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自由之爱运动

这是一篇优良条目,点击此处获取更多信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自由之爱运动
持续时间1986年9月至1987年6月
地点 台湾台北市
国立台湾大学
发起人吴介民林志修林国明许传盛梁至正林佳龙锺佳滨苏峰山林继文

自由之爱运动,是台湾1980年代第一场大型学生抗争运动,由国立台湾大学学生在戒严解除前的1986年发起,诉求为大学自治、言论自由、教授治校、学术独立等。[1]:77抗争者在台大校门集会、演讲,各种声明稿、宣言、公开信未经校方审查便四处散发,甚至向校长递交连署书、举办校内游行,接连冲击保守、封闭的台大校园。[2][3]:256[4]最后,自由之爱运动推举陈志柔参选“学生代表联合会(简称代联会)”[注 1]主席并获胜,原核心团体便因此解散、由代联会承接理念。[1]:99台湾社会学家张茂桂指出,自由之爱运动抗争者带著校内抗争经验离开校园、进入台湾社运、政治组织工作,继续推动台湾民主化工作,是其对台湾政治转型的一大贡献。[5]

背景

[编辑]

1970年代,在台湾民主化浪潮影响下,台湾社会运动蓬勃发展;党外运动随著美丽岛事件受难家属参选获胜,取得重大突破,人们也开始针对各种议题展开自力救济,对保守的大学校园却影响有限。在中国国民党政权的威权统治下,学生的自由权受到限制,没有集会结社、言论等自由。[1]:2学生社团活动受到限制,发行刊物也必须经过校方审查才能出版[注 2];在国立台湾大学,学生以“学生代表联合会主席由学生普选”为诉求,屡次向校方抗议,而遭受记过、撤换或禁止出版刊物等处分。[1]:24-25尽管学生代表大会在1985年4月通过普选议案,校方却坚持否决隔年的普选结果,甚至借故开除学生异议份子李文忠,引发“李文忠事件”。[7]:143

除此之外,当时台湾环境保护运动才刚兴起,大学生受到时代氛围影响,也开始走出校园关心地方环境。[8]:361986年7月,台大大学新闻社(简称大新社)组成“台大学生杜邦事件调查团”,南下彰化县鹿港镇从事社会调查,关切鹿港反杜邦运动发展,并于同年9月发表《台大学生杜邦事件调查团综合报告书》。[3]:254由于大新社在其刊物《大学新闻》第607至609期报导李文忠事件,之后又参与鹿港反杜邦运动,引发台大校方不满,于1986年9月勒令该社停止活动一年,将该社社长、干部记过处分,史称“大新事件”。[6]:91-92

在李文忠事件与大新事件双重刺激下,台大学生发起言论自由运动,以静坐、演讲、散发传单、向校长陈情等方式表达不满,引发舆论瞩目、同情。1986年10月22日,大新社、大学论坛社(简称大论社)、大陆问题研究社(简称大陆社)等12个学生社团发表《台湾大学各刊物争取校园言论自由联合宣言》,倡议废除刊物审查制度,推动校园民主化,成为后续“自由之爱运动”的前奏。[8]:36-37

过程

[编辑]

开端

[编辑]

1986年10月24日,被勒令停止活动的大新社成员在台大校门广场举办“自由之爱演讲会-我们要一个言论自由的校园”,虽称之为“惜别会”,实质上是针对台大校方的抗议行动。有别于过去的学运行动,这场演讲会事前做过广泛的宣传,各种声明稿、宣言、公开信在未经校方审查之下,以传单的形式于台大师生间流传,直接冲击台大校方的审稿制度。至此以后,台大校门广场成为学生运动的重要集会地点,各种抗议布条、演讲与群众集会成为台大校门的日常景观。[1]:80-81

此时的自由之爱运动由30多名学生共同推动,组织结构松散,成员包括吴介民林志修林国明许传盛梁至正林佳龙锺佳滨苏峰山林继文等,都是台大的菁英学生。由这一小群菁英学生组成核心团体,动员支持者参与自由之爱运动,这种策略称为“菁英结盟,向下动员”。[1]:83-84他们的行动虽曾被当时的中华民国教育部部长李焕质疑受党外运动操纵;[9]但在这一群菁英学生推动下,学生抗议活动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更加频繁。[1]:82

