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菲利普·罗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菲利普·罗斯
Philip Roth
摄于1980年代
出生Philip Milton Roth
(1933-03-19)1933年3月19日
 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
逝世2018年5月22日(2018岁—05—22)(85岁)
 美国纽约州纽约曼哈顿
职业小说家、作家
国籍 美国
民族犹太人
创作时期1959-2012
体裁小说
奖项美国国家图书奖(1960年、1995年)
美国国家书评奖(1987年、1991年)
笔会福克纳奖(1994年、2001年、2007年)
普利策小说奖(1997年)[1]
卡夫卡奖(2001年)
布克国际奖(2011年)
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2012年)[2]
配偶玛格丽特·马丁森·威廉斯(1959-1963)
克莱尔·布鲁姆(1990-1994)
受影响于舍伍德·安德森索尔·贝娄厄尼斯特·海明威阿尔贝·加缪路易-费迪南·塞利纳弗朗茨·卡夫卡约翰·厄普代克马克吐温威廉·福克纳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拉尔夫·艾里森亨利·詹姆斯杰罗姆·大卫·塞林格詹姆斯·乔伊斯约瑟夫·康拉德米兰·昆德拉古斯塔夫·福楼拜伯纳德·马拉默德艾米莉·勃朗特列夫·托尔斯泰
施影响于麦可·谢朋, 强纳森·法兰森, 强纳森·列瑟

菲利普·米尔顿·罗斯(英语:Philip Milton Roth,1933年3月19日—2018年5月22日)[3]美国小说家、作家,代表作包含描述美国犹太人生活的小说《再见,哥伦布英语Goodbye,_Columbus》,并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肯定[4][5]

菲利普·罗斯的小说经常以新泽西州纽瓦克为背景,具有强烈的自传性质,剧情包含哲学思想,模糊现实与虚构之间,具有“柔软及精巧风格”,并探索犹太人与美国人身份认知与生活。他在1969年因《波特诺伊的怨诉》逐渐成名,这本小说也[5][6]入选《时代杂志》百大最佳小说。

生平

[编辑]

菲利普·罗斯出生于新泽西州纽瓦克附近,他是贝丝(原姓芬克尔)和保险经纪人赫尔曼·罗斯的第二个孩子。罗斯的家族是犹太人,他的父母是第二代美国人。罗斯的父亲来自奥地利加利西亚利沃夫附近的科兹洛夫,他母亲的祖先来自乌克兰的基辅地区。

罗斯在1950年左右毕业于纽华克的韦阔奇高中[7],这里是他小说的背景灵感来源。《韦阔奇年鉴》(1950)描述罗斯为“一个高智商男孩,结合智慧与常识。” 在学校期间,他被称为喜剧演员[8]。罗斯在纽瓦克的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就读了一年,随后转至宾夕法尼亚州的巴克内尔大学(Bucknell University)并获得了英语学位。之后他获得芝加哥大学的奖学金,并于1955年获得英语文学硕士,之后短暂地担任了大学写作计划的讲师。同年,罗斯没有等待征兵,而是入伍,但他在基础训练期间背部受伤,因伤退伍。他于1956年返回芝加哥,攻读文学博士,但仅一学期就退学。罗斯在爱荷华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创意写作。之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继续他的学术生涯,教授比较文学,于1991年退休。

罗斯于1956年在芝加哥认识第一任妻子玛格丽特·马丁森·威廉斯(Margaret Martinson Williams),他们于1959年结婚,1963年离婚,马丁森随后在1968年因车祸死亡,此事对罗斯的文学作品有永久性影响。马丁森是几部罗斯小说女性角色的灵感来源,包括《她是好女人的时候》(When She Was Good)与《我作为男人的一生》(My Life As a Man)。

1990年,罗斯与长期伴侣英国女演员克莱尔·布鲁姆结婚,1994年离婚。布鲁姆于1996年出版回忆录《 Leaving a Doll's House》,详细描述夫妇婚姻生活,该书称罗斯是一个厌恶女性主义者和控制狂。《我嫁了一个共产党员》(I Married a Communist)一向被评论家认为是罗斯反驳布鲁姆回忆录提出的指控。

