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吉兰丹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吉兰丹河
Sungai Kelantan
Kelantan River
2005年9月,吉兰丹河瓜拉吉赖段(河口上溯约70公里处);每年11月至2月的雨季期间,河水可高涨8公尺以上造成水灾。
吉兰丹河卫星鸟瞰图(NASA World Wind软件制作)
国家 马来西亚
地区吉兰丹州
瓜拉吉赖县 · 丹那美拉县 · 马樟县 · 巴西马县 · 哥打峇鲁市 · 道北县
流域
水系吉兰丹河
源头乌鲁士拔马来语Gunung Ulu Sepat
 • 位置霹雳州/吉兰丹州
 • 坐标5°9′0″N 101°29′0″E / 5.15000°N 101.48333°E / 5.15000; 101.48333
 • 海拔2,161米(7,090英尺)
河口南海
 • 位置吉兰丹州道北县
 • 坐标6°13′7″N 102°14′7″E / 6.21861°N 102.23528°E / 6.21861; 102.23528
 • 海拔0米(0英尺)
流域面积11,900 km2(4,600 sq mi)
城市瓜拉吉赖丹那美拉巴西马和首府哥打峇鲁
本貌
长度248 km(154 mi)
流量 
 • 平均流量557.5 m3/s(19,690 cu ft/s)
 • 最小流量153 m3/s(5,400 cu ft/s)
 • 最大流量5,387 m3/s(190,200 cu ft/s)
特征
左岸支流加腊士河 · Sungai Sokor · 古夏河马来语Sungai Kusial · Sungai Mak Neralang
右岸支流勒比河 · 双溪榴莲 · 饶河 · Sungai Sat · Sungai Bagan

吉兰丹河马来语:Sungai Kelantan;英语:Kelantan River)是马来西亚主要河流之一,为马来西亚半岛东北部的主要河流,流域坐落在马来西亚吉兰丹州境内。

概况

[编辑]

发源自蒂蒂旺沙山脉上的乌鲁士拔马来语Gunung Ulu Sepat山(海拔2161公尺),主流长248公里,流域面积11900平方公里,涵盖马来西亚大汉山国家公园的一部分。流经处的主要城市有瓜拉吉赖、丹那美拉、巴西马和首府哥打峇鲁,出口处为南海[1]

吉兰丹河主要分成四段,其首20英里为柏迪斯河(Sungai Betis),其次为能吉利河(Sungai Nenggiri),接著加腊士河(Sungai Galas),最后与勒比河(Sungai Lebir)汇成吉兰丹河。[2]:8

主要支流

[编辑]
  • 吉兰丹河
    • 勒比河(Sungai Lebir):瓜拉吉赖县 督阿冷
    • 加腊士河[3](Sungai Galas):话望生县 达蓬
      • 柏高河(Sungai Pergau)
      • 能吉利河(Sungai Nenggiri)
        • 柏迪斯河(Sungai Betis)
    • 双溪榴莲(Sungai Durian)
    • 饶河(Sungai Nal)
    • 索谷河(Sungai Sokor)
    • 古夏河(亦音译古舍河。)(Sungai Kusial):丹那美拉县 古舍
    • Sungai Sat
    • Sungai Bagan
    • Sungai Mak Neralang

主要桥梁

[编辑]
  • 苏丹雅哈耶布特拉大桥[4](马来语:Jambatan Sultan Yahya Petra;英语:Sultan Yahya Petra Bridge),主要桥梁,双向四车道。跨越吉兰丹河下游主干,将坐落在东岸的该州首府哥打峇鲁市和西岸郊区连接起来。全长840公尺(2757尺),[5]是马国第一座收费大桥。[6]1962年9月14日奠基,1965年4月17日[7]由时吉兰丹苏丹雅哈耶布特拉英语Yahya Petra of Kelantan开幕,[8]耗资520万令吉,由于该州财政贫弱,故采取收费的做法。[6]值得一提的是,该桥梁的承建商建发公司,为该国富豪林梧桐所有,是他早期的事业之一。[9]日后该桥日益拥塞,2013年2月,为纾缓交通而在该桥两边另外建设的单通道高架桥建竣,成为双向六车道桥梁。[10][11]
  • 苏丹伊斯迈悬索桥(马来语:Jambatan Gantung Sultan Ismail;英语:Sultan Ismail Suspension Bridge),坐落吉兰丹州境内,跨越吉兰丹河支流的饶河(Sungai Nal),全长21.34公尺,宽9.14公尺。曾经是沿著吉兰丹河贯通吉兰丹州领南北的马来西亚8号联邦公路英语Malaysia Federal Route 8中,连接马来西亚半岛西海岸与吉兰丹哥打巴鲁的陆路桥梁,1986年新桥建竣取代后废弃,如今为历史遗址,是吉兰丹史上惟一一座悬索桥。1932年4月19日,由吉兰丹苏丹伊斯迈开幕。[19]

灾害

[编辑]

