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越南汉喃铭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位于越南河内文庙的石碑,碑上刻有铭文纪录

越南汉喃铭文越南语Văn Khắc Hán Nôm文刻漢喃),为7世纪以后,历代以钟铭石碑摩崖等形式留传的一种文字纪录,以汉字字喃写成。20世纪20至30年代,法国远东学院首次对越南汉喃铭文进行拓拓工作,1990年以后汉喃研究院又继续搜集铭文拓本,至今已发现约四万件。由于越南属热带多雨的气候,铭文比起书籍更能长久保存,而且记载有纸笔文献所没注重的内容,涉及了广大范围及悠长时间,故此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形式和特点

[编辑]

越南的汉喃铭文,从形式方面大致可分为钟铭石碑(又分为自然岩石上刊刻的摩崖,和人工加工制作的)等种类。[1]若从铭文内容而言,可分为十个类别,它们是:表扬善人善事及乡村义举;朝廷令旨及官方文件;家谱宗族世系;人物行状及功绩;乡村各种生活活动;古迹寺庙史;神谱事迹;诗文;寺庙建设或重修纪录;各类地标、神位匾额书法等等。[2]

越南在脱离中国统治后,不少铭文仍使用了汉字来表述,并且有使用汉文典故的情况,从中可见越南上承中国五代以来的政治与文化体制,以及对中国文化承续性应仍强烈。[3]同时在铭文里也出现喃字越南语语法,如陈朝时期的铭文里,有以“”字表示“田野”、“”字表示“三”;“陈朝第二世皇帝”写成“代陳家次二帝”等等。[4]

历史概况

[编辑]

金石铭刻在中国先秦秦汉时代已经出现,用以存在大量的人物记功碑、墓碑、功德碑等等。在越南历史上,因曾受中国统治,汉文化汉字得以输入越南,于是越南亦与中国一样,有刊刻金石的文化习惯。[5]越南现存较早的铭文刻成于隋代,有仁寿元年(601年)的《舍利塔铭》(越南语:Bia Xá Lợi Tháp Minh)[注 1][6]大业十四年(618年)的《大隋九真郡宝安道场碑文》(越南语:Đại Tuỳ Cửu Chân quận Bảo An đạo tràng chi bi văn)。[7]

从隋代开始面世的汉喃铭文,至阮朝时期,历代均有若干铭文。现代学者将历代铭文划分为三个大时期。台湾学者耿慧玲指出该三期是:

  • 第一时期:从7世纪至14世纪(第三次北属陈朝),为铭刻初期。
  • 第二时期:从15世纪至18世纪(后黎朝西山朝),为石刻铭文发展时期。
  • 第三时期:19世纪以后(阮朝以后),为广泛深入发展时期。

到20世纪的20至30年代时,即法属年间,法国远东学院在越南全境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拓拓工作,把搜集到的一万多件铭文拓拓出二万多张拓片。[注 2]后来,汉喃研究院接收这批铭文资料,并在日后进行整理出版。[8]从1990年以来汉喃研究院又进行第二次搜集拓片的工作,已收集约三万件铭文拓片。总共已收集到四万以上铭文拓片。目前搜集铭文工作还在继续进行。[9]

研究价值

[编辑]

在学术界,越南汉喃铭文的研究具有相当价值。汉喃研究学者阮文原指出,铭文涉及的年代和地理范围广,故为可信赖之原始资料。此外,因越南雨量大,湿度高,且过去兵火连绵,因此碑铭比起笔纸书籍资料更能长久保存。在日常生活史料方面,碑铭也就此提供了其他笔纸资料未曾注重的内容。[10]

铭文呈现了越南历史的各方面面貌。在宗教史方面,越南古来的寺庙及宗教设施都有碑文,既叙述了它们自身的修建程况,也记载着越南民众及国家的信仰演变情况。在人物事迹方面,碑文有不少记述,如《蓝山永陵碑》记录黎利的功业;《清化府安缘乡兴福寺碑》记录蒙越战争唆都被越军击败;河内顺化等地的文庙国子监里有碑文记录科举士子资料;还有家族谱录形式的碑铭。社会生活方面的碑铭史料,有记录“乡约”的乡村铭文,以及记述各种职业及技术的,如有关扳铜业工艺的有《建禄坊新造碑》、造船业的有《后神碑记》、航船营业业的《洋商会馆规则》和《重修头门埠头碑记》、歌剧业的《歌筹碑记》、驯象法的《扬武碑记》等等。还有一部分记述外国人士及外侨,包括华侨西班牙法国日本等国人士在越南活动的情况。除史料价值外,碑铭还具有相当程度的文学、艺术(包括绘画、雕刻)等方面的价值。[11]

