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繁体字/存档
本页是以往讨论的存档。请勿编辑本页。若您想发起新讨论或重启现有讨论,请在当前讨论页进行。 |
正
在wiki流离了两三年, 正体这个话题依然持续. 究其原因, 不外乎"正体"的真正意味. 显然对于中文使用者来说, 正体很容易意味着 "正确的", "好的", "标准的". 那么作为不偏不倚的维基人, 应该理解在不同的体制下存在不同的标准. 而语言的标准正是由官方执行的. “正体字”是有政治含义的. 它是唯一正确的, 标准的字体, 却没有指出大背景: 政体. 秦始皇之后中国有正字, 但在秦始皇之前中国没有正字; 我们当然可以说当时的中国有官方文字或各地方使用的文字. 其实那时候有没有正字的概念还有待商榷. 但在秦皇统一六国后, 正字是一个概念, 而不是一个名称. 在中国, 正字这一个概念是官方公布的现代标准简化字. 在台湾是没有简化过的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标准用字. 注意到正字是个概念, 相信讨论会容易得多. 当然阁下可以说, 标准不一定是国家规定的, 也可以由行业规定, 也可以由学术界规定. 如果学术界的规定比政体的规定还要强, 正字自然要归学术界的说法, 可是现在学术界并无正字的标准. 古学术界确实有, 但很抱歉那是古的. Lightest (留言) 2008年12月16日 (二) 04:48 (UTC)
定向错误
因为技术上错误定向~><~,请问管理员大人可以把题目redirect到“繁体中文”吗?谢^^~~--[[User:syaoran|小狼(Talk)]]
- 谢谢管理员的帮助--[[User:syaoran|小狼(Talk)]]
台北市政府推行正体?
本条目中提到,正体是台北市政府推行的一种文字制度,对于这点的真伪有点怀疑,因为一个地方政府理应不会制定文字制度才对,这种事是国家级的业务范围,所以这句说法到底是有背景根据,还是只是另外一种矮化中华民国政府的手段?--泅水大象 05:53 2004年11月15日 (UTC)
- 可能是根据台北市政府推行使用正体字实施方案。--[[User:Zy26|zy26 (Talk)]] 13:13 2004年11月15日 (UTC)
- 果然,依照这方案的内容,实际上制定推广正体字制度的单位应该是中华民国教育部,只是台北市政府特别发文公告下级机关要遵守此准则而已,或许应该修改一下条目说法以避免误解。--泅水大象 02:58 2004年11月16日 (UTC)
关于简字正体
“简字正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方案里面,官方使用的称呼,我不知道那位不知名的修改者是本著怎样的原则,认为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让人感到困惑。--泅水大象 06:40 2004年11月17日 (UTC)
- 简字正体在Google中只有16项,好像理解起来是两个词组,极为罕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应该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不知道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有多大的关系……--[[User:Zy26|zy26 (Talk)]] 07:12 2004年11月17日 (UTC)
- Google的搜寻结果虽然可以作为一种参考,但像是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info6518.htm这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出的官方公告中,就有明确提到‘填写的字体一律用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字正体。填写的内容必须准确’这般的语句,因此这名词的官方认定由此可见,不是我无端发明出来的!--泅水大象 08:45 2004年11月17日 (UTC)
- 大陆这边很少有“简字正体”的说法,该文件里的用法很罕见。官方的东西有时并不权威,比如国家推荐使用“因特网”一词明显不如“互联网”用的欢实,国家语委搞的“认知码”方案臭名远扬少人问津,想来行文中的用词也会偶有失常吧。--石皮破 09:16 2004年11月17日 (UTC)
- 这个不能算官方认定名词吧,强调“简字”是为了避免“繁字”,强调“正体”是为了避免“异体或者俗体”……--[[User:Zy26|zy26 (Talk)]] 12:34 2004年11月17日 (UTC)
- 所以我的论点是,‘简字正体’这说法纵使不常用,也不能说是写错,至少它有官方文件的背书。没理由说简字正体是错的,简化字才是对的,所以要用后者来修正前者(除非修改的人提出佐证)。--泅水大象 15:54 2004年11月17日 (UTC)
- 目前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范是《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汉字简化方案》、《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以及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范汉字”是国家推行文字的正式说法。根据《汉字简化方案》,目前中国大陆地区推行的文字为简化字或简化汉字。简字正体不是错误,但亦不应算官方认定名词,应认为是普通词组。--[[User:Zy26|zy26 (Talk)]] 02:38 2004年11月18日 (UTC)
- 正体字并不等于繁体字。正体是与异体相对的,也就是规范汉字。大陆的规范汉字是简化字中的正体,因为简化字也有各种异体写法。台湾的规范字是传统汉字的正体,同样规范了各种异体的写法。--Alexcn 13:40 2006年1月24日 (UTC)
繁体字和繁体中文
繁体字和繁体中文可考虑区分一下,繁体中文或正体中文是中文的一种书写方式,由繁体字和传承字所组成;而简体中文则由简化字和传承字所组成。--Wengier(留言) 01:08 2006年1月1日 (UTC)
- 究竟是指,区分繁体字/繁体中文,还是区分繁体/简体中文? -- AbelCheung 16:07 2006年1月23日 (UTC)
- 两者是不同的概念,但它们太有关系了。英文维基只有en: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但它仍能区分繁体字和繁体中文。, (留言) 2008年1月28日 (一) 14:05 (UTC)
- 虽然有关系,既然是不同的概念,而且也各自有相应的论述,就没有必要合并。--Wengier(留言) 2008年2月28日 (四) 05:04 (UTC)
“正体”一词富有政治意味,香港民间表不满?无法证实。
繁体中文内容中,有关“正体”一词富有政治意味,香港民间表不满。本人身为香港人,经常留意港传媒,都未见提及。 笔者对上述主观资料无法提供资料出处,有受不实报道影响之嫌。反之香港除有应用繁体中文多称外,传统也称之为正笔字,与简笔字和异体字相对,代表正式场合使用的中文字。 故若笔者未能提供确实证据,应将该部去除,以免有为政治服务之嫌。—lammark
- 或许你从来未知道过香港 free software community 方面的动向,所以完全不知情。这里姑且不揣测你是否香港人,可是我本身就已经在工作,将 GNOME 和 KDE 中文翻译拆开的也是我。正体中文这个称呼的确在较早时候已经有了,但变得时兴只是两三年前开始,我真的不知是谁为政治服务了。不过有一点说对了,香港传媒的确差不多没有试过提及这类题材(之前搞甚么联合国废止繁体中文那种笑话时才有报导),因为这种题材不会吸引大众,相比之下报导情色丑闻还能吸引人购买阅读。 AbelCheung 22:39 2006年5月7日 (UTC)
- 我认为““正体”一词富有政治意味,香港民间表不满?”一言没有足够根据。一般香港人戓许习惯用繁体一词 但绝不至于对正体一词不满。Invisible unicorn 2007年5月19日 (六) 04:16 (UTC)
我是读历史出身的,“正字”、“正体字”并不是近年才出现的新名称,而是于简化字颁布前用之己久的称谓。不过是近数十年,大陆定制出简化字,为方便解说,才出现“繁体”的称呼,普及起来。有兴趣可以翻查一下,在官方定制简化字以前,对现称的“繁体字”是怎么一个称呼,便不难知道。严格起来,台湾那边近年搞什么“正体中文”运动,不过可算是“复兴”、提倡,而不是创造什么新名称,因为从前就已经在应用正体之称。而逻辑上,凡简化本、撮要本、俗化本,的出现,都必须先有“正本”的存在。既正本之称古已有之,又岂会将正本称为繁(琐)体本,更甚至想取以代之?难道我可以把你的全名简化为单字称呼之后,可以改称你的全名为繁琐名吗?这是一个历史文化和逻辑的问题。—lammark
讨论请签名。读历史出身的就不要混淆概念。在中国政府正式推广简体汉字之前,当然是没有繁体字的说法。那时有正体是相对异体来说的,正体的标准一样是可以由各代政府、学术机构、学者等制定的,正体字也并非千百年不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推广简体字的同时,也是以中国大陆统治政权的身份,将简体字作为正体,将未简化的传统字体(繁体)、异体、古体等一并做为非正体或异体。简体字就是中国大陆的正体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相对的繁体字是香港台湾等的正体字。以前称现在的繁体为正体的语境下,其对应的非正体中的简化字是异体,因为没有得到官方或权威认可。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规范简化字公布简体字后,这种对应也就成为历史。在当今世界,“繁体中文”已经不能等同于正体中文,因为后者在不同范围有不同意义,在中国正体中文、正体字就是中国政府规范、认可后的简体中文、简体字。—Msuker 2007年11月4日 (日) 02:10 (UTC)
也许论者都比较年轻,故对传统中国书体、书法方面都缺乏认识,故不足为怪,特此我可以简述一二。首先要分办中国文字的书体,就要知道书体的名称由来和特性,要知道何谓正书(真古由来,对书体的称呼,根本不是单纯地在其所谓正与异或政治定性的问题之上,而在乎书体本身形态特性,浅白点解说就是正体或正书的“正”,根本就不是用来分什么“正宗”与什么政治正确与否,而是正体、正书根本就是楷书的书体名字。究《六体书论》谓:“真书(正书)如立,行书如行书)、行书、草书等不同书体的存在。其实中国自,草书如走。”所以行书介于草书与正书(楷书)之间。清朝道光年间进士刘熙载说:“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纵于真,草行近草而敛于草。
正体(正书)一称,根本就是传统普遍使用的楷书的名称,见于千年不同典故,正如有行体、草书体等不同书体文字皆有其本身的名字,而非有言随年代有变,认识此点很重要。大陆近几十年确就颁行其简化字同时,于大陆政治定性何谓正体、异体字,这是在大陆上中文应用的规范,此对比中国文字逾千年的历史而言,不过是其中近几十年的一小部份而已,因为中国文化。正如大陆以外不少地方今仍使用传统正体字一样,不会受到大陆的政治规范。在自由的领域,认识文化的同时,应会考虑其历史文化本身,而不是考虑什么政治因素,在书体历史上,正体就是正书体,行体就是行体,草书体就是草书体,难道我们将来要在的政治面前,称行体为歪书体?这点认识中国文化者所不能接受的事。—lammark
正体是否等同于楷体,此问题根本不是当前条目的重点。即使在台湾,我想也没人认为正体字只能用楷体书写,或者正体中文等于楷体中文,行体中文就是异体。如果有此说法,请在条目中说明并提供可查证资料。
