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追魂手
迷雾追魂手 Mad Max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乔治·米勒 |
监制 | 拜伦·肯尼迪 |
剧本 | 詹姆斯·麦考斯兰 乔治·米勒 |
故事 | 乔治·米勒 拜伦·肯尼迪 |
主演 | 梅尔·吉布森 史蒂夫·比斯利 乔安妮·塞缪尔 修·基斯-拜伦 蒂姆·伯恩斯 杰夫·帕里 |
配乐 | 布莱恩·梅 |
摄影 | 大卫·安格比 |
剪辑 | 托尼·帕特森 克利福德·海耶斯 |
制片商 | Kennedy Miller Productions |
片长 | 93分钟 |
产地 | 澳大利亚 |
语言 | 英语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1979年4月12日 |
发行商 | Roadshow Entertainment |
预算 | 35-40万澳元[1][2] |
票房 | 1亿美元[3] |
前作与续作 | |
续作 | 《冲锋飞车队》 |
各地片名 | |
中国大陆 | 疯狂的麦克斯 |
香港 | 霹雳神探怒扫飞车党 |
台湾 | 冲锋追魂手(院线) 迷雾追魂手[a] |
新加坡 | 疯狂战士 |
《迷雾追魂手》(英语:Mad Max)是一部1979年澳大利亚反乌托邦后末日动作片,由乔治·米勒执导,米勒和詹姆斯·麦考斯兰编剧,改编自米勒与拜伦·肯尼迪构思的故事,梅尔·吉布森担任主演。本片为“疯狂麦斯系列”的第一部作品。该片是最卖座的澳大利亚电影,并持有最赚钱电影的金氏世界纪录长达数十年,公认进一步开拓了澳大利亚新浪潮电影的国际市场。
续集包括《衝鋒飛車隊》(1981年),《衝鋒飛車隊續集》(1985年)。由汤姆·哈迪饰演麦克斯的第四集《疯狂麦斯:愤怒道》于2015年上映。2024年推出《愤怒道》前传电影——《芙莉欧莎:疯狂麦斯传奇篇章》,由安雅·泰勒-乔伊及克里斯·汉斯沃主演。
剧情
[编辑]反乌托邦式的澳大利亚,供应全球的原油耗尽,能源短缺致使法律与秩序开始被打破。一位绰号“黑夜骑士”的飞车党成员在杀害一名巡逻主力军员(MFP)后,试图以偷来的Pursuit Special(霍顿摩纳罗HQ LS款)逃出MFP警察的追捕。尽管他成功逃脱最初的追兵,但却无法脱离MFP追捕技术最顶尖的麦斯·洛克坦斯基,导致自己车速过高撞上前方事故现场的车而爆炸身亡。
一日,MFP车库里的技工和麦斯的搭档吉姆·“古斯”·雷恩向麦斯展示了搭载超级增压、V8引擎的黑色Pursuit Special(福特XB猎鹰GT款,另称V8拦截者)。而麦斯的上级MFP队长弗雷德·“菲菲”·麦卡菲和警察局长Labatouche两者的对话中透露,希望借由这样的"利诱"能使麦斯保持追捕的动力。
而同时,夜骑士所属的飞车党,由“断趾老大”托卡特和布巴·萨内蒂为首的摩托车帮派,他们在一个小镇上欺男霸女,损坏公物、恐吓居民。麦斯和搭档古斯将托卡特的年轻手下“强尼小子”逮捕,因为他在飞车党成员们的唆使下强暴一对年轻夫妇中的老婆。之后法院在没有受害者和证人出庭罪证不足的情形下,将其释放。然而强尼却出言挑衅,古斯对此感到愤怒而殴打强尼。在双方被架开后,布巴将强尼带走,而MFP队长跟手下的MFP表示可以私下执行私法,“只要手序干净即可”。不久后,强尼暗中破坏了古斯的摩托车,导致古斯在执勤的过程中摔到田里去。毫发无伤的古斯利用箱型车把损坏的摩托车带回城里,不料遭到强尼和托卡特的埋伏,强尼丢出煞车鼓砸烂了箱型车的前挡风玻璃,导致车子失控翻覆。强尼在托卡特的威吓下,点燃了泄漏的燃油引发大火,古斯受困车内被烧成重伤。
