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黄文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黄文陶肖像

黄文陶(1894年1月8日—1970年),号竹崖台湾彰化县线东堡彰化街(今彰化县彰化市),医师、诗人,京都帝国大学医学博士,曾在西螺开设“上池医院”,并参加当地诗社“菼社”,后迁居嘉义[1]:256-257,曾修筑嘉义双忠庙[2]:99,并担任吴凤庙管理委员会顾问[3]。1948年嘉义市长宓汝卓召集其与林玉书、许藜堂等地方重要人物召开嘉义市“新八景”评定委员会,选出嘉义市的“八景六胜”[4]:41

生平

[编辑]

黄文陶生于光绪十九年十二月二日(1894年1月8日),为黄金泉长男[5]:137。黄金泉壮年时因鼠疫病逝,翌年其母游喜亦因肠胃病过世,故黄文陶是由叔父黄倬其扶养长大[1]:256。黄文陶小时曾在彰化郊区亲戚家中协助做农,后在叔父教授之私塾“小逸堂”学习汉文,为赖和、詹作舟同学,亦曾和赖和等11名同窗组织“小逸堂晋一会”,每隔11年举办聚会[1]:256

1908毕业于彰化公学校(今彰化县彰化市中山国民小学),入台湾总督府医学校(今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1]:256,1917年4月毕业,前往私立同仁医院任职,翌年2月卸任[5]:137,转赴嘉义厅斗六支厅西螺堡西螺街(今云林县西螺镇)开设“上池医院”[1]:256。1919年3月与廖学昆、林朝好等人筹设“同芸会”进行诗文创作,1920年因廖重光、张李德和等人陆续加入而改称“菼社[注 1][1]:256。1925年因遭日本警察欺凌,同时欲寻求更精进之医疗技术[1]:257,遂关闭诊所,进入台北医学专门学校病理研究科就读,翌年毕业,1927年至京都帝国大学担任医学部附属病院医员,同时在该校外科专修科研习[5]:137,于1932年以论文“关于痳疯杆菌音伯丁及煮沸免疫元之研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257,1933年返回台湾[5]:137,同年在嘉义重新创办上池医院[1]:257,亦担任嘉义市医师公会理事长、台南州医学会理事、嘉义市协议会员等职务[1]:257。嘉义市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常遭空袭,他将家中老幼疏散至郊外,自己带著助手及护士前赴灾区救援伤患[1]:257

战后担任嘉义市自治协会理事长[6],协助刚成立的嘉义市政府推行政令及接收日人财产[1]:257,同时于1946当选台湾省候补省参议员[7]:154二二八事件爆发时,林玉书曾请黄文陶代表嘉义市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前往水上机场向嘉义市长孙志俊递送公文,但处理委员会内部有人认为黄文陶与外省人及军方有私交,不愿让其前往,最终由许世贤自愿出面递送[8]。当时医师潘木枝认为让学生攻打机场死伤会非常惨重,并不赞成,但黄文陶支持此想法,之后潘木枝被军队逮捕,黄文陶为保全性命,开始讲潘木枝的坏话[9]。事件后历任嘉义县医师公会理事长[10][11](1957年任该会监事[12])、台湾省医师公会理事长、文献委员会委员、文化运动委员会主委等职[1]:257。1951年主持第一届嘉义县诗人联吟大会[13],1963年获选为全国好人好事代表[1]:257。1955年曾筹备设置私立医学专科学校[14],然因未获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计画“胎死腹中”[15]

1970年,黄文陶过世,同年12月5日在嘉义县佛教会礼堂举行公祭,由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张宝树、副秘书长林金生颁赠挽额,嘉义县长黄老达等人前往致祭。公祭完毕后旋即安葬至彰化八卦山[16]

著作

[编辑]

主要著作为《竹崖文选》《竹崖诗选》[1]:257

家庭

[编辑]

妻黄张雀,父为斗六中医师张淮,育有3男4女。长男黄孟超、次男黄伯超、三男黄季超、长女黄素华、次女黄素一、三女黄素节、四女黄亨[1]:257

注释

[编辑]
  1. ^ 菼()草为西螺遍生之植物,菼草有‘中实而赤’的特性,象征诗人除了要发扬文艺,更要怀有报国之情[1]:256-257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顾雅文. 〈黃文陶(1893-1970)〉. 周馥仪、黄秀政、李毓岚、顾雅文、张素玢、李昭容、王静仪、王振勋、郭秋君、邱锦模、张林杰、杨薇萱、孙志雄、李贞宜、陈湘玫 (编). 《新修彰化縣志:卷九:人物志:社會人物篇》. 彰化县政府. 2018-10. ISBN 978-986-05-7009-0. 
  2. ^ 张博雅、陈丽贞、吴嘉信、吴淑芬、颜尚文 (编). 《嘉義市志:卷十:宗教禮俗志》. 嘉义市政府. 2005-08. ISBN 986-00-2021-3. 
  3. ^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吳鳳之風長存世間 嘉義縣各界重修吳鳳廟〉. 《台湾民声日报》. 1952-12-29. 
  4. ^ 《嘉義市文化景觀普查計畫:成果報告書:上冊》 (PDF). 2008-06-20 [2023-06-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1-30). 
  5. ^ 5.0 5.1 5.2 5.3 臺灣人士鑑. 台湾新民报社. 1937-09-25 [2023-06-02]. NCID BA685694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2). 
  6. ^ 〈嘉義集合各醫療機關 統為市民病院〉. 《民报》. 1946-01-24. 
  7. ^ 国立教育资料馆. 《教育愛:台灣教育人物誌:II》. 国立教育资料馆. 2007-09. ISBN 9789860108897. 
  8. ^ 张炎宪、王逸石、王昭文、高淑媛采访记录. 《嘉義北回二二八》. 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 2011-03-30 [2023-06-20]. ISBN 9789868711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0). 
  9. ^ 张炎宪、王逸石、王昭文、高淑媛采访记录. 《嘉義驛前二二八》. 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 1995-02-15 [2023-06-20]. ISBN 9789579963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0). 
  10. ^ 〈嘉縣醫師公會 召開會員大會 昨日並改選理監事〉. 《台湾民声日报》. 1955-01-31. 
  11. ^ 〈嘉縣醫師會 改選理監事〉. 《台湾民声日报》. 1955-02-05. 
  12. ^ 〈嘉醫師公會 昨會員大會〉. 《台湾民声日报》. 1957-02-18. 
  13. ^ 〈嘉義縣擧行 詩人聯吟會〉. 《台湾民声日报》. 1951-07-04. 
  14. ^ 〈籌設醫專經費 一千萬元〉. 《更生报》. 1955-08-21. 
  15. ^ 〈嘉義見聞〉. 《台湾民声日报》. 1958-03-23. 
  16. ^ 〈喪祭〉. 《台湾民声日报》. 197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