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何可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何可纲
出生不详
明朝
逝世1631年
明朝辽宁大凌河
职业明朝将领

何可纲(?—1631年),又作何可刚明朝辽东人。是袁崇焕的部属,任职宁远道中军,为人廉洁勇敢,具有良好的领导统御才干,擅长安抚士兵。何可纲先后于宁远大捷宁锦之战成功守备宁远城,备受袁崇焕推崇,与赵率教祖大寿共为抗清三将[1]。于1628年清军经蒙古入关侵犯明朝首都北京时,先大战古冶乡及双望,接著营双望诸山,之后收复永平。何可纲于大凌河之役时,与祖大寿被清军团团困死大凌河要塞,弹尽粮绝之际,仍然不愿投降,最后于满清诸将面前被祖大寿杀死。

经历

[编辑]

初战告捷

[编辑]
明朝末年明清(后金)对峙图。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起兵反明。努尔哈赤于萨尔浒之战击溃明军之后又占领沈阳、辽阳,势如破竹,强不可撼。明军节节败退,逃入山海关内,时人称“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1626年后金帝努尔哈赤率大军包围山海关的前哨宁远城,当时何可纲协助袁崇焕守备宁远城。他们以红夷大炮击败后金军,努尔哈赤返国后去世,史称宁远大捷。何可纲也因功升官为都司佥书。1627年,继任努尔哈赤,建国清朝皇太极率军再攻宁远与锦州,史称宁锦之战,何可纲再度成功守备宁远城。事后升参将,署宁远副将事,然而袁崇焕被免职[2]

实赖可纲

[编辑]

1627年明朝朱由检继位,即明思宗,史称崇祯帝。巡抚毕自肃命何可纲令转任中军。直到袁崇焕再度复出,何可纲方担任副将领中军事。当时宁远因为缺饷四个月,爆发十三营之变。四川兵与湖广兵先行哗变,把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等缚在谯楼上。兵备副使郭广把官银二万两银子拿出发饷,并向宁远商民借五万两,哗变始解。何可纲受袁崇焕命令率军逮捕张正朝张思顺等人并斩首,斩杀中军吴国琦、惩罚参将彭簪古,罢免都司左良玉等四人,十三营之变平定。

十三营之变后袁崇焕打算重新布局战场给将领掌管,向崇祯帝建议分成扼守关内山海关一片石的平辽将军,及关外宁远锦州的征辽前锋将军两部。其中建议以何可纲专防宁远城,并且称赞“仁而有勇,廉而能勤,事至善谋,其才不在臣下。臣向所建竖,实可纲力。”[3]。袁崇焕又说,赵率教祖大寿与何可纲这三人是抗清三将,不论成败都愿意与此三人同生共死[1]。崇祯帝听从他的建议后,让何可纲协助崇焕更新军制,该年节省军饷居然有一百二十万有馀,可见何可纲的能力甚佳。之后崇祯帝认为何可纲以春秋二防有功,进职右都督。   

己巳之变

[编辑]

1628年冬天,清帝皇太极避开宁锦坚城,绕道长城喜峰口后入侵明朝首都北京,何可纲与祖大寿随袁崇焕紧急率军入关保卫京城,并且成功的在北京城左安门、广渠门外与清军维持相持之势[4]己巳之变后袁崇焕被崇祯帝夺权监禁,祖大寿大怒,何可纲随他一同东返出关[5]。崇祯帝著急了,急令袁崇焕写信召返祖大寿与何可纲。祖何二人在出关之后收到信,两人痛哭后返回京师再度守卫[6]。1629年初,北京四周的永平滦州又被清军攻陷,祖大寿与何可纲的目标是收复永平、遵化一带以截断清军归路。何可纲率军大战古冶乡及双望,稍为有所斩获。袁崇焕死后,孙承宗接替成为蓟辽总督。四月,孙承宗命令何可纲率军营双望诸山,以缀永平之师。命令祖大寿率军直趋滦州。滦州收复后,皇太极忌惮退路以断,放弃永平逃离,何可纲成功率军收复永平。击败清军后,崇祯帝加封何可纲为太子太保、左都督。

