凉。当地人则告知那些碉堡一年之间只住六个月,另外弃置六个月。1637年明国官员曾在澎湖要求荷兰船队离去,而荷船并未离去,只是按照往例交钱了事。

随着明帝国灭亡,澎湖从1644年至1661年间处于无政府状态。1651年,郑成功取代郑联、郑彩,掌握厦门的势力,1656年,郑成功派洪兵爷前往澎湖收取规税。显示在南明时澎湖大致上成为明郑的势力范围。[24]

1658年,郑成功让鲁王朱弘桓留驻两年。1661年(永历十五年),郑成功出兵攻台湾时,从金门料罗湾出发后,首先抵达澎湖

1664年(永历十八年),追随郑氏的留寓文人卢若腾卒于澎湖。

1664年(永历十八年),郑经澎湖安抚司[25]。这是自明朝于1622年起不再设置澎湖巡检司之后,时隔40年澎湖再次设置了官署。

1665年(永历十九年),联军继续进攻澎湖,遭遇台风、无功而返,清朝于是放弃了攻占台湾的企图,转而与郑经谈判。

1680年10月,施琅抵达厦门即将攻打明郑,明郑大将刘国轩前往澎湖强化守备,筑城与炮台,同时在海边建造矮墙并配置火铳,阻止清军登陆[26]。1681年(康熙20年,永历35年)一月,郑经病逝台湾,台湾的郑氏政权开始爆发激烈的政治斗争。时任闽浙总督的姚启圣与福建水陆各官联名上疏清廷,希望康熙皇帝尽速作出征台决定。康熙皇帝于同年6月间与大学士商议,并决定对台湾用兵,其间因大学士李光地推荐以及姚启圣的保荐,康熙决定采用‘以郑制郑’的策略重用施琅,并命令兵部恢复施琅的水师提督官位,并加宫保官衔,前往福建。1682年(康熙21年,永历36年)10月28日,施琅收到康熙交付专征之责的谕旨。1683年(康熙22年,永历37年)6月14日,施琅与水师在铜山誓师,统领3万多人,战船300多艘,直驶澎湖,为澎湖海战的起始[27]

清帝国

[编辑]
法国士兵与当地居民合摄于妈宫澳
妈宫城的顺承门

1727年(雍正5年)时,应闽浙总督高其倬之请,将原隶属于台湾县之澎湖设立澎湖厅,转为隶属于福建省台湾府管辖。1887年(光绪13年)时,台湾建省,于台湾中部新设台湾府(中路),原台湾府(南路)改称台南府,澎湖厅仍隶属于台湾府。

澎湖纳入清朝后,进驻的军队使澎湖各地消费性需求增加,天后宫附近也开始逐渐出现店家,和原在天后宫前方的“鱼市”形成了马公的“街市”。雍正乾隆年间,台湾厦门之间往来贸易的商人,在马公市区贩售当地无法生产的民生商品,而组成了“台厦郊”,其成员通称为“街内”郊户。由于有这些郊铺和贩卖本地生菜、鱼肉等土产的一些“街外”铺面,中央街一带的所谓“七街一市”,处理台闽来往商务的“台厦郊”商会也在此成立,并于清光绪元年设会馆于水仙宫,更强化了中央街地区宗教、商业及社会组织的中心地位。

1885年中法战争(清法战争)时,澎湖一度被法军攻占,同年6月中法在天津签订《中法新约》后法军撤离,澎湖重新纳入清朝。1886年筹建清政府妈宫城,为清朝在台湾最后建造的一座城墙式防御型古城。

日治时期

[编辑]
今日的中央老街街景

1894年甲午战争和谈期间,日军发动澎湖之役,于1895年3月23日派军登陆澎湖本岛,3月25日攻下澎湖。并设置“澎湖列岛行政厅”。澎湖遂成为日本在台湾最早统治的地区。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依第二条之三“澎湖群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确定澎湖列岛与台湾共同割让给日本。台湾总督府变更清领时期之府为县,府辖之县为支厅,但澎湖厅仍维持建制直属总督府管辖。