学术界整理情况

[编辑]

由于汉喃铭文是重要史料,因而受到学术界关注。较早利用碑文作史学研究的学者有后黎朝晚期的黎贵惇、黎末初的裴辉碧等。19世纪末有高朗著《黎朝进士题名碑记》。近现代有黄春瀚利用李朝碑文材料编成《李常杰与李朝外交和宗教史》、何文晋介绍华闾陀罗尼石幢等等研究成果。[12]

汉喃铭文的文集方面,学界有《李陈诗文》、《河内碑文》、《谅山碑文》、《莫代碑文》、《河西碑文》等等出版。越南汉喃研究院出版了《越南汉喃字铭文略述》、《越南汉喃字铭文拓片目录》等著作[13],此外又与法国远东学院等学术机构进行铭文的整理和出版工作。有参与该工作的学者耿慧玲指出,各历史时段的铭文会按计划出版如下:

以上各集,已出版的有第一集[14]及第二集[15]

汉喃研究院又于2005年起,陆续出版《越南汉喃铭文拓片总集[16],该总集对1600年左右至20世纪初的铭刻先拓印后影印,然后按年编排,有正卷22册(16开),目录8册(32开),约二万余条。此外,汉喃研究院亦在其网站内,公开北宁文庙河内文庙顺化文庙、兴安文庙内的碑文内容。[7]

注释

[编辑]
  1. ^ 旧有历史观点认为544至602年期间交州(越南北部)属于本土政权“前李朝”势力之下(见陈重金(即陈仲金)《越南通史》(即《越南史略》),北京商务印书馆,39─40页)。但《舍利塔铭》却提到龙编隋帝诏命于“大隋仁寿元年”(601年)安奉舍利塔。对此,学者王承文提出,《舍利塔诏》铭文可证明隋廷的诏命在交州行之有效,李佛子(前李朝君主)可能与隋廷有着隶属关系。
  2. ^ 学者耿慧玲指,因一些石碑有阴面及侧面,铜钟有数面,所以拓片数量较多。

参考来源

[编辑]
  1. ^ 耿慧玲《越南碑铭中汉文典故的应用》,收录于《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328页。
  2. ^ 國立成功大學──阮文原《越南銘文及鄉村碑文簡介》,200─201頁。 (PDF). [2013-02-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1-01). 
  3. ^ 耿慧玲《越南碑铭中汉文典故的应用》,收录于《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334页。
  4. ^ 黄文楼、耿慧玲主编《越南汉喃铭文汇编·第二集陈朝》,潘文阁《前言》,新文丰出版公司,XI─XII页。
  5. ^ 耿慧玲《越南碑铭中汉文典故的应用》,收录于《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325-327页。
  6. ^ 王承文《越南新出隋朝〈舍利塔铭〉及相关问题考释》,收录于《学术研究》2014年第6期,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研究》杂志社,95─101页。
  7. ^ 7.0 7.1 Viện Nghiên cứu Hán Nôm:Văn khắc. [201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8). 
  8. ^ 8.0 8.1 耿慧玲《越南青梅社钟与贞元时期的安南研究》,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5─6页。
  9. ^ 國立成功大學──阮文原《越南銘文及鄉村碑文簡介》,199頁。 (PDF). [2013-02-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1-01). 
  10. ^ 國立成功大學──阮文原《越南銘文及鄉村碑文簡介》,197頁。 (PDF). [2013-02-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1-01). 
  11. ^ 潘文阁、苏尔梦主编《越南汉喃铭文汇编·第一集北属时期至李朝》,《序》,远东学院、汉喃研究院,XXVI─XXVII页。
  12. ^ 潘文阁、苏尔梦主编《越南汉喃铭文汇编·第一集北属时期至李朝》,《序》,远东学院、汉喃研究院,XXV页。
  13. ^ 潘文阁、苏尔梦主编《越南汉喃铭文汇编·第一集北属时期至李朝》,《序》,远东学院、汉喃研究院,XXV─XXVI页。
  14. ^ 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 Épigraphie en chinois du Viêt Nam Vol. 1 : De l'occupation chinoise à la dynastie des Lý. [2013-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5. ^ 新文豐出版公司──《越南漢喃銘文匯編·第二集陳朝》. [2013-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5). 
  16. ^ Lê Mạnh Thát: The GIS Database of the Headstone Inscriptions of Temple Steles in Vietnam. (PDF). [2014-06-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1-23). 

参考文献及网络资源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