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上巳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巳节
汉语名称
繁体字 上巳節 ‧ 三月三
简化字 上巳节 ‧ 三月三
日语名称
汉字 雛祭り ‧ 上巳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三月节三日节,是源于中国传统节日,也见于汉字文化圈其他地区。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有些人在三月初三有扫墓习俗,顺便踏青,故又称小清明[1][2][3]古清明[4][5]

历史

[编辑]

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而“上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这个节日在汉代以前有个很独特的风俗,它同时是政府为男女青年举办的狂欢节,《周礼·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其中的“奔”便是指男女于户外各自约会,在河边的男男女女除了临水沐浴,此时于聚会期间的私情欢爱并不算违反常礼规范。

上巳节也有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之说,用兰汤以驱除邪气。兰草被用作灵物,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须先进行斋戒,其中包括当时最好的洗浴方式“兰汤沐浴”。

三月三又叫女儿节,也叫“桃花节”,是一种古代汉族少女的成人礼,一般在这个日子举行成人礼“笄礼”。女儿们“上巳春嬉”,临水而行,在水边游玩采兰,着新装,踏歌起舞,以驱除邪气。

上巳节也是古代举行“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6]。《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当时的情形。

以后,由于当时社会中崇尚自然、纵情山水的风尚,上巳节祓除的意义大大减弱,而迎春赏游之意越发浓郁。西晋《夏仲御别传》形容上巳时的洛阳“男则朱服耀路,女则锦绮粲烂”。上巳节的节期定在了阴历三月三日。至此,上巳节逐渐演化为皇室贵族士大夫文人雅士等临水宴饮的节日,并由此而派生出上巳节的另外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即禊饮。

近代以来,三月三日上巳节逐渐销声匿迹,但在中国南方西南部分地区依旧流传。

习俗

[编辑]

上巳节即春浴日,即祓除疾病,清洁身心。禊为修整、净身,又有驱除灾厄的意思。上巳春浴的习俗源于周代水滨祓禊,后由朝廷主持,并专派女巫掌管此事,成为官定假日。[7]祓除畔浴,修禊之事,既是清洁身体,也是去除身上的晦气。 据《晋书·礼仪》记载:“汉仪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于东流水上……” 《后汉书》中有云:“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文中说的即是以流水洁净身体、让灾厄与疾病随水同去的一种风俗。

此外,祓禊还有祈求生育之意。相传殷商部族的祖先就是其母祓禊后所生。《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后世甚至尊简狄为生育之神。

这天也是文人临水宴饮、吟诗作赋的节日,并会举行曲水流觞游戏,最著名的是王羲之兰亭之会

曲水流觞,也叫临水浮卵(临水浮卵最为古老,是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曲水流觞称之为“流杯曲水之饮”。所谓“流杯”,就是投杯于水的上游,听其随波而下,止于某处,则其人取而饮之。故溪流则要弯曲才行。《荆楚岁时记》“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众人坐于环曲的水边,把盛着酒的觞置于流水之上,任其顺流漂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魏明帝曾专门建了一个流杯亭,值得一提的是,曲水流觞的风景要很雅,除了初期在自然的水边外,混合着自然的美景,魏晋以来由于文人文化的兴起,贵族多在优雅的庭院,庄严的宅院里,假亭山石,人工弯弯的曲水。人们整齐的正座于草上席塌,摆上屏风,还有持扇的侍从,设有香炉等。喝水后写诗,应人相对。

射雁司蚕,上巳节期间进行的一种弋射活动,即利用一种带丝线的箭射击野雁,射中后即索丝而取雁。这种雁与其说是猎物,莫如说是送礼的最好赠品。南方劳动妇女则开始育,采桑喂蚕。

春游踏青也是上巳节的习俗,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人们又会野餐、采花。是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好时机。

在古代,此时野合有所不禁,后渐禁止。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森严,上巳风俗在汉人文化中可说是几乎难得一见。不过在偏远地区偶有出现,如清光绪《善化县志》中就有记载。

各族情况

[编辑]

汉族

[编辑]

郊外游春,泡温泉,吃花煎,喝花茶,吃乌米饭,互赠香草(因古人认为,香草有驱邪之功,于身体大有裨益。)

中国传统中历代祭祀伏羲女娲的太昊陵庙会(又称人祖庙会)也于农历三月三结束[8][9]

台湾闽南则有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扫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连雅堂台湾通史》:“三月初三日,古曰上巳,漳州人谓之三日节,祀祖祭墓。而泉州人以清明祭墓,谓之尝墓。”近年一些上巳节习俗式微的汉族地区也有复兴上巳节的趋势,亦因为有春游踏青、男女相会谈情的传统,部份人认为相比传统没有约会习俗的七夕,上巳节更适合称为“中国情人节”。

一些地方的汉族在三月三也保存有特殊的习俗,如湖南等地有“三月三,地(荠)菜煮鸡蛋”的传统,而安徽等地有吃粑粑的传统。[10]

朝鲜族

[编辑]
《蕙园风俗图帖》中的《年少踏青》描述朝鲜王朝上巳节的情景

朝鲜半岛朝鲜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由中国传入,但已发展成具有本土特色的节日。

人们会在这天踏青,又会吃杜鹃花煎,还会玩花煎戏。

大和族

[编辑]

日本,上巳(じょうし/じょうみ)属于“五节句”之一的“桃之节句”(桃の節句),亦是雏祭雛祭り)。不过在明治维新后,这个节庆被移送到西历的3月3日举行。

一些地区也会在神社公园举行曲水流觞活动,

琉球族

[编辑]

琉球,妇女会在海边沐浴,祈求健康。

京族

[编辑]

越南把上巳节和寒食节合并为一个节日,有吃汤圆的习俗。

其他

[编辑]

苗族土家族黎族壮族等都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活动。“三月三”是壮族、侗族、苗族等的传统歌唱节日,海南省将三月三定为本省黎族苗族传统节日,节日放假的具体办法由民族自治地方规定[11]。而广西壮族自治区自2014年起更将三月三设为地方性法定假日,全区放假两天。[12][13]

分布于福建浙江等地的畲族的亦有“三月三”节日,它是稻谷的生日。是日畲族家家户户都吃传统的乌米饭云南大理三月三日举行的泼水活动中,还可看到古时上巳节祓禊之俗的影子。

参考资料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3/3日本是女兒節 台灣是小清明?!. [2020-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2). 
  2. ^ 逢節祭祀,增福造運(三月初三--清明掃墓). [2016-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8). 
  3. ^ 【清明冷知識】清明分大中小,小清明是古代的情人節. [2019-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2). 
  4. ^ 張靖委/為什麼客家人都提早掃墓?六堆客家人「掛紙日」的擇定. [2020-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3). 
  5. ^ 古清明掃墓 江家500人聚大肚山. [2020-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2). 
  6. ^ 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7. ^ 上巳节. 中国政府网. 2007年11月15日 [2014-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中文(中国大陆)). 
  8. ^ 人祖祭. [2011-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1). 
  9. ^ 三月三,祭女娲. [2017-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1). 
  10. ^ Shangsi Festival food (in Chinese). [2016-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8). 
  11. ^ 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_地方性法规_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www.hainan.gov.cn. [2023-04-23]. 
  12. ^ 广西壮族自治区迎来首个地方性法定节假日“三月三”. 新华网. 2014-04-02 [2015-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9). 
  13. ^ 南宁铁路局日均补充19对客车服务广西“三月三”. 南宁铁路局. 2015-04-15 [2015-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7). 

书籍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上巳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