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亚历山德罗·莫雷斯基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亚历山德罗·莫雷斯基
Alessandro Moreschi
1900年(41岁)
艺人
出生
Alessandro Nilo Angelo Moreschi

(1858-11-11)1858年11月11日
逝世1922年4月21日(1922岁—04—21)(63岁)
职业阉伶歌手
母校劳罗圣萨尔瓦托教堂学校(Scuola di San Salvatore in Lauro)
演奏乐器歌唱
活跃年代1873年-1913年

亚历山德罗·莫雷斯基义大利语Alessandro Moreschi;1858年11月11日—1922年4月21日)为19世纪意大利阉伶歌手与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录音阉伶歌手。[1]

个人经历

[编辑]

童年

[编辑]

莫雷斯基在1858年11月11日出生于教宗国拉吉欧蒙特孔帕特里的一个罗马天主教家庭,为路易吉·罗伦佐·莫雷斯基(Luigi Lorenzo Moreschi)及萝莎玛莉亚(Rosa-Maria Moreschi)的第六个孩子[2]。莫雷斯基可能被阉割的原因是他出生时患有腹股沟疝(十九世纪的意大利认为阉割是其中一个治疗该病的方法)。[2]另一个可能原因为他的声乐技巧突出,导致他在1865年面临青春期前被阉割以保留他的歌声。即使如此,莫雷斯基在晚年时还是提及他小时候在故乡附近的麦当娜的卡斯塔尼奥教堂唱歌的喜悦。[2]

早期经历

[编辑]
1880年的莫雷斯基

莫雷斯基卓越的声乐技巧被西斯汀小堂合唱团英语Sistine Chapel Choir的阉伶纳扎雷诺·罗萨蒂(Nazareno Rosati)发现并教导,莫雷斯基称罗萨蒂为自己第一位老师。罗萨蒂于1870年带莫雷斯基到罗马。不久莫雷斯基成为劳罗圣萨尔瓦托教堂学校的学生,师从拉特朗圣若望大殿的无伴奏大师、管风琴家和作曲家加埃塔诺·卡波奇英语Gaetano Capocci[3]

在1873年,莫雷斯基以15岁之龄成为拉特朗圣若望大殿合唱团的首席童声男高音,以及被卡波奇聘请,为罗马贵族社会阶层演唱的独唱家。[2]当时丹麦驻罗马教廷大使的妻子形容莫雷斯基在一次晚会上的演出“在拉泰拉诺唱歌的他就像是一个圆脸的女高音。他在每一个音符都含著泪,在每一个呼吸都叹了一口气;他在歌德的《浮士德》演唱这曲,听起来很不合时宜,尤其在他手持玻璃杯问道自己是否马加蕾特[a]时,会有人很想为他回答‘不是’。”[4]

1878年,莫雷斯基受邀为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的葬礼演唱。[5]在1883年,卡波奇为自己的门生进行一场特别的展示:由贝多芬创作的神剧基督在橄榄山英语Christ on the Mount of Olives (Beethoven)”于义大利首次公演。莫雷斯基在当中成功唱出炽天使所苛求的花腔,因此被誉为“罗马的天使(l'Angelo di Roma)”。不久莫雷斯基被邀参加西斯汀小堂合唱团的试镜并被任命为第一女高音,担任独唱而持续了三十年,并成为最后一个加入合唱团的阉伶。[6]

加入西斯汀小堂合唱团(1883年-1913年)

[编辑]

莫雷斯基在合唱团的监督为同样作为阉伶的多梅尼科·穆斯塔法英语Domenico Mustafà。穆斯塔法唯一的希望是在圣周期间保持西斯汀合唱团传统,演出由葛利高里欧·阿雷格里创作的《求主垂怜英语Miserere (Allegri)》。在莫雷斯基加入时,合唱团内还有六名阉伶,可是他们当中并没有人能承受女高音音域所带来的负担。因为莫雷斯基在为贵族社会歌唱期间的名声已十分高,他偶尔会为其明星地位冲昏头脑:“莫雷斯基善变的举止足以使他忘记职业承受力。例如在音乐会结束后,他身著一头长长的白色围巾,像孔雀一样在人群中游行⋯⋯”[2]更甚有支持者在他在每次表演都会高呼“刀子万岁!(Long live the knife)[b][7]

