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前年表
外观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4年7月9日) |
第二次世界大战年表 |
---|
编年史 |
前奏 |
主题 |
战线 |
本条目涵盖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期间(1918年-1939年),包含军事冲突、外交折冲、政治角力及各式条约的签订等等,影响或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事件。
1910年代
[编辑]1918年
[编辑]- 11月11日
1919年
[编辑]- 1月4日至15日
- 1月18日
- 2月
- 3月2日
- 5月15日
- 6月28日
- 9月10日
- 11月27日
1920年代
[编辑]1920年
[编辑]- 1月10日
- 1月16日
- 1月21日
- 3月
- 6月4日
- 8月10日
- 10月
- 11月15日
- 国际联盟在日内瓦的总部,由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召开首届大会,共有41个会员国与会[6][7]。由于美国参议院未批准《凡尔赛条约》(条约内包含《国际联盟盟约》)[8][9],因此美国未能加入国际联盟参与正式运作。
1921年
[编辑]- 3月18日
- 8月24日
- 8月25日
- 8月29日
- 11月12日
1922年
[编辑]- 2月6日
- 4月16日
- 10月
- 10月22日至29日
- 11月1日
- 12月30日
1923年
[编辑]- 1月11日
- 为使德国履行《凡尔赛条约》,法国总理雷蒙·普恩加莱出兵德国占领鲁尔地区,迫使德国继续支付赔款[14]。法国与比利时的军事行动使得德国国内的恶性通货膨胀危机加剧,政府则放任国内通货膨胀恶化,以便让自己失去偿还能力来规避赔款[15],却加速德国右翼政党势力的形成[16]。
- 7月24日
- 8月31日至9月27日
- 10月29日
- 11月8日至9日
1924年
[编辑]- 1月21日
- 2月1日
- 4月1日
- 4月6日
- 6月10日
- 8月16日
- 8月18日
1925年
[编辑]- 7月18日
- 12月1日
- 《罗加诺公约》正式在伦敦签署(隔年9月14日在日内瓦批准生效,且登记在国际联盟条约集内[29]),公约内容包含协约国与东欧战后新兴国家协议领土边界,并与德国的外交关系正常化。罗加诺公约为当时的国际关系带来和平的希望。
1926年
[编辑]- 1月3日
- 1月31日
- 4月4日
- 4月24日
- 德国外交部长施特雷泽曼与苏联驻德大使尼古拉·克列斯京斯基,在柏林共同签署《柏林条约》,条约内重申德国与苏联于1922年所签订的《拉巴洛条约》,且未来五年内两国互不侵犯和中立条款[30]。此举对波兰产生相当程度的威胁和冲击(导致波兰政变);而欧洲各国认为可能会影响到德国在《罗加诺公约》中的义务,法国则担心在此背景下德国会加入国际联盟[31]。
- 5月12日至14日
- 9月8日
- 12月25日
1927年
[编辑]- 4月12日
- 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委蒋中正联合上海共进会及右派工人在上海的闸北、南市、浦东、吴淞等地,向上海总工会纠察队发起攻击,第二十六军第二师强势解除纠察队武装[34]且搜捕中国共产党员和苏联要员,史称“四一二事件”;国共合作正式破裂[35],为国共内战埋下了导火线。此举引发汪兆铭不满[36],导致宁汉一度分裂。
- 5月20日
- 6月7日
- 8月1日
- 11月12日
1928年
[编辑]- 5月3日至11日
- 6月4日
- 日本方面和奉系军阀张作霖之间的矛盾日渐深化,引起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私自密谋暗杀张作霖[43],张作霖因北伐军进逼北京,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乘坐专列退回东北,就在行经京奉铁路与南满铁路立体交会的三孔桥时,火车被河本大作等人预先布置的炸药引爆炸毁,张作霖身受重伤随后不治身亡[44]。皇姑屯事件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视为日军侵华起点[45],也导致东北易帜。
- 8月2日
- 8月27日
