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是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蒋经国的一封信。此信是继中国大陆方面1981年发表叶九条之后,发表又一份呼吁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文告。

发表过程

[编辑]

1982年7月,蒋经国在一篇悼念其父蒋介石的文中写道,“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并表示自己“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台湾香港的报纸都刊登了该文。其中流露出的对故乡、民族之情,很快被大陆方面注意,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当即开会研究,组长邓颖超提议由廖承志给蒋经国写一封信。廖承志专门为此组织了一个起草小组,邀请众多专家、学者参与,具体起草者有杨荫东(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亿等人,由耿文卿执笔。起草小组还多次征求邓小平、邓颖超等元老的意见,稿子最终由中共中央批准定稿。[1]

在信的结尾,廖承志将前人对台湾问题的态度融入其中。比如“寥廓海天,不归何待?”出自周恩来张治中致蒋介石的信上的批复:“倨促东南,三位一体。寥廓海天,不归何待?”又如,196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托民主人士正式给蒋介石写过一封信,由章士钊送去。周恩来在这封信结尾加了四句话:“台澎金马,唇齿相依,遥望南天,诸希珍重”。所以廖承志的信结尾写道,“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写完后,邓颖超在最后加了四个字“伫候复音”。[1]

鉴于两岸尚不通邮,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决定用电报将该信通过第三地中转到台湾。该信经中央批准定稿后,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研究室(也是当时邮电部的对台机构)协调,通过电信总局的两条经第三地中转的线路发往台湾。[1]

考虑到这封信不仅要让蒋经国收到,而且要让台湾人民看到,廖承志专门找来新华社香港分社秘书长杨奇,希望杨奇想尽一切办法,让《星岛日报》和《华侨日报》刊登此信,当时香港只有这两份报纸可进入台湾发行。最终,全文刊登了《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的这两份报纸通过巧妙处理,通过了台湾的报检,成功在台湾发行。[1]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用电报发往台北[2]。信中希望两岸能捐弃前嫌,展开通话,再图合作,“相逢一笑泯恩仇”[3]

回应过程

[编辑]

1982年7月16日,宋美龄函电蒋经国

“……廖承志在孙夫人逝世前已再次对我家人作一种统战方案均未理会日来甚活跃与姬鹏飞香港一九九七年归还问题负责襄理又拟来台访问日前匪方报导谓彭真将负责修改匪方宪法并将列台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此种口号又是抄袭一九二七年代武汉收回英租界之伎俩以图再一次愦弄懵懂骗局汝予高氏保证乃愊臆既适且当唯望美国左派及昏庸之辈乃患我不慑服而非患我慑服也母七月十六日”[4]:274

收到《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之后,7月25日,蒋经国函电宋美龄:

“……此固为匪统战之一贯手法,但显已推向另一更邪恶之层次方向。儿将一贯的置之不理并密切注意其后续发展伎俩……”[4]:278-284

8月17日,中华民国方面由宋美龄透过中央社发表《给廖承志公开函》回应。[2]

廖承志书信以文言文写成,以“经国吾弟”开首;颇有家书之感,又隐见兄长劝教之意。当时中华民国政府对大陆实行“不谈判、不接触、不妥协”之“三不政策”,故蒋经国未回复廖承志的公开信,而是由旅居美国之宋美龄,以同样文言体裁、家书语调写公开信回复。信中开首即称“承志世侄”,对廖承志在文革中的遭遇加以“问候”,再问记否“先总统”当年两次释放之恩;结尾以长辈口吻,教导何谓孙中山遗训真义;反劝其早日“幡然来归”。[5]

廖承志并未对此失望。后来他对从台湾叛逃到中国大陆的马璧说:

“蒋经国先生是不会忘记我的,我也不会忘记他,据我知道他也是思念故乡的。我在7月致蒋经国的信函中已经说过了,我也可以去台北同他见面,他若是来北京,我们更是欢迎。”[1]

1983年6月,廖承志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此事不了了之。后来蒋经国以推动政治民主化方式,确立反共与“革新保台”路线,从政治上对抗中共统战攻势。[5]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为争取蒋经国,廖承志力排众议修缮蒋家祖坟,人民网,2011-10-13. [2015-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30). 
  2. ^ 2.0 2.1 王铭义,当年反制廖承志 统战外一章 反共年代经典之作 曾掀起政治风潮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时报2003年10月25日
  3. ^ 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人民日报1982年7月25日,第1版
  4. ^ 4.0 4.1 周美华萧李居 (编). 《蔣經國書信集——與宋美齡往來函電》下. 台北: 国史馆. 2009. 
  5. ^ 5.0 5.1 葉集凱,蔣經國晚年政治改革的背景(1975-1988),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2015-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8).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