为了平息群众压力,台大校方在同年11月初举办“大新社惩戒事件说明会”,却无法给予学生满意的答案,导致双方不欢而散。[7]:148其后台大学生接连发表《台湾大学学生界争取校园言论自由联合宣言》及《台湾大学研究生争取校园言论自由联合宣言》,总计有超过50个台大学生社团、系学会及128名研究生分别签署这两份宣言,声势浩大。同年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台大学生出版第1期《自由之爱》刊物,同时举办街头演讲,吸引800名学生参与;12月19日,台大学生代表大会以83:0通过废除刊物事前审查制度,校园言论自由议题获得肯定。[1]:82-83

倡议大学改革

[编辑]

1986年12月22日,第2期《自由之爱》刊登《大学改革宣言》与《大学改革刍议》两篇文章,除了倡议言论自由,更进一步倡议学术自由、集会结社自由、教授治校、大学自治等。[7]:149[2]核心团体连续主办10场街头演讲,号召台大学生签名连署《大学改革刍议》,获得1,865名学生支持。[7]:149

一、将大学生等同一般公民,不得剥夺大学生任何属于宪法所保障的言论自由、讲学自由、集会结社自由。我们愿意、并且向法律负责。但是,请先废除一切违背正义原则和缺乏适当的法律程序(Due Process of Law)的法律、命令。
二、将属于知识的还给知识,行政力量退出一切逾越其权限的事务,校园事务、教育事业的决策权和意思形成,应该交由教授学生组成的团体来行使。
— 《大学改革宣言》(节录)[10]

1987年1月8日,自由之爱运动向台大校长孙震递交《大学改革刍议》连署书[3]:256,然而孙震在师生会谈中未做出明确改革承诺,让自由之爱提高抗议层级,于1987年3月24日向立法院请愿,要求大学校长、院长、系主任由师生普选、大学课程内容由师生共同决定、军训教官退出校园等,是台湾学生运动史上第2次[注 3]以中央政府机关为抗议对象。[1]:87[11]然而,当日下午,教育部长李焕接受民主进步党籍立法委员黄煌雄质询时,却表示对学生抗议感到沉痛,要求台大校方加强沟通,未同意学生诉求。[11]

退守校园

[编辑]

在自由之爱运动试图走出校园,直接面对政府体制的行动失利后,他们便将目标拉回大学校园;此时的台大校园也已有变化,中国国民党的台大校园党部在群众压力下迁离台大校区,而国民党青年组织“觉民学会”也宣布不再参选该年度台大代联会主席。[1]:96在此氛围下,自由之爱运动于1987年5月11日中午,在椰林大道举办“五一一大游行”,60多名学生合唱《美丽岛》、《望春风》,高喊“普选”、“还我自治权”等口号,并发起街头演讲。[4]这场游行是延续台大学生1985年、1986年连续两年举办校内游行,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为“台大学生日”。[4]

台大校方对于自由之爱运动发起校内游行大为震怒,本欲作出大规模退学处分;但在舆论压力下,仅对文馨莹、吴介民、林志修、林佳龙、梁至正、陈启斌与锺佳滨等7人予以小过处分。[1]:98其中,林志修原本被推举参选该年度台大代联会主席,却因小过处分丧失参选资格,而临时改由陈志柔参选。[1]:98[12]在自由之爱运动积极动员之下,陈志柔以86票对49票赢得选举;许多自由之爱运动成员便因此转移阵地,进入代联会继续推动校园自由化、民主化,并于1987年6月召开学生代表大会,成立“学生自治设计暨推动委员会”,原本的自由之爱核心团体便自然解散,由台大代联会承接其理念。[1]:99

影响

[编辑]

自由之爱运动是台湾1980年代第一场大型学生抗争运动,在台湾学生运动史上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将其和四六事件保钓运动等台湾战后早期学生运动相比,认为自由之爱运动受新左派思潮启发,有清楚的社运观念。[13]抗争者反思自我与社会的关系,透过具体的社会实践行动,反抗校内外权威、僵化的支配体制。化为具体诉求,便是倡议学生自主、言论自由、校园民主与学术独立等。[13]

