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平
22°58′10″N 120°41′21″E / 22.96944°N 120.68917°E
扇平位于台湾高雄市茂林区与六龟区之间中央山脉最南端支陵带上,三面环山,一面临溪,行政区属于六龟区。
地理位置
[编辑]扇平地区地处中央山脉最南端支陵带,日本时代地名为池鲤鲋,由于周围的山脉如扇形般展开,故有扇平之称。此一地区海拔高度约在400至1600公尺间,年平均温度约为摄氏21度。
人文历史
[编辑]史前遗迹
[编辑]最早在此扇平地区活动的人类文化,据目前所出土的遗迹可远溯至距今约6,000年前的原住民。扇平遗址主要分布于荖浓溪东侧山区以及浊口溪流域,其中桃源区卡拉II遗址与茂林区扇平遗址是其代表。部分遗址位于目前的扇平工作站苗圃中,出土遗物主要以方型石板棺与红褐色夹砂陶为主,年代尚未正式测定,但据推测距今约在2,000年之内。但以目前所出土的遗迹尚不足以证明遗迹属于台湾原住民的哪一支族群。[1]
鲁凯族文化
[编辑]鲁凯族为扇平地区最主要的原住民族群,而鲁凯族著名的石板屋为原住民就地取材,使用当地黑色页岩建造而成,页岩先经简易加工成为片状之石板后所堆砌而成,石板屋内只有门槛和屋梁为木质,其馀均由石材建造。但目前传统石板屋已日渐式微,只有茂林区多纳里仍保有相当数量之石板屋[2]。另外,早期原住民因交通往来所出现的越岭道,部分成了目前的林道,而部分则成为历史古道。而其中日治时期沿著南凤林道外缘棱线所开凿的警备道路遗址-隘勇道,即是原住民越岭道的遗址。
经济活动
[编辑]扇平地区可以见到数种自清领时期以来至今的各种经济活动遗迹,包括有:
- 木炭寮:木炭窑在清领时期就已传到台湾,早期多设于木材来源充裕的地方,例如南部高雄的大树、田寮、旗山、六龟及恒春等地,当时不但可自给自足,还可外销日本,是火炭窑业的黄金时期。而窑体的建造须选用未曾烧过的土角砖,以“蒸笼式”的方法建造,方能耐火耐烧。但近来因天然气的普及,加上环保意识的抬头及政府全面禁伐等因素,木炭窑已渐渐式微。
- 樟脑寮:扇平地区砍伐樟树提炼樟脑油的记录始于明末清初时期,但由于当时山区交通不便,无路可通,不容易将木材运送到平地,于是制作樟脑的工人(脑丁)在当地设置樟脑寮,装设蒸馏设备(脑灶),将樟树干及树根削成薄片后以水蒸气蒸馏,借由蒸气收集树材中的成分,经过冷却析出结晶的粗制樟脑油,再用人工挑下山交给专卖局收购。
- 笋寮:1960年代,扇平有十几公顷的竹林,为早期台湾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生产季节大多集中在春至夏季间。是筒笋原料的重地,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居民便在竹园内就地设置简陋的笋寮加工处理,以利长期保存。
- 咖啡树栽植区:台湾曾在扇平地区引进咖啡树栽种,但因果实成熟期难以控制加上工资过高,因此咖啡树的经营就此停滞。
- 水力发电室:扇平水力发电室建于1956年,水源引自扇平溪溪水,以解决早年扇平地区缺电问题,1972年,台湾电力公司正式在扇平地区供电。而由于该水力发电室具其历史价值,扇平科学研究中心将其重新整修保存。
物种生态
[编辑]生态科学园区
[编辑]在日治时期时,扇平被规划为日本京都大学演习林,为金鸡纳树试验的重要据点,当时可由金鸡纳树的树皮提炼奎宁供治疗疟疾使用,后因奎宁可由化学合成,才渐渐停止金鸡纳树的相关作业,而现在可在扇平地区发现大批金鸡纳树林,并已可在扇平天然更新。
1964年,台湾政府几经变革后正式在扇平地区成立林业试验所六龟分所,在规划经营下,目前林相组成稳定且具多样性,除了天然林之外,当地林相已逐渐累积带状的试验林分及标本园,包括牛樟、杉木、菲律宾贝壳杉、肖楠、竹类标本园等。[3]1995年,台湾政府在扇平地区设置自然生态科学园区,全区划分为生态保护区、自然生态教育区及行政设施中心三个部分,面积约为933公顷。
而为了防范当地自然生态受到破坏,一般民众进入时须向当地森山检查所办理乙种入山证。
天然物种
[编辑]扇平地区的原始植群是以樟科及壳斗科植物为主的温带天然阔叶林,除天然林区之外,由于国民政府时期先后于此区域进行过金鸡纳树、杉树及竹类等林木造林育苗试验,这些小面积的人工林,也造成现在的树木及竹类标本园。
而在动物部分,根据调查纪录台湾行政院农委会的纪录,蝴蝶已知有139种,蛾类上千种,甲虫类至少有50科,而哺乳类方面,较常见的有山羌、台湾猕猴、山猪、赤腹松鼠、白面鼯鼠等。爬虫类则常见攀木蜥蜴、石龙子、锦蛇、青竹丝等,鱼类则以台湾马口鱼、鮕鱼为主。而在鸟类方面,扇平地区是台湾南部地区赏鸟的重要据点,据观察此一地区鸟种计有134种,其中留鸟部份占了台湾的2/3,有赏鸟者的天堂之称。可以在此一地区观察到许多珍稀鸟类,如朱鹂、花翅山椒鸟、八色鸟、授带鸟、黄山雀、绿啄花鸟、黄羽鹦嘴、蓝腹鹇及林雕等。[4][5][6]
环保议题
[编辑]由于之前扇平溪每逢冬季就有许多外来民众到扇平溪非法电鱼、毒鱼,使得生态遭到严重破坏。2004年起,扇平当地中兴村社区发起护溪运动。而2006年时,由于敏督利、海棠、龙王等台风的影响,台风期间造成扇平溪水位暴涨,使得许多保育鱼类被冲刷殆尽,当地居民再度发起保育鱼类的行动[7]。另外,由于茂林及扇平观光区的开发,各种建筑物的开发行动也相继引起环保人士的注意。[8]
参考资料
[编辑]- ^ 王培蓉,1998年,《六龟地区人文历史变迁概述》,台湾省林业试验所专讯第二十三期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7-09-28.
- ^ [http://club.ntu.edu.tw/~mtclub/infomation/doc/doc41.htm 1998/10/16 中国时报,《周休二日 茂林民俗之旅—�访鲁凯下三社 当世纪婚礼贺客》�]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9-04-22.
- ^ 扇平森林生态科学园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7-09-28.
- ^ 高雄县政府 生活休闲观光 扇平简介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7-09-26.
-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業試驗所-林業知識推廣. [2007-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8).
- ^ 林振荣,杨吉雄,蔡达全,《扇平自然教育区:赏鸟手册》,ISBN:9570088370,省林业试验所林业丛刊
- ^ 2006/12/29,东森新闻网:《抢救国宝鱼 六龟乡代要求辟鲴鱼保育池》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7-09-29.
- ^ 傅志男,2003年,《沦陷的扇平》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7-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