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欺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欺骗(英语:Deception)是一种误导他人、隐瞒真相,或者推广假的想法、概念或信念的一种行为或陈述。欺骗常被用以取得个人利益或优势。[1][2]欺骗常被用于掩饰、宣传、花招、隐瞒、分散注意、伪装等情境中;此外欺骗尚有自我欺骗恶意欺骗等的区别;在中文中,欺骗他人的人又叫做骗子(但“骗子”一词常特指诈骗犯),而被欺骗的状况又叫做上当

欺骗是亲伦违俗(relational transgression)的一种主要形式,而这种状况常会导致受到背叛的感觉和亲友间的彼此不信赖。欺骗违背人际规范且是对期望的负向背离,而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朋友、伴侣甚至陌生人等在多数时候都是真诚可信的。如果人们认为多数的对话是不信实的,那在交谈时,就可能会用上分散注意力或误导等手段来获取可信的资讯;另外在一些伴侣之间,大量的欺骗出现于有著恋爱或亲密关系的伴侣之间。[3]

欺骗和不诚实行为也可导致侵权行为或合约方面的民事诉讼,或甚至会让一个人受到诈骗之类的刑事指控。在否认与欺骗(Denial and deception)中,欺骗也是心理战的必要部分。

种类

[编辑]
女人的欺骗与自画像,由Stanisław Ignacy Witkiewicz于1927年所做。藏于华沙国家博物馆

欺骗包括了数种用以扭曲或掩盖部分真相的沟通或省略方式。欺骗的例子包括了借由假的陈述或省略相关讯息的误导性陈述等以致接收讯息者做出假的结论等等的状况。

一些例子如下:

  • 皇帝问派驻陕西的官员当地民情时,官员回答说“唯青苗、助役为陕西之患”,而实际上助役法其实并未推行陕西一带。
    说明:这个声称可能具误导性,在这种状况下,接收讯息者可能会相信陕西有助役法。如果官员知道陕西没有助役法且有意讲说陕西有助役法,那官员就是企图用谎言来引导接收讯息者相信错误的讯息。
  • 纳粹支持者声称“希特勒对犹太人大屠杀毫不知情。”,但事实上希特勒知情且下达了屠杀犹太人的指令。
    说明:这个声称具误导性,在这种状况下,接收讯息者可能会相信希特勒和犹太人大屠杀无关;如果纳粹支持者知道希特勒知情且下令屠杀犹太人,且有意讲说希特勒和犹太人大屠杀无关,那纳粹支持者就是企图用谎言引导接收讯息者相信错误的讯息。
  • 一个明星说:“为何说我有婚外情呢?我这十年来,不曾接受任何一个粉丝的投怀送抱。”,但事实上,他与多名助理有染。
    说明:这个声称具误导性,因为这让接收讯息者相信说明星从未和他人发生性关系,但实情是他和许多人发生性关系,只是对方的身分不是粉丝。因此尽管这声明在技术上是真的,但会引导接收讯息者相信错误的讯息。
  • 一个政客说:“关于我去瑞士洗钱的传言,全然是不实的指控。”,但事实上,他洗钱的地点是列支敦斯登。
    说明:这个声称具误导性,因为这让接收讯息者相信说政治人物没有洗钱,但实情是他有洗钱,只是地点不是所问的地方。因此尽管这声明在技术上是真的,但会引导接收讯息者相信错误的讯息。
  • “葵花油含有Omega-3脂肪酸,因此对脑部健康有益”,但事实上,葵花油的Omega-3脂肪酸含量相对较低,因此对大脑健康没有特别的好处
    说明:这个声称具误导性,因为这让接收讯息者相信说葵花油对脑部健康的好处,多过其他的食物,因此尽管这声明在技术上是真的,但会引导接收讯息者相信错误的讯息。
  • 一个男网民被问及是否是女生时拒答或顾左右而言他,使对方以为自己是女生。
    说明:这个行为具误导性,尽管在技术上男网民没有说谎,但会引导接收讯息者相信错误的讯息。
  • 讨论死刑议题时,引用一两篇认为死刑不能更好地吓阻谋杀的研究。
    说明:这个行为可能具误导性,尽管在技术上论者没有说谎,但若多数研究都指向死刑可更好地吓阻谋杀,或者研究的量不足以证明死刑对谋杀没有更强的吓阻效果,这样就会引导接收讯息者相信错误的讯息。详见采樱桃谬误

欺骗本身是一种有意识管理的讯息,欺骗者借此让得知讯息的人相信一些欺骗者本身知道是假的讯息。在考虑欺骗行为时,意图是必要的,意图可分辨欺骗和诚实的误会。人际欺骗理论(Interpersonal deception theory)探索在欺骗的状况下,沟通情境、发送信息者和接收信息者之间的认知模式和行为。

欺骗的一些形式如下:

  1. 谎言:捏造和真相相反或非常不同的讯息。[4]
  2. 一字多意:制造间接、模棱两可或矛盾的陈述
  3. 隐瞒:省略就情境而言重要或相关的讯息,或做出会掩盖相关讯息的行为。
  4. 夸大:将事实过度陈述或将之做一定的延展
  5. 轻描淡写:将事实的某些部分轻描淡写或低调处理[3]
  6. 不实:又称作以错误的方式来解释事实。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善于欺骗,但这种信心常常是没来由的。[5]

动机

[编辑]

布勒和布尔衮(Buller and Burgoon)两人在1996年根据他们的人际欺骗理论,提出对于欺骗动机的三大分类:

  • 手段性动机(Instrumental):避免处罚或保护资源
  • 关系性动机(Relational):维持关系或羁绊
  • 身分性动机(Identity):保护面子或自我形象[6]