马来半岛东岸每年11月至3月期间,会因亚洲内陆持续吹来东北季候风从而形成绵长的雨季。该季候风自南海与暹罗湾处携来大量水汽并在马来半岛东部降水。其中吉兰丹河流域每逢雨季时期常见水灾肆虐。自20世纪有记录以来,该流域地区在1927、1967和2014年均发生了历史上特别重大的灾情。其中因为吉兰丹河口三角洲地区,以首府哥打峇鲁为中心,聚集了大量的人口的缘故,每逢雨季辄有大量人口和聚落蒙受灾害,如1967年时,吉兰丹州即有七成的村庄和近半的人口受灾。[20][2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R. Ibbitt, K. Takara, Mohd. Nor bin Mohd. Desa, and H. Pawitan(ed). Kelantan River (PDF). Catalogue of Rivers for South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Volume 4). March 2002 [2015-03-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22) (英语). 
  2. ^ Walter Armstrong Graham. Kelantan: a state of the Malay Peninsula: a handbook of information. Glasgow; London: James Maclehose and sons; Macmillan. 1908年 (英语). 
  3. ^ 亦音译呀喇士河、佳叻河等等。
  4. ^ 该桥苏丹译名不定,且用其中一种译法,当地用法可省略后方的布特拉,甚或直称吉兰丹大桥。
  5. ^ Jambatan Sultan Yahya Putra, Kota Bharu. Perasmian Oleh Sultan Kelantan; 17.041965. 马来西亚国家档案局. [2015-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4) (马来语). 同属档案局的网站另见有长度908公尺(2980尺)的说法,请参见PERASMIAN JAMBATAN SULTAN YAHYA PETRA, KOTA BHARU, KELANTAN. 马来西亚国家档案局. 2008-10-13 [2015-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8) (马来语). 
  6. ^ 6.0 6.1 1965年3月16日宣布至1978年7月9日收费站遭捣毁。Chief Editor. Kelantan Dalam Sejarah: Jambatan ‘Asmara’ Merentangi Sungai Kelantan. Sokmo. 2015-02-04 [2015-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马来语). 
  7. ^ 分别有17、18、19日三种资料来源,且存一说。
  8. ^ Jambatan Sultan Yahya Putra, Kota Bharu. Perasmian Oleh Sultan Kelantan; 17.041965. 马来西亚国家档案局. [2015-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4) (马来语). 
  9. ^ 林國泰:以林梧桐為榜樣‧大學生應勇敢面對挑戰. 星洲日报. 2011-01-26 [2015-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1) (中文(马来西亚)). 
  10. ^ 哥打峇魯‧紓緩春節交通‧丹州第二大橋半邊通車. 星洲日报. 2013-02-03 [2015-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1) (中文(马来西亚)). 
  11. ^ 哥打峇魯‧高架天橋正式通車‧居民投訴欠妥善. 星洲日报. 2013-02-06 [2015-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1) (中文(马来西亚)). 
  12. ^ Largest Bridge in Malaya. The Strait Times. 1924-07-12 [2015-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英语). 
  13. ^ 此处与马来文、英文维基百科不同,它们引用当地官方、旅游介绍文字、铁道迷的资料来源说明该桥是吉兰丹苏丹伊斯迈(英文维基误植为其父莫哈末四世)所开幕,然而按照当时报道,应该是英国官员开幕。
  14. ^ 横跨湄南河连接东西岸的拉玛六世大桥英语Rama VI Bridge后于1927年竣工。
  15. ^ 泰缅铁路。英国勘测后觉得建设难度太高而放弃,后日本用战俘于1943年建竣,但当时基里玛桥早已炸毁。
  16. ^ 16.0 16.1 Guillemard Bridge. Formal Opening by the High Commissioner. The Strait Times. 1924-07-24 [2015-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英语). 
  17. ^ Guillemard Bridge to Reopen. Unique Feat by Engineers. The Strait Times. 1948-08-31 [2015-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1) (英语). 
  18. ^ Malaya Railway: Guillemard Bridge/Jambatan Sungai Kusial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 ^ Jambatan Gantung Sultan Ismail(蘇丹伊斯邁懸索橋). Bahagian Pengurusan Teknologi Maklumat (BPTM) Pejabat Setiausaha Kerajaan Negeri Kelantan(吉兰丹州政府秘书处办公室资讯管理部). [2015-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马来语). 
  20. ^ Kamarul Aryffin Baharuddin; Shaik Farid Abdull Wahab, Nik Hisamuddin Nik Ab Rahman, Nik Arif Nik Mohamad, Tuan Hairulnizam Tuan Kamauzaman, Abu Yazid Md Noh, Mohd Roslani Abdul Majid. The Record-Setting Flood of 2014 in Kelantan: Challenges and Recommendations from an Emergency Medicine Perspective and Why the Medical Campus Stood Dry (PDF). The Malaysi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Kota Bharu: University Sains Malaysia). 2015 Mar-Apr, 22 (2): 1–7 [2015-04-17]. ISSN 2180-43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英语). 
  21. ^ Ngai Weng Chan. Flood Disaster Management in Malaysia: an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Government Resettlement Schemes.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MCB University Press英语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1995, 4 (4): 22–29. ISSN 0965-3562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