面对古斯焦黑的躯体,麦斯对MFP不抱希望,恐惧致使他失去理智而提出辞职。菲菲给麦斯放假,好让他对辞职作出最终决定。度假期间,麦斯让修车工为自己的面包车修胎时,杰西带着儿子去买雪糕吃,却遭到托卡特手下的骚扰。杰西慌忙找向麦斯,一家随即逃离,但飞车党们已从修车工口中掌握杰西的目的地——老朋友梅的偏僻农场。到了农场后,杰西只身去海滩游泳,在回程的森林中发现飞车党早已等候多时,准备抓她。杰西仓皇逃回农场,但在麦斯用猎枪进入森林找飞车党时,飞车党已在农场,还以杰西的儿子做威胁。在老友梅的帮助下,杰西成功带着儿子与梅一同上面包车逃离。但面包车早被飞车党做了手脚,半路抛锚,她只得带着儿子步行逃离,梅则持枪对驶来的飞车党自卫,但寡不敌众,杰西母子终被飞车党追上……当麦斯赶到现场时为时已晚,儿子当场丧命,杰西生命垂危。满腔怒火的麦斯再次穿上了他的皮革警服,从MFP车库开出Pursuit Special上前追捕并决心消灭飞车党。
愤怒的麦斯在向泄露地点的修车工确认飞车党后,开始追缉之,随后在半路将飞车党成员们从桥上高速冲撞下去,并开始寻找托卡特。后来遭遇埋伏,麦斯的左膝盖被枪射伤,右手也被机车辗伤,但他仍近距离用猎枪杀死骑车而来的萨内蒂,而强尼看到萨内蒂被杀后就吓跑了。之后麦斯将托卡特逼到半路中,使后者被对向驶来的连结车辗毙。麦斯最终发现强尼在劫掠一名车祸受害者,麦斯即用手铐将强尼的脚踝与损毁车子铐住,用强尼的打火机和缓缓泄漏的燃油做成迟延引信。麦斯向强尼扔出钢锯,让强尼选择用10分钟锯开手铐或运气好话用5分钟锯断自己的脚踝逃脱,随后便离去,数分钟后车子爆炸,麦斯则驱车前往未知的远方。
角色
[编辑]- 梅尔·吉布森 饰 麦斯·洛克坦斯基
- 修·基斯-拜伦 饰 “断趾老大”托卡特
- 杰夫·派瑞 饰 巴布·萨内蒂
- 乔安妮·塞缪尔 饰 杰西·洛克坦斯基
- 史蒂夫·比斯利 饰 吉姆·“古斯”·雷恩
- 蒂姆·伯恩斯 饰 强尼小子
- 罗杰·沃德 饰 弗雷德·“菲菲”·麦卡菲
- 文森特·吉尔 饰 “黑夜骑士”克劳福德·蒙萨诺
- 尼克·蓝瑟里斯 饰 修理工
发展
[编辑]乔治·米勒是悉尼的医学士,在医院急诊室工作,片中描绘的许多受伤和死亡症状,均是从工作得来。他在昆士兰州乡下长大时亦目睹众多车祸,青少年时期他三位挚友就因车祸丧命[5]。在悉尼医院担任住院医师时,米勒于1971年在夏季电影学院会见也与电影制片人拜伦·肯尼迪,两人共同制作的短片《荧幕中的暴力》(第一部;Violence in the Cinema, Part 1 )曾于电影节放映并摘得奖项。时隔8年,两人协同首次出任编剧的詹姆斯·麦考斯兰(片中穿着围裙在食客面前出现的大胡子男人),再度联袂制作《疯狂的麦克斯》。米勒认为,设定在荒凉的、反乌托邦的未来,会使暴力故事更容易为观众所信。于是詹姆斯将大量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对驾车人士的影响吸收进剧本:
然而苦肉计的进一步迹象可用以确保流动性,原油袭击击中众多油泵,从而揭示澳大利亚人捍卫自己加满油箱权利的凶猛。加油站的人龙因汽油而聚集,从那些试图插队的人的身上可瞥见原始的暴力······乔治和我写(麦克斯)剧本时,就基于人们为保持车辆运转而不择手段的论断,以及国家不考虑以巨资提供基础设施直到补救的假想。
资金
[编辑]肯尼迪和米勒起初把电影呈给热心的路演的格雷厄姆·伯克,制片方认为两人无法获得政府的资助,“澳大利亚的制片人都在拍艺术片,公司和委员会都赞同他们对艺术片的执着。”肯尼迪说[7] 。他们设计了一份长达40页的文案供不同人士传阅,最终筹集到资金。肯尼迪和米勒还垫付了当了三个月应急无线电临时代理(肯尼迪当司机、米勒当医生)的工资[7]。米勒表示最终预算为35到40万美元[8]。
选角
