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胜王龙属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胜王龙属
化石时期:下白垩纪67 Ma
胜王龙的想像图,背景为两只伊希斯龙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兽脚亚目 Theropoda
科: 阿贝力龙科 Abelisauridae
亚科: 玛君龙亚科 Majungasaurinae
属: 胜王龙属 Rajasaurus
Wilson et al., 2003
模式种
纳巴达胜王龙
Rajasaurus narmadensis

Wilson et al, 2003

胜王龙属(属名:Rajasaurus)是阿贝力龙科食肉牛龙亚科的一属。胜王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印度,是种体型中型的肉食性恐龙,身长约7.6到9公尺,头部拥有独特的额角。

在1982年到1984年之间,印度地质调查局苏雷什·斯里瓦斯塔瓦(Suresh Srivastava)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科达县的Rahioli发现了胜王龙的化石。除此之外,印度中央邦贾巴尔普尔附近的讷尔默达河河谷也发现了胜王龙的化石,这些地区都属于拉米塔组(Lameta Formation),该地层的地质年代为白垩纪马斯垂克阶[1]

模式种纳巴达胜王龙R. narmadensis),是在2003年由保罗·赛里诺、杰佛瑞·威尔森、苏雷什·斯里瓦斯塔瓦等人所叙述、命名。属名意为“王室蜥蜴”,种名则是以化石发现地的讷尔默达河河谷为名[2]。而查尔斯·马特里在1921年命名的拉米塔龙Lametasaurus),其化石是个嵌合体,其中部分化石可能来自于胜王龙。

胜王龙与马达加斯加玛君龙南美洲食肉牛龙是近亲,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特征,显示这些从冈瓦纳大陆分裂出的陆块,有类似的动物群,在稍早的地质年代仍彼此相连。

叙述

[编辑]
依据正模标本绘制的胜王龙与人类体型比较图

胜王龙属于兽脚亚目阿贝力龙科,阿贝力龙科主要生存于白垩纪南美洲非洲马达加斯加印度。胜王龙的最近亲是玛君龙,生存于相同时期的马达加斯加。白垩纪早期,马达加斯加/印度曾经是同一个陆块。约在9000万年前,马达加斯加与印度开始分裂,因此这两个地区有非常类似的动物群构成,包含恐龙在内[3]。根据种系发生学研究,胜王龙具有许多食肉牛龙亚科的特征,例如厚重的鼻骨额骨表面有骨质角状物。胜王龙与其他食肉牛龙亚科的不同处,包含:由鼻骨与额骨组成的角只有一个、上颞孔(Supratemporal fenestrae)的形状也不相同、肠骨的主要部分与跟臀部关节连接处之间有个横向棱脊[2]

正模标本(编号GSI 21141/1–33)是一个部分骨骼,包含:70%的脑壳、部分上下颌、牙齿、脊椎、尾巴、部分后肢、骨盆[2]。胜王龙的身长约7.6到9公尺,高度约2.4公尺,体重估计值约3到4公吨。颅骨相当短,只有60公分长,具有一个低矮的圆角[1][4],由鼻骨与额骨所构成[2]

发现历史

[编辑]
讷尔默达河的河谷,流经中央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古吉拉特邦,是印度的重要化石产地

讷尔默达河位于印度半岛中部,从东向西注入阿拉伯海,总长1312公里。自从19世纪末期以来,讷尔默达河谷已经发现许多恐龙化石,包含著名的印度泰坦巨龙Titanosaurus indicus[5]

在1981年,印度地质调查局的地质学家G.N. Dwivedi与D.M. Mohabey在古吉拉特邦的讷尔默达河谷进行地图测量、绘制工作,当地工人带领他们到科达县Rahioli的一处水泥公司(ACC Cement)采石场,向他们呈现石灰岩层中的不明球状石头。Dwivedi与Mohabey发现这些球状石头是恐龙蛋,并发现石灰岩层的下层是质地粗糙的砂岩砾岩,内含大量的恐龙化石[1]

