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卫斯理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卫斯理村Wesley Village)是一条位于香港扫杆埔大坑道渣甸山的已拆卸徙置村落。卫斯理村属于扫杆埔徙置区的一部份,位于香港大球场和原正民村对上的山坡,村落邻近大坑道儿童游乐场及豪宅嘉云台。整个地段占地约18676平方呎,属政府土地,现时作为绿化地带及道路用途。

历史

[编辑]

卫斯理村由循道公会卫理公会于1954年筹建,并于1955年落成。卫斯理村以循道宗创始人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命名,曾作为安置1953年石硖尾大火的灾民的地方之一。[1]卫斯理村建有80个平房单位,每列平房由两个单位组成,全村可容纳500人居住。

卫斯理村会堂于1956年落成。1961年,卫斯理堂正式成立,提供主日崇拜及其他宗教事工。1956年,村内兴办“卫斯理村制品公司”,让妇女以空馀时间作手工劳作,增加收入。村内有多间家庭式工场,主要产品为台布和睡衣,亦有制作藤篮、面条,免税出口到美国的教会转售,公司在两年间偿清由卫理海外救济会提供的3,800元贷款,并获利9,000元。1969年,因政府停止提供免税优惠,加上公司与教会出现分歧而解散。营运十多年间,部份盈馀拨作村务之用,包括教会经费、建立教堂、建立社区中心、助学等等。[2]

1957年,村内开设“儿童会”,为小童提供基础教育,有118名学生。两年后儿童会改组为卫斯理堂小学,有学生160名,到1965年增至约500名学生。学校于1966年因雨灾而停办,次年改为开办幼稚园,最后在1974年因收生不足而闭校,校舍改作营舍。

自1970年代起,由于村内经历多次天灾影响,不少居民迁走。1975年,卫斯理村仍有45户约230多名村民居住。1988年,卫斯理堂结束营办。卫斯理村大部份石屋于1990年代中被清拆,最后7间石屋亦于2001年拆卸,卫斯理营舍自此丢空。[3][4][5]

轶事

[编辑]

香港作家倪匡乘车经过大坑道时,望见了卫斯理村的门牌,由此得到其科幻小说主角名称的灵感,将其命名为卫斯理(意思是保卫道理),创作出脍炙人口的卫斯理系列

遗迹

[编辑]
  • 卫斯理村门牌(位于大坑道入口)
  • 卫斯理营舍(原卫斯理堂)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衛斯理村空置十多年 區議會促善用. 独立媒体. 2017-06-09 [2022-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5). 
  2. ^ 邢福增. 願祢的國降臨:戰後香港「基督教新村」的個案研究. 建道神学院. 2002. 
  3. ^ 邓颖琳. 團體倡設基金助使用閒置土地 衛斯理小說命名地有望重生?. 香港01. 2018-01-18 [2022-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7). 
  4. ^ 倪匡遇見的衛斯理村,與英國神學家衛斯理. *CUP. 2022-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8) (美国英语). 
  5. ^ 房署收回掃桿埔平房區. 成报. 2001-09-2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