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原台湾省保安司令部绿岛新生训导处公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台湾省保安司令部绿岛新生训导处公墓,又名十三中队,位于台东县绿岛乡国家人权博物馆白色恐怖绿岛纪念园区内,是埋葬1951年至1986年间,因病逝、自杀等因素死亡的政治犯及官兵之场域。

历史

[编辑]

1951年4月17日,台湾省保安司令部新生训导处台北县内湖乡迁移至台东县绿岛乡的流麻沟聚落。5月17日,新生训导处开始收容大量政治犯,因海军美颂舰案而被判刑的湖南籍政治犯彭竹修,于31日因旧疾肺结核病逝,因此被埋葬于绿岛燕子洞附近面海的山坡地。[1]:200-202 公墓初无名称,根据彭竹修“死亡证书”的记载,埋葬地点注记的是“绿岛流鳗沟公墓”。[2]:38 之后,因与台湾本岛相隔甚远,导致从1950年至1980年代,新生训导处及国防部绿岛感训监狱的不幸罹难者,包含病逝、自杀身亡、刑求致死、受枪决的政治犯,或是在此病故的看守官兵,因故身亡而家属未能领取遗体者,多埋葬在于此地。[3] 正式名称“台湾省保安司令部新生训导处公墓”界址碑则源自于1952年,由新生训导处指派知晓工程设计的政治犯设计,并由精通水泥施作的政治犯王永富,连同王文清、曾添财等人到流麻沟上游采砂石,并用水泥建筑工法,完成界址碑的建造。[1]:201 新生训导处成立之初只有2个大队、7个中队的编制,[4] 1952年南日岛战役之后,相关战俘被送到新生训导处,才扩编成第3大队、12个中队,政治犯因此公墓埋葬多为政治犯,故称此为“第十三中队”。[2]:40

墓茔资料

[编辑]

新生训导处公墓遗址,位于绿岛乡公馆村公馆东段2地号,占地19,196.54平方公尺,并归国有财产署管理。[5] 依据2014年的清查,全区合计55座坟墓,埋葬时间介于1951年至1986年。目前已知,包含彭竹修、王玉祺、王一州、李复兴、廖启川、陈阿福、吴福贵、李国安、辛水波、高汉桥、黄祥和、李延开、李秀山等13名政治受难者墓茔;以及卢笔华、萧忠良、陈道东、刘志学、刘云齐、陈神祥、李贵由、李孟生等8名具有军人身分的墓茔。另有李景焕、杨孝华、刘依金、王民英、黄金圳、证财德、范亚铭、赵有江、郑金炼、胡清华、王金川、鲍玉成、林福禄、蔡国松、杨凯和、陈金宝、林文发、傅立安、周焕伦、刘炳水、陈金波、张富忠、李念宗、范冬吉、蔡义辉、周士东、朱振品、王大祝等18名身份资料不齐者,及6位无法辨识姓名者。[2]:24-47

墓区内另有2个纪念碑,分别是“新生训导处处长周文彬纪念碑”及“新生训导处副处长孙连崑纪念碑”。周文彬于1957年3月担任第3任新生训导处长,并于1959年11月15日任内病逝,该纪念碑为王永富、王文清、曾添财负责建造,原建于绿岛乡中寮村灯塔附近的小山丘,后因土地转卖及绿岛居民担心破坏风水等因素而拆除。孙连崑副处长于1962年2月8日病逝,后来在流麻沟绿岛公园附近设立周、孙二人的纪念碑,1995年因建造水库因素,而迁移至公馆村公墓。2011年,再因村民反映纪念碑原属军方,再移至新生训导处公墓现址。[1]:202-203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谢, 英从. 〈綠島人權文化園區建築物歷史價值研究〉. 《台湾文献》. 2018-03, 69 (1). 
  2. ^ 2.0 2.1 2.2 蔡宏明. 〈新生訓導處公墓(13中隊)清查案〉. 新北市: 国家人权博物馆筹备处. 2014. 
  3. ^ 「臺灣省保安司令部新生訓導處」. 不义遗址资料库. [2023-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3). 
  4. ^ 胡子丹. 《跨世紀的糾葛(我在綠島6212天)》. 台北市: 胡子丹出版. 2014: 109. 
  5. ^ 「監察院111教調0044調查報告」. 监察院监察成果查询. [2023-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