从现有信息来看,正/异体字的区分和楷、行、草书写体是两个概念。比如,正体的“体”字在中国也可以有楷体、行体、草体等书写方式,但是“體”字在中国现在说来已经属于不规范汉字,因为它是未列入规范汉字表的字。
中国许多朝代、政权,从秦始皇开始,都曾经对于文字作出统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推行简化字,有功过是非,不可避免,但是同样不应该因为政治的理由加以贬斥。中国的简化字,就是现在中国的正体字;正如同中华民国/台湾的未简化字或者传统字或者繁体字,也是中华民国/台湾的正体字一样。两者并无高下之分。
阁下用诸如“赤化”等词藻,于Wiki中立性原则有百弊而无一利。—Msuker 2007年11月4日 (日) 14:17 (UTC)
正书体,就是楷书体,这点是不争的事实,只要对中国文化有点认识的都会知道。正体(正书),无论如何在历史文化考证也是楷书体常用的名称,此点相当重要。因为大陆制造所谓“繁体字”一称之前,中国根本就已沿用正书体之称谓近千年,千百年来,正书体,与行体、草书体等并存是历史文化事实。绝不能就一代政府想推行简化字,就强迫把一种历史悠久的学术名称强改成“繁”,这对传统文化知识是一种羞辱,更是政治干预学术自由的另一铁证。 中国文化已经早植根于全世界,现今已不是大陆官方可以“一言堂”说政治定性就成的年代,正如世界不少地方华人都仍坚持使用正体字,而不使用大陆的简化字一样。 学术文化应独立于政治,不论是何许政府上台定什么奇怪的称呼,中国传统文化中正体字,行体字等就是文字本身的名字是不会磨灭的事实。大陆喜欢官方把什么字体改名定性,也只限于其政治管辖区,不代表整个中华文化本身。—lammark
赤化是个正规历史学的名词,如颜色革命一词,可分辨政权更迭的意识型态。请先了解相关定义,再作讨论。 —lammark
- 赤化条目:“至七十年代,这个字眼除了在历史记载中有出现之外,已几乎绝迹。”请问现在是几几年?是不是历史上用过“蛮夷”,现在Wiki的编者对于少数民族、外民族也就可以称“蛮夷”了?—Msuker 2007年11月4日 (日) 15:14 (UTC)
说一个年代的历史,当然用一年代的称谓,这是历史的常识。赤化所指就是那个年代的更迭,这点知道么?今研究古史仍源用蛮夷一词,不知论者是否少看历史书? —lammark
- 请注意赤化条目定义这是一个政治敏感性字眼。按照Wiki的原则,除非引用历史文献原文,当然不应该在今天的编辑、讨论中使用此类字眼。中国抗日战争的条目,我也没看到有人写“鬼子”。—Msuker 2007年11月4日 (日) 15:34 (UTC)
蛮夷一词在Wiki上实际使用情况:
- 春秋时期:“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年),齐桓公带领八个诸侯国的联军,陈兵“蛮夷”楚国边境”。蛮夷加双引号以示特殊用法。
- 中国称呼:共三处。两处是原文直接引用,另一处解释来源并说明说法已不被接受:“中国人自唐朝以来,便一直认为这个宇宙是天圆而地方的,整个地是平坦的,空中物体围绕大地,中国位于正中,因而得名;而化外之地则是蛮夷的居住地,必须朝贡于天子诸侯。当然,因为后来科学技术的实证,这种中国式世界观念自然就被打消了。”
- 朝鲜语:“有的官员甚至要求世宗废除此种文字,他们怕这种文字流传入中国,被当时的中国人嘲笑为“夷字”,而将朝鲜看做是蛮夷之一。”明显说明特殊语境,在紧邻同类特殊用词加双引号。
- 琉球国:直接引用。
- 南岭:“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远不及中原地区,被北人称为“蛮夷之地”。”双引号,并说明用词范围。
等等等等,可见Wiki大部分的历史编者都知道敏感或歧视性词汇的使用必须在合适的语境,并加以适当标示。反观阁下,在一个2007年的讨论中莫名其妙对于共产主义或者共产主义运动等完全可以用中立词汇描述的概念,使用一个明显敏感且偏向性的词汇,还强词夺理说讨论历史问题就要用历史词汇。和以上条目的编者们对比,对于Wiki公正、中立精神的理解,相差何其大。—Msuker 2007年11月4日 (日) 15:56 (UTC)
有论者还是对历史学对名称的定义不是大清楚,用更浅白的字眼试说明之。赤化代表那段历史上的主流代表性意识于政治上的变化,百年后研究该段历史仍可用之。今讨论历史、时事,仍会以颜色表述之,如台湾蓝营,绿营,就代表两个不同意识派别的角力,不存在什么敏感的问题,请对国际上对历史的名词运用,多点了解,不要只用一地的史观,参与国际性学术的讨论。若以上言论出现于国际史学会议,恐怕会引起笑柄。 lammark
赤化一词在现代看来就是明显有倾向性的词汇,“会”以颜色表述,并不表示一定要以这种方式表述。Wiki编者按中立原则,应该尽量避免敌对性、歧视性词汇,而用中立性词汇替代。如果一定要使用,应该仿“蛮夷”例,注意语境及特殊用法表示。
蓝绿目前没有明显歧义,但并不表示几十年后仍然是中立的词汇。—Msuker 2007年11月4日 (日) 17:01 (UTC)
那请问条目中图片上颜碑“大唐西京”中的京字,是不是正体字?如果一个台湾学生今天在语文考试中按照颜体写,算不算错别字?
将正体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价于楷体,就是混淆概念。颜真卿写的是楷体,也许也是当时的“正体”,但是肯定已不是今时今日台湾或者中华民国的“正体字”。正体在本条目的内涵明显不是楷、行之分,而是正异体字和用字规范的问题。正体可以或者曾经就是指楷体,并不表示现在只可以指楷体。—Msuker 2007年11月4日 (日) 15:09 (UTC)
学述文化领域,不同政治领域。正体字在历史文化定义就是正书、楷书、真书,这个广义涵义是不会改变的。一体之字,可具备不同风格,但变化多不出一体之主流,故谓之一体。 政治角力下的文化定性,属于文字的狭义领域,不同政府可就其政治喜恶增减名称,但那只是一方政府辖区之事,不代表其有能力影响整体所有文化。—lammark
马英九谈正体不正体,是在谈学术文化?Wiki简体、繁体一系列条目经常成为焦点之一,是因为楷篆行草?阁下难道真的活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那时没有Wiki啊?—Msuker 2007年11月4日 (日) 15:27 (UTC)
不少论者,还是只会著眼政治角力,只著眼于政治层面的狭隘表述,根本就不是中国文化的全面。请先分清你想讨论的狭义的政治层面,还是语言文字本身既有的广义部份。就广义部份的正体字而言,根本不存在一两个政府对其如何定性,而致出现历史本质上的重大转变。不竟一两个政府,有中国历史文化的数千年长流中,也不过是几十年的小过客。明天改朝换代,还不是中国文化还不是继续流传。lammark
Wiki条目,从来不限于学术或政治。从Wiki条目实际编辑情况来看,在简繁体汉字的争议上,政治因素要远远超过文化学术因素。所以请不要在条目中篡改这一情况。从事实来说,(1)中国大陆也有正体字(2)正体字在今天并不一定只指楷体字。在本条目强调“正体等于楷体,于是等于繁体/传统字体”,就是混淆概念,将一个大概念扭曲缩小。以一个文化、学术的题设,并不能掩饰偷换概念的做法,甚至更加显其卑劣。—Msuker 2007年11月4日 (日) 17:01 (UTC)
有论者提出一个很有趣的题材,原来在学术正名的争议中,有论言认为“政治因素要远远超过文化学术因素。” 正书体一词,古而有之,有其超越地域或狭隘政治,深刻历史文化的历史含义。以一两地政府的影响力,根本不能影响改变历史文化整体的价值。百科全书超越国界,属学术文化范围,言论自由,为学术服务,而非为政治服务,自然以历史文化为先。因为这里探讨的历史文化,不是一两独裁国家或政府可以随便左右得到。 —lammark
- 原文:“从Wiki条目实际编辑情况来看,在简繁体汉字的争议上,政治因素要远远超过文化学术因素。”
- 被转述后成为:“在学术正名的争议中,有论言认为“政治因素要远远超过文化学术因素。””
- 看来是个偷换概念的惯犯了。—Msuker 2007年11月4日 (日) 18:27 (UTC)
还是以上面说到的颜碑“京”字为例。它肯定是楷体,也可能是当时的正体,但在今天既不是中华民国或台湾的正体字,也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体字。反过来,一个行书体的“京”字,如果符合一定规则规范,则既可以是中华民国或台湾的正体字,也可以同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体字。
正体中文若要作为繁体中文的“另称”,就应该与做“楷体”意的正体明确区别,不要在条目中大谈做楷体解的正体,通过偷换概念造成繁体字就是楷体正体等假象或影射。同时以适当信息说明正体古已有做楷体意的用法,但是并非本条目本概念所取涵义。—Msuker 2007年11月4日 (日) 17:19 (UTC)
正书体是古而有之的认可名称,而繁体不过是近数十年的称呼,根本繁体就是对正体的相对新称,根本不能,亦没有能力取代旧称。大陆官方定性为繁体,亦不过只可行于其辖区内,不代表可影响整个华人社会。最简单,对面的台湾和海外华人就已经不会跟随大陆行政命令了,要不早就改用简化字了。文化总是在自由的地方植根和继绩流传发展,相信这是大陆不愿面对的无力事实。因此,不满繁体一词,或对中国文化有认识的人,都会继续文化的沿流,用正体字称谓。—lammark
- 正体的名称是由来已久,半点不假。但是,正体在此是相对于异体。正体字一般有一定规范,历史上也多次出现过中国执政者出面规范用字的情况,自秦始皇至清圣祖,不一而足。问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作为中国的执政政权,在推出了新一套的规范用字后,这套字在中国大陆范围内就是新的“正体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体字,不同于中华民国或台湾的正体字。从中立观点说,也无法说哪个是正哪个是异,所以一般以简体、繁体或简体、传统为区分。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的某个正体字、简化字,拿到清朝可能是异体字。但是同样,中华民国的某个正体字,拿到清朝也可能是异体字。反过来也一样,古代的某个正体字到今天可能都算异体字。中华文字本来就是发展的。从来没有听说过秦始皇“书同文”是背叛之前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或者说因为他是个暴君,则之后千百年至今的中文其实都是“异体”,真正的正体已经被他同掉坑掉了。
- 其实对于某些人来说,关键问题不在于繁体中文是否叫正体中文,而是简体中文是不是可以叫异体中文。不过可惜这里是Wiki,于是后者不符合中立原则。然后才有人想方设法来歪曲正体的概念,强调正体是由来已久的名称,达到繁体=正体、简体=异体的效果而已。开口闭口学术正名,结果却是偷梁换柱的方良之徒。—Msuker 2007年11月4日 (日) 18:42 (UTC)
- 即使正体名字古以有之,但正体这字却不是一个恰当的名称。正体一字本来就含糊不清,而且也过份主观,既没有描述字形特征,也忽略了字型沿革的历史,不合时势。即如清朝叫自己为大清,天朝。这在当时是合宜的。但清被推翻后,后世就只称为[清]了。中国一词历朝沿用,现代也是,如果某年以后,共产党政府覆亡,后世也只能指这一时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能以[中国]作官方名称视之。现在使用简体字的人比繁体多,如果必然要用正体呼之,则简体字更适合担当此名。但就客观的描述,简体/繁体的称呼最适合不过。—3dot