揭发

[编辑]
梅林的迷惑,由爱德华·伯恩-琼斯绘制于1874年

除了伴侣讲了公然或明显的谎言,或者做了与另一方所知道的事实相互矛盾的事,不然揭发伴侣间的欺骗是极为困难的。尽管长期而言,欺骗伴侣是困难的,但伴侣间的欺骗经常发生于日常交谈之间。[3]因为没有可信的征象可指出欺骗,加上人们常预设他人讲的是真相之故,因此揭发欺骗是困难的;然而,欺骗会对骗子造成心理负荷,他必须记得之前讲过的内容以让他的故事看起来一贯且可信,因此骗子经常透过言语或非言语行为泄漏重要讯息。

欺骗及揭发是一个复杂、流动且认知的过程,这过程基于讯息交换的情境。人际欺骗理论认为欺骗是一个在操纵讯息、使其偏离真相的送讯者和尝试确认信息有效性的收讯者之间发生的一个动态且反复的过程。[7]骗子的行动和收讯者的行动彼此相关,而在交换的过程中,骗子可能泄漏和欺骗的言语和非言语讯息。[8]一些研究发现说,一些线索可能和欺骗彼此相关,但学者对于这些线索是否能作为可信的征象有所争论。研究欺骗的学者阿尔德特·弗瑞(Aldert Vrij)甚至说没有任何非言语行为,是必然能揭发欺骗的[9],也就是如前所述的一般,一个必能显示欺骗的行为征象并不存在;然而,有些行为确实和欺骗相关,弗瑞发现说比检验单一的线索,一组线索更能可信地指出欺骗。[9]

马克·弗兰克(Mark G. Frank)提出说欺骗可在认知层次揭发。[10]说谎需要蓄意且有意识的行为,因此听对方说话和观察对方的行为,对于揭发谎言很重要。假如一个人在回答时常常打岔、讲话的时间较少、使用重复的单词且有著不佳的逻辑结构,那这个人就有可能在撒谎。音频高度和变化等声音线索也可为欺骗行为提供有意义的线索。[11]

恐惧会给骗子造成更多的刺激,这会由频繁的眨眼、瞳孔扩张、说话打岔和说话时较高的音高等迹象显现。已知有著罪恶感的骗子会借由在自己和欺骗行为间制造距离感,制造出“非直接线索”,这种行为可以是物理性或透过言语显现的,这样的线索包括了用更间接的方式谈论事情和难以维持与交谈的另一方的眼神接触等。[12]另一个可揭发欺骗的线索就是讲话的语调。Streeter、Krauss、Geller、Olson和Apple等人在1997年发现说恐惧和愤怒这两种常与欺骗做连结的情感,会激起比悲伤或冷漠更多的感觉,并注意到说一个人所感到的压力,和讲话的音高频率直接相关。[13]

对欺骗的应用

[编辑]

迷彩

[编辑]
这只袋鼠有著适应性的外表色彩,这使其能融入环境当中。

物体的迷彩可用以破坏物体的视觉边界,这可借由将物体给涂成和物体所要隐藏的背景的颜色相同这点办到。在欺骗的“半真半假”讯息中,迷彩便是隐藏部分真相的作法。

作为视觉欺骗的军事迷彩军事欺骗的一部分。

伪装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照

[编辑]

引文

[编辑]
  1. ^ Definition of 'deception' - English Dictionary. Cambridge Dictiona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ovember 11,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5). 
  2. ^ Definition of 'deceive'.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HarperCollins. [November 11,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1). 
  3. ^ 3.0 3.1 3.2 Guerrero, L., Anderson, P., Afifi, W. (2007). Close Encounters: Communication in Relationships (2nd ed.). Los Angeles: Sage Publications.
  4. ^ Griffith, Jeremy. The Book of Real Answers to Everything! - Why do people lie?. 2011 [2019-09-05]. ISBN 978-1-74129-007-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3). 
  5. ^ Grieve, Rachel; Hayes, Jordana. Does perceived ability to deceive = ability to deceiv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perceived ability to deceive (PATD) scal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3-01-01, 54 (2): 311–314. doi:10.1016/j.paid.2012.09.001. 
  6. ^ Buller, D. B.; Burgoon, J. K. Interpersonal Deception Theory. Communication Theory. 1996, 6 (3): 203–242. doi:10.1111/j.1468-2885.1996.tb00127.x. 
  7. ^ Buller & Burgoon, 1996
  8. ^ Burgoon & Qin, 2006
  9. ^ 9.0 9.1 Vrij, 2008
  10. ^ Frank, M. G.; O’Sullivan, M.; Menasco, M. A. Human Behavior and Deception Detection. Voeller, J. G. (编). 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Homeland Securit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2009. CiteSeerX 10.1.1.177.9157可免费查阅. ISBN 9780471761303. doi:10.1002/9780470087923.hhs299. 
  11. ^ Rockwell, P. A.; Buller, D. B.; Burgoon, J. K. Measurement of deceptive voices: Comparing acoustic and perceptual data.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1997, 18 (4): 471–484. doi:10.1017/S0142716400010948. 
  12. ^ Zuckerman, M.; DePaulo, B. M.; Rosenthal, R. Verbal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of Deception 14. 1981: 1–59. ISBN 9780120152148. doi:10.1016/S0065-2601(08)60369-X.  |journal=被忽略 (帮助)
  13. ^ Streeter, L. A.; Krauss, R. M.; Geller, V.; Olson, C.; Apple, W. Pitch changes during attempted decep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7, 35 (5): 345–350. doi:10.1037/0022-3514.35.5.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