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兰利号航空母舰 (CVL-2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兰利号驶离维吉尼亚州亨利角,摄于1943年
历史
美国
舰名 兰利号(USS CVL-27)
舰名出处 Samuel P. Langley
建造者 纽约造船厂
动工日 1942年4月11日
下水日 1943年5月22日
服役日 1943年8月31日
退役日 1947年3月22日
更名 兰利号(美国)→拉法叶号(法国)
重新归类 CV→CVL,1943年7月15日
除籍日 1963年3月20日
荣誉和奖项 9枚战星(兰利号)
结局 1964年在巴尔的摩拆解
历史
法国
舰名 拉法叶号(R96)
舰名出处 拉法耶特侯爵
服役日 1951年6月2日
退役日 1963年3月20日
荣誉和奖项 战功十字勋章
技术数据
舰级 独立级轻航空母舰
排水量 11,000吨
全长 189.7米(622.5英尺)
全宽
  • 21.8米(71.5英尺)(吃水线)
  • 33.3米(109.2英尺)(全长)
吃水 7.9米(26英尺)
动力来源
  • 涡轮机产生100,000匹轴马力
  • 四轴推进
速度 31.5节
乘员 1569人
武器装备
  • 26门40毫米机炮
  • 22门20毫米机炮
装甲
  • 舷侧5英寸
  • 机库甲板2英寸
  • 指挥塔0.5英寸
舰载机 30-45架
飞行设施 2具升降梯

兰利号英文:USS Langley,CVL-27)为第六艘独立级轻航空母舰,从1943年至1947年在美国海军服役。1951年移交给法国海军,改名为拉法叶号(La Fayette,R96),并服役至1963年。

历史

[编辑]

兰利号(CVL-27)时代

[编辑]

兰利号是以克里夫兰级轻巡洋舰法戈号(USS Fargo,CL-85)的舰体改装而成。原名王冠点(USS Crown Point),为纪念被日军击沉的水上飞机供应舰兰利号(AV-3),遂于1942年11月13日改名为兰利号,“王冠点”则由CV-32继承[注 1]。原始分类为舰队航空母舰,编号为CV-27,1943年7月15日舰级重分类时改称为小型航空母舰(small aircraft carrier,一般称为轻航空母舰 [1]),改编号为CVL-27。兰利号于1943年5月22日下水,由罗斯福总统——的特别助理哈利·霍普金斯(Harry L. Hopkins)——的第三任妻子路易丝·霍普金斯(Louise M. Hopkins)掷瓶。8月31日服役,首任舰长为威廉·迪伦(William M. “Gotch” Dillon)上校。

经过在加勒比海地区的试航后,兰利号于12月6日离开费城,并于次年1月19日抵达珍珠港。兰利号被编入第58特遣舰队(Task Force 58),并立即参与马绍尔群岛战役(又称为燧发枪行动,Operation Flintlock)。兰利号上的飞行大队从1944年1月29日到2月6日负责攻击沃杰(Wotje)与马洛拉普(Maloelap)的日军机场,以支援美军在瓜加林岛(Kwajalein)的登陆行动。接着再从2月10日至28日,支援并掩护艾尼威托克(Eniwetok)的登陆行动,并攻击马里亚纳群岛。经过短暂的休息保养之后,兰利号随TF 58从3月30日至4月1日,广泛地攻击了加罗林群岛上的日军基地。4月21日至24日,兰利号前往新几内亚以支援联军攻击荷兰地亚,并攻击了特鲁克岛

TF 38.3鱼贯进入乌利西环礁,画面前景即兰利号,摄于1944年12月

6月7日,兰利号从马约罗环礁(Majuro Atoll)出发,参与马里亚纳群岛行动。行动中,兰利号上的飞行大队除了参与对塞班岛泰尼安岛(Tinian)的攻击外,也参与了菲律宾海之役。8月29日,兰利号离开艾尼威托克,与TF 38(海尔赛已于8月份接管舰队指挥权,第五舰队改称第三舰队)于9月15日至20日一同攻击了培里留(Peleliu)与菲律宾,10月份参与了的对冲绳岛吕宋台湾的攻击,以及雷伊泰登陆行动。在10月24日至25日的莱特湾之役中,兰利号参与了对栗田健男的中央部队(西布延之役)与小泽治三郎的北方部队(恩干诺角之役)的攻击。11月份,兰利号持续支援美军攻击菲律宾的行动,直到12月1日,该舰才回到乌利西环礁(Ulithi Atoll)整补。

