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虎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虎蛇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纲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亚目: 蛇亚目 Serpentes
科: 眼镜蛇科 Elapidae
属: 虎蛇属 Notechis
种:
虎蛇 N. scutatus
二名法
Notechis scutatus
Peters, 1861

虎蛇学名Notechis scutatus )是爬虫类有鳞目眼镜蛇科下的一个种属。虎蛇属于有毒的蛇类,主要分布于澳洲南部,包括南澳海岸地区及塔斯曼尼亚。此类蛇有多种体色及体纹形态,深浅相间,而且纹路曲折,就像老虎身上的斑纹一样,因此得名。虎蛇在很多国家中都是受保护动物,捕杀或伤害虎蛇者最高罚款是四千元美金

特征

[编辑]

虎蛇是澳洲亚热带地区一种体型较大的毒蛇,它们是蛇亚目中一个很独特的群体,同种属中的外型、体色、大小分别可以相当大。部分虎蛇的体色更会因应季节性而有所改变。一般虎蛇的身体长达1.45,体纹宽阔,有明显的光暗落差。虎蛇的体色大致有橄榄色、暗色、色及黑色等,蛇腹比较浅色。虎蛇以毒素杀死猎物,也会向侵略者施展凌厉的咬击,有令人类致命的能力。它们能够忍受低温,不过对虎蛇而言,最佳的活动时刻是较为温暖的夜晚。[2]雌性的虎蛇每次能诞下12至40条幼蛇,唯独纪录中有一条东方虎蛇曾经一次诞下64条幼蛇,是较为罕见的例子。一般而言,虎蛇没有强烈的侵略性,遇到威胁时如果做得到的话它们都会先选择逃逸,而不是主动进击。如果威胁迫近,它们会缓缓压平身子绷紧肌肉,昂起头部,准备随时弹出咬击;有时亦会发出嘶嘶声响,藉以恫吓对手。

虎蛇虽然盛产于澳洲南部,但实际上它们的分布相当广泛。以下介绍几个主要的品种:

普通虎蛇

[编辑]

普通虎蛇(Common tiger snake),又名澳大利亚虎蛇,或虎蛇。头部较为巨大,身体亦较为粗壮,强健的肌肉令它们在移动或享受日光浴时可以更有效地压平身子,更为灵活。通常体长接近一米,有多种体色,基本上以棕色、灰色、橄榄色为主,有时也会发现身体没有虎纹的种类。鳞片突出,像重叠的盾牌,尤其是颈部附近的鳞片,更为密集。

西方虎蛇

[编辑]

西方虎蛇(Western tiger snake)同样有强健的体型及巨大的头部,最长长度达两米。背部的体纹呈钢青色及黑色,与黄色的条纹组成虎纹,间中亦能找到没有明显体纹的种类。腹部呈黄色。

查佩尔岛虎蛇

[编辑]
一条查佩尔岛虎蛇正展露它的锐齿

查佩尔岛虎蛇(Chappell Island tiger snake)是虎蛇属中最巨型的品种,平均长度达两米,背部纹理呈橄榄色至黑色,腹部同样较为浅色。这品种在幼蛇阶段就已经有完整的交错体纹。

帝岛虎蛇

[编辑]

帝岛虎蛇(King Island)及另一种塔斯曼尼亚虎蛇(Tasmanian tiger snakes)亦是虎蛇的主要品种,二者形态较为相似。它们的幼蛇阶段较为幼小,成长后体长可长达1.5米。背部体纹呈黑色并与较浅色的体纹交错成虎纹,在某些情况下黑色的体纹会被黑色或灰色的斑点取代,形成黯淡的体纹,甚或没有明显体纹。

半岛虎蛇

[编辑]

半岛虎蛇(Peninsula tiger snake)平均体长约有1.1米,体型在虎蛇属中较为细小。嘴部附近的鳞片呈白色,背部体纹呈黑色。在袋鼠岛一带,半岛虎蛇有多种体色,体纹组织亦较为丰富。