请问你们到底在争论什么?是在吵真草隶篆行这些书体,还是繁体汉字与简体汉字的区别?我想说明的是lammark你所说的正书体不是这里争论的正体。正书体是楷体,而繁简汉字都可以用正书体来书写。而是否应该称呼繁体字为正体实在是一个出于政治正统论而引发的争议。在历史上,一个汉字可以有多个写法,这一点是公认的,你说哪种写法才是正统的?以中华民国为正统制定一个正体汉字列表然后再告诉汉字使用者这上面的汉字都是对的,其它的都是不标准的,岂不可笑?自称传承真正的中华文化而忽略了汉字的创造性,一定要把按照真伪正异嫡庶划成分,只会遏制汉字的发展和多样性,最后评选出来的那些汉字也会像馆阁体一样为世人诟病。 一个混淆了的概念那就是正书体并不等于现在所争论的正体(或繁体),这个争论之所以这么激烈是因为两岸学者都想证明其所使用文字的正统性,而某些人也别有用心的借其证明政治的正统性。就历史的角度来说,正统汉字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现代人对规范汉字的理解误差。建议想对汉字发展史有初步了解的朋友们观看一下央视的纪录片《汉字五千年》当中详细的介绍了汉字从甲骨文上的一个符号演变为今日汉字的过程。还要建议lammark多读读善本,看看文献,查查书简,当中你会发现很多你认为非正统的,和你在学校学的不一样的汉字。你不能说魏碑中的“亰”“徳”等都是错字。你说你是读历史出身,请问你寒窗数载却连你所使用的汉字都没搞明白? 216.40.153.235 (留言) 2011年8月21日 (日) 04:13 (UTC)
“正体中文”名称一直在香港传统上被应用。
香港传统上都称日常使用的中文字叫作“正笔字”或“正体字”,在所有正式场合都必须使用,包括,官方文件,学校、香港中学会考等及流通刊物上。在大陆推出简化字方案前,香港人已有应用传统简体字,多称作“简笔字”,常用于民间非正式场合。香港人应用繁体中文之称,也是简化字出台后,受大陆所影响。但香港学校至今一般仍只接受正笔字,简笔字于考试场合会被当作错别字处理。故正体中文之称,绝非台湾当局提出在先,请修正刊出的错误资料。--lammark
- 是~吗?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吧,我完全不知道正体中文这名称以前在香港有被广泛应用过。在中文 wikipedia 里有很多前辈都是香港人,就让他们说说香港应用哪个称呼较多吧。在这里自说自话只会没完没了,所以这儿的前辈发表意见前我不打算再修改文章,搞编辑战实在很无谓,自己也嫌麻烦。只不过,当学习 red herring 这个词的意义时,上面一段绝对是很好的借镜。 AbelCheung 23:03 2006年5月7日 (UTC)
- 香港传统上都称日常使用的中文字叫作“正笔字”或“正体字”?可笑到极!--Dobs 05:46 2007年3月17日 (UTC)
- 我是香港人,香港人一般不会称繁体字为正体中文/正笔字/正体字,传统文件上也不会见这个称呼,[正体中文]这名词是近3,4年来,网络文化兴起才较多机会见到,相信与台湾一批电脑用家大力推动有关。正/异和正/副有主从之分,而且是抽像概念,应该从客观上的文字特征作区分。3dot 2007年7月9日 (一) 08:44 (UTC)
不知道是否网上编辑资料的一群人士,都较年青,多是生于文革开始之后的一代,还是多是电脑专才,多是理科出身,因此似乎都对中国文化源流,及香港掌故,多不太熟悉。从留言所见,一般只对近几十年的中文发展知之皮毛,对赤化之前的中文使用所知甚小。不错,香港目前都多见以繁体中文作称乎,但以提出“正体字”称谓乃近年才出现,则可见对历史文化知之甚少。“繁体字”为中共简化字出台后对传统中文的相对称乎,而非过去常用的名称。香港开埠一百五十多年,一直所使用的都是传统正体字,中共上台以前跟本就没有所谓“繁体字”名称的存在,因为根本没有官方简化字的定制,故又何来有“繁”的名称?有的只有称之为民间的俗字、简体字,凡公开、官方场合所使用的只有称之为“正字”的正体字,而不能用俗字或简字,此于港英年代的香港政府中文公文既是如此。对老一辈港人而言,都仍惯称呼传统中文字为“正字”、“正体字”或“正笔字”,因为过去就从没有“繁体”这个名词出现。香港今多以繁体字称呼,相信与简体流行,特别是电脑定制之时,为方便分辨之见采用俗称,称之为“简”、“繁”。但“繁体”一词对中国文化,或是香港历史而言,都是一个新名称,这点必须搞清楚。也许繁简二词在新一代的广泛应用,不少年轻人都已不知道官方简化字出现前的中文称呼,这是有点可悲。因为“正字”、“正体字”对中国文化,甚至是对香港而言,都不是这几年才出现的新名字,而是被七十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特别电脑年代里的一群,在文化中遗忘了的名字。香港的年轻的一代,竟然以为“正体字”一名乃由台湾一小岛吹过来,真是我香港教育的一大悲哀。
别人告诉我,留言要签名,所以请您签上您的大名。再者,称呼繁体字就是对中华文化的不敬,称呼正体字就是对中华文化的承认?这种看法恐怕就你能想得出来。首先请告诉我那些字是正体字?有没有一个规范?一个字的几种写法里面(或者更多)那个才是你认为可以传承中华文化的标准字符。216.40.153.235 (留言) 2011年8月21日 (日) 21:01 (UTC)
“正体字”名称的历史
目前我们写的正体汉字,原叫“正书”,即“楷书”或“真书”。《宋.宣和书谱》:“在汉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书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也。人既便之,世遂行焉。于是西汉之末,隶书石刻间杂为正书,降及三国钟繇 者,乃有《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晋王羲之作《乐毅篇》《黄庭经》一出于世,遂为今昔不赀之宝”。
“正”字从“止”从“一”。“一”者《许慎,说文解字》说:“一,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止”者“足”也,引申有达到,止于至善之意。因此“正”字有建中立极,不偏不倚,止于最好的地步。
所以“正书”即楷书,即“正体字”。我们将中国一脉相传的字,称为“正体字”,这个名称有其历史渊源。自汉朝发展到唐朝定型而大备,一千馀年来,基本上没有大的变更。正至中华人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遂对文字官方性简化,始有对正书有繁体之称。
正体字这个名称本来就有了。你们可以去看民国时代公布第一批简体字的公告。维基百科上也有。原文摘录如下:
说明 1、简体字为笔画省简之字,易认易写,别于正体字而言。
- 在中国政府没有承认简体字地位的时候,简体字属于民间俗用,与其它错别字一样,都属于“异体字”,显然有别于得到官方承认的“正体字”。而在任何字得到中国合法政府确认、使用之后,显然就不再属于“异体字”,而是中文的“正体字”。“正字”、“正体字”、“正书”等词语的出现,何须等到什么民国。但是,这些词语在今天的意义与之前的差异,又哪里是什么民国的公告可以说明的?
- 今天的“正体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控制范围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体字,即以简化字为主、传承字等其它字为辅的一系列规范用字。在中华民国政府控制范围,指的是中华民国的正体字,即以未简化字或繁体字为主、其它用字为辅的一系列规范用字。那么,如果一个条目只说“正体字”,指的到底是哪一边的正体字呢?显然意义不明,所以不适合做条目名。而“繁体中文”、“简体中文”就很明确了。当然如果你要叫什么“传统中文”,本身也没有问题,但是牵涉到常用性问题。
- 归根到底,今天的简体中文都是正体字。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政权,有权力有理由给任何简体字、简化字授予“正体”的资格,就像秦始皇有资格废六国文一样。—Msuker (留言) 2010年1月10日 (日) 12:05 (UTC)
据中共称大陆仍有1%的民众坚持写正体中文
这个是我以前看中共的党报所说的(因为只是报纸所说且无网站资料所以没将这段话加到条目中),后来我也在网上看到了“胡总书记”所写的书法,也是使用正体中文,暂时还没听说过有拿简化中文写书法的。--P2p 04:35 2006年9月8日 (UTC)
- 不知道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是不是真做过统计。我在大陆长大,二十多年几乎没见过日常生活中写字,写繁体/正体的。当然,不排除一些老年人由于习惯所致,一些字按繁体写法写。年轻人几乎不可能。大多数人看繁体/正体的书报都会有点吃力,更谈不上写了。书法属于另一回事,正体简体写得好看就好。草书其实都是简体吧。呵呵- Munford 02:46 2006年9月9日 (UTC)
这1%的人里面还包括了中共的胡锦涛,还有江泽民,江泽民在任期间去各大军区题字,没听说过他用简化中文给军区写书法留念的--P2p 03:06 2006年9月9日 (UTC)
完全使用繁体相信几近于零,但繁简杂用还是大有人在的...Stewart~恶龙 16:13 2006年11月15日 (UTC)
我和不少内地人交谈过,他们(特别是用电脑交谈时)本身当然使用简体,但遇到港台的人使用繁体,他们是能够看懂的,虽然要他们写或者要打繁体出来有一定的难度。大致上和新加坡差不多。 AbelCheung 12:30 2007年3月29日 (UTC)
在广州,有许多建筑物都是以繁体字命名,大部分的学生在使用QQ聊天时亦都喜欢使用繁体字,打繁体字其实并不复杂,只要另外安装一个文字输入法就可以了。详情看一下广州学生网同学们的繁体字留言。不过,在内地(泛指广东以外地区),民众几乎不会在日常生活或网络聊天中使用繁体字,我问过一个内地网友,据他说:“繁体字?我们这里没有这个概念!”,他说在河南根本不会使用繁体字,他们大部分人都不大会看懂繁体字。--瓜皮仔 13:05 2007年3月29日 (UTC)
河南的确很少使用繁体字,特别是官方,但这不代表所有的河南年轻人看不懂繁体字,不会用繁体字。因为我就是河南年轻人。请[瓜皮仔]谨慎自己的发言。 [绝版维吉尔Ⅼ]
本人作为一个河南00后表示我不仅可以看的懂繁体字,我还会写繁体字,平时我都是自己翻着新华字典一个字一个字的练的。尽管可能有些地方不规范,但也不至于像“瓜皮仔”所说的那样“根本不会使用繁体字,他们大部分人都不大会看懂繁体字。”—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你们都是渣渣(对话|贡献)于2017年9月8日 (五) 11:16 (UTC)加入。
颜真卿书法
可否说明一下放那张颜真卿书法的理由。不然我个人觉得那是多馀的,甚至让我有其他的联想。 Gemacdde 12:12 2007年1月20日 (UTC)
来源回应
关于“中华民国教育部明令使用的一套有明确准则的繁体中文文字”之来源如下:
資料來源:《教育部公報》第21卷, 第5-6頁。1976年9月30日 官方文書:教育部函,1976年9月13日 臺(65)社字第24416號 主旨:(中華民國)學校學生應習正體字, 以學生為對象之用書,亦應以正體字 印製,不得使用簡體字。
至于正体字的范围,以1981年公布之常用字表、次常用字表、罕用字表为准。 123.192.22.158 14:02 2007年3月8日 (UTC)
翻译分开的来源
马英九
马英九的说话在这里。
“‘正体中文’在中国大陆使用普遍”一句有歧义
到底是“正体中文”这一称呼在大陆使用普遍,还是“正体字(繁体字)”在大陆使用普遍?如果是前者,我表示质疑,请给出资料来源。如果是后者,请修改为没有歧义的写法。-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26日 (三) 02:21 (UTC)
大陆的正体字和台湾宣传的所谓正体字意义不同。大陆的是正异之分(例如新出版的新华字典,新闻在介绍时就说加入了若干正体字标注),而台湾的是正简之分,认为自己使用的是正统汉字,其他的都是非正统的... 216.40.153.235 (留言) 2011年8月26日 (五) 22:06 (UTC)
关于日本的段落
