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巨山蚁
臭巨山蚁 | |
---|---|
大型工蚁标本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纲: | 昆虫纲 Insecta |
目: | 膜翅目 Hymenoptera |
科: | 蚁科 Formicidae |
属: | 弓背蚁属 Camponotus |
种: | 臭巨山蚁 C. habereri
|
二名法 | |
Camponotus habereri Forel, 1911
|
臭巨山蚁(学名:Camponotus habereri)又称哈氏弓背蚁,是台湾特有种。
生态习性
[编辑]臭巨山蚁为单蚁后型的物种,成熟蚁巢通常由1只具生殖能力的蚁后及约千只的职蚁组成。臭巨山蚁为树栖型,生活在森林环境中,但也会出现在都市边缘的杂木林、都市绿带与行道树,常见筑巢于树干、枯木、腐木中[1] 。杂食性,以环境中植物花蜜、蜜腺分泌或小型昆虫尸体为食。觅食方式为单独、小组工蚁外出觅食,有工蚁的招募行为。夜行性的觅食律动周期。[2]
分布分类与地理分布
[编辑]臭巨山蚁发表于台湾。目前已发现分布于中国大陆、日本与台湾,在台湾广泛分布于中低海拔的地区,动物地理分布型属于东亚区分布型,近年来也发现入侵澳洲,成为入侵种。[2]
形态描述
[编辑]头部
[编辑]头型卵圆型。后头平顺,头盖着生稀疏短毛。前额叶退化呈片状倾斜将触角窝部分盖住,前额三角区明显;无明显触角窝且触角沟不明显。头楯前缘平顺、外突或中间凹陷,具明显头楯中毛与成对头楯侧毛着生。大颚呈三角型或亚三角型,大颚前缘齿突多于7 个。触角12 节,无明显锤节。复眼大明显。[2]
胸部
[编辑]前中胸背板无明显隆起。前中胸背板光滑无刻纹,前胸背板与中胸背板上各着生1 对长针状毛。前中胸愈合完全,无后胸背板沟,后胸背板缝明显,后胸腺退化,无后胸腺孔。后胸气孔明显。[2]
腹部
[编辑]前伸腹节光滑无刻纹无毛着生,无前伸腹节刺与前伸腹节叶,前伸腹节气孔呈长型。腹柄节无柄部,瘤部呈三角状,无腹柄节刺与腹柄节下突起。腹锤背板光滑无刻纹,着生均匀长针状毛,螫针退化,具酸腺孔,酸腺孔呈圆形开口,无着生长缘毛。[2]
概述
[编辑]单蚁后制,蚁后体长15.0– 16.0 mm[3],职蚁多态型,小工蚁体长7.0– 7.6 mm,大工蚁12.1 –12.5 mm。体躯双色,通常为头部、中躯及腹柄部为暗红色,腹锤部为黑色具淡褐色斑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