- 由美国国务卿凯洛格与法国外交部长白里安发起的《非战公约》在巴黎签署,最初共有15国签署,各国同意放弃战争做为解决国际争议的国家政策, 且不论发生何种冲突或是纠纷时,都不应排除使用和平手段解决[47][48]。实际上,非战公约并未达到终止战争的目的和为国际和平带来立即性的效果。
- 10月1日
- 在苏联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决议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此计划是基于中央总书记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下 ,所推行一系列农业集体化和加速工业化的改革。透过快速的工业化为苏联迈向超级强国之列打下深厚的基础,也替苏联制造击败德国的武器[49]和赢得二战胜利做足准备,但农业集体化却直接导致1932年苏联大饥荒且造成数百万人死亡[50],也使计划在实行四年后提前终止而非原订的五年[51]。
- 12月29日
1929年
[编辑]- 2月9日
- 苏联、波兰、爱沙尼亚、罗马尼亚王国和拉脱维亚在莫斯科签署《李维诺夫公约》(同年6月3日登记在国际联盟条约集内[54]),此条约依据《非战公约》原则订立,各国承诺不使用武力来解决争端,因此亦被视为东方的非战公约。
- 2月11日
- 3月28日
- 济南惨案在中日双方在历经多次谈判后,由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与日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在南京签署《中日济案协定》[55],协定内容要求日本驻山东军队于两个月内撤退[56]、中日共组调查委员会另行调查,济南惨案在责任归属和真相未明之前草草收场。
- 4月3日
- 7月24日
- 《非战公约》生效。
- 8月6日至8月31日
- 杨格计划在第一次海牙会议结束后定案,取代1924年的道威斯计划。和道威斯计划相比,杨格计划进一步将德国每年的赔款减少了约百分之二十,分成58年半(直到1988年)来支付。取消协约各国对德国财政状况的监督,一切赔款问题都交由新成立的国际清算银行来协调处理[58]。
- 10月29日
1930年代
[编辑]1930年
[编辑]- 1月3日
- 4月22日
- 6月30日
- 英国驻伊拉克最高行政长官汉弗莱斯与伊拉克首相赛义德在巴格达签署《英伊条约》[63]。虽然此条约的签署让伊拉克在两年后结束英国的托管迈向正常化国家之路,并以伊拉克王国的名义加入国际联盟[64],但是条约内却无条件提供英国军队在伊拉克境内几乎毫无限制的权力。
- 6月30日
- 9月14日
1931年
[编辑]- 9月18日
1932年
[编辑]- 春季[69]
- 1月7日
- 1月28日
- 同月18日日本在上海借机制造事端[72],引发中日关系紧张,日本驻上海领事村井苍松要求上海市长吴铁城道歉、缉凶、赔偿和取缔抗日运动[73]。28日上海市长应允日方四项要求,然而晚间日军又以保侨为名进犯上海与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交战[74],中日双方爆发淞沪战争。
- 2月27日
- 3月1日
- 4月10日
- 5月5日
- 5月30日
- 尽管在四月的总统选举中兴登堡受到布吕宁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但是布吕宁的通货紧缩政策,以及土地分配措施与同样身为容克贵族的兴登堡之间产生利益冲突,因此总理布吕宁在总统兴登堡和施莱谢尔的运作下只好黯然下台[78]。总统兴登堡在施谢莱尔的建议下,任命巴本为新总理[79][80]。
1933年
[编辑]- 1月1日
- 1月30日
- 2月27日
- 3月5日
- 1933年3月德国国会选举,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
- 3月23日
- 3月27日
- 9月12日
- 10月17日
- 10月21日
1934年
[编辑]- 8月2日
- 兴登堡病逝,希特勒将总统和总理合并为元首,开始独裁统治
1935年
[编辑]- 3月16日
德国公开扩军55万人,并建立空军
- 10月3日
1936年
[编辑]- 2月26日
- 3月7日
- 德国重新武装莱茵兰
- 7月17日
- 11月25日
- 12月12日
1937年
[编辑]- 7月7日
- 12月11日
1938年
[编辑]- 3月12日
- 德奥合并。
- 9月30日
1939年
[编辑]- 1月25日
- 3月15日
- 3月23日
- 8月23日
- 9月1日
- 纳粹德国进攻波兰。
参考
[编辑]- ^ 王曾才 1991,第61-63页.
