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全票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全票制又称“全额连记制”或“多议席多票制”,指选民最多可选择与议席数量相同候选人的投票制度。全票制可细分为简单全票制(plurality-at-large)及排序全票制(preferential bloc voting),分别在于后者包括了投票者对候选人的优先选择次序。[1]

例子

[编辑]

简单全票制

[编辑]

假设某选区有三个席位,七名候选人,选举有1500名选民投票,每名选民选择了最多三名候选人。结果如下:

甲:1,250 乙:800 丙:650 丁:600 戊:500 己:400 庚:300

胜出者为甲、乙和丙。

排序全票制

[编辑]

选民在选票上把候选人按自己的选择排优先次序,计票时,最少人选为首选的人被淘汰,其得票按排序复选制的原理分配给馀下的候选人,取得过半数票的候选人当选,其选票亦按排序复选制的方式分配给其他候选人。计票程序按此进行下去,直至选出所有议席。

应用

[编辑]

香港,全票制应用于现时选举委员会分组界别选举、香港立法会劳工界功能界别的议席以及选举委员会功能界别的议席。2023年起各区议会的间选议席也采用全票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采用简单全票制,但又结合了两轮选举制:第一轮选举中,得票过半数者当选。若过半数者超过应选人数,得票多者当选,不举行第二轮选举。若过半数者不足应选者人数,取得票前列若干人举行第二轮选举,得票多且过底线者当选。

在1900年改用比例代表制前,比利时议会两院选举即用此制度。

 巴西联邦参议院每八年的三分之二议席更换选举。

 加拿大众多地方政府选举及在艾伯塔省的参议院推荐选举。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Block Vote. Electoral Reform Society, UK. [March 27,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May 7, 2013).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