栖息环境

[编辑]
帝岛虎蛇,身体有着明显的体纹

虎蛇主要分布在海岸、湿地或溪涧等地带,它们有刻意占据领地的习性。一些居住了大量蛙类或其它猎物的地区,更是虎蛇经常聚居的集中地。另外,虎蛇所占领的岛屿上亦有不少海鸥聚集生活,虎蛇亦会捕食这些海鸥的幼儿,不过亦有不少体型较大的虎蛇会被海鸥啄击致盲。虎蛇的分布地由西澳南部伸展至南澳、塔斯曼尼亚、维多利亚州以至新南威尔士一带。除了海岸地区外,虎蛇亦常出没于内陆水道,与及墨瑞河等地方。另外,一些聚居于湿地的虎蛇,由于其居地近年受到当地郊区发展的影响,虎蛇的主要食物来源如蛙类数字因而大大减少,直接影响到虎蛇的生态。


分类学

[编辑]

虎蛇隶属于眼镜蛇科,其下有两个较为人知并得到普遍认同的品种,分别是澳大利亚虎蛇Notechis scutatus)及黑虎蛇Notechis ater),这两个品种的虎蛇均有着更显著的虎蛇特征。[3]很多研究者曾经为虎蛇属的各个品种加以命名,可是这些命名大都是没有得到正式授权的,因此不受普遍认同。[4]

品种

[编辑]
命名者 亚种 英语 地理分布
黑虎蛇N. ater Krefft,1866年 3 Black tiger snake 澳洲(西澳、南澳、塔斯曼尼亚)
澳大利亚虎蛇N. scutatus Peters,1861年 1 Mainland tiger snake 澳洲(新南威尔士、昆士兰、南澳、维多利亚州、西澳)

毒性

[编辑]

虎蛇分泌强烈的神经毒素、凝固剂、溶血素及蛇类特有的肌肉毒素,其毒性能跻身世界最强烈的蛇毒之列。被虎蛇所咬后,除了伤口剧痛之外,从伤口附近延伸的毒素更会令足部及颈部出现痛楚,身体感到麻痹、出汗,随即开始呼吸困难及局部肢体瘫痪。即使有有效的抗蛇毒素,但如果不立即治疗的话,致命率仍高达45%。

被澳洲一带毒蛇所咬的治疗方法,大致上相同。一般而言,为了有效抑制蛇毒在淋巴系统扩散,治疗初步都会使用“压力稳定法”(Pressure Immobilization Method)。治疗时会在被咬的伤口附近缚上宽阔的绷带,并把整个肢段()都紧紧包裹着,并以木板加以固定。如果在蛇咬伤口附近有留下痕迹的话,蛇毒便可能得到确认,并能施以针对性的治疗。抗蛇毒素(或血清)的存在大大减少被虎蛇所咬伤的致命率,目前由虎蛇咬击所致的死亡数字,已经被另一种毒蛇褐蛇所超越了。[5]

备注

[编辑]
  1. ^ Michael, D.; Clemann, N.; Robertson, P. Notechis scutat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8, 2018: e.T169687A83767147 [19 November 2021]. doi:10.2305/IUCN.UK.2018-1.RLTS.T169687A83767147.en可免费查阅. 
  2. ^ R‧布朗尼‧谷巴、B‧布希、B‧马因、D‧罗便臣. 《Reptiles and Frogs in the Bush: Southwestern Australia》. 西澳大学出版社. 2007年: 页254至255. ISBN 978 1 920694 74 6. 
  3. ^ 整合分類學資訊系統:虎蛇. [2008-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5). 
  4. ^ 爬虫类数据库:虎蛇
  5. ^ 基斯‧汤臣. 《Australian Snake Bites》. 澳洲的中毒表征. 雪梨大学. 2003年11月 [2008-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15). 

参考资料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