1945年1月,兰利号随TF 38进入南中国海,支援仁牙因湾战役,并攻击了台湾,中南半岛与中国沿海的日军基地。2月10日到3月18日,接着从3月23日到5月11日,该舰则分别攻击了东京琉球,以及支援冲绳岛的登陆行动。兰利号结束冲绳岛行动后,就回到旧金山进行整修,8月8日回到珍珠港,并在当地直到日本投降。战后,她完成两次“魔毯行动”以载运太平洋战区的美军返回美国,11月15日起,又进行两次类似的任务,以载运美国驻欧洲的陆军部队返美。1946年5月31日,兰利号被编进大西洋后备舰队(Atlantic Reserve Fleet)的费城群(Philadelphia Group),然后在1947年2月11日除役。

拉法叶号(R96)时代

[编辑]
拉法叶号移交给法国海军时的升旗典礼

透过“共同防御法案”,兰利号经启封与整修工程后,于1951年6月2日移交给法国海军,舰名与编号分别改为拉法叶号与R96,首任舰长为亨利·胡西恩(Henri Ruyssen)上校。在北约共同防御计划中,法国海军需要组成3个反潜船团,航空母舰则是这个船团的核心战力。

拉法叶号服役后搭载的舰载机单位为法国海军第12海军航空队法语Flottille 12FF6F地狱猫战斗机)与法国海军第4海军航空队法语Flottille 4FTBM-3E复仇者式轰炸机[2]),1952年5月至6月布署在地中海,11月被派遣到美国运输购得的海盗式战斗机。1953年初授命派往远东地区支援越南地区的战事,接替阿罗芒什号航空母舰的任务。拉法叶号在1953年4月至6月间于越南作战,搭载的舰载机部队为第12海军航空队与法国海军第9海军航空队法语Flottille 9F,因此有短暂时间运作过SB2C-5地狱俯冲式轰炸机 [3]

1954年中,拉法叶号入坞执行现代化工程。在进行短暂的训练任务后又搭载第12海军航空队返回中南半岛,并在1955年4月至5月支援法国撤军越南。撤军任务结束后,拉法叶号短暂停留土伦军港,舰载机队也更换为第15海军航空队法语Flottille_15FF4U-7海盗式战斗机),并在1956年2月至5月再度进行远东布署任务。

1956年11月,拉法叶号搭载第15海军航空队与一部分第14海军航空队战机参与了苏伊士运河战争,拉法叶号的舰载机在33天的战斗任务中出击了94架次,损失了1架战机。

1958年7月至1959年6月,拉法叶号航舰在土伦军港船坞进行大修。回归战斗序列后,在1959年12月马尔帕塞拱坝溃堤事故与1960年3月1960年阿加迪尔地震派遣作为临时救灾后勤基地与指挥基地运用。1961年春季,拉法叶号在西非进行战斗布署任务,1962年阿尔及利亚撤退时,拉法叶号参与了撤退任务。

拉法叶号于1963年3月20日开回美国费城,并在同一天除籍,次年在巴尔的摩拆解。拉法叶号的总航行哩程为490,000海里,在法国海军服务期间的航行里程为290,000海里,进行过19,805次舰载机降落。

注解

[编辑]
  1. ^ small aircraft carrier为美国海军之正式分类,但一般都以CVL的L-即Light-称为轻航空母舰,以别于正规的舰队航空母舰。
  2. ^ TBM-3E为格鲁曼公司授权通用汽车所制造的TBF轰炸机。
  3. ^ 1944年时美军轻航舰上的标准飞行大队编制为25架F6F战斗机与9架TBF鱼雷轰炸机,因此美方资料中也指出拉法叶号搭载的是F6F战斗机与TBM-3E轰炸机,但法方的资料却指出搭载有F6F战斗机与SB2C-5轰炸机,因此两种轰炸机可能都曾在舰上执勤,但并未同一时间搭载。参见Porte-avions La Fayet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 ^ 然而此舰在下水前再度更名,最后命名为“雷伊泰”(USS Leyte)。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