[编辑]乔治·米勒为使演员不带旧恩,故意选了那些不太知名的。梅尔·吉布森之前只在1977年电影《Summer City》演出过,随着在片中饰演古士的好友兼同学史蒂夫·比斯利前来试镜。由于前一天晚上在派对上喝醉酒跟三名男子大动干戈而鼻青脸肿,吉布森试镜时样子很糟糕,他把自己喻为“就像黑蓝相间的南瓜”。最终吉布森没能得到想要的角色,只是陪伴自己的朋友。然而,选角经理很喜欢吉布森的相貌,于是告诉吉布森在两个星期内回来,就因为“需要怪胎”。但当回来时,制片人已经不认得伤口几近痊愈的吉布森,吉布森还是有份参演[9]。
许多其他演员均出现在1974年电影《Stone》中。
制作
[编辑]由于影片的预算极低,仅有吉布森和比斯利有资格穿真皮夹克和裤子,其他扮演警察的演员穿的都是人造皮革。拍摄花费10周拍摄,首单元用6周,特技和追车片段用4周完成。然而拍摄进入第4天,最初扮演麦克斯妻子的罗茜·贝利骑自行车受伤,导致影片制作停滞,花费两个星期将贝利替换为乔安妮·塞缪尔。最终拍摄花去了1977年11月和12月6周,并进一步用6周做第二单元,5月重制特技镜头[7]。拍摄在墨尔本郊区进行,追车场面则取景于吉朗附近的小河镇。该片是首部用宽荧幕变形镜头拍摄的澳大利亚电影[8]。
后期制作在墨尔本北部的朋友家里进行,威尔逊和肯尼迪在小休息室里,用肯尼迪当工程师的父亲为他们设计的自制采编机剪辑电影,他们还在那里编辑声效。托尼·帕特森由于签约电影《Dimboola》,在编辑电影四个月后被迫离开,其工作由乔治·米勒接手。乔治与克里夫·海斯做了三个月后,由肯尼迪和米勒作最终剪辑[7]。乔治·米勒想让电影有哥特式、伯纳德·赫尔曼类型的配乐,在听到布莱恩·梅为电影《Patrick》工作后,米勒立刻聘请了布莱恩[5]。
登场车辆
[编辑]- 片中由鲁普和查理驾驶的Big Bopper同属福特猎鹰,亦为退役警车,但仅配备302立方英寸V8引擎[11] 。
- 片中由塞斯和斯该图驾驶的March Hare为六道发动机的1972年福特XA猎鹰轿车(此前为墨尔本的出租车),其警车外观,是由导演利用资金购买后再进行拆车件和喷漆等调整做成的[12]。
- 片中的标志性载具——麦克斯的黑色Pursuit Special,为1973年福特XB猎鹰GT351,配备限量版硬车顶(1973年12月到1976年8月在澳大利亚销售),主要由默里·史密斯(电影机械师)、鲍勃·福森科等人改造[13]。第一部电影的拍摄结束后,该车曾被出售,但没有找到买主,只好移交给默里。制作第二部时,车子被乔治·米勒买回来继续使用。由于车子再次遭到买主的冷落,所以电影拍摄后被留在阿德莱德的一个废弃院子里,鲍勃买回车子后对其修复。最后,它被放到英国坎布里亚郡的名车博物馆再次出售,但该博物馆于最近结业,这辆车子目前被美国迈阿密的Dezer(德泽尔)博物馆馆藏[14]。
- “黑夜骑士”劫获的车子和另一辆在续集中出现的Pursuit Special,为1972年霍顿摩纳罗HQ LS跑车,亦进行调整,并被故意破坏使其像是卷入车祸一样[15]。
- 由片中年轻夫妇驾驶的被飞车党破坏的车,为1959年雪佛兰Bel Air Sedan,其被调整到看上去类似带假增压器、厚轮胎和火焰喷漆的热棒车。
- 片中出现的14辆摩托车,是由机车业界捐赠的川崎Z1000、Z900、本田CB750,其外观被墨尔本公司La Parisienne全部修改——其中一部作为MFP用车被古士驾驶、一部作为维多利亚摩托车俱乐部Vigilanties成员扮演的托卡特帮成员的资产[16]。在拍摄结束时,14辆已在追车和碰撞场面中摧毁,包括导演的私家车马自达Bongo面包车(片头中被Big Bopper追逐后失控的小型蓝色面包车),全部追车场面需一次性拍摄。
发行
[编辑]电影于1979年由路演娱乐(现威秀电影)负责在澳大利亚发行[17],美国的发行则由美国国际影业负责,华纳兄弟涵盖其他区域,海外售价为180万美元[8]。
