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纵深作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纵深作战(英语:Deep battle),指的是陆战上一种以攻击为主要目标的战术。其主要理论是对前线及后方的敌方部队的全部阵地发动同时且连续的攻击,以突破敌方防御为目标,之后才是包围歼灭敌军。此一战术需要大量的战力,以足够的纵长对前线敌方部队进行全方面的进攻,同时火炮与轰炸机对后方的敌方部队展开轰炸,另外在可能的情况下,空降部队则空投至后方要道处来切断敌方退路。苏联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便是纵深战术(另译:纵深战略)得以理论化的重要人物。

历史

[编辑]

1920年至1930年间,苏联红军的理论学家提出了纵深作战的概念。[1]这是一个直接于广泛经验后得到的结论,经验就是于俄国内战波苏战争时期骑兵阵形广阔连绵的移动。

内容

[编辑]

范围

[编辑]

纵深作战包含了复合或是军团于调动时同时排列阵形,其理论并不是要凭单次作战而求得胜利,而是藉著复合作战,指挥著平行同方向且连续的行动,以大规模的渗透至后方求取胜利。如此,纵深作战与我们平常熟知的从弱点突破并形成包围的闪击战大异其趣。

目标

[编辑]

纵深作战之目标是为同时攻击敌人,并贯穿其地面武力之厚度,而引起敌人防御系统灾难式的失败。高度流动的结构则是作战之利器,借此闯入纵深敌后,并削弱消灭敌人重建防御的能力。作战将兵力大致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次编队扮演著纵深作战的第一层,其部队紧密的沿著前线面对敌人配置。当行动开始,第一梯次编队必需与敌人形成紧密的接触,则第二梯次编队则是扮演支援的角色。

科技角色

[编辑]
冬季战争苏联红军进攻和芬兰军队防守态势图,图中可见采用了全线同时进攻的纵深作战思维

苏联纵深作战理论仰赖科技的发展,而机动作战(maneuver warfare)的理论也大大提升了纵深作战得以快速、高效率的确保胜利。在红军内部,同时还有航空部队与装甲部队的发展,为纵深作战提供了理论发展的动力。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指出,空军应该用超越步兵炮兵与其它兵种的范围,以打击目标物。于最大量的战术影响,空军应该以最大量,集中于同一时间空间中,给予敌人重点打击。

纵深作战之学说与演练

[编辑]

野战规范

[编辑]

纵深作战的概念,第一次正式出现于红军于1929年的野战规范中,并且于1935年出版的“纵深战斗指导教范”(Instructions on Deep Battle)发展成熟。其概念最终于陆军于1936年编入“暂定野战规范”(Provisional Field Regulations)。

大清洗的影响

[编辑]

1937年至1939年间的苏联大清洗杀害了许多红军将材,包括了有红军拿破仑之称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其结果就是纵深作战的理论于西班牙内战中与对抗芬兰冬季战争中被摒弃。直到当德国于1940年,在对法国黄色作战(法国战役)中快速的获得胜利,苏联方面开始有著潜在战争的威胁,才再次重视纵深作战。一个早期可能有效的纵深作战范例,苏联战胜日本诺门罕战役,苏联军队由学习了图哈切夫斯基战法的朱可夫所领导,于1939年的八九月之际,击退日军。[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纵深作战

[编辑]

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战教范的发展,归功于许多优良的理论基础,这些都是1936年野战规范与纵深作战想法的贡献。机械化部队快速的成长,而且熟于运用管理,对于苏联军事力量的发展,德国少将梅莱亭英语Friedrich von Mellenthin已有所纪录。有两项军事行动可能可以贴切的阐述纵深作战,一个是1945年一二月间,对抗德意志国防军维斯瓦河-奥得河攻势;一个是1945年八月间,于满洲地区进攻日本关东军八月风暴行动。这两者都是红军快速而且压倒性的胜利。

主要支持者

[编辑]

注解

[编辑]
  1. ^ Habeck, Mary, Storm of Steel: The Development of Armor Doctrine in Germany and the Soviet Union, 1919–1939,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0-8014-4074-2.
  2. ^ Jorgensen, Christer. Tank Warfare:Th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Tank at War 1914-2000 [战车战──战车的战术运用与经典战役]. Argun. 2007. ISBN 97895783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