在1982年到1984年之间,印度地质调查局古动物部门的地质学家苏雷什·斯里瓦斯塔瓦率领一个挖掘团队,在当地挖出大量的恐龙化石,同时也完成该地区的地图测绘。这些化石后来存放在拉贾斯坦邦斋浦尔古生物学机构,并进行初步的化石处理与鉴定工作,之后长期没有受到科学研究。母岩清除后的化石包含以下部分:脑壳、背椎荐椎尾椎股骨肱骨胫骨与其他骨头[6][7]。直到1994年与1995年,旁遮普大学与印度地质调查局古动物部门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将这些化石转移到旁遮普大学存放[1]

在2001年,美国印度研究学会国家地理学会赞助一项研究计画,赞助保罗·塞里诺(Paul Sereno)、杰佛瑞·威尔森(Jeffrey A. Wilson)等美国古动物学家,协同印度地质调查局的苏雷什·斯里瓦斯塔瓦进行这些化石的重建、研究工作[1]。塞里诺等人根据完成部分颅骨、骨盆、荐骨的重建,并发现它们的颅骨与额角,类似在马达加斯加的玛君龙[8]。除了讷尔默达河谷的化石,中央邦贾巴尔普尔也发现一些类似的化石。整体而言,已经发现一个部分颅骨、脊椎骨盆、后肢骨头、尾巴[4]。在2003年,塞里诺、Wilson、Srivastava等人将这些化石正式命名为纳巴达胜王龙R. narmadensis)。

此外,查尔斯·马特里(Charles Matley)在1921年曾命名拉米塔龙Lametasaurus),化石包含:一个肠骨、一个荐骨、一个胫骨、以及一些牙齿与鳞甲,同样发现于中央邦的贾巴尔普尔附近[9]。拉米塔龙的化石其实是个嵌合体,由数种动物的化石组成;鳞甲可能来自于泰坦巨龙类甲龙科,牙齿来自于鳄鱼,肠骨与荐骨则来自于兽脚类恐龙,可能属于胜王龙,但是荐骨已经遗失[2]

在此之前,印度半岛只有发现零散的阿贝力龙类骨头,胜王龙的发现有助于科学家研究阿贝力龙类的演化关系[8],以及印度半岛与其他南方大陆的动物群关连性[10]

古生物学

[编辑]

胜王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印度半岛。在白垩纪早期,东冈瓦那大陆开始分裂,马达加斯加/印度往欧亚大陆北移,而澳洲/南极洲持续往东移动。较为原始的胜王龙,与马达加斯加的玛君龙、南美洲食肉牛龙仍有类似的特征,显示它们来自于同一个演化支,并显示这些从冈瓦纳大陆分裂出的陆块,有类似的动物群[1]

胜王龙的化石发现于拉米塔组(Lameta Formation)。印度的中央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古吉拉特邦,都可发现拉米塔组的露头,地质年代为白垩纪晚期的马斯垂克阶,是印度的重要化石产地。在白垩纪晚期,拉米塔组是个布满森林、河流、湖泊的环境。火山爆发所形成的火山灰与熔岩,多次覆盖这个地区,这个火成岩被称为德干暗色岩。胜王龙与其他蜥脚类恐龙的化石,则发现于河流与湖泊沉积层[1]。拉米塔组发现的其他恐龙化石,包含:西北阿根廷龙科福左轻鳄龙、阿贝力龙科的印度龙印度鳄龙泰坦巨龙类耆那龙泰坦巨龙[11]、以及伊希斯龙[12]

根据拉米塔组发现的粪化石,显示当地的草食性动物所吃的植物内含大量真菌,所以拉米塔组在白垩纪晚期处于热带副热带气候[13]。2009年的一项研究,比对法国与印度的蛋化石形态,指出在白垩纪时期,印度与欧洲有类似的动物群构成,这两个地区可能曾经有陆桥的存在[14]

大众文化

[编辑]

