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香港大专院校学生文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为香港教育系列之一
学前教育
小学教育
小学派位
自行分配学位   统一派位
中学教育
升中派位
自行分配学位   统一派位
中一学科测验
授课语文
英文中学   中文中学
以普通话教授中文科
三三四学制
文凭试  改革
校本评核
专上教育
专上学位资讯
经评审专上课程资料网
指定专业/界别课程资助计划(SSSDP)
免入息审查资助计划(NMTSS)
专上学位申请
大学联合招生办法
非大学联合招生办法
专上课程电子预先报名平台
优质教育基金
优质教育新资源
配对补助金计划
教育局
学生资助处
教育统筹委员会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
自资专上教育委员会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
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
香港课程发展议会
香港补助学校议会
香港津贴中学议会
香港直资学校议会
英基学校协会
自资高等教育联盟
应用科学大学联盟
基本能力评估
全港性系统评估
赛马会手语双语共融教育计划
手语辅助教学计划
教育史
小学会考
中学入学试
学能测验
中三评核试
高等程度会考
三二二三学制
会考    高考
自愿优化班级结构计划
语文能力评核(旧称教师语文能力评核
教育制度改革
公民与社会发展科(2012年至2023年为通识教育
教育多媒体
德育及国民教育科
姊妹学校计划
香港STEAM教育
香港幼稚园列表
香港小学列表
香港中学列表
香港国际学校列表
香港大专院校列表
香港特殊学校列表
香港已结束学校列表

其他香港系列

文化 - 经济
地理 - 历史 - 政治
香港主题首页

基于香港独特的历史及其中西文化荟萃一堂的特色,香港大专院校形成其独特的学生文化。而各间大学又因其组织结构有别,文化各有不同,如香港大学以舍堂为单位,而香港中文大学则以书院为单位(而属下崇基学院,其文化类似香港大学,以宿舍为单位,走读生及走读生舍堂则被摒除在外;其他书院则较统一)。

次文化

[编辑]

迎新营文化

[编辑]

四院互片及新四院会师

[编辑]

四院互片,正称“四院会师”,是香港中文大学迎新营中的一项以书院为单位的传统活动。香港中文大学(下称中大)四所于2000年以前成立的成员书院学生(即联合书院新亚书院逸夫书院崇基学院),传统上会在大学迎新营其中一天于校园百万大道(通常是靠近科学馆一端)举行“四院会师”,以书院为单位,由各书院旧生带领新生向其他书院呼喊口号,约有1000名新生参与此活动[1]。口号内容既有互相激励,亦有诋毁其他书院,全凭学生创作。活动本意是联络各书院学生的感情,特别是加强每间书院内部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而自2012年,五所新创立书院正式招生后,亦模仿四院会师的模式,创立了“新四院会师”(善衡书院不会参与),但通常会在百万大道近图书馆一端进行,并在四院互片及九院学生合照后才紧接进行。

性骚扰争议

[编辑]

近年香港各大学迎新活动中屡次出现意识不良的活动,惹来公众人仕关注[2]。直至2002年8月23日中大迎新营“四院会师”中,有逸夫书院学生展示印有“新亚桑拿”字样的性感少女大型海报(影射新亚书院女生)[3],并呼喊含意淫亵的口号,事件被传媒广泛报导。 事后“中大书院迎新营筹委会”发表声明致歉[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大学生会则发表声明强烈谴责[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此外,女生丘梓蕙就2002年“四院会师”涉嫌性骚扰向中大校方投诉,但投诉人认为校方以息事宁人的态度处理,并在投诉后遭受同校其他同学歧视[5]平等机会委员会于2004年公布该会因应事件进行对校园性骚扰的研究结果,认为学生“对于性骚扰缺乏敏感度”,亦因害怕被视为破坏者而不愿申诉[6]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又提及各院校的性骚扰投诉机制,没有处理投诉人在投诉时受到歧视的情况。新妇女协进会代表则批评校方“往往把性骚扰事件简化为品味或纪律问题,甚至把责任推在受害人身上”。[4]