台湾社会学家张茂桂指出,在1980年代台湾社会运动浪潮下,大学生离开校园后,汲取校内民主化抗争经验、进入各个社会运动与政治组织,继续实践、推动民主化工作,是1986年后台湾学生运动的一大贡献。[5]至于学运自身,则随著大学法改革促进会成立,各校学运组织跨校串连,扩散至台湾各地大学校园,继续推动民主化工作,成为1990年野百合学运的前奏。[3]:256-257

延伸阅读

[编辑]
  • 台大“自由之爱”编辑群. 《自由之愛;臺大學生「自由之愛」運動記實》. 台北市: 南方杂志社. 1987-05-04 (中文(台湾)). 

注释

[编辑]
  1. ^ 即今国立台湾大学学生会前身。
  2. ^ 国立台湾大学为例,1971年以前,学生刊物的文稿必须通过训导处审查才能刊登。1971年12月29日,台大实施《国立台湾大学学生出版刊物文稿评阅办法》及《国立台湾大学学刊物文稿评阅委员会组织办法》,成立“学生刊物文稿评阅委员会”,由训导人员兼任审查“逾越评阅尺度或不妥切”的文章,并对相关社团及其干部予以处分。[6]:84
  3. ^ 1984年5月4日,台大学生向中华民国教育部请愿,是台湾学生运动史上第1次以中央政府机关为抗议对象。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邓丕云. 《八〇年代台灣學生運動史》. 台北市: 前卫出版. 1993. ISBN 9578994206 (中文(台湾)). 
  2. ^ 2.0 2.1 林玉体. 《師生之吼:1987台灣教育批判》. 高雄市: 敦理出版社. 1988: 107-109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胡慧玲. 《臺灣之春:解嚴前的臺灣民主運動》. 台北市: 春山出版. 2020. ISBN 9789869907279 (中文(台湾)). 
  4. ^ 4.0 4.1 4.2 赖段. 《這一天,我們自己的日子:五一一台大學生日紀實》. 《南方》 (台北市: 南方杂志社). 1987, (8): 70-77 (中文(台湾)). 
  5. ^ 5.0 5.1 张茂桂. 《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 台北市: 业强出版社. 1994: 82–83 (中文(台湾)). 
  6. ^ 6.0 6.1 郭凯迪. 《學生運動與臺灣自由民主發展之研究(1981-1992)》. 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 (台北市: 国立政治大学).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中文(台湾)). 
  7. ^ 7.0 7.1 7.2 7.3 林仁杰. 《一段跨時代的故事:台灣學生運動史研究(1920-1994)》.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台北市: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2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中文(台湾)). 
  8. ^ 8.0 8.1 彭琳淞. 《政府遷台後台灣學生運動變遷之探討-以四個重要因素之互動關係來說明》. 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台中市: 东海大学). 1989 (中文(台湾)). 
  9. ^ 《聞大新社擬辦「惜別會」 李煥表示憂慮 認此事會破壞校園安寧》. 《自立晚报》 (台北市: 自立晚报社). 1986-10-24 (中文(台湾)). 
  10. ^ 贺德芬 (编). 《大學之再生:學術自由·校園民主》. 台北市: 时报文化. 1990: 347-349. ISBN 9571301299 (中文(台湾)). 
  11. ^ 11.0 11.1 立法院公报处. 〈對行政院院長提出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告繼續質詢〉. 《立法院公报》 (台北市: 立法院). 1987-03-24, 76 (24): 26–27 [2018-06-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8-13) (中文(台湾)). 
  12. ^ 《由反體制到體制內-訪陳志柔、鍾佳濱談臺大代聯會改選》. 《南方》 (台北市: 南方杂志社). 1987, (9): 69-71 (中文(台湾)). 
  13. ^ 13.0 13.1 杨国枢. 〈「五四」前夕談臺灣的學生運動〉. 瞿海源 (编). 《楊國樞文集·第十五冊:時論(四)》. Airiti Press Inc. 2019: 125–129. ISBN 9789864371679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