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主题:立陶宛/特色条目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特色条目

立陶宛世界遗产列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制订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是指对全人类有重要文化自然价值的遗产项目。 立陶宛于1992年3月31日接受公约,该国自然和文化遗迹因此有资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2020年,该国共有四处遗产入选,均为文化遗产。首先是1994年列入的维尔纽斯历史中心,此后又在2000、2004和2005年各有一项遗产入选。四项遗产中有半数是跨国遗产项目,分别是与俄罗斯分享的库尔斯沙嘴,以及与其他九个国家共同拥有的斯特鲁维地理探测弧线

除已入选的四项世界遗产外,立陶宛还有两项遗产列入预备名单。任何遗产提名《世界遗产名录》前都必须入选预备名单。



1990年立陶宛最高苏维埃选举,是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举办的第十二届也是最后一届最高苏维埃英语Supreme Soviet of the Lithuanian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选举;1990年2月24日举办第一轮投票;同年3月4日、7日、8日、10日举办第二轮投票;由于有六个选区选民投票率低于法定下限,4月17日、21日又再举办了第三轮投票。本次选举旨在选出立陶宛最高苏维埃的141席代表,是自1940年立陶宛国会选举英语1940 Lithuanian parliamentary election以来,首次开放非共产党人参选立陶宛国家立法机关职位的选举,也是自1926年国会选举英语1926 Lithuanian parliamentary election以来,立陶宛首次自由的全国性选举。

在本次选举中,追求立陶宛独立的萨尤季斯拒绝登记成为政党,改为根据候选人能力、条件,为无党籍或其他政党候选人背书。萨尤季斯的背书比正式的政党党员关系更有影响力:在本次选举中,萨尤季斯支持的候选人赢得了91个席位。1990年3月11日,最后一届立陶宛最高苏维埃第三次会议选举维陶塔斯·蓝斯柏吉斯为主席,并决议改组为立陶宛最高议会英语Supreme Council – Reconstituent Seimas、恢复立陶宛共和国国徽,并通过《立陶宛复国法案》,宣布立陶宛自苏联独立。



立陶宛独立法案签署者名单列出了1918年2月16日签署立陶宛独立法案的二十位立陶宛人。这些签署者于1917年9月经维尔纽斯会议选入立陶宛国民大会,并被赋予了建立独立的立陶宛国的任务。1918年底,德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并自立陶宛撤军后,立陶宛正式宣布独立。其后,立陶宛展开了漫长的建国路程,确立其边界并获得国际承认。这二十名签署者成功完成了他们的使命,立陶宛的独立则持续至1940年6月15日苏联占领该国为止。

这些签署者的政治、职业与社会背景各不相同。有些人日后在政界崭露头角,比如日后当选立陶宛总统安塔纳斯·斯梅托纳亚历山德拉斯·斯图尔金斯基斯,以及成为立陶宛临时首都考那斯市长的约纳斯·维雷希斯英语Jonas Vileišis。立陶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失去其独立地位,幸存的签署者当中有六人遭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送入监狱或处决,另有六人移民至西方国家。



立陶宛犹太人大屠杀立陶宛语Holokaustas Lietuvoje)是纳粹德国占领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后对当地犹太人(包括立陶宛犹太人与前来避难的波兰犹太人)的大屠杀,几乎摧毁了立陶宛(属纳粹德国的东方总督辖区)的整个犹太人社群,至二战结束时,立陶宛约21万名犹太人中有近95%(19万至19.5万人)被屠杀,多数人在1941年6月至12月间遇难。犹太人大屠杀为立陶宛历史上短时间最多人罹难的事件。黛娜·波拉特英语Dina Porat康拉德·克威特英语Konrad Kwiet等学者认为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即是始于立陶宛。

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后立陶宛首当其冲,迅速被德国占领,犹太人大屠杀随即展开。纳粹德国当局将立陶宛一年前被苏联占领的原因归咎于当地犹太人,以此煽动立陶宛人对犹太人的仇恨。立陶宛犹太人被杀害的比例高于其他被纳粹占领的国家,有历史学家认为此为当地非犹太人的民兵与纳粹紧密合作、组织抓捕杀害犹太人所致,但双方合作的原因仍有争议。

至今与立陶宛犹太人大屠杀相关的主题、当时立陶宛人(包括数名重要的立陶宛独立运动人士)扮演的角色等仍极具争议。



波兰立陶宛联邦波兰语Rzeczpospolita Obojga Narodów立陶宛语Abiejų Tautų Respublika),简称波兰立陶宛波兰语Rzeczpospolita),1791年后称作波兰联邦,是一个存在于14-18世纪,位于东欧中欧政合国。由“波兰王国”与“立陶宛大公国”在1569年经过卢布林联合而结为一国,这个国家是“一个国王之下的共和国”,其面积和人口都位于欧洲的前列。