社会上对此亦有各种解读。有人认为这种“淫秽”迎新文化反映香港社会转变中一种身份认同危机:因为大学生对“精英”认同感、社会政治议题日渐淡薄,以致用大众文化里的“淫秽”团结彼此(叶荫聪,2002)。亦有人认为社会大众对学生“淫秽”的斥责是基于大众心目中理想大学生的形象(主流道德规范)和实际的大学生表现之间差距(梁文道,2002)。学生方面,有的认为这不过是游戏,对社会不曾有任何影响,但因为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与现实不一样,又因传媒消息灵通,使外间得知此事,便对大学生作道德审判(曾繁光,2002[5]。)但亦有认为学生的口号押韵,很有创意[6]

2002年后的“四院会师”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并没有大改变,但为免传媒大肆渲染,活动负责单位在活动后立即向新生回收口号纸(片词),亦不得借阅或污损,避免落入传媒手中[7]

迎新营的功能

[编辑]

组织心理学认为,迎新营能给予人生路不熟的新生重要的社交契机,以及建立友谊所需的“频繁接触”与“群体项目”,建立大学阶段最重要的初始友谊[8]

迎新营的改善空间

[编辑]

学生组织方面

有论者认为迎新营之组织应更民主,而非由年长同学主导一切[8]

学校监管方面 有论者认为,学校有责任确保学生活动符合基本的道德与价值观,而非以“干预言论自由”为名,置身事外,逃避应有的监管责任[8];如学生之间发生欺凌事件,学校应严肃处理,不应轻轻带过,或单纯视之为学生认知不足,只管“加强教育”,而对犯事者从宽处理[9]

注释

[编辑]
  1. ^ 据2005年数字。
  2. ^ 例如含意淫亵的口号、涉及男女间的身体接触的游戏[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在香港,有的桑拿浴室(即蒸汽浴浴室)会以性感少女海报作招徕,并在场内安排女按摩师非法提供性服务。
  4. ^ 参见“2004年9月10日──遏止校园性骚扰论坛”,新妇女协进会主办存档副本. [2006-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引用文章中所引述的学生言论。
  6. ^ 参见中大新生辅导联合委员会主席、 中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梁伟贤的发言(<中大迎新营 “四院互片”口号收敛>,明报,2005年8月27日)。不过他也有建议学生用另一个活动取代“四院会师”。
  7. ^ 参见太阳报[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明报报导
  8. ^ 8.0 8.1 8.2 梁亦华. 迎新營的社會與社交功能 (PDF). 《信报财经新闻》. 2017-08-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1-1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 梁亦华. 失去靈魂的舍堂文化. 《信报财经新闻》. 2017-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资料

[编辑]

报章报导

[编辑]
  1. <港中文大学性骚扰迎新生 搞手表示道歉>,东方网,2002年9月1日[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香港中文大学迎新爆性骚扰 口号三级意识不良>,南方网,2002年8月29日[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大学纷发迎新指引 免爆丑闻>,成报,2003年8月14日[9]
  4. <中大意淫迎新 四院千人高声互踩>,苹果日报,2005年8月27日
  5. <中大迎新营 “四院互片”口号收敛>,明报,2005年8月27日

评论文章

[编辑]
  1. 叶荫聪(2002)。〈藏在“淫秽”中的认同危机〉,明报,2002年9月4日,C16版。
  2. 梁文道(2002)。〈这是反动,不是反叛〉,明报,2002年9月18日,D8版。
  3. 曾繁光(2002)。〈大学生堕落了?关卿底事?〉,星岛日报,2002年9月4日,D6版。
  4. 张历君(2003)。〈香港与香港中文大学的沉默装置〉,《中大四十年》网页[10]

其他

[编辑]
  1. 丘梓蕙在2004年8月17日平机会防止性骚扰大学论坛上的发言(PDF档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