关于这一句:“在日本,正体汉字被称作‘正字’、‘正汉字’或‘旧字体’。”我有疑问。在日本,通常的称呼是“旧字体”这一点没有怀疑,但前面两种称呼是没有见过的,请给出来源。
另根据日文维基[1]的目录编排:
- 2 正字体
- 2.1 康熙字典以前
- 2.2 康熙字典体
- 2.3 当用汉字・常用汉字
- 2.3.1 旧字体
- 2.4 简体字
- 2.5 繁体字
- 2.5.1 韩文汉字
- 2.6 新字形
- 3 异体字
- 3.1 异体字の事例
- 3.2 异体字の认定
- 3.3 文字集合と异体字
从中可以看到:日本人仅仅是把“正字体”和“异体字”相对立的,“正字体”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不同而已。我不清楚“正字”“正汉字”是否就是这里的“正字体”。如果有关联,则很显然现在的写法是有问题的。-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29日 (六) 08:56 (UTC)
- 谢谢指出这个问题。这个页面过去有不止一个人试图扩大“正”字的概念,多半是有明显政治用意的。具体的例子见上面的争论,偷梁换柱不一而足。—Msuker (留言) 2008年11月29日 (六) 09:20 (UTC)
- 我阅读了正体字条目和本条目相对照,并总结了一下,大家看看我的理解对不对:
- 台湾网友中:“正体中文”的强烈支持者或者“简体中文”的强烈反感者眼中,“正体中文”和“正体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正体字”一语在台湾是指中华民国教育部规定的字体、规范写法,
- 而“正体中文”一语则是指除简化字以外、诞生于1950年代之前的所有传统汉字的统称,也等于说“正体中文”包括“正体字”和“异体字”两部分。
- 但有时候(特别是与“简体中文”并列时),部分人也将“正体中文”狭义地等同于“正体字”(有意或无意地)突出后者的“正统性”。
- 如果上述理解正确,我建议将不同观点派别的人士、对这些术语的不同解释,分门别类加以定义(最好有图表作对比),各派观点清晰罗列,也就是最符合真实现状的文字了。像目前这样子,有些句子说“正体中文”包含“正体字”和“异体字”,而另一些句子又把“正体中文”“正体字”合二为一偷梁换柱当正统、视“简化字”为异端,给读者的印象是不是自相矛盾呢?-percyboy (留言) 2008年11月29日 (六) 11:27 (UTC)
- 差不多这个意思吧。但现在做此举动的并不是只有维基编者,还包括诸如马英九等知名人士。维基只需要记载、阐明情况就可以了。—Msuker (留言) 2008年11月29日 (六) 14:01 (UTC)
繁简使用人数的问题
现时指的繁简对半,都是包括新马在内计算的,具体比例无法统计,不过以后应该会简体比繁体多,现时仍时比例对半。—Mokaw (留言) 2009年5月28日 (四) 03:24 (UTC)
此条目论述以部分区域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观点。 |
正体字这个词其实可以有多种意思,除指某地的标准文字外,也可以指祖先传下的正统文字。请看这儿的文章,是马英九的公开演讲:
http://203.65.42.172/taipeicity8/pub/LIT_8.asp?ctyp=LITERATURE&catid=0<yp=LIT_8
区域名称
“大陆”、“香港”、“台湾”等等的名称由来已久,含义明确,不应该加上中国的前缀。正如你在非国际性的正常讨论中不会说:中国上海到中国南京有火车直达一样。什么“中国和中国香港与台湾两地”这一词组,根本是制造阅读障碍。而且为了形式上强调中国对于香港的主权,反而混淆了概念。大陆和中国一词的范围不同,把大陆全部改成中国反而使港澳的问题变得不清不楚。综上,原文已经很明确,故回退。—Msuker 2007年10月9日 (二) 06:34 (UTC)
条目中有关正体字名称来源的信息
我认为应该移出到楷体条目。本条目所涉及的正体、异体、简体、繁体等等根本就不是在讨论一个字是篆、隶、楷、行、草书或什么。正体历来可以指楷体,楷体也历来有称为正体,但是这完全不是本条目讨论的正体的涵义。在此条目使用做楷体解释的“正体”一词,是混淆视听,偷换概念,应该清理、转移。—Msuker 2007年11月4日 (日) 17:43 (UTC)
“正体字”至少可以有两种意义:
- (1)楷体字。相对楷体的其它书写体,比如行书,甚至都有做“伪”的说法。
- (2)相对异体而言的较规范汉字。
将中国大陆简化字系统以外的繁体中文、传统中文称为“正体中文”,不过是想以(2)的意义,强加点正宗观念、权威而已。这点在条目中已经有比较明确的叙述,虽然缺乏可查证材料,但是基本可以算作中立性观点,陈述了双方主要论点。
但是将(1)的涵义、来源、历史、发展强加到(2)的范畴内,就严重违反百科明确、公正、中立等宗旨。正体字与异体字的区分,相较楷书与非楷书的区分,根本就是天壤之别。—Msuker 2007年11月4日 (日) 18:08 (UTC)
台北市市长马英九认为
--Wengier 05:08 2005年7月22日 (UTC)
- 好像是马英九与其拥护者的意见吧,或者是表明“正体中文”更加正宗之解。如果按台湾的“正体中文”标准的话,“台”字作为异体字,是不应该用的……--zy26 was here. 05:30 2005年7月22日 (UTC)
- 臺和台本来就是两个读音相似的字,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字,并不是甚么异体字,只是被假借了而已。--218.188.0.150 06:48 2005年7月22日 (UTC)
- 经查“台”音ㄊㄞˊ时,为“臺”之异体字。请参考《国语辞典》,网址为"http://140.111.34.46/dict/" ,亦可参考《异体字字典》,网址为"http://140.111.1.40"。
- 上面给的那个《国语辞典》的网址好像进不去。据《异体字字典》,“台”这个字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浙江省台州、天台山等地之台的旧读”,另一种是“台的异体字”。不过确实,根据此字典,“台湾”其实才是标准或正统写法,而“台湾”则是台湾大众的简化或习惯写法。--Wengier 14:04 2005年7月22日 (UTC)
- 经查“台”音ㄊㄞˊ时,为“臺”之异体字。请参考《国语辞典》,网址为"http://140.111.34.46/dict/" ,亦可参考《异体字字典》,网址为"http://140.111.1.40"。
- 臺和台本来就是两个读音相似的字,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字,并不是甚么异体字,只是被假借了而已。--218.188.0.150 06:48 2005年7月22日 (UTC)
- i think that's not quite good too, it should be 最近有许多人认为instead of 最近有许多人,如台北市市长马英九认为, not only tawianese, i'm from hong kong, i think you know wat i mean right? not decreaing any of tawian, but remember wikipedia's 维基百科的五大支柱政策. sorry that using english(it's bad too), im in school right now 文豪 对话 网页 20:24 2006年1月6日 (UTC)
- 香港赶紧禁止英语,这是殖民时期留下来的病!中文这么烂还想纠正,你连英文都写不对!几个句子就二十多个错误。--2.245.165.251(留言) 2016年10月1日 (六) 01:09 (UTC)
正体字
大陆的官方文献中甚少使用“正体字”一词,相对于被废弃的异体字,通常称为“选用字”。--水水 00:32 2005年10月21日 (UTC)
- 这种说法或有误,看: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与规定的正体字同音、同义而写法不同的字。如果硬要去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太过于政治化了,上升到正统之争太无聊了。--刻意|Talk 11:15 2006年3月7日 (UTC)
我发现有些繁体字的用户总喜欢自居正体
用正体字作为和简体字平行的概念,可是现在中国大陆的正体字就是简体啊。我请求你们能不能照顾一下简体字用户的感受,在同时使用这两个概念的时候用繁体字这个称呼,或者至少用“台湾正体字”、“香港正体字”这样的称呼。每个人都有特别不能忍受的东西,我就特别在乎这点,谢谢合作。--Mukdener|留言 13:17 2006年4月6日 (UTC)
会 尽量改,不过通常如果出自本身就是繁体字的地区,说正体字就自然带有背景,也不能说别人错,受不受得了这个称呼还是个人问题,我们尽量会兼容照顾一下。不 过对于简化用字的“正体字”也应该叫做“规范汉字(中国大陆)”会准确些吧?而“台香澳正体字”或者在前加个“传承”叫做“传承正体字”(“全传承字”) 就没问题吧?
当然,也希望照顾一下用“传承正体字”的用户,因为事实上根本没有人故意把笔画复杂化,如果说那个是“繁体”,也未免会有Mukdener一样的感受啦。顺带一提,最好也不要用“简体字”这样微软制造的词汇,毕竟还是用“简化字”比较合适--翔风Sasuke☆有事找我*^-^* 14:07 2006年4月6日 (UTC)
“传承字”“传统字”都是可以的,但是正体仍属自封,除非叫“台湾传承正体字”,总之不要代表汉字正体就好。“正体”怎么听着都有南明小朝廷的味道,在台湾内部怎么说都无所谓,放到中文维基面对全球中文使用者最好避免“以自己为中心”。--Mukdener|留言 14:55 2006年4月6日 (UTC)
我想了个好办法出来:以后我们叫繁体字“旧正体字”,叫简体字“新正体字”,简称旧字新字。这样好不好?--Mukdener|留言 15:23 2006年4月6日 (UTC)
哈哈,我本来也有这个想法,只不过怕有人攻击“通用传承正字”很陈旧不懂得进步呢--翔风Sasuke☆有事找我*^-^* 15:26 2006年4月6日 (UTC)
出于对繁体字用户的尊重,我决定以后叫繁体字为“传统字”,传承字维基另有概念了暂时考虑不用。所以以后就是传统字用户和简化字用户,这就算是对中文词汇一次“政治正确”的改良尝试。另,不得不佩服英语的先见之明啊。--Mukdener|留言 15:38 2006年4月6日 (UTC)
“ 繁体字”这样的辞汇也不知道是谁创的?该不会也是微软吧?如果是这样的话,实在没什么道理要将我们所用的字改称繁体字。从我学会写字开始,就称这样的字为 “国字”、“汉字”、“正体字”,连“传承字”的说法也是看了维基才知道(自己承认孤陋寡闻),“繁体字”的说法是最近几年才有。我个人学会写简化字后, 就很喜欢用,因为笔划少,写多了手不酸,但常被看不懂的人(尤其是长辈)骂:“你写那什么字?连正体都不会写!”我及我的长辈们这样说并没有任何自居正统 或其他的意思,而是本来我们就叫这种字为正体。我觉得对使用“传承正体字”的人来说,如果他们不常看或写简化字,他们不会认为所用的字是繁体字。这并不是 也没有自居正体的意思,“也没有以自己为中心”的意思。当然,如果媒体、网路等传播工具不断推销“繁体字”这个词汇,我想大部分的人有可能会逐渐习惯。至 于称旧字新字,也不是不行,只是现在大部分的中文使用者不懂什么叫新字旧字。若叫“台湾传承正体字”,可能有非常多的中文使用者要抗议台湾剽窃汉字 (笑)。--Sangye 15:51 2006年4月6日 (UTC)
估计“繁体字”起码是微软中国“发扬光大”的,不过用“传统字”的说法倒是符合英文翻译……感叹英文的准确,哀中文的难处--翔风Sasuke☆有事找我*^-^* 23:26 2006年4月6日 (UTC)
- 我觉得有趣的是中国很早发明活版印刷,但是却不常用,到清代主流还是直接刻一整块木板。为什么那个时候刻板印刷不用简体字?笔画减少不是可以省很多人力成本吗?