1980年上映的美国版有许多澳洲方言被重录为美语[18]。美国国际影像将这些改动分配好后,经历了管理层的重新组织[19]。大部分的澳洲俚语和术语被换成美语用法,如"Oi!" 变为 "Hey!";"See looks!"变为"See what I see?";"windscreen"变为"windshield";"very toey"变为"super hot"和见习警官"proby"变为"rookie"。有例外的配音是塘镇歌厅歌手声音(罗宾那·查费担任)、电台语音(约翰·莱担任)和古士在驾驶卡车时遭到伏击前的歌声。由于梅尔·吉布森在美国不太知名,片中的动作场面成为了预告片和电视节目的宣传重点。
原本的澳大利亚语声道最终在2000年由影片的版权持有者米高梅限量再发行,此前该片DVD在美国发行时均带美语和澳大利亚语声道[20][21]。
新西兰和瑞典最初禁播该电影。新西兰认为古士在车里被活活杀死的场面过于残忍,且影射影片发行前不久的真实帮派事件。后来由于续集大获成功,该片得以以成人分级在1983年上映[22] 。瑞典对该片的禁令于2005年解除,目前该片可以电视上播放,亦可从音像店购买本片。
评价
[编辑]这部电影起初遭到激化批评,在1979年的评价中,澳大利亚社会评论家和电影制片人菲利普·亚当斯谴责该片,称其有“《我的奋斗》一切的情感隆起”,无疑是“强奸犯、虐待狂、儿童杀手和查理·曼森的萌芽”[23]。电影最初在美国发行时,《纽约时报》的汤姆·巴克利称该片“不成气候”[24] 。然而,《综艺》杂志盛赞导演米勒的这部处女作[25]。2004年,该片被《纽约时报》列入史上1000部最佳电影[26]。截至2020年10月,该片在烂番茄持有90%的新鲜度[27]。
该片在北美限量发行致使其仅获得800万美元的票房,但在其他地区斩获了近1亿美元[28]。电影预算仅为40万澳元,是财务上的重大成功,近20年来电影利润和成本的最高比例的吉尼斯纪录,直到1999年才被《女巫布莱尔》打破。电影于1979年获得三个澳大利亚电影学院奖,包括影片剪辑、音效剪辑和配乐,并入围最佳影片、导演、原创剧本和男配角(休·基斯拜恩),亦获得阿沃里兹奇幻影展评审团特别奖[29]。
票房
[编辑]澳大利亚票房为5,355,490澳元[30],在2012年相当于22,613,934.26澳元。
衍生游戏
[编辑]2013年7月15日,游戏厂商华纳兄弟娱乐公布以梅尔·吉布森主演电影《冲锋飞车队》为原型的同名游戏的影片。该游戏为第三人称动作游戏,预订于2014年登录PC、PS3、PS4、Xbox 360及Xbox One平台。游戏故事并非电影中的澳大利亚,而是设在了因战争影响造成文明破坏的末世界,玩家将扮演电影主角麦克斯(Max),驾驶爱车“V8拦截者”执行各式各样的挑战,以暴制暴。[31]
备注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Mad Max : SE. DVD Times. 2002-01-19 [2009-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 ^ 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 Inflation Calculator. 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 [2013-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 ^ Mad Max, Box Office Inform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umbers. Retrieved 2013-12-01.