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4月,澎湖岛开始建造名为大山堡垒的要塞。1901年3月,第一期的要塞工事完工。

1902年(明治三十五年)5月,日军在澎湖岛设置要塞司令部。

1908年(明治四十一年)4月30日凌晨,日本海军学校第35期学生实习,松岛号防护巡洋舰结束远洋航海回到日治台湾澎湖马公港时因弹药库药火自然燃烧而爆炸下沉,350名船员近半数丧生。日方在马公设立松岛纪念馆、松岛纪念公园、慰灵碑。[28]

1913年(大正二年),岛上的电气会社开始供应电力。

1920年(大正九年)时与阿猴厅(今屏东县及旗山地区)及台南厅一部分(今高雄市及冈山凤山地区)合并为高雄州并设立澎湖郡

澎湖厅

1926年(大正十五年),再次独立复设置澎湖厅,1945年二战结束前共管辖二支厅。同年澎湖水产会成立。

1927年(昭和二年),马公巴士公司整备中。

1928年(昭和三年)11月8日,澎湖神社启用,二次大战后被拆毁,改为忠烈祠。

1935年(昭和十年),因荷兰籍船舰珠诺号进入时为军港的马公港,引发珠诺号事件。此事件导致台湾总督府和在台军部的对立。隔年(1936年),台湾恢复武官总督。[29]小林跻造出任台湾总督

1944年(昭和十九年)8月,望安庄大屿升格为大屿庄

中华民国

[编辑]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后,澎湖列岛由中华民国政权代表盟军做军事占领,设立台湾省澎湖县[30]

1949年,发生澎湖七一三事件

1950年,中华民国政权在台澎实施地方自治。澎湖县举行首届民选县长选举,选出首任民选县长李玉林。由于澎湖地处军事要地,中华民国政权在此驻扎大军。初期澎湖县长经常由外省籍军人担任。反倒是澎湖移民居多的高雄市,在1951年3月举行首届民选市长选举选出了澎湖籍的谢挣强,当选首任民选高雄市长。当时在澎湖人投澎湖人的信念下,不仅使谢挣强当选市长,在1950年12月17日举行第一届高雄市议员选举中,澎湖同乡更拿下28席市议员中的8席[注 1]。当时(1951年)高雄市人口籍贯比中,“本省其他县市”人口仅占13.84%,澎湖籍议员却占了市议会28%席次,显示出澎湖派的极度动员。[31]:357