- 我猜繁体字能保存下来,除了笔画美感外,复杂的笔画搞不好也可以平均分摊凸字在纸面上所受的压力。至少交错的笔画可以提供强度。简体字虽然好刻,但是较少的笔画说不定在木头上很快就断裂了。以上全都是我的猜测。
- 现在的繁体字应该是传承正楷这个体系的汉字。至于历代写行书或草书的,几乎大部分都是写简体字。我不是专家,但是我认为古代写字的人正楷通常不写简体字, 行草则通常都会省笔画。要因此叫繁体字是正体,我觉得不太妥当。现在觉得繁体字是历史的主流,那是因为古人的草稿跟笔记多半不会留到今天。 -- Toytoy 00:33 2006年4月7日 (UTC)
- 置身事外的英文当然更容易中立准确,这叫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好像NPOV的Commonwealth,中文翻译成“英联邦”,不是很传神?另外,支持“简化字”和“传统字”的说法。并在WP:POINT里做相应修改。-无名无形 01:24:56 2006年4月7日 (UTC)
- 早阵子澳洲举行英联邦运动会,有原住民抗议人士管英联邦叫作英贼帮(Stolenwealth),一笑。--邓启昌 01:39 2006年4月7日 (UTC)
- Toytoy说得对,在明清印书版片上确实有相当多的字型被简化,目前的简化字中很多也是经过历史演变而来,而并非拍脑袋而得。--蓝色理想@郁郁竹林 06:18 2006年4月7日 (UTC)
- 置身事外的英文当然更容易中立准确,这叫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好像NPOV的Commonwealth,中文翻译成“英联邦”,不是很传神?另外,支持“简化字”和“传统字”的说法。并在WP:POINT里做相应修改。-无名无形 01:24:56 2006年4月7日 (UTC)
有些人喜欢叫自己所用的文字为正体的这种事就和有些大陆人看到模板上有中华民国就不能接受一样。两岸人士各有自己顽固的立场,还能说什么呢?所有的麻烦都是中国人自己搞出来的。中国人内斗了几千年,或者说,帮少数上位得利者斗了几千年,哈哈。--百楽兔05:11 2006年4月7日 (UTC)
- 所以才有维基存在的必要呀!美国人还不是叫NBA冠 军篮球“世界冠军”?真是同中国以前的“天下”概念如出一辙,只不过晚了几千年而已。我一开始还认为“简体字”“繁体字”很中立,殊不知“繁体字”含有对 传统中文的蔑视。就好像中国佛教自称“大乘”,却叫别人“小乘”,而“小乘”自称“上座部”,将“大乘”叫做“大众部”或者根本不承认大乘。人的先入为主 的偏激可见一斑。不过不必自卑,消除隔阂,达成Wikipedia:共识,维基百科的价值就体现了出来。-无名无形 05:50:07 2006年4月7日 (UTC)
- 我 不明白这有什么好争的,我在大陆从来没有听过“正体字”这个词,只是将简体称为“规范用字”。既然台湾语言有这个词,用了这个词也不是意味着简体字就非法 了,大家谁愿意用自己习惯的词就用,反正代表同一个物体,谁也不会混淆。我想起清朝官员对皇帝自称“奴才”,汉族官员不满,皇帝特许汉族官员称“臣”,大 家皆大欢喜。岂不知在皇帝心目中奴才比臣的地位要高。中国儒教的传统就是要争这个“名”,所谓“名不正就言不顺”,对于繁体、简体这个“名”我觉得没有多 么重要。当初活字印刷没有发扬,据说就是因为印俚俗书的字不能再印圣人书。--方洪渐 10:32 2006年4月7日 (UTC)
我 也赞同方洪渐网友的看法,其实这没有什么好争的,愿意称正体字、繁体字、传统字都可以,称简化字、简体字、规范用字都可以,其实大部分的中文使用者不会混 淆,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要规定中文维基的用户一定要怎么称呼它。没有必要认为称正体字就有自居正统的意思,那只不过是原本的名字,虽然这名字因为台北市长 马英九等政府官员反对称繁体字而认为应称正体字而声名大噪。称为繁体字也并没有对传统中文的蔑视,其实可能正好相反。--Sangye 15:01 2006年4月7日 (UTC)
关于简体字、繁体字的词源,事实上与微软无关。记得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课老师已经使用这样的称呼了。当时大约是80年代初,微软的任何产品都尚未进入中国市场。当时我在广东省开平。--地球发动机(〠✆ - ✉✍) 03:21 2006年4月8日 (UTC)
- 我 认为到底叫什么字,其实无妨,而且常常是要看上下文。用相对的角度来看,traditional character当然是比简体要来得繁复,因此称作繁体字。用绝对的角度来看,traditional并没有多加笔画,所以并不是特别“繁化”(相对于 简化)的字,因此称做正体字。站的位子不同,用的术语就会不一样。比方说国文老师就会说:怎么写简体字不写正体字呢?比方餐厅里帮大家点菜的伙计就会说: 繁体字写起来麻烦,用简体字写才来得及把您点的菜记下来。--Theodoranian|虎儿 =^-^= 03:42 2006年4月8日 (UTC)
我 觉得其实对字的称呼或许反映了一种心态(只是有可能),就是觉得“正体字”才是“正统”的。不管怎么样,大陆的同胞使用简体字已经习惯,他们大多对繁体字 /“正体字”也并无不快。不如互相尊重,共同使用,别再摆居高临下的态度了。海外同胞识简写繁,大陆同胞识繁写简,不就得了。
讲“正”的话恐怕繁体字比不过篆体,更不用说甲骨文了,理由实在不充分,不如繁体、简体这样的中性称谓。即使要在汉字系统中评出一个“正”的来也不能只由部分人甚至个别人决定。--User:Saya
- 提醒一点,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大陆人总认为“简体”、“繁体”是中性称呼,我也是大陆人,我以前也一直这么认为这是“中立”的称呼。后来才知道台湾人不这么认为,人家台湾课本中都是用“国字”一词,压根没听说过“繁体字”这种叫法。把他们闻所未闻的“繁体字”的叫法强加给他们,他们会认为这是蔑称,似乎是“刻意繁化”(刻意增加笔画)过的文字。 -- Yejianfei(留言) 2013年8月20日 (二) 21:50 (UTC)
我又发现一个荒谬的现象
某 些台湾用户提出了“正体字”这个概念在大陆不常用的说法,并指出大陆经常用“规范用字”。那么很明显了,他们认为“正体字”这个概念就是指他们用的“传统 字”,而不是“符合字型规范的字”,在他们看来正体字这个概念的所指仅限于他们使用的符合台湾官方标准的汉字。对于此种认识我没有任何意见,但是鉴于此我 认为有必要对这个条目进行相应的修改,或者建一个新条目,以使简化字用户明白这是一个台湾人的专用概念,是对台湾的“传统字”的专有称谓。否则我就要问,当这些用户在使用“正体字”这样的概念的时候,你们凭什么把台湾自己的标准作为所有汉字的标准强加到我们头上?--Mukdener|留言 14:10 2006年4月12日 (UTC)
- 这条目本身已说了“符合规范的字体,由于现在汉字演变的历史,正体字在不同的具体场合中有不同含义。”“正体”是相对的标准:在台湾,“正体”就是传统汉字,在大陆,“正体”就是简化字,即规范汉字。大陆官方文件也有使用“正体字”一词的(虽然只是近几年的事),见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第 3.3 节。--水水 15:32 2006年4月14日 (UTC)
- It doesn't make sense, 基本上您的言论只证明您是在不高兴台湾的用语, 并没有尊重到对方, 这样您又如何能要求对方尊重您呢? 万一对方也请您别把中国大陆语境的话到处乱用呢? 大陆常用的说法台湾也不见得常用, 这是不是也该是另个荒谬的现象呢? 异中求同才该是王道, 而不是一昧的偏见。--Rexer 20:24 2006年5月19日 (UTC+10)
- 你 的话貌似有理其实不值一驳,如果我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大陆语境的话并且有人指出的话,我一定会换个表达方式,而不是找各种理由给自己开脱。事实上,在“正 体字与简体字”这个例子里,不尊重别人的正是台湾人。我指出这一点反倒变成不尊重对方了。有些人的思维方式还真是自私啊。--Mukdener|留言 17:38 2006年6月19日 (UTC)
- 说 不值一驳, 你却又驳, 像不像你自己提到的"找各种理由给自己开脱"呢? 你在上头明明说“正体字”这个概念在大陆不常用的说法, 奇怪了, 大陆不常用, 台湾使用就不行吗? 台湾有不尊重的要求大陆一定要认同吗? 你还真符合你自己说的"有些人的思维方式还真是自私啊". 不尊重别人的不是台湾人也不是大陆人,而是你个人的偏见吧。--Rexer 20:18 2006年7月15日 (UTC+10)
- 你 的话貌似有理其实不值一驳,如果我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大陆语境的话并且有人指出的话,我一定会换个表达方式,而不是找各种理由给自己开脱。事实上,在“正 体字与简体字”这个例子里,不尊重别人的正是台湾人。我指出这一点反倒变成不尊重对方了。有些人的思维方式还真是自私啊。--Mukdener|留言 17:38 2006年6月19日 (UTC)
正体这个词与台湾的政治正确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
如果非要钻研,因汉字的多义性,我们能随意解释。
- 繁体
- 正面解释:繁荣、繁多、繁华
- 反面解释:繁复、繁琐、繁杂
- 简体
- 正面解释:简洁、简捷、简便
- 反面解释:简陋、简略、简单
由此我认为维基人被怂恿用“正体”这个词,是因为“正”这个字不易反面解释,便于偏向台湾的政治正确。64.94.46.39 06:48 2006年12月25日 (UTC)
其实“正体字”才是正确的名称,因“繁体字”的称呼是在有“简化字”后才有。 --すぐる@武蔵 03:17 2006年12月26日 (UTC)
- “ 正体字”这个名称出现的更晚,实际是台湾政府出于政治考虑编出来的一个词,虽然我认为既然台湾政府主张官方名词为正体字,使用“台湾正体”也无所谓,既然 台湾叫“正体”,只要前面加上“台湾”就可以了。但实际是繁体字这个名词出现很久以后才有正体字这个名词,是为了和大陆区别,而繁体字是在民国时期30年 代就有了。--方洪渐 03:27 2006年12月26日 (UTC)
