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奥林匹克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位于瑞士洛桑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的纪念碑与奥林匹克五环

奥林匹克主义,指奥林匹克运动会所遵循的哲学。奥林匹克主义之要素概述,被载入1991年6月16日生效的《奥林匹克宪章》中。

提出

[编辑]

奥林匹克主义一词首先被顾拜旦使用,但他自己没有为这个词下定义。顾拜旦以“维护世界和平的强有力的因素”(1896年)、“强壮的身体文化”(1908年)、“建立在某种哲学和宗教理论上的学说”(1929年)、“一种高尚纯洁、耐力和体力的学派”(1931年)等语句来描述奥林匹克主义。1974年,国际奥委会罗马尼亚委员西波科等人提议,给这个词下明确定义,并将之纳入《奥林匹克宪章》[1]

内涵

[编辑]

奥林匹克主义在《奥林匹克宪章》中被阐释为: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2]

奥林匹克主义旨在寻求一种将文化、教育和国际合作均衡结合的生活方式,其基于努力的喜悦、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社会责任和对普遍基本道德原则的尊重。奥林匹克主义的主要目标是让体育运动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成维护人类尊严的和平社会。据奥林匹克主义的原则,运动活动是一项人权,每个人都应该有从事体育运动的权利,不应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遵循奥林匹克主义。

非歧视原则是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奥林匹克主义宣称,人们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的权利与自由不应受到任何形式的歧视,这包括了基于种族肤色性别性取向语言宗教政治或政见、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血统或其他社会地位等要素的歧视。

国际奥委会认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目标是通过不涉及任何形式的歧视及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即要求在著重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下达致相互理解的前提下进行体育运动,借此来教育青年,以促成建设一个和平、臻善的世界。[3]

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区别

[编辑]

中国奥委会指出,奥林匹克主义常常被与语义相似但内涵有所差异的词语如“奥林匹克理想”、“奥林匹克精神”等混淆[1],但该说法并未有厘清三者的实际差异。奥林匹克主义由国际奥委会定义;奥林匹克精神等词虽然没有明确定义,不过,国际奥委会指奥林匹克精神“要求在着重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下达致相互理解”[2][3]。与奥林匹克主义的定义相近。一些媒体将奥林匹克精神与皮埃尔·德·顾拜旦的言论“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与其中”相等同,并观察那些尽力而为但最后达成了“奥林匹克精神”的运动员。因此,法新社写道:“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在比赛最后一名的身上被找到了。[4]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奥林匹克主义. 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0). 
  2. ^ 2.0 2.1 Olympic Charter (PDF).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2017-12-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7-26). 
  3. ^ 3.0 3.1 Olympic Values & Ideals - Olympism in Action.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2018-06-21 [2018-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3) (英语). 
  4. ^ True Olympic spirit found in those who come last. Agence France-Presse. 2008-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