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叶
外观
麒麟叶 |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 |
目: | 泽泻目 Alismatales |
科: | 天南星科 Araceae |
属: | 麒麟叶属 Epipremnum |
种: | 麒麟叶 E. pinnatum
|
二名法 | |
Epipremnum pinnatum | |
异名[1] | |
超过40项
|
麒麟叶(学名:Epipremnum pinnatum)又名麒麟尾、拎树藤,是天南星科麒麟叶属的植物[2][3]。
形态
[编辑]多年生木质攀缘植物。叶片薄革质,幼叶为披针状长圆形,全缘,老叶为宽长圆形,长约60厘米,羽状深裂达中脉,裂片宽条形,稍向前弯曲。佛焰苞长10~12厘米,外面绿色,内面黄色,肉穗花序长约10厘米,花多数,两性,无花被,雄蕊4枚,子房呈六角形。果紧密靠合,种子肾形,长约5毫米。
分布
[编辑]分布于东南亚、台湾岛、菲律宾、印度支那、马来半岛、马来群岛、印度、华南(云南、广西、福建、广东等地)、日本(琉球群岛),乃至澳洲北部及太平洋的美拉尼西亚诸岛[4][5],生长于海拔700米至2,0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热带雨林的大树上及岩壁上。
本种也被人为引入到中美洲的西印度群岛,并归化于当地的自然生态之中[5]。
别名
[编辑]百宿蕉(广东阳春)、上树龙、百足藤、飞来风(广东高要)、爬树龙(海南)、飞天蜈蚣(广西博白)、台湾麒麟叶[1][6]、台湾拎树藤[7]。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Epipremnum pinnatum (L.) Eng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The Plant List (2013). Version 1.1. Published on the Internet; http://www.theplantlist.or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4-3-23].
- ^ 昆明植物研究所. 麒麟叶. 《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5日).
- ^ 拎树藤 Epipremnum pinnatum (L.) Engl. ex Engl. & Kraus, 1908. 台湾物种名录. 台湾: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2013-01-24] (中文(台湾)).
- ^ Epipremnum pinnatum. In: Govaerts, R. (2015). World Checklist of Araceae. Facilitated by the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Published on the Internet; http://apps.kew.org/wcsp/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2015-2-28.
- ^ 5.0 5.1 ''Epipremnum pinnatum (L.) Engl.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5-04-02.. In: USDA, ARS, National Genetic Resources Program. Germplasm Resources Information Network - (GRIN) [Online Database]. National Germplasm Resources Laboratory, Beltsville, Maryland. URL: http://www.ars-grin.gov/cgi-bin/npgs/html/taxon.pl?4614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8 February 2015)
- ^ 昆明植物研究所. 台湾麒麟叶. 《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5日).
- ^ 台湾拎树藤 Epipremnum formosanum Hayata, 1915. 台湾物种名录. 台湾: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2013-01-24]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