在1886年,合唱团首席阉伶乔瓦尼·切萨英语Giovanni Cesari退休,莫雷斯基被任命成为独奏监督。5年后莫雷斯基担任秘书,负责合唱团的活动日程记录;第二年,他被任命为临时指挥[c],主要负责行政事务、召集合唱团成员进行会议、排练和安排休假等工作。在这些年来,莫雷斯基还须负责监督合唱团的表现。从艺术角度来说,这项工作使他参与了独唱者的选择和控制曲目的发展[2]。起源于德国的西西利亚运动(Cecilian Movement)[d]开始影响罗马,令西斯汀合唱团将面临一次巨大动荡,也为整个天主教教堂音乐带来一次全面发展。它改革罗马天主教教堂音乐并呼吁重返额我略圣歌帕莱斯特里纳复音音乐所建立的双重根基。这直接威胁到西斯汀教堂的曲目和实践,因此都被穆斯塔法抵制,但是合唱团其后的发展对他十分不利[2][8]

在1898年,穆斯塔法为庆祝自己加入西斯汀合唱团五十周年,任命来自托尔托纳的神父老楞佐·佩罗西英语Lorenzo Perosi为永久联合监督。但因佩罗西是西西利亚运动的提倡者,此举令穆斯塔法的抵制有一定困难,反而为自己增加身边的眼中钉。莫雷斯基非常沉默地见证了传统与改革力量之间的斗争,但也陷入了世俗事务:1900年8月9日,莫雷斯基应义大利王室的明确要求在翁贝托一世的葬礼上唱歌,这是他时隔22年再次为义大利王国国王献唱。当时教宗仍然与义大利世俗国家没有正式联系,但他们却视教宗为篡夺者[2],令此事变得更为非凡。

莫雷斯基于1902年首次到梵蒂冈伦敦留声机公司英语Gramophone Company录音,后于1904年再度为伦敦留声机公司录制唱片。在这段时期发生了一些大事:1902年教会禁止合唱团任用阉伶;1903年1月穆斯塔法正式退休;数月后支持西斯汀传统的教宗良十三世去世,提倡西西利亚运动的教宗庇护十世上任。其中一个新教宗上任要进行的事情为宣布教宗自动手谕,而庇护十世的手谕在1903年11月22日(当天为圣则济利亚日)公布。这对莫雷斯基及他的同行是一个重大打击,因为手谕的第五章第十三条指明“根据教会的最古老方法,女高音和女低音的部分必应由男孩接管。”这意味阉伶将被取代,包括莫雷斯基在内的阉伶必须退休。[9][10]

莫雷斯基直到1913年复活节退休前仍是合唱团的正式成员,那时他已加入三十年并可获得退休金,并留在圣伯多禄大殿合唱团直到1914年。在1914年复活节期间他与维也纳音乐学家法兰兹·哈伯克德语Franz Haböck见面, 哈伯克已计划让莫雷斯基出演一套歌剧,内有十八世纪著名阉伶法里内利所唱曲目。但因当时的莫雷斯基年过五十,已不能唱出演出所要求的女高音部分,以及他从未接受任何必要的专业歌剧训练,而令计划未能实现。[2]

晚年

[编辑]

在人生最后的十五年,莫雷斯基居住在罗马Via Plinio 19号,一个距离梵蒂冈只有数分钟的路程的住宅[11]。莫雷斯基在1922年因肺炎去世,享年63岁。他的葬礼弥撒于达玛稣的圣老楞佐次级圣殿举行,场面甚为浩大,由生前好友兼同事佩罗西主礼。佩罗西不认同为了音乐而让男性施行阉割手术 [11],甚至向教宗表示极力反对去势[6],但对被阉割者则表示同情,并表示“伟大的友谊将他们联系在一起”[12] 。其后莫雷斯基被埋葬在坎伯韦拉诺(Campo Verano)的家族墓地,他生前其中一个同行多梅尼科·萨尔瓦托里英语Domenico Salvatori亦埋在同一座坟墓中。[2]

外表及声音

[编辑]

