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太湖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太湖猪
Meishan
原产地中国
特征

Sus scrofa domesticus

太湖猪家猪的品种之一,起源于中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带。形体庞大,色黑。双耳下垂且面部带有褶皱。[1][2]有多个品系,有学者视其为不同的猪种。[3]

太湖猪对疾病有高抵抗力,而又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单次产仔数平均为14头,最高可达20头。因此此猪种广泛使用于育种和遗传工程的研究。法国阿尔巴尼亚匈牙利日本美国英国皆有引进此猪种。[1]

品系

[编辑]
梅山猪

太湖猪可以分为二花脸猪梅山猪横泾猪枫泾猪米猪沙乌头猪嘉兴黑猪七个大的类群[4]。1973年,这七个类群合并,统称“太湖猪”。

虽太湖猪还可以细分成不同类群,但这些类群间的差异究竟是基于先天基因不同还是食物及环境所影响,在学界中还没有定论。太湖猪猪农以高膳食纤维的素食作为太湖猪的主食,这也导致太湖猪时有缺的情况。[2][5]

  • 梅山猪,俗称四白脚[6],主要分布在上海市嘉定区以及苏州太仓市[1]体型约为一般家猪的2/3,在1岁半时成熟,体长约一米,身高约50至60厘米、体重由150至300公斤不等。[7]此种乃现存血统最纯正的中国猪。因此,此种被视为改良猪种繁殖能力的重要遗传基因资源。[6]

现况

[编辑]

因为生长期长以及肥肉多,自20世纪80年代当地引入外来猪种起,太湖猪数量锐减,列入中国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9] 为保护此猪种,当地建立了6个保种场,并获当地政府支持。[10]

研究

[编辑]

1972年以来,阿尔及利亚泰国匈牙利北韩西班牙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国从中国引进了太湖猪,利用其高产的特性,进行猪种繁殖性能的改良。[11]

西方国家希望借助基因工程,以西方猪种为父系、太湖猪为母系,培育出拥有美味、抗病力强及高产等太湖猪的特质,又且如西方猪种般生长快速的新品种。1989年,以太湖猪为主,民猪为辅的144头中国猪经由美国农业部伊利诺大学艾奥瓦州立大学引进美国。[2][3]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Mike R. Taverner, A. C. Dunkin, "Pig production", World Animal Science, vol.10C: Production System Approach, p.337,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1996 ISBN 0-444-88347-9.
  2. ^ 2.0 2.1 2.2 "Fengjin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3.0 3.1 James R. Gillespie, Frank B. Flanders, "Modern Livestock and Poultry Production", pp.396-397, Cengage Learning, 2009 ISBN 1-4283-1808-9.
  4. ^ 肖先娜;太湖猪养殖历史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 5.0 5.1 Welcome to AGTR. agtr.ilri.cgiar.org. CGIAR. [August 25,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5). "Taihu Pig" @ International Livestock Research Institute: Training Resource 
  6. ^ 6.0 6.1 梅山豬. 台湾畜产种原资讯网.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畜产试验所. [2017-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27). 
  7. ^ 郭美瑜. 梅山豬多產 1胎生15仔. 台湾苹果日报. 2010-06-19 [2017-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31). 
  8. ^ 嘉興黑豬. 新华网. 2011-07-19 [2017-01-19]. 
  9. ^ 9.0 9.1 现代快报. 江苏太湖猪越来越少酱排骨、狮子头悄然“换料”. 现代快报. 2013-05-29 [2017-01-19]. 
  10. ^ 太湖猪:一个偏远保种场的十年坚守. 城市商报. 2015-10-28 [2017-01-19]. [失效链接]
  11. ^ 徐士清. 太湖豚の高子数の特性及びその生理機能について (PDF). 日本养豚学会志 (日本养豚学会). 1992年2月, 29巻 (2号) [2016-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1). 

延伸阅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