罗斯是一位无神论者,他曾经说过:“如果全世界不相信上帝,那将是个好地方。”他在接受《卫报》采访时也说:“我就是宗教的对立面,我是反宗教的。我发现宗教人士很丑陋。我讨厌宗教上的谎言。这全是大谎言,”、“当我写作的时候,我很孤独,恐惧、寂寞和焦虑充满了我,但我从来不需要宗教来拯救我。”

罗斯的个人生活事件偶尔成为媒体聚焦的主题。一部手术后精神崩溃的伪忏悔小说《夏洛克战役[9][10][11](1993年)是来自罗斯接受手术后使用三唑仑在1980年代的暂时副作用经验。这种药物可能引起短期精神障碍,由于高风险与临床效果不良在某些国家被禁止使用[12][13] ,但美国仍然对此争论不断[14][15]

作家生涯

[编辑]

菲利普·罗斯的第一本小说《再见,哥伦布》与五部短篇小说荣获196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后来他出版两本小说《放任》(Letting Go)与《她是好女人的时候》(When She Was Good)。他的第四本小说《波特诺伊的怨诉》在1969年是罗斯获得广泛商业成功的关键。在1970年代,菲利普·罗斯尝试各种模式,包含政治讽刺小说《我们这一帮》(Our Gang)与荒诞小说《乳房》(The Breast),到1970年代结束时,菲利普·罗斯创造出内森·祖克曼。菲利普·罗斯在1979年至1986年一系列高度自传性长篇小说与中篇小说以内森·祖克曼为主角或对话者。

萨巴斯剧院》(1995年)的主角米奇·萨巴斯可能是菲利普·罗斯创造出最好色的角色,它让菲利普·罗斯赢得第二次美国国家图书奖[16]。《美国牧歌》(1997年)是他所谓美国战后三部曲的第一部,描述犹太人希谟.黎沃夫的16岁女儿梅瑞迪丝于反越战时代,成为激进炸弹客,最后催毁黎沃夫全家。《美国牧歌》是一部以牧歌为名的反牧歌悲剧,探讨美国梦的失去及田园牧歌时代不复有的史诗故事。《美国牧歌》赢得普利策小说奖。《我嫁了一个共产党员》(1998年)以麦卡锡时代为焦点。《人性污点》描述1990年代美国的政治正确问题。《垂死​​的动物》(2001年)是短篇小说,描述62岁老教授和24岁女学生康苏拉之间的亲密关系。《反美阴谋》(2004年)以架空美国历史为背景,描述飞行员与孤立主义查尔斯·林德伯格于1940年当选美国总统,美国与希特勒率领的纳粹德国协商,走上自己的反犹太主义计划。

菲利普·罗斯的小说《凡人》发表于2006年5月,剧情包含疾病、衰老、欲望与死亡的冥想,赢得第三次笔会/福克纳奖,使他成为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人。《鬼魂退场》(Exit Ghost)发表于2007年10月,它是最后以内森·祖克曼为主角的小说[17]。《愤怒》发表于2008年9月16日,是菲利普·罗斯的第29本小说。《愤怒》背景在1951年朝鲜战争,描述马库斯·梅斯纳尔从纽瓦克飞往俄亥俄州温斯堡学院,并开始大学二年级生活故事。2009年,罗斯的第30本小说《挫折》发表,描述著名舞台剧演员的最后演出故事。罗斯的第31本小说《复仇女神》发表于2010年10月5日。

2009年10月菲利普·罗斯接受蒂娜·布朗每日野兽网站采访时表示他相信在25年内小说阅读将被视为小众活动:

我非常的乐观认为25年后小说会变成小众。我想还是会有人看小说,只不过剩下一小群人,也许要比现在还在读拉丁诗的人还要多一些。[18]

当记者寻问他对电子书可能取代印刷书后的看法,菲利普·罗斯对于小说前景也同样消极和悲观:

书本没有办法跟萤幕竞争。一开始没办法跟电影萤幕竞争,接着不敌电视萤幕,现在也无法拼过电脑萤幕。现在我们有了这些萤幕,一本书当然没办法跟这些萤幕来抗衡。[19]