印度地质调查局北方邦勒克瑙的地区分局,竖立同等比例的胜王龙、泰坦巨龙的重建模型[15],周围则有中生代的植物模型。同时也展出胜王龙与其他蜥脚类恐龙的标本、粪化石、蛋化石[15][16]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也展出一个胜王龙的颅骨重建模型[15]巴拉辛诺尔的一名贵族,阿丽雅·芭芘(Aliya Babi)公主曾经参观过胜王龙的化石挖掘过程,并赞助当地的化石观光活动,成立一间私人化石博物馆[17]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Rajasaurus narmadensis – India’s own dinosaur emerges from oblivion (PDF). G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2009-04-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5-28). </}}
  2. ^ 2.0 2.1 2.2 2.3 2.4 Wilson, J.A., Sereno, P.C., Srivastava, S., Bhatt, D.K., Khosla, A. and Sahni, A. (2003). "A new abelisaurid (Dinosauria, Theropoda) from the Lameta Formation (Cretaceous, Maastrichtian) of Indi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 Contributions from the Museum of Paleontolog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31(1): 1-42.
  3. ^ Rogers, Raymond R.; Krause, David W.; Curry Rogers, Kristina; Rasoamiaramanana, Armand H.; & Rahantarisoa, Lydia. Paleoenvironment and Paleoecology of Majungasaurus crenatissimus (Theropoda: Abelisauridae)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Madagascar. Sampson, Scott D.; & Krause, David W. (eds.) (编). Majungasaurus crenatissimus (Theropoda: Abelisauridae)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Madagascar. 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Memoir 8. 2007: 21–31. 
  4. ^ 4.0 4.1 The first Indian dinosaur emerges from oblivion. G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2009-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07). 
  5. ^ Lydekker, R. (1877). "Notices of new and other Vertebrata from Indian Tertiary and Secondary rocks." Records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10(1): 30-43.
  6. ^ Mathur,U. B. and Pant S. C. (1986). "Sauropod dinosaur humeri from Lameta Group (Upper Cretaceous-?Palaeocene) of Kheda Group, Gujara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Journal of the Palaeontological Society of India, 31: 22-25
  7. ^ Mathur,U. B. and Srivastava S.(1987). "Dinosaur teeth from Lameta group (Upper Cretaceous) of Kheda district,Gujarat"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India, 29: 554-566
  8. ^ 8.0 8.1 New Dinosaur Species Found in India. National Geographic. [2009-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5). 
  9. ^ Matley, C.A. Note on an armored dinosaur from the Lameta beds of Jubbulpore. Records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1923, 55: 105–109. 
  10. ^ Move over T-Rex, Rajasaurus narmadensis is here. Rediff.com. 2003-08-13 [2009-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1). 
  11. ^ Weishampel, David B.; Paul M. Barrett, Rodolfo Coria, A., Jean Le Loeuff, Zhao Xijin Xu Xing, Ashok Sahni, Elizabeth M.P. Gomani and Christopher R. Noto. Dinosaur Distribution. David B. Weishampel, Peter Dodson and Halszka Osmólska (eds.) (编). The Dinosauria 2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595. ISBN 0-520-24209-2. 
  12. ^ Upchurch, Paul; Barrett, Paul M., and Dodson, Peter. Sauropoda. 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and Osmólska, Halszka. (eds.) (编). The Dinosauria 2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270. ISBN 0-520-24209-2. 
  13. ^ Sharma, N., Kar, R.K., Agarwal, A. and Kar, R. (2005). "Fungi in dinosaurian (Isisaurus) coprolites from the Lameta Formation (Maastrichtian) and its reflection on food habit and environment." Micropaleontology, 51(1): 73-82.
  14. ^ Monique Vianey-Liaud; Ashu Khosla and Geraldine Garcia. Relationships between European and Indian Dinosaur Eggs and Eggshells of the Oofamily Megaloolithidae. Bioone.org. [2009-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0). 
  15. ^ 15.0 15.1 15.2 Life-size fibre glass models of Indian dinosaurs, Rajasaurus and Titanosaurus inaugurated at GSI (PDF). G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Northern Region, Lucknow. 2007-07-18 [2010-11-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21). 
  16. ^ Tender for fabricating fibre glass life size models of dinosaurs (PDF). G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2009-04-12]. [永久失效链接]
  17. ^ A Princess and her Rajasaurus. Times of India. 2008-12-21 [2009-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5).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