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柳叶刀 (杂志)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The Lancet
刺胳针
学科医学
语言英文
主编Richard Horton
出版信息
出版历史1823年至今
出版者
发行周期周刊
影响因子60.392(2019年)
标准缩写
ISO 4Lancet
索引
CODENLANCAO
ISSN0140-6736(印刷)
1474-547X(在线)
LCCNsf82002015
OCLC 编号01755507
链接

刺胳针》(英语:The Lancet),是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视的同行评审医学期刊之一[1][2]。它与另外三份国际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英国医学杂志》是一般公认的国际四大医学期刊[3]。《柳叶刀》主要由爱思唯尔出版公司发行,部分与里德·爱思唯尔集团协同出版。

1823年,英国外科医生汤姆·魏克莱英语Thomas Wakley创立《柳叶刀》,他以外科用具“手术刀”(Lancet)的名称来为这份刊物命名,而“Lancet”也有“尖顶穹窗”的意思,借此寓意著期刊立志成为“照亮医界的明窗”(to let in light[4]

现任总编辑为2005年上任的李查·荷顿英语Richard Horton (editor)

影响因子

[编辑]

《刺胳针》以其在全世界所拥有的高影响因子,以致有一群重要的读者阶层来支持它。期刊登载有:原创性研究文章、评论文章(“小组讨论”及“评论”)、社论、书评、短篇研究文章、也有其它一些在刊内常登载的文章诸如:特刊消息、及案例报导等。《刺胳针》被视为“核心的”医学综合期刊,是世界医学权威杂志;其它同性质的刊物有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美国医学协会期刊、及英国医学期刊

重要论文

[编辑]
  • 1867年,英国医生约瑟夫·李斯特在《柳叶刀》上发表文章《On the Antiseptic Principle in the Practice of Surgery》,提出外科手术消毒的技术和理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很快接受了这一理论和方法,使手术后的病人死亡率大大下降。[5]

期刊家族

[编辑]

《刺胳针》到目前已衍生出几种附属性的专业期刊,这些期刊刊名均以刺胳针起头,如《刺胳针神经学》(神经学)、《刺胳针肿瘤学》(肿瘤学)、《刺胳针传染病》(传染病)、《柳叶刀呼吸医学》(胸腔医学)、《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内分泌学)及《柳叶刀全球卫生》。[10]

期刊名称 刊期 出版机构 创刊年
柳叶刀肿瘤学 月刊 Lancet Ltd 2000
柳叶刀传染病 月刊 Elsevier 2001
柳叶刀神经学 月刊 Elsevier 2002

2004年《柳叶刀》中文版创刊,其中选择刊登适合中国国情及中国读者需求的新颖、实用信息(包括评述、专题研讨、综述、视点、研究论文、病例报道、系列讲座、通信等),并添加中国专家结合中国临床实践的点评和分析,以指导中国医生的临床工作。

争议

[编辑]

疫苗与自闭症撤稿事件

[编辑]

在1998年所刊载的一篇文章受到一些同行评审批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相当的提高了麻腮风三联疫苗自闭症,与一些疫苗接种争议三者间者有关联的可能性(即麻腮风三联疫苗争议事件)此文演变为民间一种拒绝打疫苗的阴谋论提供题材。在2004年刺胳针重审做出撤稿处理。荷顿博士也公开的说明发现这篇文章"致命地错误",是由于其中的一位作者有著严重的利益冲突,而他并没有向期刊陈述过这些利益冲突。

选举前发表伊拉克平民死亡人数

[编辑]

2004年10月,《刺胳针》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伊拉克平民的死亡人数估计已有约10万人[11],而时间正好在美国总统选举前两天,引起政治企图的批评。文章主要作者Les Roberts英语Les_Roberts_(epidemiologist)对媒体表示,发表的时间点是他的意思,目的是要让候选人在选前保证保护存活的伊拉克人民。[12]

苏得博假论文

[编辑]