激战大凌河

[编辑]

袁崇焕死后,何可纲协助祖大寿防御锦州、宁远、大凌河等地。不久皇太极又率清军包围锦州,何可纲率领诸将救援,于邮马山成功击败清军。孙承宗巡视辽东后,向崇祯帝建议在锦州附近的大凌河筑城,借由大凌河扩大地盘以稳固锦州。1630年何可纲协助祖大寿于大凌河筑城。八月刚完工时,皇太极突然率清军两万人团团包围大凌河要塞,意图困死祖大寿。何可纲率明军坚守大凌河要塞,让清军久攻不下。孙元化得知大凌河要塞被围后,急令孔有德救之,然而孔有德于救援途中发动吴桥兵变,倒戈回攻山东,登州城陷;孙承宗又派宋伟吴襄两将救援祖大寿,宋吴两将不和,在长山坡遭遇清军溃败。最后,在第四次增援行动中监军张春率军以红夷大炮攻击来犯清军,吴襄因清军也以红夷大炮反击,居然率先逃遁,张春军大败被俘。之后,祖大寿率军四次突围均全军覆没,损失两万多人。1631年大凌河要塞坚守一段时间后粮尽援绝,祖大寿等人打算投降,然而何可纲坚持绝对不可以投降满清。最后祖大寿抓住他,于满清诸将前面杀死。可纲临死前面不改色,不发一言,含笑而死,其尸体被城中饥民分食。事后祖大寿伪报朝廷:“可纲慰阁部,献身为食”[7]。后来东窗事发,明廷了解实际情况,直隶巡按王道直上书说:“大凌河之役,只有副总兵何可纲坚持不投降,以至于死无完肤。他的正气万夫不惴,而忠心千古为昭。”完整地表明何可纲的死因。[8]

评论

[编辑]
  • 袁崇焕欲更置大将,上言:“臣昔为巡抚,定议关外止设一总兵......而以臣中军何可纲专防宁远。可纲仁而有勇,廉而能勤,事至善谋,其才不在臣下。臣向所建竖,实可纲力,请加都督佥事,仍典臣中军。则一镇之费虽裁,一镇之用仍在。”[3]
  • 直隶巡按王道直疏奏:“凌河之困,独副总兵何可纲大骂不屈,死无完肤。其正气万夫不惴,而忠心千古为昭,其赠恤固宜首加。”[8]

参见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明史卷二百七十一》,出自《明史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1.0 1.1 《明史 列传第一百五十九 何可纲》:“臣妄谓五年奏凯者,仗此三人之力,用而不效,请治臣罪。”
  2. ^ 《明史》(卷259):“忠贤因使其党论崇焕不救锦州为暮气,崇焕遂乞休。”
  3. ^ 3.0 3.1 《明史 列传第一百五十九 何可纲》
  4. ^ 《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二):“丙午,袁崇焕求外城屯兵,如满桂例。并请辅臣出援。不许。”
  5. ^ 《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二):“辽东兵溃,辽兵素感崇焕恩。满桂与祖大寿又互相疑贰。大寿辄率兵归宁远,远近大骇。”
  6. ^ 《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二):“孙承宗上言:‘辽东兵溃约万五千人,自通州南趋张湾。臣闻之,急以手札慰谕祖大寿。并传檄三军,令游击石柱国力谕诸将校、将校多垂泪’。曰:‘主帅已戮城,上又以火炮歼我,故逃避至此。’臣思大寿危疑之,甚又以身贵不能受制。同列故乘吏卒惊疑,全军尽溃陷。人以自护,非诸将尽叛,也急宜敕关内关外。两道慰谕将领角。”
  7. ^ 《崇祯长编 卷五一》:“初未溃前一日,凌城食尽。副总兵何可纲语大寿曰:‘子可出慰阁部,我当死此!自为文以祭,遂死之。’”
  8. ^ 8.0 8.1 《崇祯长编 卷五三》

书籍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