- ^ 奧地利簽署《聖日耳曼條約》. 纽约时报. 1919年9月11日: 12 [2014年7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2月19日).
- ^ Scott 1973,第51页.
- ^ Antony Lentin, "Germany: a New Carthage?" History Today (2012) 62#1 pp. 22–27 online
- ^ Paul Birdsall, Versailles Twenty Years After (1941) is a convenient history and analysis of the conference. Longer and more recent is Margaret Macmillan, Peacemakers: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 of 1919 and Its Attempt to End War (2002), also published as Paris 1919: Six Month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2003); a good short overview is Alan Sharp, The Versailles Settlement: Peacemaking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1919–1923 (2nd ed. 2008)
- ^ Scott 1973,第67页.
- ^ League of Nations Timeline. worldatwar.net. [2024-12-29].
- ^ Northedge 1986,第85–89页.
- ^ Michael E. Eidenmuller. Woodrow Wilson - "Final Address in Support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 American Rhetoric. 25 September 1919 [16 August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1).
- ^ K. Marek. Identity and Continuity of States in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Librairie Droz 1968. pp. 419-420.
- ^ Washington Naval Conference. www.u-s-history.com. [2024-12-29].
- ^ Mawdsley 2007,第3-230页.
- ^ (英文) Julian Towster. Political Power in the U.S.S.R., 1917–1947: The Theory and Structure of Government in the Soviet State Oxford Univ. Press, 1948. p. 106.
- ^ Fischer 2003,第51页.
- ^ 赛巴斯提安·哈夫纳 2009,第127页.
- ^ Lee, Joo Hyung. WHKMLA : The French Occupation of the Rhineland,1918-1930. [2014年7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3月20日).
- ^ Treaty of Peace with Turkey Signed at Lausanne, 洛桑, 瑞士, 24 July 1923 [2012年11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2月23日),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ccord relatif à la restitution réciproque des internés civils et àl'échange des prisonniers de guerre, signé à Lausanne, le 3o janvier 1923
- ^ WARLIKE ACT COMMITTED BY ITALY.. The Mail (Adelaide, SA : 1912 - 1954) (Adelaide, SA: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1 September 1923: 1 [17 March 2013]. "Signor Mussolini (the Italian Premier) read the Greek reply to the Italian ultimatum to Cabinet, which declared that it was, unacceptable."
- ^ Jay Shaw, Stanford; Kural Shaw, Ezel. History of the Ottoman Empire and Modern Turke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ISBN 0-521-29163-1.
- ^ Williams 2005,第495–497页.
- ^ Fulda 2009,第68–69页.
- ^ Kershaw 1999,第239页.
- ^ Biography of Adolf Hitler, Leader of the Third Reich. ThoughtCo. [2024-12-29] (英语).
- ^ 24.0 24.1 Bullock 1962,第121页.
- ^ Nohlen & Stöver 2010,第1047页.
- ^ Nohlen & Stöver 2010,第1033页.
- ^ Lee, Joo Hyung. WHKMLA : The French Occupation of the Rhineland,1918-1930. [27 Sept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0).
- ^ Mein Kampf ("My Struggle"), Jackie (originally 1925–1926), Reissue edition (September 15, 1998), Publisher: Mariner Books, Language: English, paperback, 720 pages, ISBN 0-395-92503-7
- ^ (英文) League of Nations Treaty Series, vol. 54, pp. 290–301.
- ^ The Avalon Project : Treaty of Berlin Between the Soviet Union and Germany; April 24, 1926. avalon.law.yale.edu. [2024-12-29].