哈伯克认为他的外观与普通歌手大同小异。莫雷斯基有著中等偏矮的身材;那可爱的脸上完全没有胡须;胸部异常宽大而有力。他的嗓音具有金属般的质感,就像高音调的男高音一样;他的声音和举止给人以年轻的印象。哈伯克又认为而他活跃的吐谈则使之更加年轻,这使歌手呈现出一幅迷人的画面。[13]莫雷斯基之所以会出现哈伯克所说的特征,是因为发育前阉割会引起原发性性腺机能减退,进入成年后就会出现许多发育异常现象,缺乏男性特征,例如没有胡须,腋毛和四肢汗毛的分布等,更甚其乳房如一般女子的丰满。[14]莫雷斯基唱歌时的音域介乎C4至E6。[15]

录音

[编辑]

莫雷斯基在生时所参与的唱片均由伦敦留声机公司制作,分成两个录音时段在罗马录制。第一时段是在1902年的4月3日至5日,由威尔及弗雷·盖斯伯格英语Fred Gaisberg制作,西斯汀小堂合唱团英语Sistine Chapel Choir一共录制了十八段录音,当中有四首为莫雷斯基的独唱。第二部分则在1904年4月在威廉·辛克勒·达比(William Sinkler Darby)的指导下录制,唱片在Opal and Pearl唱片公司下复制而成,最终莫雷斯基一共录制了十七段独唱录音。莫雷斯基当时所参与的歌曲分别在1904年、1984年、2010年及2017年以专辑或单曲形式发售,[16]当中最著名的录音为圣母颂,该录音中的莫雷斯基毫不费力地自然唱出B5,[17][18]突显莫雷斯基的歌唱才能已达到巴洛克时代出色的表演必须具备的明星品质[19]。此外,在保罗·托斯蒂英语Paolo Tosti所创作的理想(Ideale)的录音末段,意外收录了莫雷斯基在一阵掌声后向众人道谢的一句话,因此可以聆听到莫雷斯基本身的声音。[20]

作品

[编辑]
年份 专辑/单曲名称 发行公司 备注
1904 《Crucifixus / Ave Maria》  伦敦留声机公司 西斯汀合唱团伴唱
1904 《Pie Jesu / Hostias Et Preces》 伦敦留声机公司 西斯汀合唱团伴唱
1984 《The Last Castrato (Complete Vatican Recordings)》 Opal and Pearl唱片公司
2010 《The Last Castrato》 Discover Classical Music
2017 《The Voice Of The Last Castrato》 Katali Editions Music Publishing Ltd (Kaja-Disk)

私生活

[编辑]

虽然当时阉伶因无法生子而不被允许结婚[21],但莫雷斯基在西斯汀合唱团规则的改变而成为少数允许结婚的阉伶[2]。在1891年3月,莫雷斯基迎娶一名叫里纳尔迪的女人。但在数年后,莫雷斯基为了一名荷官而离开里纳尔迪,因此她获得莫雷斯基不少财产,包括艺术作品、现金及宝石等。可是里纳尔迪却将财产变卖后把钱都给她的新情人作赌注[11]

莫雷斯基在1904年收养一名男孩,名叫朱利奥(Giulio)。朱利奥在5岁时在圣母大殿合唱团担任男高音,[22]曾经参与电影白酋长英语The White Sheik的演出。[23]他于1955年逝世。[6]

意见

[编辑]

莫雷斯基在他当时身在的时代和现今所得到的意见不一。他的其中一名学徒多梅尼科·曼奇尼(Domenico Mancini)在1904年与莫雷斯基于圣伯多禄大殿首次演出时,其对莫雷斯基的第一印象为“拥有丰厚的声音,如一名真正的女高音。”[24]在现今社会,一部分人认为莫雷斯基作为一个平庸的歌手,除了仍保留阉伶歌声的新颖性外并没有其他优点;而另一部分人则指出他在录音时期已经四十多岁,已过了他的全盛时期,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的声音平庸。还有人认为莫雷斯基是一名出色歌手,之所以令莫雷斯基的唱片变得“难以聆听”的原因在于他的时代和现今在品味和风格上的差异。[25][26][27][2]

莫雷斯基的声线对现代人而言是十分刺耳的,阉伶展览的策划人兼作家尼古拉斯·克莱普顿英语Nicholas Clapton形容莫雷斯基的声音为“吸取氦气的帕华洛帝”。[7]但是许多听似不完美的歌声实际为装饰音,而在莫雷斯基的情况里,其中一个原因似乎是西斯汀小堂建筑本身带来的独特效果,加上当时录音技术尚未发达,导致音轨品质低劣并出现噪声,令莫雷斯基的录音里有一定瑕疵。[28]