跨海大桥

1970年,连接白沙西屿两岛的跨海大桥完工,初期为单线。

1972年第七届澎湖县县长选举中,终于出现首位澎湖籍的澎湖县长吕安德,成为第一位澎湖出身的地方首长。

1995年,成立澎湖国家风景区,范围为澎湖群岛。

1996年3月,跨海大桥拓宽双线完工通车。

2009年澎湖县博弈公民投票中,多数反对澎湖发展博弈产业,澎湖将朝能源低碳岛方向前进。

2009年12月,台江国家公园成立。

2014年6月,澎湖南方四岛国家公园公告实施。

脚注

[编辑]
  1. ^ 分别为陈玉波、陈生苞、林澄増、郑绵、吕振福、卢继窦、许清荣、黄尧8人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献:《诸蕃志·卷上 ·志国·毗舍耶》:“泉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取其国密迩,烟火相望,时至寇掠。其来不测,多罹生啖之害,居民苦之。”
  2. ^ 2.0 2.1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献:《岛夷志略》:澎湖“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年间设巡检司”
  3. ^ 马端临文献通考
  4. ^ 黄士强:〈新发现的澎湖新石器时代遗址〉,《艺术家杂志》,1979。
  5. ^ 黄士强:〈澎湖古代文化〉,《人类与文化》,1981。
  6. ^ 乐活澎湖《开拓史略》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9-07-06.
  7. ^ 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2005,ISBN 957-8660-39-1
  8. ^ 许宗杰. 《清代澎湖方志研究》 (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 2011-01. 
  9. ^ 楼钥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献:《攻愧集·巻八十八·敷文阁学士宣奉大夫致仕赠特进汪公行状》:“(乾道7年)四月起知泉州,到郡遇事风生,不劳而办,郡实濒海,中有沙洲数万亩,号平湖,忽为岛夷号毗舍邪者奄至,尽刈所种。他日又登海岸杀略,禽四百余人,歼其渠魁,余分配诸郡。初则每遇南风,遣戍为备,更迭劳扰,公即其地,造屋二百间,遣将分屯,军民皆以为便,不敢犯境。”
  10. ^ 周必大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献:《文忠集·卷六十七·神道碑》:海中大洲号平湖,邦人就植粟、麦、麻。有毗舍耶蛮,扬颿奄至,肌体漆黑,语言不通,种植皆为所获。调兵逐捕,则入水持其舟而已。俘民为乡导,劫掠近城赤洲。于是春夏遣戍,秋暮始归,劳费不赀。公即其地,造屋二百区,留屯水军,蛮不复来。”
  11. ^ 陈淑美. 瓷器堆裡挖史跡. 光华杂志. 1995年7月 [2022-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5). 
  12. ^ 歷史沿革. 澎湖县政府万维网. 澎湖县政府. [2021-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13.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献:《元史·卷二百十·列传第九十七·琉求》
  14. ^ 读史方舆记要》,“洪武五年,汤信国经略海上,以澎湖岛民,叛服难信,议徙近郭。”
  15. ^ 《台海使槎录》〈赤嵌笔谈〉,“洪武五年,以居民叛服不常,遂大出兵,驱其大族,徙置彰、泉间。”
  16. ^ 读史方舆记要》,“二十一年,尽徙屿民,废巡司而墟其地。”
  17. ^ 曹永和,〈早期台湾的开发与经营〉,收於氏著,《台湾早期历史研究》,台北:联经,1979年7月初版,2016年4月二版。页123-130
  18. ^ 曹永和,〈明代台湾渔业志略〉,收於氏著,《台湾早期历史研究》,台北:联经,1979年7月初版,2016年4月二版。页160
  19. ^ 汤锦台. 前進福爾摩沙: 十七世纪大航海年代的台灣. 猫头鹰出版社. 2001: 页124. ISBN 978-957-469-342-9. 
  20. ^ Wills, John E., Jr. The Seventeenth-century Transformation: Taiwan under the Dutch and the Cheng Regime. Rubinstein, Murray A. (编). Taiwan: A New History. M.E. Sharpe. 2006: 84–106. ISBN 978-0-7656-1495-7. 
  21. ^ Blussé, Leonard (1994). "Retribution and Remors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dministration and the Protestant Mission in Early Colonial Formosa". In Prakash, Gyan. After Colonialism: Imperial Histories and Postcolonial Displace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691037424.
  22. ^ 村上直次郎著,许贤瑶译,2001,〈澎湖岛上的荷兰人〉,《荷兰时代台湾史论文集》,页14。宜兰县宜兰市:佛光人文社会学院。
  23. ^ 周婉窈. 〈明清文獻中「臺灣非明版圖」例證〉 (pdf). 《郑钦仁教授荣退纪念论文集》 (台北市: 稻乡出版): 267–293. [2015-11-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10-17). 
  24. ^ 夏良业. 〈荷蘭治臺時期澎湖對外關係之探討(1624-1661)〉 (pdf). 《台湾文献》 (台北市: 稻乡出版): 175–1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2). 
  25. ^ 王禄骅. 明鄭時期臺灣行政疆域圖.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2015-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6). 
  26. ^ 《施琅攻台的功与过》,页92-94
  27. ^ 王蜀宁,一场决定性的海战—澎湖海战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海军学术双月刊,第42卷,第3期,2008年6月,页26-41
  28. ^ 松岛舰遭难纪念碑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5-12-22., 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
  29. ^ 梁华璜,〈珠诺号事件与台湾南进国防论〉,收於氏著,《台湾总督府南进政策导论》。台北县板桥市:稻乡出版社。2003年元月。页97-123。
  30. ^ 澎湖縣政府,歷史設置篇. [2019-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6). 
  31. ^ 王御风. 《近代台灣地方議會與領導階層之研究》. 国立成功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 2006年6月.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