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韩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韩嵩(?—?),字德高荆州义阳郡(今河南省桐柏县)人,是东汉末年的治政人物。他在侍奉荆州刘表时,曾任别驾从事中郎。后被刘表疑怀存有贰心,故曾被收监囚禁。刘琮归降曹操后,被拜为九卿之一的大鸿胪

生平

[编辑]

好学守节

[编辑]

韩嵩年少时好学不倦,即使生活贫困也不改其操守德行。韩嵩既有先见之明,知道天下将会陷入昏乱,故此他就不应三公的辟命,而与同好几人一起隐居于郦西山中。

屡次正谏

[编辑]

黄巾之乱爆发时(公元184年),韩嵩则避难至南方。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刘表王睿荆州刺史,就逼韩嵩为其别驾,后来再转任从事中郎

在初平二年(公元192年)期间,刘表杀死了其势力的最大威胁者──长沙太守孙坚;翌年又获朝廷册封为荆州;然后他又成功以断粮之法迫走袁术。自此,刘表在荆州的统治权更为巩固,于是他野心渐起,就仿效历代帝王郊祀天地。韩嵩义正词严谏之不可,但刘表不听之余,在日后行事更渐见违忤朝廷之举。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河北雄主袁绍南征曹操,双方先后决战于白马官渡。此时,袁绍遣人求助于刘表,刘表向来使表示同意,却又不肯派遣军队助战;另一方面,他亦不肯协援曹操,而只希望偏安汉南,以观时变。

时任从事中郎的韩嵩认为此做法不妥当,于是与同别驾刘先就向刘表劝说:“今豪桀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于将军。若欲有为,起乘其敝可也;如其不然,固将择所宜从。岂可拥甲十万,坐观成败?求援而不能助,见贤而不肯归!此两怨必集于将军,恐不得中立矣。曹操善用兵,且贤俊多归之,其势必举袁绍,然后移兵以向江汉,恐将军不能御也。今之胜计,莫若举荆州以附曹操,操必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如今豪杰并争,两个雄主相持于官渡,所以决定天下之局势的重任就在于将军了。若果将军是希望有所作为的话,就应该乘此机会而起事;但若不然,就应该选择可以跟从的雄主了。现在将军您又怎能拥兵十万,而坐观成败?袁绍前来求援,您又不派兵协助;曹操贤明,您又不愿归随。这两大势力不管谁胜谁负,将来都会因怨恨而对付将军你的,届时我们恐怕不能再保持中立了。我等认为曹操善于用兵,而且又多贤臣俊士归附,他必定能够一举歼灭袁绍,然后就会把兵锋指向我们,恐怕将军到时候也不能够与其抗衡吧。如今必胜之计,莫过于举荆州之众而归附曹操,而曹操必定会看重将军的恩德,您就能长享福祚,子孙晏然,这才是真正的万全之策啊!)

出使之祸

[编辑]

除了韩嵩和刘先外,刘表的重要谋士蒯越亦同样劝他应该表态。但刘表依然狐疑不决,于是就萌生了派韩嵩出使朝廷的念头,并对韩嵩说:“今天下大乱,未知所定,曹公拥天子都,君为我观其衅。”(如今天下大乱,大势未知所定,而曹公奉天子于许都,希望阁下能够替我观其虚实。)

韩嵩认为刘表在没有主意的情况下派其出使,必会得不到喜见的答案,于是就警告刘表说:“圣达节,次守节。嵩,守节者也。夫事君为君,君臣名定,以死守之;今策名委质,唯将军所命,虽赴汤蹈火,死无辞也。以嵩观之,曹公至明,必济天下。将军能上顺天子,下归曹公,必享百世之利,楚国实受其祐,使嵩可也;设计未定,嵩使京师,天子假嵩一官,则天子之臣,而将军之故吏耳。在君为君,则嵩守天子之命,义不得复为将军死也。唯将军重思,无负嵩。” (至圣者可以通逹于普世的价值、忠节,次一等者则只能紧守现存公认的气节。而我韩嵩,仅仅是守节者而已。既侍奉您为主君,主从之间的关系明确,我将以死守节;现在奉命前往朝廷仕宦献身,是因为将军您的命令,我即使赴汤蹈火,也是万死不辞。就属下观察,曹公非常贤明,必能匡济天下,如果将军能够臣服天子,投靠曹公的话,就能享百世安康之福,荆楚之地亦能受到保护,那么派遣我为使者是可行的;如果您举棋不定,却仍命我出使京师的话,一旦天子封我为官,我便会成为天子的属臣,也就是将军的旧属而已。谁为主君就为谁效力,到时我只能遵从天子的命令,在道义上就不能再为将军尽忠效命了。唯望将军慎重三思,不要辜负韩嵩诚心建言。)

刘表以为韩嵩只因怯惧而推搪,便强行命他出使。韩嵩到了许都后,果如所料,被天子拜为侍中,迁零陵太守。韩嵩回到荆州后,就大为称颂朝廷和曹操的威德,又劝刘表派遣质子入朝侍奉。刘表认为韩嵩怀有贰心,于是大会群臣数百人,陈兵而责见他。其时刘表盛怒,手持符节想要下令杀他,还屡说:“嵩敢怀贰邪!”(韩嵩你竟敢怀二心!)在场的众人大为惊慌,想叫韩嵩谢罪,但韩嵩却不为所动,只向刘表说道:“将军负嵩,嵩不负将军。”(是将军您有负于我,而不是我有负于您。)并且再陈述临行之言。刘表依然怒不可遏,其妻蔡氏素来知道韩嵩贤良,于是进谏说:“韩嵩,楚国之望也;且其言直,诛之无辞。”(韩嵩名重荆楚,而且他言行率直无假,是诛之无名的。)刘表又拷问韩嵩随行的手下,得知韩嵩并无他意,方才作罢斩杀他的念头,但仍然将其囚禁。

随降易主

[编辑]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表病逝,其次子刘琮继位。当时曹操南征荆州的部队已经出发,刘琮听从谋士蒯越傅巽的建议,归降曹操。根据《后汉书‧刘表传》曹操在平定荆州后,就把韩嵩从囚牢中释放出来。曹操又因为韩嵩名望崇高,于是加以礼待,并且使其条品荆州人士的优劣,并依其言一一擢升重用。同时,曹操又任命韩嵩为大鸿胪,更向他待以交友之礼,对他甚为器重。

《三国志‧刘表传》则没有记载曹操释放韩嵩的事,反而明确地指出韩嵩曾偕同蒯越及傅巽一同劝刘琮归降曹操。后来曹操的主力到达江陵,就大肆封赏刘表的故吏十五人,而韩嵩亦在此名单之中。然而,韩嵩当时身体抱恙,故此就在家中拜受大鸿胪的印绶。后事不详。


评价

[编辑]

《先贤行状》:(嵩)少好学,贫不改操。

《三国志》蔡夫人:韩嵩,楚国之望也;且其言直,诛之无辞。


参考书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