- 方洪渐同志如果对中国文字和书法有1或2点点了解的话,就不会认为“正体字”“实际是台湾政府出于政治考虑编出来的一个词”。“正体字”这个词和概念在1000年以前或者更早就有了。古时,正体是相对于异体俗体简体和别字而言。中文的书写在楷体出现以后就完全稳定了下来。“简体”不过是指民间偶尔使用的异体字而已。中共搞的是“简化字”而不是“简体字”。如果要说“政治正确”的话,这个政治正确在宋唐汉朝或者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民国九十五年 04:50 2006年12月26日 (UTC)
- 1930年代初国民政府要推行简体字时,支持者谓语言用来沟通,何必要拘泥于正体。故“正体字”这个说法并非台湾出于政治考虑的人所创--利用者:Sl 14:18 2007年1月6日 (UTC)
请考虑一下,当年的正体字和今年的正体字,词义是否完全相同--苍空 翔 有事找我 2009年9月1日 (二) 18:18 (UTC)
马英九: 正体汉字不但代表文化传承,也展现文字之美,身为炎黄子孙仍应扮演保存汉字的历史角色。
- 马英九为“繁体字”正名为“正体字”请命
- 台北市市长马英九莅微软公司演讲纪录
- 壹、演讲时间:93年10月13日(周三)下午3时40分
- 贰、演讲地点:国泰金融大楼七楼演讲厅
- 参、主持人:微软公司邱总经理丽孟
- 肆、主讲人:马市长英九 记录:范贤媛
- 伍、讲题:也是“正名运动”—为“繁体字”正名为“正体字”请命
--民国九十五年 17:33 2006年12月24日 (UTC)
呵 呵,“汉语拼音主要是以外国人为服务对象的”,不知道这是马英九自己误解呢,还是代表了台湾人的普遍观点?真是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可以对事物随意解读啊。 对于这种观点大陆人除了无语还能有什么话可说吗,恐怕张嘴就要骂娘了吧?由是观之,正体字繁体字之争根本就是政治斗争的延续,在观众看来整个过程充满了喜 剧效果,而且演员们表情越严肃喜感就越强烈。尤其令人“惊喜”的是转换标签还知道改成台湾正体以避免地域中心,精彩精彩。--lvlLll2cl3rl3l~|留言 06:06 2006年12月26日 (UTC)
- Mukdener在骂自己的娘前,应该增强自己阅读理解中文的能力,不要丢沈阳人的脸。“汉语拼音主要是以外国人为服务对象的”,这当然是指马英九在台北的路标一类公共标示物上使用汉语拼音的做法。--民国九十五年 06:15 2006年12月26日 (UTC)
- 我删除了侵害著作权的文字,请民国九十五年不要转贴它处有著作权的文字来参与讨论。--Theodoranian|虎儿 =^-^= 06:19 2006年12月26日 (UTC)
- 呵呵,真是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可以对事物随意解读啊(也许你对我还不只是政治斗争这么简单,应该包括私人恩怨在内),你的表演能再慷慨激昂点儿不?另请问虎儿,如果注明作者是否属于侵犯著作权?为何不能让观众欣赏无删节版的精彩表演?--lvlLll2cl3rl3l~|留言 06:31 2006年12月26日 (UTC)
- 请Mukdener不要继续丢沈阳人的脸。我对你的“恩怨”毫无兴趣。--民国九十五年 06:42 2006年12月26日 (UTC)
- 嘿嘿嘿。--lvlLll2cl3rl3l~|留言 06:50 2006年12月26日 (UTC)
- 注明原作者仍然是侵害著作权的行为。提供连结即可。--Theodoranian|虎儿 =^-^= 08:01 2006年12月26日 (UTC)
- 嘿嘿嘿。--lvlLll2cl3rl3l~|留言 06:50 2006年12月26日 (UTC)
- 请Mukdener不要继续丢沈阳人的脸。我对你的“恩怨”毫无兴趣。--民国九十五年 06:42 2006年12月26日 (UTC)
- 其实之所以马英九会说“汉语拼音是以外国人为服务对象的”我觉得是合理的。姑且不论“外国”包不包含中国大陆在内,台湾政府一直以来(到现在为止)都是以注音符号作为教材上的拼音方式,而汉语拼读系统一直没有一个稳定的版本:从最早的威妥玛拼音,后来的注音符号第二式,到现在汉语拼音(台北市等)与通用拼音(中央推行)的对抗。由于这样的混乱,汉语、通用拼音对于台湾本地人的帮助其实不大(大部分的情况下,台湾人都是使用注音符号背记发音),采用汉语拼音的目的应该是希望让foreigner能使用其他地区惯用的汉语拼读系统。当然通用拼音也有可取之处。(我个人支持用汉语拼音,因此这段话多少有点POV。)--笨笨的小B | 20巷 19:20 2007年1月2日 (UTC)
- 如 果中国大陆的汉语拼音是用来教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学习发音的话,并无大问题;但如果采用汉语拼音的目的是为操外语的人士能了解汉语发音的话,现在中国大陆的 汉语拼音未能达得到,因这套系统偏离国际音标很远。汉语拼音唯一好处是无须使用像 ɔ 一类非基本26个罗马字母的符号。汉语拼音的 q/x/zh/z/o/ao/ou 完全不同于国际音标或大部分拥有众多使用者的语言。汉语拼音既然有er,就把o改成or吧(ou应改作o)--利用者:Sl 05:15 2007年1月3日 (UTC)
- 就 拿您的例子来说。如果q/x/z改成tch、ch和ts,怎样?我觉得这样会令汉语的拼音显得挺累赘的……我见识很有限,但粗略看来,汉语拼音最少是一套 全中国大陆通用的标准,代表了汉语这世上仅存的表意文字。这么一套标准,比俄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的转写方案简单。我不懂bopofomo,但乍看来都 好歹是另一套标准。撇开通拼不计,两岸两种标准,各自沟通都没问题。--Xieza 10:19 2007年1月5日 (UTC)
- 我上面就说了用来教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学习发音的话是可以的。汉语拼音既作为全中国大陆通用的标准,也是个简单的标准,但简单不代表易明,尤其是没学过汉语拼音的人看着由汉语拼音书写的串法去读中国人名地名时。--利用者:Sl 14:22 2007年1月6日 (UTC)
- 就 拿您的例子来说。如果q/x/z改成tch、ch和ts,怎样?我觉得这样会令汉语的拼音显得挺累赘的……我见识很有限,但粗略看来,汉语拼音最少是一套 全中国大陆通用的标准,代表了汉语这世上仅存的表意文字。这么一套标准,比俄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的转写方案简单。我不懂bopofomo,但乍看来都 好歹是另一套标准。撇开通拼不计,两岸两种标准,各自沟通都没问题。--Xieza 10:19 2007年1月5日 (UTC)
马英九的演讲只代表他的个人看法,他愿意请命就去请命,真正目的可能和汉字传承中华文化没有一点关系(理解万岁),却让你们吵得面红耳赤。民国九十五年同志,你说谁丢沈阳人的脸?原以为东北都是汉子,没想到还有你这种唧唧歪歪,窝里起哄的人。216.40.153.235 (留言) 2011年8月26日 (五) 22:48 (UTC)
本条内容应并入规范汉字条目
“正体”本来是指规范的汉字字体。中国大陆的正体字就是由简化字加上传承字构成的。今天中国台湾等地区的所谓“正体字”也和古代中国各个朝代的正体字不同。从中立的角度出发,不提倡在维基百科上撰写条目时将繁体字加传承字称作正体字,而现在的条目分布很有可能误导读者对这种中立性的全面理解。
建议:正体字条目重定向到规范汉字,内容并入规范汉字。不要重定向到繁体字或设置消歧义页,因为实际上正体字也包含简体字之外的传承字,二者不是同一的关系。--徐清白 2007年5月26日 (六) 03:14 (UTC)
繁体字与正体字根本是同一种字
现时最为正规的是电脑TTF字体,BIG5从电脑字体开始就一直使用至今,字形基本不变,英文名称也不变。繁体的名称是微软一直所使用。从正确观点来理解,只不过是大陆与台湾现时的解释不同,建议将繁体字与正体字合并,并且整理。
以上未签名留言来自user:Bajatvj,2007年10月18日
基本上,台湾教育部有收录异体字,如果硬要说台湾使用的是正体字,那么异体字就不是台湾可以使用的字,也不应该教授--苍空 翔 有事找我 2009年9月1日 (二) 18:25 (UTC)
正体字和繁体字应该是两个概念。首先我声明,我所说的正体字是传统意义上的而不是现如今所争论的所谓台湾正体。古代有正体字也有异体字,但是他们的比划与简体字相比都比较多且繁杂,所以繁体字应该包括古时的正异体字。异体字不代表他的写法就简单,只不过是官方不常用罢了。例如处这个字在繁体字中的其中两种写法,“处”,还有一种下面是个“匆"(抱歉打不出来),在明代的官方文书中,第二个多做动词用,第一个多做名词用,而今日之台湾则普遍使用第一种,名曰正体。请问繁体和正体的概念怎么能等同?216.40.153.235 (留言) 2011年8月26日 (五) 22:31 (UTC)
建议移动到“传统汉字”。这篇文章讲的是汉字,而不是文体。
“繁体中文”这个标题令人以为是说用传统汉字(繁体字)写作的一种中文文体。很明显这篇文章讲的是传统汉字,讲“字”而不是讲“文”,所以建议标题改为“传统汉字”。第一,可以避免“繁体”“正体”之争,第二,本来就是流传几千年的传统汉字,以“传统汉字”命名最为妥当。--Newzebras (留言) 2009年9月19日 (六) 10:31 (UTC)
- (+)支持--서공·Tây Cống·セイコゥ (ㄊㄛㄦㄎ / 词 / 坛) 2009年9月19日 (六) 11:03 (UTC)
“繁体字”在台湾正体中被自动转换为“繁体字”
在“繁体字”这一个段落中, 如果选择自动转换为台湾正体, 所有的“繁体字”这个名词都会被错误地转换成“正体字”, 其他的转换选项未有此现象, 特此回报。Ywang.tw (留言) 2010年9月18日 (六) 16:08 (UTC)
合并了?!
记得以前繁体字、正体字、繁体中文似乎是不同的条目,但为甚么全部重定向到繁体中文了?历史中也查不到移动记录!简体字同简体中文现在是分立的条目,类似地,“繁体字(未简化汉字)”、“正体字(某地区、时期正确的汉字)”、“繁体中文(用繁体字书写的中文)”根本是不同的概念,为甚么要合并?!!--H2NCH2COOH(留言) 2012年11月17日 (六) 02:08 (UTC)
深笔字
小时候我听过周边人称繁体字为深笔字。这个不常用的称呼很难考证。—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183.28.78.161(对话|贡献)加入。
- (:)回应:其实就是“繁体字”的俗称,在过去内地的粤语环境中很常见,意在描述书写过程中的繁杂,和阅读时候对于自身语文功底的高深要求,并以此与简体字的“浅显易懂”作比较。--Gzyeah(留言) 2012年12月31日 (一) 09:17 (UTC)
正体中文的Infobox应写甚么?
