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枫丹白露敕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枫丹白露敕令

枫丹白露敕令》(法语:Édit de Fontainebleau)为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于1685年10月18日所签署颁布的一条敕令,又称为废除南特敕令(révocation de l'édit de Nantes)。

路易十四的祖父亨利四世原为胡格诺派信徒,为继承法国王位,改信天主教,但他在1598年发表南特敕令,给予胡格诺派信徒宗教自由与武装特权。

路易十四认为,要获得无上的权力,就必须统一法国人的宗教信仰为天主教,因此开始取缔胡格诺派信徒,推翻了亨利四世所颁布的南特敕令[1]

过程和影响

[编辑]

许多历史学家将枫丹白露敕令与1492年的阿兰布拉诏书和1609年至1614年的驱逐摩里斯科人相提并论,三次事件的起因都是由于宗教不宽容演变为大规模驱逐异教徒,从而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一系列影响。

路易十四为了铲除胡格诺派信徒,采取了许多措施,首先派遣天主教教士前往胡格诺派势力地区传教,另外专门设立皈依基金,奖励那些主动改宗天主教的人,但收效甚微[2]。为了加速进程,路易十四派龙骑兵进驻胡格诺派传播的地区,加紧迫害异教徒,同时颁布敕令剥夺胡格诺派信徒的一切求职机会[3],敕令下达后胡格诺派的教堂被摧毁,新教的学校被关闭。路易十四的这个命令迫使大约21万至90万胡格诺派教徒被迫离开法兰西王国,移居荷兰共和国勃兰登堡-普鲁士英格兰瑞典瑞士丹麦神圣罗马帝国新教地区和北美开普殖民地

敕令的颁布和实施导致法兰西王国的人才大量外流,因为这些胡格诺派信徒,许多是手工业者。虽然他们未带走大量财富,但他们的技术和知识随著他们一起流亡国外。这些流亡者,给他们到达的地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勃兰登堡的“大选侯”腓特烈·威廉在同年10月底颁布《波茨坦敕令英语Edict of Potsdam》给胡格诺派信徒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移民勃兰登堡-普鲁士,吸引了两万多胡格诺派难民,移居其地。然而对路易十四和他的大主教们来说,一个统一的法兰西王国就是一个天主教的法兰西,这也得到大多数法国人民的支持拥护。1685年,《南特敕令》被废除,路易十四在1686年1月17日宣称,法兰西王国境内的胡格诺派信徒从八、九十万人,下降至一千到一千五百人。但胡格诺派信徒毕竟人数众多,远非路易十四所宣称的那样大幅度改宗,不少改宗的人阳奉阴违,表面上遵从天主教,而在私底下保持原先的胡格诺派信仰,胡格诺派在法兰西王国被迫转入地下,信徒主要集中在王国西南部、塞汶山区和阿尔卑斯山区一带,塞汶山区的胡格诺派信徒卡米撒派依托当地地形和政府军展开长达两年的游击战,从1702年至1704年间多次击败政府军的围剿,因力量过于悬殊于1704年告终,但零星的抵抗依然持续十多年。当路易十四去世时,留在法兰西境内的胡格诺派信徒在塞汶山区召开第一届全国宗教会议,该地区成为新教在法兰西王国的秘密据点之一。

枫丹白露敕令签订的地点-枫丹白露宫

废除与道歉

[编辑]

该敕令最终于1787年11月7日由国王路易十六颁布《凡尔赛敕令》予以废除。1985年10月,也就是该敕令颁布300周年之际,时任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向全世界当年受到该敕令迫害而被迫流亡的胡格诺派信徒后裔发表正式公开道歉。

引用

[编辑]
  1. ^ "The fate of Catholics at the hands of a triumphant Parliament in England suggests that the Protestants in France would have been no better off under more popular institutions," observed R.R. Palmer, A History of the Modern World, rev. ed. 1956:164.
  2. ^ 《剑桥插图法国史》
  3. ^ 《法国史》

相关条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