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绞胎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绞胎,是由两种或以上不同颜色的瓷泥糅合拉出坯形,烧制而成的陶瓷器[1]过程中以不同方式绞揉,泥坯也呈现出不同的花纹,可以是木纹、水纹,石纹或各种云纹,也可加入切割、编织等技巧造成较复杂如席编菊花羽毛等花纹,变化无穷。 [2]

绞胎瓷最早出现于唐朝,至宋朝当阳峪窑发扬光大。但经北宋末年战乱,至元代起已销声匿迹,再也没发现这类瓷器,技术也已失传。

绞胎瓷的特点是图案带点不规则,风格自然,且纹理表里如一,有“瓷中君子”之誉。[3]绞胎瓷因用上不同的泥,烧制时容易因为不同的膨胀系数而爆烈,且工序繁复,成品率较低。[2]

近年经政府及一些人士的努力钻研下,再重新将这种技艺重现出来。[4]

列入非遗

[编辑]

2014年,“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被列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雷皓天. 唐宋時期絞胎器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22。. 2022-10-26 [2022-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6). 
  2. ^ 2.0 2.1 绞胎瓷制作工艺. 2017-01-16 [2018-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3. ^ 3.0 3.1 董飞. 国家非遗“瓷中君子”绞胎瓷逾百件珍品亮相郑州. 中新网. 2018-05-22 [2018-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5). 
  4. ^ 韩朝阳. 隐匿民间九百年 绞胎瓷重获新生. 新华社. 2018-08-27 [2018-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