2006年1月,一篇于2005年10月号《刺胳针》刊载的文章[13],由癌症研究人员约翰·苏得博英语Jon Sudbø及其他13位共同作者所合撰,篇名为《非甾体抗炎药口腔癌的风险: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d the risk of oral cancer: 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被传媒揭发使用了伪造的数据[14][15]。在《刺胳针》杂志撤除这篇文章之后,多份其他科学期刊亦相继撤除类似的文章。在这件丑闻浮上台面后的一星期内,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发表了一篇社论来关切另外一篇发表在其刊物上的类似研究题目之文章[16]

台海两岸处理原则

[编辑]

2019年6月刊登一篇中国各省重要疾病死亡率与相关危险因子的论文[17],由六位中国学者共同撰写,未有台湾学者,该论文把台湾列为中国的一省以做比较,引起台湾医学界的反弹,期刊脸书专页涌入抗议留言,并要求撤下论文,其脸书评价系统被大量不推荐一度关闭。期刊编辑团队则于脸书回应论文遵循联合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准则将台湾列为中国的一省,与国际卫生分析的惯例是一致的[18]。然而有人认为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卫生政策、医疗系统、健保系统等皆不同,将台湾数据纳入会增加异质性可构成学术上的错误,且该论文附录原始资料缺乏台湾部分[19][20]。2019年7月15日,《刺胳针》于网站上发表台湾抗议信函执行平衡处理,事件得以平息。[21]

新冠疫情

[编辑]

2020年2月19日,在新冠疫情下刊登27名世界医学家的联名信,认为新冠病毒的精密结构只可能起源于自然界演化,称病毒不是自然起源的说法为阴谋论[22]。然而,多名联名作者在其后改变了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23][24][25][26]

5月2日,总编理查德·查尔斯·霍顿英语Richard_Horton_(editor)接受央视电话专访,称讨论起源论和责任论本质是一种无意义也不会有结果的议题,世界上疾病甚多科学界没有所谓某一国家要为某一种疾病负责的理论,这类说法只会破坏人类抗疫合作造成更多遗憾。人为无法精准制造出这种超过地球上已知科技所能达到水准的病毒。[27]

2021年9月,发表16名病毒和生物学家的联名文章,文章呼吁就新冠病毒的来源进行客观、公开和透明的科学辩论,并指出病毒来源于实验室泄漏,自然说的假设都不能排除。[28]

2022年9月,发表文章称病毒可能来源自美国实验室的生物技术,遭到病毒学家指责这是该杂志其中“一个最可耻的时刻”。[29]

