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白茅 (电影)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茅
Alang-Alang
宣传海报
基本资料
导演郑丁春
监制郑丁春
编剧郑丁春
主演
配乐马斯·萨尔迪英语Mas Sardi
制片商爪哇工业电影公司
产地 荷属东印度
语言马来语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 1939年 (1939)(荷属东印度)

白茅》(印尼语Alang-Alang)是一部在1939年上映的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电影,由郑丁春执导,穆罕默德·莫赫达尔英语Mohamad Mochtar哈迪查主演,讲述年轻男子从土匪的手中解救爱人的故事,灵感来自泰山系列电影英语Tarzan (film series)。本片使用从马戏团借来的动物拍摄,花了一个月来完成,结果大收旺场。学者认为这部电影令东印度群岛的电影业站稳阵脚,同时令马来西亚新加坡的电影产业得以起飞。

剧情

[编辑]

喜欢参加派对的年轻男子苏希雅特(Suhiyat穆罕默德·莫赫达尔英语Mohamad Mochtar饰)获派到椰子种植园担任管理人员,并开始跟年轻寡妇拉斯米娜(Rasmina,莱娜饰)一起生活。拉斯米娜喜欢苏希雅特,喜欢拉斯米娜的却是卡达(Karta,穆萨饰)。与此同时,苏希雅特和土匪莱南(Rainan,比苏饰)都爱上了一个名叫苏拉蒂(Surati哈迪查饰)的村女。为了追到苏希雅特,拉斯米娜便收买莱南,希望对方能强娶苏拉蒂,莱南在过程中却遭到苏拉蒂的反抗,于是他先绑架苏拉蒂,然后坐船逃走,不料小船在半途沉没,两人都漂流到一座岛屿上。之后,苏拉蒂跟岛上的动物交朋友,莱南则纠合一群不法之徒,成为他们的头目。

苏拉蒂失踪后,苏希雅特一直闷闷不乐,拉斯米娜也开始后悔起来。拉斯米娜知道苏拉蒂和莱南在什么地方,于是她登上岛屿,并利用自己能指挥大象的本领,阻止莱南再次绑走苏拉蒂。接着苏希雅特也来到岛上,和苏拉蒂重逢,两人在森林对话期间,莱南却突然率领手下出现,把苏拉蒂绑走。

为了解救爱人,苏希雅特便假冒土匪,潜入匪党的大本营。他一发现苏拉蒂,就把她救了回来,却被莱南和一众手下发现,结果掀起一场激烈的战斗。之后苏希雅特和苏拉蒂逃到森林里去,莱南等人则从后追赶,本来他们快要抓到苏希雅特和苏拉蒂,可是拉斯米娜和好几个警察及时出现,把莱南等人逮捕。这时,拉斯米娜告诉苏希雅特,他的爸爸在死后给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最后,苏希雅特和苏拉蒂结为夫妻,拉斯米娜也和卡达共谐连理。

制作过程

[编辑]

《白茅》是爪哇工业电影公司(Java Industrial Film)的作品,由郑丁春担任导演和监制[1]。此前香港一个马戏团到巴达维亚(今雅加达)进行演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郑丁春从中取得创作灵感,于是决定效仿当年在东印度群岛很受欢迎的泰山系列电影英语Tarzan (film series),趁机拍摄一部丛林电影。在电影里登场的动物包括一只,它们都是从马戏团借回来的,由于租借期限只有一个月[2],所以郑氏不得不加快速度,在一个月内完成电影[2][3]马斯·萨尔迪英语Mas Sardi则负责为本片谱写配乐[3]

郑丁春首先起用舞台剧演员穆萨(Musa)饰演卡达一角,然后开始挑选扮演苏希雅特的演员,结果他在西爪哇省展玉一家理发店相中熟悉马来武术足球员莫赫达尔。比苏(Bissoe)则再次和郑丁春合作,饰演莱南一角[4]。郑丁春希望把莫赫达尔和哈迪查塑造成一对萤幕情侣,跟陈氏影业拉登·莫赫达尔英语Rd. Mochtar鲁姬亚英语Roekiah较量[5]

发行与反响

[编辑]

《白茅》在1939年11月上映[1],一直上映到1940年[4],宣传广告标榜这是东印度群岛第一部丛林电影[2]。结果本片在东印度群岛和英属马来亚创下票房佳绩,莫赫达尔也因而获得了“爪哇泰山”(Tarzan van Java)的称号[4][6],之后他签约加盟爪哇工业电影公司,继续为郑氏效力[7]。一年后,郑氏再次起用莫赫达尔,为爪哇工业电影公司拍摄电影《亚齐弯刀英语Rentjong Atjeh》,并在影片中加入《白茅》未公开的镜头[8]

印尼电影史学家米斯巴赫·尤萨·比兰英语Misbach Yusa Biran认为,《白茅》和之前的《月光曲》(1937年)、《法蒂玛》(1938年)一样,令荷属东印度的电影业英语list of films of the Dutch East Indies站稳阵脚[3]马来西亚文化学者邱玉清(Khoo Gaik Cheng)则认为《白茅》和《月光曲》一样,令马来西亚新加坡的电影产业得以起飞[6]。印尼电影学者艾基·伊曼查亚(Ekky Imanjaya)称,《白茅》和改编自爱尔兰小说《德拉库拉》(1897年,作者布莱姆·斯托克)的电影《微笑的面具》(1940年)、《活骷颅英语Tengkorak Hidoep》(1941年)一样,都受到了西方文艺作品的强烈影响,为东印度群岛电影史开了先河[9]

脚注

[编辑]
  1. ^ 1.0 1.1 Biran 2009,第382页.
  2. ^ 2.0 2.1 2.2 Biran 2009,第178–179页.
  3. ^ 3.0 3.1 3.2 Biran 2009,第182页.
  4. ^ 4.0 4.1 4.2 Biran 2009,第181页.
  5. ^ Imanjaya 2006,第109页.
  6. ^ 6.0 6.1 Khoo 2006,第90页.
  7. ^ Sinamatek Indonesia, Moh Mochtar.
  8. ^ Biran 2009,第210页.
  9. ^ Imanjaya 2006,第38页.

参考资料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