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环尾蜥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非洲蜥蜴属
热带环尾蜥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纲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科: 非洲蜥蜴科 Cordylidae
属: 非洲蜥蜴属 Cordylus
Laurenti, 1768

参见内文

异名
  • Hulimkacordylus Hoser, 2013
  • Zonura

环尾蜥属Cordylus),又名绳蜥属,是分布在非洲多种细小至中型的蜥蜴。它们所有都是日间活动及卵胎生的。大部分都是岩生的,只有小数是栖于树上或住在巢穴内。它们会以皮内成骨来保护自己,且后急速逃到石缝或巢穴。它们很多都是群居的,并由雄蜥保卫地盘。

环尾蜥属被列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中,虽然未达至灭绝的边缘,但仍禁止其贸易。一些环尾蜥属已经被细小的分布地所局限,被受失去栖息地或过度捕猎所威胁。

巨型环尾蜥

分类

[编辑]

环尾蜥属共有47个物种,当中包括8个原属于岩蜥属及1个Hemicordylus的物种。在南非拥有最多样化的环尾蜥属,在安哥拉东非埃塞俄比亚的则最少。环尾蜥属的物种如下:

和云士环尾蜥

饲养资料

[编辑]

细小的环尾蜥属可以在10加仑的水族箱内饲养,而较大的则需要大至40加仑以上的。若有足够的空间,相近大小的物种可以一起饲养,但有时也会有互相攻击的情况。同种的两条雄蜥却不可以一同饲养,同种的两条雌蜥则有时需要被分隔。

饲养的基底可以是砂、椰子纤维报纸。笼内需要有隐藏的地方,最少每一条蜥蜴一个。岩石可以堆起成小崖或石柱,但要小心不会倒塌。笼内须有足够的水,以供它们皮肤干旱时饮用。在笼内的一边须提供加热灯,让它们可以哂紫外线。加热灯一边须保持在90-100℉,另一端则须在70-75℉,晚上可以下降至60-70℉。一些山区物种甚至可以抵受结霜以下的环境。

所有环尾蜥属都是吃昆虫的,但一些需要吃小量的果实蔬菜。它们的食物需要多样化,可以吃多种不同的昆虫。所吃的昆虫必须不受杀虫剂所污染。

饲养下的环尾蜥属很少会繁殖。它们只会产小量幼蜥,约1-6条,幼蜥生长缓慢,须两年或以上才达至性成熟。一些物种,如巨型环尾蜥犰狳蜥每两年就会繁殖一次,每次会产一胎。

热带环尾蜥宠物市场上较为普遍。初期它们较为胆怯,但不会咬人。它们会逐渐变得温驯,可以用手来喂它们。其他的物种有机会,或不会变得温驯。较细小的环尾蜥属会维持胆怯,较大的可以咬得很痛,但却无害。

参考

[编辑]
  1. ^ Michael F. Bates, Javier Lobón-Rovira, Edward L. Stanley, William R. Branch and Pedro Vaz Pinto. 2023. A New Species of Green-eyed Cordylus Laurenti, 1768 from the west-central Highlands of Angola, and the Rediscovery of Cordylus angolensis (Bocage, 1895) (Squamata: Cordylidae). Vertebrate Zoology. 73: 599-646. DOI: 10.3897/vz.73.e95639
  2. ^ Edward L. Stanley, Luis M. P. Ceríaco, Suzana Bandeira, Hilaria Valerio, Michael F. Bates and William R. Branch. 2016. A Review of Cordylus machadoi (Squamata: Cordylidae) in southwestern Angola,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from the Pro-Namib Desert. Zootaxa. 4061(3): 201–226. DOI: 10.11646/zootaxa.4061.3.1
  3. ^ Mariana P. Marques, Luis M. P. Ceríaco, Edward L. Stanley, Suzana Bandeira, Ishan Agarwal and Aaron M. Bauer. 2019. A New Species of Girdled Lizard (Squamata: Cordylidae) from the Serra da Neve Inselberg, Namibe Province, southwestern Angola. Zootaxa. 4668(4); 503–524. DOI: 10.11646/zootaxa.466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