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矛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幅图解显示了亚里士多德逻辑中,对立四边形内不同直言命题之间存在的矛盾关联。

传统逻辑学中,如果一个命题与自身或既定事实相冲突,则称之为矛盾(英语:contradiction,又称恒假)。这种情况经常用来发现人们的不诚实信念偏见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无矛盾律,进一步说明了应用逻辑的普遍原则,即一件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对于相同的对象同时为是与非[1]

在当代的形式逻辑类型论领域,“矛盾”一词专指某个特定的命题,通常使用伪符号英语Up tack英语Bottom type)来表示。根据逻辑规则,如果一个命题能导出“英语False (logic)”,则该命题被视为矛盾,亦即它是一个永远不成立的命题(也就是说,自我矛盾的论述)[2][3]。这个概念可以延伸应用到一系列的论述上,这时可以说这一系列论述中“包含有”矛盾。

词源

[编辑]

汉语辞源出自《韩非子》中《难一》所述故事:

白话文大意为:有一位卖盾牌和卖矛的楚国人,他赞誉自己卖的盾牌说:“我的盾牌坚固无比,任何物件都无法刺穿它。”又夸赞自己卖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无比,于任何物件都可以刺穿。”有人问他说:“用你的矛来试著刺你的盾,将会如何?”其人一句话都无法回应。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能刺穿一切的矛,是不可以同时存在。

日本明治时代哲学家井上哲次郎首次翻译西文中的“contradiction”为“矛盾”。

逻辑学上的矛盾

[编辑]

逻辑学上,矛盾自相矛盾抵触(contradiction)被更加特殊化的定义为同时断言一个命题和它的否定。这个想法基于亚里士多德无矛盾律,它声称“你不能同时声称某事物在同一方面既是又不是”。

当我们说命题S与P矛盾时,意思是二者相当于A和非A的关系,也就是S与P不能同时为真、亦不能同时为假。

举例来说:“所有学生都用功”和“有些学生不用功”就是在逻辑上矛盾;另一个例子是“死刑已被废除,严格禁止包括谋杀在内的任何罪行使用死刑;但为了受害者著想及平衡各方意见,若谋杀受害者家属强烈主张凶手必须以死谢罪,政府有义务协助受害者家属以最快的速度让罪犯接受死亡”,在其中“死刑已被废除”代表的就是“这个国家没有死刑”,而“若谋杀受害者家属强烈主张凶手必须以死谢罪,政府有义务协助受害者家属以最快的速度让罪犯接受死亡”则指向“这个国家有死刑”这点,显然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可能同时有死刑又没有死刑,此种法律是自相矛盾。

习惯上说的矛盾其实是指逻辑学上的不一致,矛盾必然不一致,然而不一致不必然矛盾。

利用矛盾的证明

[编辑]

在演绎逻辑和数学中,矛盾通常作为有什么东西错误了的迹象,你需要折回你的推理的步骤并"检查你的前提"。这在数学中的反证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为矛盾永远不能为真,所以它永远不能是有着全部为真的前提的有效论证的结论。要构造一个利用矛盾的证明,你需要从一组前提构造一个有效的论证,得出是逻辑矛盾的一个结论。因为结论为假,并且论证是有效的,唯一的可能性是一个或多个前提为假。在很多关键的数学证明中使用了这种方法,比如欧几里得对没有最大素数的证明,和康托尔对在0和1之间有不可数个实数的对角线证明

涉及矛盾的悖论

[编辑]

矛盾同许多有名的悖论有关。其中之一是在一阶谓词演算中从矛盾中可以推导出任何命题(也叫陈述)。换句话说,依据谓词演算,不管P和Q意味着什么,如果P和¬P都为真的,则Q为真。在这个事实的表达中,矛盾被称为在一阶逻辑中的"逻辑爆炸"。

例如,下列论证是严格有效,就是说前提在逻辑上蕴涵结论:

  1. 前提: 5既是偶数又是奇数。(就是在上述公式中的P ∧ ¬P)。
  2. 结论:神存在。(就是Q)。

下面的论证也是有效的:

  1. 前提: 5既是偶数又是奇数。(就是P ∧ ¬P)。
  2. 结论:神不存在。(就是¬Q)。

注意这两个论证共有的前提是错误的;5是奇数而不是偶数。所以此等论证都不是可靠,这意味着它们都没有为信赖它的结论给出一个逻辑基础。

可能大多数人认为这是怪异的,如果5既是偶数又是奇数,就能够在逻辑上得出明显的不相关的任何事情比如 神的存在性的结论。更加怪异的是,这个悖论还蕴涵了,如果一个人有是矛盾的任何两个信仰,则这个人在逻辑上证实任何可想像到的信仰。

这个悖论的证明

[编辑]

即使谓词演算的基本规则对于好的推理方式都是可靠的,它们在一起就会蕴涵这个悖论。有两个方法证明它。

第一个方法来自合取和蕴涵的真值表定义:

  1. (P ∧ ¬P)为假。
  2. 所以,(P ∧ ¬P) → Q为空虚真理

第二个方法基于真值表的在美学上的缺陷:

  1. 假设P ∧ ¬P。基于这个假定我们可以推导出:
    1. P(合取除去
    2. ¬P(合取除去
    3. 假设¬Q。基于这个假定我们可以推导出:
      1. P (前面的结果)
    4. 所以¬Q → P(条件证明
    5. ¬P → Q(前面一行的逆反命题
    6. Q(肯定前件
  2. 所以 (P ∧ ¬P) → Q(条件证明

参考文献

[编辑]
  1. ^ Horn, Laurence R., Contradiction, Zalta, Edward N. (编),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8,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2018 [2019-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18) 
  2. ^ Contradiction (logic). TheFreeDictionary.com. [2020-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5). 
  3. ^ Tautologies, contradictions, and contingencies. www.skillfulreasoning.com. [2020-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8).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