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袋鼹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袋鼹属[1]
化石时期:中新世-现今
南方袋鼹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演化支 有袋类 Marsupialia
目: 袋鼹目 Notoryctemorphia
科: 袋鼹科 Notoryctidae
属: 袋鼹属 Notoryctes
Stirling, 1891
模式种
南方袋鼹
Psammoryctes typhlops
Stirling, 1889
分布地区

袋鼹属学名:Notoryctes),属于哺乳纲袋鼹目下只有袋鼹科一科,袋鼹科只有袋鼹属一属。只有两个种,但目前对其所知仍然甚少。

分布

[编辑]

分布于澳大利亚西北部和中部的荒漠地带。

下层物种

[编辑]

本属包括以下物种[2]

归入本属的物种:
  • 秦岭新鼫 Neoryctes qinlingensis Tong, 1997,发现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中始新世(E2)中期的化石。

型态

[编辑]

体形如,成体长12至16厘米,尾长2~3厘米,体重约40至60克。高度适应地下生活,眼隐于皮下,无晶体,直径仅1毫米,因此缺乏视力;耳无耳壳。前肢强而有力,三、四趾的爪特长,有如铲子的功能,其它趾缩小;后足中间有三趾有长爪;第一趾小而有甲,第五趾留有痕迹。雌兽在生殖季节有很发达的育幼袋,分隔为二,且出口向下,以免育儿袋内装满沙,每边各有一乳头

习性

[编辑]

栖息于灌丛荒漠地带和沙质洼地,主食甲虫幼虫和卵。掘土方式于鼩形目鼹鼠有明显区别,在地下游走,身后不会留下永久性洞道。

保育状况

[编辑]

濒危动物。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