波兰-立陶宛呈现出超前性和多元性,以当时少有的宗教自由和对农奴的宽容而闻名,波兰享有当时世界比例最大的选民人数,还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并列为16-18世纪犹太人唯二的避难所,这让欧洲史学家习惯称波兰-立陶宛为“最尊贵共和国”的名号。

它的许多特点体现出它在当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国家:整个联邦的政治制度被称为波兰选王制,是贵族共和制选举君主制的混合,法律与由众议院贵族控制的议会限制君主的权力,这种制度是现代民主制及联邦制的先驱。该联邦的两个主体国家:波兰王国立陶宛大公国在原则上是平等的,虽然波兰并没有强制对立陶宛实行过同化政策,但波兰王国因为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优势较强而成为实际上的统治者。立陶宛大公国在一开始保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过经过时间的推移,立陶宛的贵族在语言和文化上自动被波兰化,以至于波兰立陶宛联邦对“立陶宛”这一概念的认同逐渐消亡。

波兰黄金时代的几十年后,联邦在17世纪中期遭遇政治混乱期,国势江河日下,直到1772年开始被三大强邻奥地利普鲁士王国俄罗斯帝国三度瓜分,最后于1795年亡国。在联邦的灭亡前夕,它经历重大改革,其中包括编纂《五三宪法》这个现代史上第二悠久的成文宪法。



立陶宛大公国拉丁语Magnus Ducatus Lituania立陶宛语Lietuvos Didžioji Kunigaikštystė)是一个存在于12世纪(或13世纪)至1569年间的欧洲君主制国家,随后该国成为了波兰立陶宛联邦的组成部分,直到1793年《五三宪法》被颁布,其独立地位被废除,以使联邦统一。该国由立陶宛人所建立,而立陶宛人是起源于奥克什泰蒂亚波罗的语族部落之一,信奉多神教。大公国后来向基辅罗斯故土与其他斯拉夫土地扩张,其国土涵盖现今的白俄罗斯拉脱维亚立陶宛乌克兰,以及爱沙尼亚摩尔多瓦波兰俄罗斯的西部地区。 15世纪,该国领土达到顶端,是当时欧洲的最大国家。它是多民族多信仰的国家,在语言、宗教和文化传统上体现出很大的多样性。

立陶宛土地的统一自12世纪开始。大公国的第一位统治者明道加斯在1253年获加冕为天主教立陶宛国王。这个多神教国家在北方十字军时成为条顿骑士团利沃尼亚骑士团的靶心。直到格迪米纳斯统治时期的后期,这个多民族多信仰的国家才崭露头角,并在其子阿尔基尔达斯治下继续扩张。阿尔基尔达斯的继任者约盖拉在1385年签订克雷瓦联合,给立陶宛大公国史册上留下浓重的两笔:其一是立陶宛昄依天主教,另一是奠定了立陶宛大公国与波兰王国的王室联合,即波兰立陶宛联盟

维陶塔斯统治时,大公国处在最大规模的领土扩张时期,并在1410年格伦瓦德之战中挫败条顿骑士团。这个时期还标志著立陶宛贵族英语Lithuanian nobility的崛起。维陶塔斯死后,立陶宛大公国与雅盖隆王朝时期的波兰王国的关系一度恶化。包括拉齐维乌家族在内的立陶宛贵族试图破坏与雅盖隆王朝时期的波兰王国的君合关系。但是,莫斯科-立陶宛战争的失败使得这个联合毫发无损。最终,波立双方在1569年确立卢布林联合,成立新国家波兰立陶宛联邦



立陶宛科学院立陶宛语Lietuvos mokslų akademija)简称LMA,为立陶宛的高级学术机构,建于1941年1月16日(当时名为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 Lietuvos TSR Mokslų akademija),首任院长为曾代理立陶宛总理温卡斯·克雷维-米茨科维丘斯英语Vincas Krėvė-Mickevičius

立陶宛科学院下分人文与社会科学分院、数理化学分院、生医与地质科学分院、农业与林业科学分院以及技术科学分院等五个分院,由立陶宛与外国各领域优秀的学者组成,截至2021年7月,共有114位院士立陶宛语Sąrašas:Lietuvos mokslų akademijos nariai、61位荣誉院士与63位外籍院士。学院经常举办研讨会、座谈会与学术展览等,共设有18个以知名学者为名的纪念奖项,此外还有奖项鼓励年轻学者与学生投入学术研究工作。立陶宛科学院也与许多国外研究机构有合作计画,为国际科学理事会(ISC)、欧洲科学与人文科学院联合会英语All European Academies(ALLEA)、欧洲学院科学咨询委员会德语European Academies Science Advisory Council(EASAC)与国际科学院组织英语InterAcademy Partnership(IAP)等国际组织的成员。