- ^ 國賓戲院發行《燃燒的蛟龍》電影本事.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典藏网. [2024-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29).
- ^ 5.0 5.1 Scott Murray & Peter Beilby, "George Miller: Director", Cinema Papers, May–June 1979 p369-371
- ^ James McCausland. Scientists' warnings unheeded. The Courier-Mail (News.com.au). 2006-12-04 [2010-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24).
- ^ 7.0 7.1 7.2 7.3 Peter Beilby & Scott Murray, "Byron Kennedy", Cinema Papers, May–June 1979 p366
- ^ 8.0 8.1 8.2 David Stratton, The Last New Wave: The Australian Film Revival, Angus & Robertson, 1980 p241-243
- ^ Mary Packard and the editors of Ripley Entertainment (编). Ripley's Believe It or Not! Special Edition. Leanne Franson (illustrations) 1st ed. Scholastic Inc. 2001. ISBN 0-439-26040-X.
- ^ Mad Max Cars – Max's Yellow Interceptor (4 Door XB Sedan). Madmaxmovies.com. [2010-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3).
- ^ ''Mad Max'' Cars – Big Boppa/Big Bopper. Madmaxmovies.com. [2010-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17).
- ^ ''Mad Max'' Cars – March Hare. Madmaxmovies.com. [2010-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17).
- ^ ''Mad Max'' Movies – The History of the ''Interceptor'', Part 1. Madmaxmovies.com. [2010-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01).
- ^ Cars of the Stars Motor Museum. Carsofthestars.com. [2009-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1-08).
- ^ ''Mad Max'' Cars – The Nightrider's Monaro. Madmaxmovies.com. [2010-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15).
- ^ ''Mad Max'' Cars – Toecutter's Gang (Bikers). Madmaxmovies.com. [2010-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11).
- ^ Moran, Albert; Vieth, Errol. Kennedy Miller Productions.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Cinema. Scarecrow Press. 2005: 174 [2011-08-03]. ISBN 0-8108-5459-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 ^ Herx, Henry. Mad Max. The Family Guide to Movies on Video. 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 1988: 163 (pre-release version). ISBN 0-8245-0816-5.
- ^ McFarlane, Brian. Australian Cinem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 30 [2011-08-03]. ISBN 0-231-0672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 ^ Gibson's Voice Returns on New 'Mad Max' DVD. Los Angeles Times. 2001-12-29 [2011-07-17]. [失效链接]
- ^ Mad Max (1979). The New York Times. [2011-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1).
- ^ Carroll, Larry. Greatest Movie Badasses Of All Time: Mad Max – Movie News Story | MTV Movie News. Mtv.com. 2009-02-03 [2010-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11).
- ^ Phillip Adams, The Bulletin, 1 May 1979; cited by urban cinefile, 2010, "Mad Max"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dams has since remained a prominent opponent of screen violence. He has also been consistent in his criticism of Mel Gibson's political and social opinions.
- ^ Buckley, Tom. Mad Max. The New York Times. 1980-06-14 [2010-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1).
- ^ By. Mad Max Review – Read Variety's Analysis Of The Movie Mad Max. Variety.com. 1979-01-01 [2009-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11).
- ^ The Best 1,000 Movies Ever Made. The New York Times. 2003-04-29 [2010-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2).
- ^ Mad Max. Rotten Tomatoes. [202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 ^ Mad Max. The Numbers. [2010-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9).
-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Awards for 迷雾追魂手》的资料(英文)
- ^ Film Victoria – Australian Films at the Australian Box Office (PDF). [2014-04-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2-18).
- ^ 梅爾・吉勃遜主演同名電影改編 《衝鋒飛車隊》(Mad Max)新釋出遊戲影片. GNN. 2013-07-16 [2014-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