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名认同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5年11月25日) |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
污名认同指一个社群或族群对自己产生负面的认同感,因而竭力排斥自己的母文化及表征,并向另一文化迅速靠拢或同化。中文著作里最早出现于台湾人类学家谢世忠所著《认同的污名——台湾原住民的族群变迁》一书,此概念亦常以其他的字眼表达,如“自我负面标签”等,但没有产生和“污名认同”一样的固定术语。
概念
[编辑]“污名认同”最早用于阐析台湾原住民的文化现象,指出由于原住民长期身处社会的非主流的边缘位置,不管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皆处于劣势,于社会多属于低下阶层,因此令原住民对自己的文化产生厌恶,认同主流社会的对自身的歧视,认为自己的文化落后、卑微、老土,结果形成对原住民文化的排斥,并刻意的迅速向汉文化靠拢。其后“污名认同”一词亦有应用于其他社群(如妓女)的研究分析之中。“污名认同”是贴标签和污名化等人身攻击行为的产物。
污名认同往往是文化殖民的手段之一。殖民者透过教育、行政、法令等途径,使殖民者的语言文化成为社会的高阶文化,及知识份子的表征,令本土文化相对成为落后、低下的符号,使殖民地人民对自身文化产生污名认同,从而产生对殖民者文化的崇敬之情。然而,由于殖民地中殖民者的统治族群一般于整个社会中占绝对少数,因此虽然能令被统治的主流族群产生对殖民者文化的崇敬,但较难使主流族群快迅转向至殖民者的文化。于此情况下,被殖民者的文化依然保持强大的活力,与殖民者文化分占不同的社会阶层。例如在印度,英国文化和语言虽然享有较高的声望,但却一直只限英国人及少数英国化的印度高尚阶层所有,广大的印度平民虽然亦经常受英国文化影响,也较崇敬英国文化,但却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文化。
如果一个国家内没有予非主流族群平等的语言和文化权益,也往往使非主流族群产生污名认同,产生类殖民效果。例如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如苗族、瑶族的若干支系,由于其民族语言没有通用的文字,不能以自己母语接受中学以上的教育,亦缺乏自己母语的传媒,加上于当地社会中他们一般处于较低下的社会阶层,因此在接触汉文化较多的地方,如县城,本土民族的家庭在家里往往不愿意教自己的子女说母语,而宁愿用不纯正的汉语和子女沟通。
于社会语言学中,对母语的“污名认同”往往是导致社会语言转换的主因,例如南京人认为南京话不好听,令南京方言迅速向普通话靠拢。
中国于清末产生对自己文化的排斥,如五四运动提出“全盘西化”或文化大革命提出“破四旧”。
二战后中华民国政府对台湾人实行国语政策,在校园中污名化台语及其他方言,说台语者则课罚金、挂狗牌等,使得台湾人对自己的族群与文化自卑,甚至认为台语就是低等人、没水准的语言;另有部分台湾人怀念且推崇日本的殖民统治而走向极端亲日,都可视为污名认同的反映,但“狗去猪来”应该是主要因素,一种污名台湾文化、反对中国文化、认同日本文化的特殊变体。
污名认同往往会带来严重的文化危机。首先在放弃自己母文化向优势文化靠拢时,由于族群对优势文化的认知多局限于显性文化方面(如语言、衣著、行为),因此在模仿优势文化只能模仿得表面,而未能学会优势文化更深入的文学艺术、道德价值、思想哲学,但同时又丢失了本身的文化优秀面,结果使族群文化割裂、精神空虚、道德价值沦丧。
另一个危机是自我认同的危机,劣势族群因污名认同向优势族群靠拢,但优势族群依然不接纳对方为自己的一份子,使劣势族群产生自卑、自残的倾向。于两个族群肤色不同时,此现象尤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