注脚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马加蕾特英文名为Marguerite,为《浮士德》中出现的一名年轻处女,是浮士德的爱人,在歌剧中其声部为女高音。
  2. ^ 此句通常在阉伶表演期间或完结时由支持者高呼;至于高呼刀子是因为阉割常用工具为刀具,支持者以刀子表示对阉伶的支持,亦可理解成感激阉割(刀子)成就阉伶的出现。
  3. ^ "Maestro pro tempore",英译Conducter pro tempore;Maestro原指“老师”,但在音乐用语上其意思则变成“指挥”;Pro tempore为拉丁文,最接近的意思为“for the time being”,中文翻译为“临时”
  4. ^ 又称圣乐复兴改革运动,于十九世纪下半叶在德国诞生。

参考资料

[编辑]
  1. ^ Only Known Recording of a Castrato – Italy’s Last Castrated Singing Boy. [2020-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Clapton, Nicholas. Moreschi and the Voice of the Castrato. 2008 [2020-05-20]. ISBN 1905791429 (英语). 
  3. ^ 【歷史今日/閹伶歌唱家】莫雷斯基. 古典音乐(微信公众号). 2015-04-21 [2023-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1). 
  4. ^ de Hegermann-Lindencrone, A L: The Sunny Side of Diplomatic Life, (New York: 1914), pp 118–19
  5. ^ Critchley, Macdonald. Music and the Brain: Studies in the Neurology of Music. 2013. ISBN 9781483176987 (英语). 
  6. ^ 6.0 6.1 6.2 Alessandro Moreschi—L'ultimo Castrato. [2020-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5). 
  7. ^ 7.0 7.1 Hear the Only Castrato Ever Recorded Sing “Ave Maria” and Other Classics (1904)—Josh Jones. [2020-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8. ^ 議藝份子第十五期 古典時期宗教音樂 (PDF). 
  9. ^ Tra Le Sollecitudini Instruction on Sacred Music. [2020-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9). 
  10. ^ Ravens, Simon. The Supernatural Voice: A History of High Male Singing. Boydell & Brewer Ltd. 2014: 186 (英语). 
  11. ^ 11.0 11.1 11.2 THE ‘ANGEL OF ROME’ DAZZLED EUROPE WITH HIS VOICE — BUT AT WHAT COST?—Randy Radic. [2020-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12. ^ 出自 Il Giornale d Italia, 30 April 1922, p.2
  13. ^ 翻译自 Haböck, F: Die Kastraten und ihre Gesangskunst (Berlin,1927)
  14. ^ 罗文兴. 被誤解的世界歷史. 2016. ISBN 9789863920434 (中文). 
  15. ^ Male Soprano Page—Alessandro Moreschi. [2020-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7). 
  16. ^ Alessandro Moreschi-Discography. [2020-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3). 
  17. ^ Alessandro Moreschi-Ave Maria (without scratches). [2020-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6). 
  18. ^ Alessandro Moreschi | The Range Planet. therangeplanet.proboards.com. [2020-05-31]. 
  19. ^ Riding, Alan. In Opera, a Different Kind of Less Is More: 'Handel and the Castrati'. The New York Times. 2006-04-19 [2020-05-31].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美国英语). 
  20. ^ Alessandro Moreschi-Ideale(留意2:23). [2020-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21. ^ 「男孩在這裡閹割最便宜」,歌劇舞台下的殘酷歷史:閹伶(Castrato)的故事. [2020-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4). 
  22. ^ Alessandro Moreschi - European Cemeteries Route. 
  23. ^ LO SCEICCO BIANCO (A.K.A. THE WHITE SHEIKH, 1952), DIR. FEDERICO FELLINI. [2020-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24. ^ Interview with falsettist student of Moreschi, Domenico Mancini - 1950s. 
  25. ^ Donington, R. A Performer's Guide to Baroque Music London. 1973: 73–74. 
  26. ^ D, Shawe-Taylor. A Castrato Voice on the Gramophone, appendix to Heriot, A: The Castrati in Opera. 1975: 225–227. 
  27. ^ Scott, M. The Record of Singing. 1977: 10-11. 
  28. ^ Voicing the Third Gender – The Castrato Voice and the Stigma of Emasculation in Eighteenth-century Society. [2020-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