历任主编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Pope 'distorting condom science'. BBC News. 27 March 2009 [2013-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5). One of the world's most prestigious medical journals, the Lancet, has accused Pope Benedict XVI of distorting science in his remarks on condom use. (英文)
  2. ^ Scholar Metrics: Top Publications. Google Scholar. [2021-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9). 
  3. ^ Robert B. Taylor. Medical Writing: A Guide for Clinicians, Educators, and Researchers Third. Springer. : 125. ISBN 978-3-319-70125-7. 
  4. ^ About the Lancet Medical Journal. [2013-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8) (英语). 
  5. ^ Lister, Baron Joseph. The Classic: On the Antiseptic Principle in the Practice of Surgery. 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 2010-08-01, 468 (8): 2012–2016. ISSN 0009-921X. PMC 2895849可免费查阅. PMID 20361283. doi:10.1007/s11999-010-1320-x. 
  6. ^ Howard Walter Florey and Ernst Boris Chain. The Science History Institute. [2020-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2). 
  7. ^ Marshall BJ, Warren JR. Unidentified curved bacilli on gastric epithelium in active chronic gastritis. The Lancet. June 1983, 321 (8336): 1273–5. PMID 6134060. doi:10.1016/S0140-6736(83)92719-8. 
  8. ^ Marshall BJ, Warren JR. Unidentified curved bacilli in the stomach of patients with gastritis and peptic ulceration. The Lancet. June 1984, 323 (8390): 1311–5 [2020-05-23]. PMID 6145023. doi:10.1016/S0140-6736(84)91816-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9). 
  9. ^ 神经外科周博士. 彻底改变人类健康的5份研究报告. 梅斯医学MedSci-临床医生发展平台. [2020-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10. ^ The Lancet Psychiatry. [2020-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0). 
  11. ^ Les Roberts, Riyadh Lafta, Richard Garfield, Jamal Khudhairi, Gilbert Burnham. Mortality before and after the 2003 invasion of Iraq: cluster sample survey (PDF). [2013-04-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14) (英语). 
  12. ^ Scientists estimate 100,000 Iraqis may have died in war. USA Today. 2004-10-28 [201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英语). 
  13. ^ Sudbø, J; Lee, Jj; Lippman, Sm; Mork, J; Sagen, S; Flatner, N; Ristimäki, A; Sudbø, A; Mao, L. RETRACTED: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d the risk of oral cancer: 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The Lancet. 2005-10, 366 (9494): 1359–1366 [2021-12-09]. doi:10.1016/S0140-6736(05)67488-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30) (英语). 
  14. ^ Cancer study patients 'made up'. BBC News. 16 January 2006 [2006-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4) (英语). 
  15. ^ Hafstad A. Største svindel verden har sett. 挪威晚邮报英语Aftenposten. 17 January 2006 [2006-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4) (书面挪威语). 
  16. ^ Cortez MF. Medical Journal Retracts Oral Cancer Studies Linked to Fraud. Bloomberg.com. 1 November 2006 [2010-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22). 
  17. ^ Mortality, morbidity, and risk facto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The Lancet,2019/06/24.
  18. ^ The Lancet official Facebook repl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acebook, 2019/06/27.
  19. ^ Zhou, Maigeng; Wang, Haidong; Zeng, Xinying; Yin, Peng; Zhu, Jun; Chen, Wanqing; Li, Xiaohong; Wang, Lijun; Wang, Limin. Mortality, morbidity, and risk facto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The Lancet. 2019-09, 394 (10204): 1145–1158 [2021-12-09]. PMC 6891889可免费查阅. PMID 31248666. doi:10.1016/S0140-6736(19)30427-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8) (英语). 
  20. ^ 誰跟你台灣省!國際期刊「假研究真打壓」 陳建仁要求更正. 三立新闻网. 2019-06-29 [2021-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中文(台湾)). 
  21. ^ thelancet. [2020-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22. ^ Did COVID-19 Leak From A Lab? A Reporter Investigates — And Finds Roadblocks. NPR.org. [2021-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June 2021) (英语). 
  23. ^ Jeremy Page; Betsy McKay; Drew Hinshaw. The Wuhan Lab Leak Question: A Disused Chinese Mine Takes Center Stage. Wall Street Journal. May 24, 2021 [202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7). 
  24. ^ Nature-based or lab leak? Unraveling the debate over the origins of COVID-19. ABC News. [202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8). 
  25. ^ Did the coronavirus leak from a lab? These scientists say we shouldn't rule it out.. MIT Technology Review. [202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7). 
  26. ^ Christian Drosten im Interview – «Warum hat er mich nicht einfach mal angerufen?». [2023-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1). 
  27. ^ [今日环球] 医学期刊《柳叶刀》总编接受本台专访 | 新冠肺炎疫情报道, [2021-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中文(中国大陆)) 
  28. ^ Jury still out on lab-leak Covid-19 origins, researchers say in Lancet letter. 18 September 2021. 
  29. ^ Lancet report claiming Covid could have come from US lab prompts anger. The Independent. 4 October 2022 [9 November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9) (英语). 
  30. ^ 《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讲座.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2017-03-07 [2020-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31. ^ 韩嘉. 李克强: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发25年 非洲朋友首次获奖. 中非合作论坛. [2020-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7).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