菲利普·罗斯对于小说未来黯淡的悲观看法并不是一时的有感而发。菲利普·罗斯在2001年接受《观察家》罗伯·麦库伦访问时说“对于找出存在美国文化中激励人心的特质,我并不在行。我怀疑美学素养的未来有这么多内容足以发掘。”,2012年10月,菲利普·罗斯接受法国杂志采访时宣布,他从作家身份退休,他随后在《世界报》证实说将不再发表任何小说。

荣誉

[编辑]

菲利普·罗斯是当代获奖最多的美国作家之一:他已经获得两次美国国家图书奖,两次美国国家书评奖,三次福克纳小说奖(PEN/Faulkner Awards)。他在1997年以《美国牧歌》获得普利策小说奖,他于书中创造出最著名的人物内森·祖克曼(Nathan Zuckerman),也是罗斯许多其他的小说主角。2001年《人性污点》被授予WH·史密斯文学奖年度最佳书籍。。

菲利普·罗斯在2001年获得美国艺术与人文学院小说金奖,2001年获得首届卡夫卡奖,2003年成为哈佛大学荣誉博士,2006年获得笔会纳博可夫终身成就奖,2007年获得首届笔会索尔·贝娄奖,2011在白宫东厅被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授予2010年国家人文奖章。

作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Fic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st winners & finalists by category. The Pulitzer Prizes. Retrieved 2012-03-27.
  2. ^ Literary giant wins fourth 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 themanbookerprize.com. [May 18,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5). 
  3. ^ Merriam-Webster's Dictionary of American writers. 2001: 350. ISBN 978-0-87779-022-8. 
  4. ^ "National Book Awards – 196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tional Book Foundation. Retrieved 2012-03-11.
    (With acceptance speech by Roth and essay by Larry Dark and others (five) from the Awards 60-year anniversary blog.)
  5. ^ 5.0 5.1 Brauner (2005), pp.43–7
  6. ^ Saxton (1974)
  7. ^ Lubasch, Arnold H. "Philip Roth Shakes Weequahic Hig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28, 1969. Accessed September 8, 2007
  8. ^ Weequahic Yearbook (1950)
  9. ^ p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hilip Roth, The Facts: A Novelist's Autobiography, Random House, 2011: "I'm talking about a breakdown. Although there's no need to delve into particulars... what was to have been minor surgery... led to an extreme depression that carried me right to the edge of emotional and mental dissolution. It was in the period of post-crack-up medication, with the clarity attending the remission of an illness..."
  10. ^ p7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imothy Parrish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Philip Ro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In point of fact, Roth's surgeries (one the knee surgery, which is followed by a nervous breakdown, the other heart surgery) span the period..."
  11. ^ pp108-9, Harold Bloom, Philip Roth, Infobase Publishing, 2003
  12. ^ Stoeffel, Kat. Roth on ‘Roth v. Roth v. Roth’. New York Observer. 2012-05-24 [201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13. ^ McCrum, Robert. The story of my lives. The Guardian. 2008-08-21 [201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9). 
  14. ^ Kales A. Benzodiazepine hypnotics and insomnia. Hosp. Pract. (Off. Ed.). September 1990,. 25 Suppl 3: 7–21; discussion 22–3. PMID 1976124. 
  15. ^ Manfredi RL, Kales A. Clinical neuropharmacology of sleep disorders. Semin Neurol. September 1987, 7 (3): 286–95. PMID 3332464. doi:10.1055/s-2008-1041429. 
  16. ^ "National Book Awards – 199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tional Book Foundation. Retrieved 2012-03-11.
    (With essay by Ed Porter from the Awards 60-year anniversary blog.)
  17. ^ "Zuckerman’s Last Hurra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30, 2006.
  18. ^ Flood, Alison. Philip Roth predicts novel will be minority cult within 25 years. The Guardian (London). October 26, 2009 [201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4). 
  19. ^ Brown, Tina. Philip Roth Unbound: The Full Interview. The Daily Beast. October 21, 2009 [March 2,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20).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