从2010年10月到2012年12月正体中文的Infobox写了“国字”。H2NCH2COOH认为应改为用繁简处理写「-{zh-hk:繁體字; zh-tw:正體字; zh-cn:繁体字}-」。我认为因为
- 请注意,讨论范围是Infobox,而非条目名称。Infobox习惯写使用国的正式称呼,不应使用正简转换,使用正简转换无助读者了解各使用国的正式称呼。
- H2NCH2COOH认为该称谓在台湾以外的地区不是正式称谓,应将其列入正文叙述。
- 例如“孙中山”的Infobox写自称:“孙文”,不会因为多人称其为孙中山而写孙中山。“英国”的Infobox写官方自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不会因为多人称其为英国而写英国。
- H2NCH2COOH认为“孙文”是本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直译,因此可以使用
- 拼不了吴语、闽语、粤语的“汉语拼音”在维基也写其自称“汉语拼音”,也不需要照顾普通话以外的汉语使用者。
- H2NCH2COOH认为汉语拼音是官方规定的名称,且被广泛接受
我认为Infobox应名从主人使用“国字/正体字”。
- H2NCH2COOH认为香港、澳门也是繁/正体字的主人,但上述地区不使用“国字”之称谓。
现征求更多意见。 ——CommInt'l(留言) 2012年12月22日 (六) 15:09 (UTC)--H2NCH2COOH(留言) 2012年12月22日 (六) 15:50 (UTC)
- 香港没有使用繁体。好的。卍田卐JC1 2012年12月22日 (六) 15:40 (UTC)
- 只有一个人回复... ——CommInt'l(留言) 2012年12月23日 (日) 16:58 (UTC)
- 而且回复意义不明。总之,要改可以,但请只改台湾的(其实在台湾,国字和正体字有分别吗……)。还是尊重一下700万港人和大陆1%的繁体使用者吧,要科普请勿用资讯框标题(请写入正文),避免地域中心。--H2NCH2COOH(留言) 2012年12月24日 (一) 04:11 (UTC)
- 用欧盟Infobox的写法吧!欧盟也分多个国家写。国字/正体字(中华民国) 繁体字(中华人民共和国) ——CommInt'l(留言) 2012年12月24日 (一) 06:55 (UTC)
- 不行的,看看模板结构吧,那样会使下面的繁体字/正体字也改变(除非改模板——但这不合理)。--H2NCH2COOH(留言) 2012年12月24日 (一) 07:09 (UTC)
- 换行……好吧,不至于太难看。讨论可以存档了。--H2NCH2COOH(留言) 2012年12月24日 (一) 11:20 (UTC)
本条目需要扩充
请指出本条目需要扩充的部分,以利改进;目前在进行清理,若有要扩充的部份请多用节或段的方式行之,以利其他编辑找到需要扩充的部份。--(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3年1月26日 (六) 02:29 (UTC)
矛盾
第一行就是与全文其他部分矛盾的:
繁体中文,又称正体中文,指使用中华民国政府或香港政府所推行的中文书写字体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行的简体中文不同而有区分[1][2][3][4]。
按,汉字标准出现前的中文都不是繁体中文,可以肯定,定义是错的。--H2NCH2COOH(留言) 2013年1月30日 (三) 01:00 (UTC)
正体字、规范汉字、繁体字和正体字
如果硬要把将正体字(或正体中文)与繁体字字划等号,理由是台湾在2004年政治上强制性地更名,而大陆使用“正体字”这个词语很少,谁会那么无聊用这个词语,即使简体字大陆都没人会查过,大家都只是说汉字而已,在大陆人眼中,平时写的就是汉字,才不管繁体字或简体字,除了那班整天在百度贴吧汉字吧和正体字吧叫嚣外,谁还理什么繁不繁,简不简的,在百度其他吧里都几乎不会有人支持繁体字,都是说简体字看得顺眼中国吧讨论简体字繁体字,但是很多大陆人就是无视大陆对简体字的规定,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明确指出正体字名指形体合于规范的字。
而在“汉字规范”词条中他们却没有给出什么理由,也将台湾的国字概念套上汉字规范的概念,如果你用谷歌搜索汉字规范谷歌搜索不加引号 几乎全都是大陆的内容,都是涉及文字规范,事实上汉字规范这个词语少之又少,很多都是指规范汉字,首页上还有不少词条是规范汉字,更多的是“规范”和“汉字”两个分离开来的词语,如果强制加上双引号,再搜索"汉字规范"谷歌搜索加引号 只有可怜的54 000个结果,而且也几乎全是大陆的内容,没有台湾所谓“汉字规范”的一回事,如果再搜索"规范汉字"谷歌搜索加引号可以发现有574 000个结果,是汉字规范词条的十倍还多,而且一样都几乎只是大陆方面文字。
如果上述分析对的话,那么规范汉字也就只有大陆存在,但显然,即使台湾人没有采用,官方几乎没用过这个术语,但是维基百科条目下面还是大量介绍台湾的“汉字规范”这合理吗??? 如果从谷歌搜索来看显然极其不合理,但是比较一个词语的会议不是谷歌搜索就能够左右的。
对于正体字这个词条,不管在台湾也好,在大陆也还,都有正式的文件常用,也都有词典收录这些词语,台湾人,你翻开以前(2004年以前)的条目,正体同样存在,而且没有繁体字这个概念。而在大陆,“正体”、“正体字”这两个词语在词典中都有,《现代汉语词典》中一直都收录,而且明确指出是跟异体字相对的规范汉字。从这点来说,“正体字”这个词语不管在大陆台湾都有存在,而“汉字规范”就几乎没有台湾的事了,难道这样就说,台湾的正体字不是规范汉字?????
对于繁体中文这个词条,请你们不要再恶意加上“又称正体字”这么恶心的表述,我本来都不繁的,对繁体字也不繁,但是你们要恶意传销自己的概念,在台湾有了行政的力量推行“正体字”这个词语后,难道你们就想方设法在全世界都推广你这个词语吗?????
现在导致百度同吧的正体字吧总是拿正体字的维基百科作为证据说正体字是繁体字,而根本无视大陆人的感受?????
难道维基百科只是台湾的吗,即便是香港也没有这样正式的称谓,更何况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那边的情况。你总是拿谷歌搜索说事,如果你能承认正体字不是规范汉字,那大陆人就服了你们,你会说谷歌搜出来正体字大多数指繁体字内容,那就也能够说你们正体字不是规范汉字了,因为规范汉字谷歌搜索出来几乎全为大陆内容,而规范汉字不包括繁体字。
所以请你们停止不要在恶意传销概念,恶意提广概念,难道你们就非得将维基搞得像政治斗争一样。要清楚这不是台湾维基,而是世界的维基。Qianqianluoying(留言) 2013年5月11日 (六) 20:31 (UTC)
- 我旁观的也说一句,我是大陆人,可是凭什么维基只能表达大陆的观点?“要清楚这不是中国维基,而是世界的维基。”--~Flsxx 2013年5月12日 (日) 02:04 (UTC)
- 旁观者+1:的确不应该只表达大陆观点,但现实是:本页面及很多其他维基百科(尤以中文维基百科为甚)页面,大概是因为大陆使用及编辑维基百科的用户非常少的原因,实际上都是偏向台湾观点,本不符合维基中立方针。而关于此特定问题,本人的观点是,将繁体中文称为“正体字”是可以的(因为在台湾因为政治力量推动该事实广泛存在),但需指出其适用范围(台澎金马),不作为维基百科反应的普遍观点;因为维基百科是世界的,至少是世界上所有使用中文者的,而繁体字是台湾的正体字、规范字,但不是全世界的,但不可硬性冠为普遍观点。相同结论也适用于简体字。SilAshkenazi(留言) 2013年5月12日 (日) 03:37 (UTC)
- 繁体中文这个词条只要经过维基简单的繁体字-简体字自动转换就可以达到,而且经过这样的转换,词条的命名才不会自相矛盾,而且词条下“正体”和“繁体”需要转换的地方很多很多。维基确实不止中国的,维基是属于世界的,而中文维基对于华文地区都是相当重要的信息平台,特是这些地区: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遍及全球各地的汉语地区的华人区。
是否可以将“矛盾”的标签去掉了
在用户H2NCH2COOH给力的表达下,即在首段加上各地区的详细表达转换,像下面的编辑格式:
- -{zh-cn:'''繁体中文''';zh-sg:'''繁体中文'''; zh-hk:'''繁體中文''',又稱'''正體中文''',; zh-tw:'''正體中文''',又稱'''繁體中文''',;}-
效果如下:
- 繁体中文
可以在各个地区的人看到繁体中文这个词条都不会有矛盾的表达了,一直讨论的矛盾命名问题也解决了,是不是应该将“矛盾”这个标签去掉啊!Qianqianluoying(留言) 2013年5月18日 (六) 08:27 (UTC)
- 个人认为可以— TTPES 2013年5月18日 (六) 12:32 (UTC)
No,我所指的矛盾是这句:
“ | 繁体中文,又称正体中文,是指中华民国政府、香港特区政府或澳门特区政府所推行的中文书写字体标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制定的简化字书写标准(现多称为简体中文)不同而有所区分。 | ” |
但后面明显提到了大陆使用繁体中文的情况,包括古籍等情况、GBK编码等,难道说是繁体中文于香港发源,传入了大陆吗?
另外,本人质疑“繁体字没有国家认可的标准”这句话,因为它与GB 18030矛盾。--H2NCH2COOH(留言) 2013年5月18日 (六) 13:13 (UTC)
- 哦?看你们撤来撤去的懒得看,你们继续争⊙﹏⊙b_— TTPES 2013年5月19日 (日) 00:43 (UTC)
- 是可以去掉,因为“矛盾”始于 "亦简亦繁" 之地区。--Binkley(留言) 2013年6月17日 (一) 05:42 (UTC)
如果 H 用户觉得有矛盾,何不妨编辑修改到您觉得没有矛盾之处,而不是挂在那悬而未决。--Binkley(留言) 2013年6月17日 (一) 05:48 (UTC)
- 请留意:用户有权只发出讨论而不做出编辑,原因可能基于:1、用户无能力修改之,但觉得该部分有问题2、用户希望凝聚共识后再做出修改,等等。您是否不应对其他人发出质疑,而且是基于这点理由呢?当年今日(留言) 2013年9月11日 (三) 13:00 (UTC)
需要消歧义?