- ^ Garner, J. W. (1926). The Russo-German Treat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0 (3), 530-533.
- ^ Chojnowski, Andrzej. Piłsudski Józef Klemens. Internetowa encyklopedia PWN. PWN. [2014年6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5月3日).
- ^ Chronology 1926. Indiana University. [2024-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4).
- ^ 郭廷以 1984a,第179页.
-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1998,第112-113页.
- ^ 郭廷以 1984a,第215页.
- ^ Kostiner 1993,第104页.
- ^ (英文) "Shot Down by Assassin— Soviet Ambassador at Warsaw",威灵顿晚报,1927年6月8日,第9页。
- ^ RUSSIA: Nest of Murderers. TIME.com. [2024-12-29] (美国英语).
-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1998,第123页.
- ^ 郭廷以 1984a,第340页.
- ^ 濟南今日之地位. 大公报. 1928年5月21日 [2014年7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1月24日).
自本月十一日起。济垣完全在日本军队占领之下。
- ^ 河本大作等著 陈鹏仁译《我杀死了张作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 ^ 郭廷以 1984a,第356页.
- ^ 高群书著,《东京审判》,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
- ^ Nicolle 1997,第7页.
- ^ Kellogg–Briand Treaty - Wikisource, the free online library. en.wikisource.org. [2024-12-29] (英语).
- ^ The Avalon Project : Kellogg-Briand Pact 1928. www.yale.edu. [2024-12-29].
- ^ Suny 2010,第360页.
- ^ 50.0 50.1 Fitzpatrick 1994,第139页.
- ^ Khrushchev 2004,第XIV页.
- ^ 郭廷以 1984a,第421页.
- ^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军事》编辑委员会 1989,第427页.
- ^ (英文) League of Nations Treaty Series, vol. 89, pp. 370-379.
- ^ 濟案解決之後. 大公报. 1929年3月28日 [2014-07-06].
中日两国解决济案之协定。已于昨日上午十时半在南京正式签字。
[失效链接] - ^ 郭廷以 1984a,第442页.
- ^ Persia Events in History at BrainyHistory.com. BrainyHistory. [2024-12-29] (英语).
- ^ History - overview. 2005-06-01 (英语).
- ^ Weeks, Linton. History's Advice During A Panic? Don't Panic. 全国公共广播电台. [2014年7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9月19日).
- ^ Timeline: A Selected Wall Street Chronology.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2014年7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3月27日).
- ^ Hague Conference on Reparations of 1929-30. TheFreeDictionary.com. [2024-12-29] (英语).
- ^ 赛巴斯提安·哈夫纳 2009,第178-179页.
- ^ Anglo-Iraqi Treaty - Wikisource, the free online library. en.wikisource.org. [2024-12-29] (英语).
- ^ Free Baghdad.. 时代杂志. 1930年7月14日 [2014年6月30日].[永久失效链接]
- ^ Emmanuel Pénicaut. L’armée française en Sarre, 1918-1930. [2014-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8).
- ^ Nohlen & Stöver 2010,第790页.
- ^ 郭廷以 1984b,第78页.
- ^ 郭廷以 1984b,第79页.
- ^ Голодомор 1932–33 років в Україні [1932-1933年乌克兰大饥荒]. State Archival Service of Ukraine. [201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5).
- ^ 郭廷以 1984b,第126页.
- ^ Bassett 1968,第75页.
- ^ 郭廷以 1984b,第129页.
- ^ 郭廷以 1984b,第130页.
- ^ 郭廷以 1984b,第131页.
- ^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1999,第254页.
- ^ Nohlen & Stöver 2010,第762页.
- ^ 郭廷以 1984b,第155页.
- ^ Feuchtwanger 1993,第279页.
- ^ Wheeler-Bennett 1967,第243-244页.
- ^ 赛巴斯提安哈夫纳 2009,第199-200页.
- ^ 郭廷以 1984b,第219页.
- ^ Rhodes 1986,第292-293页.