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立陶宛语Senienųmuziejus波兰语Muzeum Starożytności)是一座由前立陶宛大公国贵族、考古学家埃乌斯塔希·蒂斯兹基埃维茨兹英语Eustachy Tyszkiewicz伯爵于1856年,在闲置的维尔纽斯大学校舍中创办的考古学及历史学博物馆。它是前立陶宛大公国境内第一座公共博物馆,虽仅有少数馆藏由现代立陶宛国家博物馆保存,仍被认为是该馆前身。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与考古学委员会(事实上的考古学学会)是立陶宛受俄罗斯帝国统治时期最著名的文化、科学机构,展示许多历史文物、让游客怀想古老的立陶宛大公国,并满足立陶宛贵族英语Lithuanian nobility浪漫民族主义情怀。1865年,博物馆馆藏数量增长至67,000多件,包括已闭校之维尔纽斯大学收藏的矿物与动物标本、已关闭的天主教教堂及修道院图书馆馆藏,以及当地贵族捐赠的文物。

1863年,一月起义失败后,维尔纽斯古物博物馆被重组、国有化,所有和前波兰立陶宛联邦有关的文物都被移到莫斯科鲁缅采夫博物馆,博物馆则改组为新成立的维尔纽斯公共图书馆附属机关。改组后的图书馆及博物馆被用于推动俄罗斯化政策,展示许多俄罗斯帝国或东正教会相关文物。至此,维尔纽斯失去最后一个重要的前立陶宛大公国文化重镇,逐渐化为俄罗斯帝国省级城市之一,失去其在波兰-立陶宛文化中的主导地位。虽然如此,博物馆仍持续营运,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重要馆藏皆被疏散至鲁缅采夫博物馆;遗留在维尔纽斯且未于战火中消失的少数馆藏,则由其他博物馆保存,包括立陶宛国家博物馆、立陶宛美术馆及维尔纽斯大学地质学与动物学博物馆等。



1926年立陶宛政变立陶宛语1926-ųjų perversmas)是立陶宛的一场军事政变,最终由安塔纳斯·斯梅托纳领导的保守、威权政府取代原本的民选政府。这场政变发生于1926年12月17日,主要由立陶宛军方发动;斯梅托纳在政变中扮演的角色仍有争议。当时立陶宛最保守的政党,立陶宛民族主义联盟英语Lithuanian Nationalist Union因此次政变而取得政权,在此之前,它只是一个新成立、无足轻重的民族主义政党。1926年时,该党党员约2,000人,仅握有3席国会议员席次。政变发生时,立陶宛国会的最大党派为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英语Lithuanian Christian Democratic Party,它和军方合作、为政变合法性背书,但未接受任何政府要职,并在1927年5月撤回对政变的支持。最后立陶宛军方将政权移交给斯梅托纳领导的文人政府,不再介入立陶宛政治运作。

1926年立陶宛政变是立陶宛在战间期的重大事件,斯梅托纳的独裁统治持续了14年。1935年,斯梅托纳政权取缔所有其他政党的活动。这场政变对立陶宛人来说仍是个棘手的历史问题,因为日后苏联占领立陶宛时,声称此举是将立陶宛自法西斯主义中解放;但《大英百科全书》则将斯梅托纳政权描述为专制、民族主义政权,而非法西斯政权。而拥护这场政变的人则宣称,这场政变纠正了当时太过极端的议会民主制度,考虑到立陶宛不成熟的政治体制,发动政变有其道理。



波罗的海之路(英语:Baltic Way爱沙尼亚语Balti kett拉脱维亚语'Baltijas ceļš'立陶宛语Baltijos kelias;俄语:Балтийский путь),又称自由之链波罗的海之链,是发生于1989年8月23日的一次大规模和平示威。大约有200万人加入这场活动,他们手牵手组成一个长度超过675公里的人链,穿过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这一示威是为了希望世界能够关心三国共同的历史遭遇——在1939年8月23日苏联纳粹德国秘密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该三国被苏联占领。该活动起源于1980年代在西方城市举行的“国际黑丝带日”抗议活动。它标志著苏联与纳粹德国之间的《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成立50周年。

此事件场景震撼、牵动情绪,在国内外均大收宣传之效。这次活动为波罗的海激进主义者提供了将波罗的海独立问题定位为不止是政治问题,而且是道德问题的机会。苏联当局以激烈的口吻回应,但没有采取任何建设性的行动修补三国与苏联其他地区间日益扩大的鸿沟。示威后7个月,立陶宛成为首个宣告独立的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9月6日,苏联政府正式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独立。东欧剧变之后,8月23日成为波罗的海三国、欧盟和其他国家的纪念日,称为“黑丝带日”或“欧洲史达林主义和纳粹主义受害人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