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摩
阎摩 | |
---|---|
死亡与正义之神[1] | |
其他名称 | 法王、阎摩王、卡拉 |
Devanagri | यम |
神系 | 护世者, 提婆, 伽那 |
住处 | 那落迦 |
代表行星 | 冥王星[2] |
真言 | Om Surya puthraya Vidhmahe MahaKalaya Dheemahi Thanno Yama Prachodayath[3] |
法宝 | Danda剑、套索、棒杵 |
性别 | 男 |
伐诃纳 | 水牛 |
个人信息 | |
配偶 | 烟旗 |
子女 | 苏尼多、阎摩鸠摩罗、 坚战 [4] |
父母 |
|
手足 | 毗婆斯婆多、阎蜜、双马童、梨槃多、沙尼、多波底、娑伐尼、须羯哩婆、迦尔纳 |
对应其他神话的 | |
对应佛教神话的 | 焰摩天 |
对应东亚神话的 | 阎罗王 |
阎摩(梵语:यम,IAST:Yama),又译琰魔、阎魔、夜摩、剡魔、焰摩,尊称为阎魔罗阇(天城体梵语:यमराज,IAST:Yamaraja;罗阇为“大王”之意。)、阎魔大王、夜摩天王,为印度神话中的死神,地位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桑纳托斯或是埃及神话的阿努比斯。在同源的波斯神话中,其名为贾姆希德[5]。在《梨俱吠陀》中,他是第一个经历死亡的人类,因此掌握了死亡的力量,成为居住在天界的神明。
根据吠陀的记载,阎摩是第一个死亡,到达天界乐土的凡人,因此,他成为亡灵的统治者,指引亡者灵魂到达天界。但是在之后的记载中,閰摩慢慢被认为是死亡之神。他也被认为是亡灵的守护神,掌管正义与法律。
字根
[编辑]在梵文中,Yama(梵语:यम)有双胞胎、成对的意思,因此在一些传说中,阎摩有个双胞胎妹妹,即阎蜜。此外,Yama也可以被引申为成对的绳束,有捆绑的意思。王(raja,拉者),则是尊胜、具威力的意思,是对于君主或皇帝的一种尊称。
祂也被称为卡拉(梵语:काल,IAST:Kālá),字面意思为时间、命运或死亡。神也有同样的称号。
传说
[编辑]传说阎摩(梵语:यम,IAST:Yama)是太阳神苏利耶之子。他自愿死亡,为人类找出平安到达天界乐土之路,因此成为亡者之王。在《梨俱吠陀》中,阎摩罗阇居住在天界的乐土,人死后的灵魂都要到那里去见阎摩。阎摩有两条狗,是他的死神使者,经常在人间巡游,当发现有人快死的时候,就把他的灵魂引到天界。
在《梨具吠陀》中,他有一个双胞胎妹妹。他的妹妹,名叫阎蜜(梵语:यमी,IAST:Yami),在某些传说中,她是他的配偶。
随著印度教发展,阎摩开始出现另一种性格。他居住的地方,由天界,被移到阴间。凡人在过世之后,因为生前所造的恶业,将进入到那落迦,接受阎摩的审判以及酷刑,以补偿他生前的过错。
历史
[编辑]阎摩在古代印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伊朗神话中,就已经出现这个神明。
当时古印度人已经开始了在印度北部地区的发展,从那里开始了吠陀文化的种姓制度,开创了印度历史上的吠陀时期。白印度人当时使用比梵文更早的语言写成吠陀经典,其中最早的是《梨俱吠陀》。
古印度人婆罗门在印度西北发展出现代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吠陀经是婆罗门教的经典,因此阎摩的信仰在婆罗门教中被继承了下来,并有所变化。婆罗门教相信轮回,认为阎摩是传说中第一个死去的人。后来,阎摩神从天界转入地界,被认为是专门监督死者生前的行为,并给与赏罚的神祇;远古的白印度人眼中,阎摩是个亲切的死神,并不是一个可怕的神祇。阎摩会亲率亡者穿越往地府的障碍,到达地府之后,阎摩还会与众亡灵享用筵席。
但随著古印度人婆罗门完全支配印度次大陆,生活在整个社会中最高层次的婆罗门为了巩固种姓制度与统治地位,警惕人们不要犯罪,就把阎摩从一个和善的亡者之主描绘成死者与所有死神的君王,亦即地狱的主宰者,拥有众多的下属。阎摩也成为一个会用各种酷刑折磨不肖死者的恐怖神祇。这个做法令人们对阎摩这个神祇产生恐惧,并且随著佛教和古婆罗门教文化的东来,传到中国人的心中。
佛教及东亚文化中的阎罗王
[编辑]大乘佛教继承印度神话,将焰摩天王列为十二天之一,掌管夜摩天,但也认为阎摩为掌管地狱刑罚的神明,逐渐分化为两个神明。随著佛教传入中国,阎摩主要被认为是掌管地狱刑罚的神明,华人尊称其为阎罗王。
佛教从婆罗门教传说吸收而来,认为有阎摩法王有二,一者居焰摩天为其天主(“焰摩”是梵语yama的另一翻译),一者居地狱为其主管,称为阎罗王(即“阎魔罗阇”的简称)。后在中国地区演化为道教的十殿阎王。
注释
[编辑]- ^ Cyclopaedia of India and of Eastern and Southern Asia, Commercial, Industrial and Scientific: Products of the Mineral, Vegetable and Animal Kingdoms, Useful Arts and Manufactures. Ed. by Edward Balfour. [Dr.:] Scottish and Adelphi Press. 1873 [2021-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4) (英语).
- ^ Planetary Linguistics. [June 12,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December 17, 2007).
- ^ Gāyatri Mantras of Several Gods. Hindupedia. [2021-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8).
- ^ Tales of Yudhishthira. Amar Chitra Katha Private limited. April 1971. ISBN 8184820054.
- ^ 阿卜杜·侯赛因·扎林库伯. 波斯帝国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