- ^ Rhodes 2009,第19页.
- ^ Isaacson 2007,第425页.
- ^ Anderson, H. L.; Booth, E. T.; Dunning, J. R.; Fermi, E.; Glasoe, G. N.; Slack, F. G. The Fission of Uranium. Physical Review. 1939-03-01, 55 (5). Bibcode:1939PhRv...55..511A. ISSN 0031-899X. doi:10.1103/PhysRev.55.511.2 (英语).
参考文献
[编辑]- Bassett, Reginald. Democracy and Foreign Policy. Routledge. 1968. ISBN 978-0-7146-2209-5.
- Bullock, Alan. Hitler: A Study in Tyranny. London: Penguin Books. 1962 [1952]. ISBN 978-0-14-013564-0.
- Feuchtwanger, Edgar. From Weimar to Hitler: Germany, 1918-33.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 1993. ISBN 978-0-333-64052-4.
- Fischer, Conan. The Ruhr Crisis, 1923–1924.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 Fitzpatrick, Shelia. The Russian Revolu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 Fulda, Bernhard. Press and Politics in the Weimar Republi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0-19-954778-4.
- Isaacson, Walter. Einstein: His Life and Universe. Simon and Schuster. 2007. ISBN 978-0-743-26474-7.
- Kershaw, Ian. Hitler: 1889–1936: Hubri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99 [1998]. ISBN 978-0-393-04671-7.
- Khrushchev, Nikita. Memoirs of Nikita Khrushchev. Chapel Hill: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2004.
- Kostiner, Joseph. The Making of Saudi Arabia, 1916–1936: From Chieftaincy to Monarchical Stat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1993. ISBN 0-19-507440-8.
- Mawdsley, Evan. The Russian Civil War. New York: Pegasus Books. 2007.
- Nicolle, David. The Italian Invasion of Abyssinia 1935-1936. Westminster, MD: Osprey. 1997. ISBN 978-1-85532-692-7.
- Nohlen, Dieter; Stöver, Philip. Elections in Europe: A data handbook. Nomos Publisher. 2010. ISBN 978-3-8329-5609-7.
- Northedge, Frederick. The League of Nations: Its Life and Times, 1920–1946. Holmes & Meier. 1986. ISBN 0-7185-1316-9.
- Rhodes, Richard. 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86. ISBN 0-6714-4133-7.
- Rhodes, Richard. The Manhattan Project: The Birth of the Atomic Bomb in the Words of Its Creators, Eyewitnesses, and Historians. Black Dog & Leventhal. 2009. ISBN 978-1-579-12808-1.
- Scott, Georg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 Hutchinson & Co LTD. 1973. ISBN 0-09-117040-0.
- Suny, Ronald. The Soviet Experiment: Russia, the USSR, and the Successor Stat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 Wheeler-Bennett, John. The Nemesis of Power: The German Army in Politics 1918-1945.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 1967.
- Williams, Hywel. Cassell's Chronology of World History.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2005. ISBN 0-304-35730-8.
- 赛巴斯提安·哈夫纳. 《從俾斯麥到希特勒:回顧德意志國》. 周全 译. 台北: 左岸文化. 2009. ISBN 978-986-6723-27-8.
- 郭廷以. 《中華民國史事日誌》 第二冊 民國十五年至民國十九年 (1926-1930). 台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4a.
- 郭廷以. 《中華民國史事日誌》 第三冊 民國二十年至民國二十六年 (1931-1937). 台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4b.
- 郭廷以. 《中華民國史事日誌》 第四冊 民國二十七年至民國三十八年 (1938-1949). 台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5.
- 王曾才. 《世界現代史—上》. 台北: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1991. ISBN 957141817X.
-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黑龍江省志》 第76卷. 哈尔滨: 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 1999年. ISBN 7-2070-3906-9.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周恩来年谱(1898-1949)》.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年. ISBN 7-5073-0409-4.
-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军事》编辑委员会. 《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9年. ISBN 750000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