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福星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7年5月31日) |
罗福星 | |
---|---|
出生 | 1886年2月24日 荷属东印度爪哇巴达维亚 |
逝世 | 1914年3月3日 日治台湾台北厅台北监狱 | (28岁)
国籍 | 大清(1886年-1911年) 中华民国(1912年-1914年) |
组织 | 中国同盟会 |
运动 |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苗栗事件 |
罗福星(1886年2月24日—1914年3月3日),别名东亚、中血、国权,生于荷属东印度爪哇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原籍清朝广东嘉应州。罗福星为中国同盟会会员,曾经参与黄花岗之役。后赴日属台湾,发起抗日组织,为苗栗事件当事者。
生平事迹
[编辑]早年生平
[编辑]罗福星之父罗经邦,为粤东客家人,原居住于广东嘉应州,至荷属东印度爪哇经商。其母亲为爪哇华侨,具荷兰与印尼血统,因此罗福星容貌相似欧洲人。1886年罗福星在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出生。
1887年,罗福星随父母回到广东嘉应州镇平县高思乡大地村(今梅州市蕉岭县蓝坊镇大地村),接受汉文教育。1896年,罗福星随父复返侨居地巴达维亚就读华文学校,兼习荷兰文。19世纪末,巴城“中华会馆”成立,应聘教师多来自中国南方各省,其中有不少是孙中山的追随者或助手,如张继、居正、田桐、陶成章、苏曼殊等。罗福星就读此校,接触到革命思想。[1]
1903年,其祖父罗耀南来日治台湾经商,罗福星随之移居苗栗厅后垄支厅造桥区牛栏湖庄(今苗栗县造桥乡丰湖村一带),就读苗栗公学校(今苗栗县苗栗市建功国民小学),学习日文。
参与革命
[编辑]1906年罗福星又随祖父回到中国广东,回乡途经厦门时,听到革命党人的宣传,决定加入革命。罗福星回到故乡嘉应后,在小学担任教员。1907年,罗福星在广东加入同盟会。他后来又至南洋新加坡、巴城,在华人学校中担任教员,同时暗中召募华侨,加入革命。他也曾在缅甸,担任同盟会所经营的书报社书记,期间常用“中血”、“东亚”、“国权”等笔名,撰写宣传反清革命的时事短评。[1]
1911年,罗福星率领于爪哇募集的两千多名民兵回中国广东,参与黄花岗之役,是少数幸存者之一。黄花岗起义失败后,罗福星偕同胡汉民等避难至英属香港、英属缅甸,不久又到巴达维亚,与黄兴相见,计划再次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中国武昌起义爆发,黄兴密电巴达维亚华侨书报社,呼求支援。罗福星知悉后,即开展招募民军2000余人,北上支援湖北军政府。队伍到达福州时,恰值南北议和成功,于是民军奉命解散。[1]
返台抗日
[编辑]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罗福星离开中国,至台湾成立同盟会支部,以大稻埕(今台北市大同区境内)为活动范围进行地下抗日运动,往来于台北及苗栗之间,以华民会、同盟会、三点会及革命会等集会争取、招募更多起事人员,并从中国走私武器运至台湾,主张以革命推翻日本统治。
罗福星提出“驱逐日人,收复台湾”的谎言,宣称一旦起事,中国方面就会立即出兵前来,事实上中国根本无意出兵。至1913年2月,已经拥有约五百名会员,并已密谋举事抗日。
苗栗事件
[编辑]1913年9月,新竹厅大湖支厅的一批枪只遭窃,警方循线追查,罗福星在各地建立的组织一一遭到侦破。12月16日,罗福星逃到淡水,准备搭船暂避中国,然遭警方发现。根据罗福星身上所带党员名册,警方也逮捕了相关人士。在遭破获的组织中,只有赖来在东势角领导的组织,曾经攻击东势角警察支厅,其馀成员皆不曾参与过实际行动。台湾总督府在苗栗成立临时法院,依情节不同,对参与人士分别进行审讯,史称苗栗事件。
在这次事件中,有921人遭到检举。1914年3月3日临时法院宣判,578人获得不起诉,另有4人受到行政机关处分。实际遭起诉者,被判死刑者20名,有期徒刑285名,34人无罪。以罗福星为首的20位反抗者,在台北刑务所(后来的台北监狱)分批送上绞刑台。
罗福星临刑前,于狱中写了一首《祝我民国词》,把“中华民国孙逸仙救”8个字嵌于句首:“中土如斯更富强,华封共祝著边疆;民情四海皆兄弟,国本苞桑气运昌;孙真国手著初唐,逸乐中原久益彰;仙客早贻灵妙药,救人千病一身当。”[1]
后世纪念
[编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华民国政府接管台湾,为纪念罗福星,于1946年2月将日治时代所建的广末高等小学校改名为台北市城中区福星国民学校(今台北市万华区福星国民小学)。
1953年4月30日,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在台湾明令褒扬罗福星,并将其灵位入祀国民革命忠烈祠文烈士祠。[3]
2014年3月3日,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致词,称“罗福星不仅是苗栗的烈士、台湾的烈士,更是中华民国的烈士。正因为来自各地的志士努力,革命党才最终推翻了满清;台湾与中华民国的关系可谓千丝万缕、非常密切。”[4]
外部链接
[编辑]- ^ 1.0 1.1 1.2 1.3 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的台湾志士——罗福星. 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 1866-2016.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2021-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9).
- ^ 陈志豪. 北市土地公廟 500座 趣聞典故多 南港坤元宮年代最久 景福宮規模最大 朱厝崙福聚宮香火最盛 三代同堂、兄弟廟最特殊. 《联合报》. 2003-09-01 (中文(台湾)).
- ^ 總統府公報第397號,民國42年5月5日. [2017-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6).
- ^ 记者钟元、陈文敏. 罗福星殉国百周年追随孙中山革命. 大纪元新闻网. [2021-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