本来该条目无任何异议,Qianqianluoying于不久前加了消歧义,本人认为多馀,将其删除。但Riskchard坚持要讨论(不知这位使用者对于发起讨论必要性的标准是甚么,导致现行版本是未经讨论的版本)。
我的观点是:不会有人输入“繁体中文”“正体中文”“繁体字”来找规范汉字,所以从实用角度看,该消歧义的唯一功能是宣示“规范汉字(简化字)”之正统性。--H2NCH2COOH(留言) 2013年5月18日 (六) 15:38 (UTC)
- 繁体中文和正体中文这两个词大多数用作定语来修饰后面的内容,比如“繁体中文输入法”、“繁体中文书籍”、“繁体中文网站”,较少会单独使用,虽然在一些情况下有会有,比如电脑系统中会显示“繁体中文”或“简体中文”这些概念,而繁体字和正体字才是作为单独存在的概念,两者严格上来说是不能等同的,很明显繁体中文(或正体中文)的含义要比繁体字(或正体字)的概念要更大,在英文翻译上两者也不一样,前者是 Traditional Chinese,后者是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前者除了表达在文字上的区别外,还有着其他含义,比如中文词汇或语句的表达方式,而后者显然更强调文字本身。
- 普通民众讨论的时候“繁体中文”或“正体中文”这样的表达明显相当拗口,即便是网络上讨论都是说“繁体字”与“简体字”,在百度贴吧中,“繁体字吧”(与“繁体中文吧”是合并关系),但是用户几乎没有提到“繁体中文”这样的表达,可以在贴吧上看到都是“繁体字”或“正体字”这样的表达,在生活中我相信你也很少提什么“繁体中文”(或“正体中文”)这个称呼,而是用“繁体字”或“正体字”。
- 在官方文件中,不管是台湾,还是大陆,还是香港,文件中都是用“正体字”或“繁体字”,也没有“正体中文”或“正体中文”这个称谓,至少在本“繁体中文”这个词条下表达的时候都是用“繁体字”或“正体字”的表达居多,而不是“繁体中文”或“正体中文”,在参考资料的内容上也是“繁体字”或“正体字”出现得多,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你也不会在词条中将“正体中文和繁体中文“设为相互转换,而特别指出“正体、繁体在本文大多数情况下不宜转换”,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相信你也不会在我上次修改的“正体和繁体”转换变换回来,因为你变换回来后,需要转换的地方(即正体中文和繁体中文,在“体”字和“中”字中间加“-{}-”,这需要加的地方才几个而以,本身也说明这词条更多出现的是“正体字”或“繁体字”而不是什么“**中文”)。
- 用户在搜索的时候不知道是搜索“繁体中文”(或“正体中文”)的多,还是“繁体字”或“正体字”的多,我就知道在百度贴吧中经常有人搞出“正体字”说是“繁体字”,而不是说“正体中文”说是“繁体中文”,还在“正体字吧”中宣战,我相信不少提这样说法的人搜索的肯定是“正体字”(或“繁体字”)这个词条,而不是“正体中文”(或“繁体中文”)这个词条。如果他们是这样搜索的话,那肯定是要进行明确概念的,特别是网络上对这个每天争吵的人都有,如果词条中都不给出消歧义的提示,那就真的让那些说用简体字滚出“正体字吧”的人得瑟,而且作为维基百科,如果都有一个错误的向导,那还如何有一个明理的作用?Qianqianluoying(留言) 2013年5月18日 (六) 16:49 (UTC)
- 首先,既然基本无大陆人会用“正体中文”这个称呼,那就更不会有人以之称呼“用规范汉字书写的中文”。但这并不代表“正体中文”不常用,它被广泛用于称呼电脑软件的zh-hant版本(例如Maxthon)。一言蔽之,大陆没有正体中文,台湾广泛以之称呼繁体中文。
- 如果你要和我讲文法,那我得说,在这里,“通常”的理解方式不适用,例如欧洲联盟(en:European Union),显然不会有人将其理解为“欧洲的联盟”(European Union),自然无消歧义的必要,如果硬给欧洲联盟消歧义,加上各个欧洲的联盟的连结,反而才是误导读者。
- 至于关联页面的处理,我支持正体字消歧义(唯第二个义项有争议,大陆事实上没有对“正体字”下明确定义,辞书的解释仅是“与异体字相对”,所以又可以理解为“简字正体”和“繁字正体”的集合),但反对正体中文消歧义(上面已叙述清楚)。--H2NCH2COOH(留言) 2013年5月19日 (日) 00:58 (UTC)
- 条目消歧义的情况未必一定要有争议,无争议的消歧义主要是怕混淆做出区分,土豆是个例子,大家不会争哪一个土豆用法才是正解,所以消歧义的去留与否,取解于是否有必要去除ambiguation,在此条目中,个人觉得是有必要,唯消歧义的内容和做法现行的文字和连结是可以做出讨论或修改。--(研究维基v百度百科的hanteng✉) 2013年5月19日 (日) 02:23 (UTC)
考量名从主人
名从主人原则是看主人如何叫一个实体,由于正体中文一词现在为中华民国既定政策词汇,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无明确政策定义,再则目前正体中文的实质标准认定,多以中华民国的政府和民间组织行之,所以此条目应由正体中文为主,而其他地域的内容则以避免地方中心的原则纳入,自然产生出消岐义的必要,剩下的只是写作写的更好更清楚的问题而已。--(研究维基v百度百科的hanteng✉) 2013年5月19日 (日) 02:28 (UTC)
- 港澳也使用繁体中文,不是Traditional Chinese的主人吗?地区就低人一等?那抱歉如果不承认“中华民国(台湾)”是国家,情况会如何?
- Wikipedia:消歧义中明确说明:“编写消歧义页时,注意如果没有混淆的可能,尽量不要加消歧义。”所以正体中文消歧义大可不必。
- 至于本条目,个人认为亦然:“土豆”中的义项在闽南或某些网民看来确实是有必要的,但“繁体中文”/“正体中文”是没有争议的(见上面的解释),正体字已经消歧义,所以根本不会有人找规范汉字“误入”这里。那你说这个消歧义要来何用,我反而觉得它没有消歧义,却让人很困惑。--H2NCH2COOH(留言) 2013年5月19日 (日) 03:19 (UTC)
- 首先厘清各重定向关系:“正體中文”→无歧义,港台用法,只能指繁体中文;“正体中文”→简体无该用法,可以考虑{{AFD}},即使真的有必要,也已经消歧义;“繁体字”→无歧义;“正体字”→各地均有使用,已消歧义,不过可能有争议。
- 故不会有人希望找“自己的正体中文”,来到本条目,所以双重消歧义完全多馀。--H2NCH2COOH(留言) 2013年5月19日 (日) 04:05 (UTC)
- 既然繁体中文才是条目正名,那目前的消歧义似乎不合适。--Risk留言 2013年5月19日 (日) 04:20 (UTC)
- 这么说我也有点乱了……能具体解释“目前的消歧义似乎不合适”吗?另外正名不是“繁體中文”,是“繁体中文”(当然这个区别并不重要)。--H2NCH2COOH(留言) 2013年5月19日 (日) 04:25 (UTC)
- 大陆有“正体”和“正体字”的概念,也在某些场合中使用,但明显用“规范汉字”的情况更多,而不是“正体”或“正体字”,而“正体中文”这个词语在大陆肯定没人使用,既然大陆不使用,而台香澳使用“正体中文”,很明显“正体中文”的表达也是无歧义的,而“繁体中文”的概念同样明确无歧义。211.136.222.75(留言) 2013年5月19日 (日) 04:55 (UTC)
- 那么现在如何处理?我个人主张正体字消歧义维持现状,其他恢复原样,正体中文纯属简体写繁体用语,理论上是可以{{CSD|R3}}的,但鉴于分歧太大,考虑保留。--H2NCH2COOH(留言) 2013年5月19日 (日) 05:36 (UTC)
“繁体中文”这个词条去掉“消歧义”的说明是可以的,但是在词条的首页介绍中不能那样书写,对于台湾、香港和澳门的朋友看到词条不会觉得有歧义,但是对于大陆的人看到这个词条:“繁体中文,又称正体中文”,这明显与后面提到的“正体字“相矛盾,而且大陆的共产党也不会将”繁体中文”改称正体中文,这样的话“正体字”以及“正体中文”这两个概念就是完全对立的,一个指符合规范的汉字,一个是繁体字。事实上大陆政府对于这个概念不管“正体字”、“正体中文”都是规范汉字的范畴,而不宜指向“繁体字”。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在词条转换的时候对于“简体版”和“繁体版”给出不同的描述,也就是用你之前的那个方法,就可以简单的将意思表达出来。即在你原来的基础上稍微改变一下:
- -{zh-cn:'''繁体中文'''(台湾地区又称'''正体中文'''); zh-hk:'''繁體中文''',又稱'''正體中文''',; zh-tw:'''正體中文''',又稱'''繁體中文''',;}-
- 效果如下:繁体中文(台湾地区又称正体中文)
- 或者这样:-{zh-cn:'''繁体中文'''(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又称'''正体中文'''); zh-hk:'''繁體中文''',又稱'''正體中文''',; zh-tw:'''正體中文''',又稱'''繁體中文''',;}-
- 效果如下:繁体中文(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又称正体中文)
在大陆简体版中,有必要指出“正体中文”的的适用范围,这样看的人也就明白了,“繁体中文称为正体中文的称谓”在大陆并不是正式的,要不然的话就与大陆的“正体”和“正体字”的概念相对立,即使大陆中没有使用“正体中文”这个词组,但是如果在词条首就给出这样的“又称正体中文”的描述,显然不合理。也是因为这样的描述,所以在百度的正体字吧和百度汉字吧中才会有有拿维基百科的词条来说事。Qianqianluoying(留言) 2013年5月19日 (日) 09:28 (UTC)
- 这样写并非不可以,问题是是没有人规定只有台湾人才能用“正体中文”,正如你给的2个版本,究竟港澳有无资格冠名也是问题,甚至部分大陆人也用这个称呼(反正我不用,对这些人我不予置评),所以没必要削足适履。在一个剧透题示都可以废除的百科,百度的人完全不在考虑范围内。--H2NCH2COOH(留言) 2013年5月19日 (日) 11:16 (UTC)
“用语差异”译名译名一项的举例正确吗?
在该词条的“用语差异”中以表格的形式例举了一些大陆和港台的不同翻译,但是这些例子是正确的吗?我是大陆人,但是从来没有在大陆见到过类似“精灵宝可梦”和“机动战士敢达”的翻译,我所见到并熟知的翻译是“神奇宝贝”和“机动战士高达”,不知此表格的来源是否可靠?另外,例举《盗梦空间》(或译《全面启动》等)的例子是否恰当呢?因为可以看出两岸三地对此电影名的翻译都是意译(与英文原文Inception都不完全匹配),而意译产生的差异真的可以归类为不同地区的用语差异吗?风之伤(留言) 2013年7月15日 (一) 12:58 (UTC)
- 精灵宝可梦是大陆(央视)的新译名,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也很纳闷。这个你百度一下就知道了— TTPES 2013年7月16日 (二) 08:40 (UTC)
- pokemon 译名的争议请参照条目宠物小精灵
- 我也认为那个例子不恰当。前文说“由于国共内战,1949年后台湾、香港与中国大陆的人民之间长期缺乏交流,使中文在用词习惯和新词汇常有所不同。”可是部份例子,例如《盗梦空间》那个名称上的差异,并非是文文理由导致的。bobomarch(留言) 2013年10月28日 (一) 21:08 (UTC)
- 层主孤陋寡闻了~精灵宝可梦可是当时我们和同学取笑央视的谈资,而机动战士敢达则是因为注册商标的问题而被迫改名。不过我承认这些例子不能阐述该段所表达的意思。--LunarShaddowღIvy 2014年1月18日 (六) 07:34 (UTC)
- 精灵宝可梦、机动战士敢达之类的都不是好例子。电脑/计算机也不是好例子,因为“电脑”一词在各地都很常用。已移除。相比之下撒切尔夫人/戴卓爾夫人/柴契爾夫人倒是一个经典的例子。--Cartstyle(留言) 2014年2月27日 (四) 21:42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