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讨论:郑芝龙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优良条目落选郑芝龙曾获提名优良条目评选,惟因其尚未符合标准而落选。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落选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条目照建议改善之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新条目推荐同行评审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14年1月10日同行评审已评审
2014年1月19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新条目推荐 本条目曾于2013年3月11日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你知道吗?”栏位。
新条目推荐的题目为:
    同行评审 本条目已经由维基百科社群同行评审并已存档,当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条目的资讯。
    当前状态:优良条目落选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乙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乙级中重要度
    这个条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Note icon
    本主题曾进行同行评审
    台湾专题 (获评乙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台湾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台湾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犯罪和犯罪人物专题 (获评乙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犯罪和犯罪人物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犯罪和犯罪人物相关主题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Note icon
    本主题曾进行同行评审

    致IP用户114.42.127.65

    [编辑]

    来自IP:114.42.127.65的用户您好,欢迎您参与维基百科的编写,看来您似乎是维基的新手,有几样编辑上的规范提醒您,也建议您注册一个帐号,便于彼此沟通。

    1.维基百科不可自我参照,其他条目不可以当作本条目的引用来源。

    2.引用出版品时,请详细列明作者、出版者、出版年份、引用页码,乃至ISBN。若这些资讯不完备,则不符合WP:可供查证之规范,相关内容可能被删除。譬如您所引《郑芝龙传》与《嘉义县布袋镇沿革》等皆是。

    3.您所提出之“明清时,佚名《海泉传考》”,我在台湾的“全国图书书目资讯网”和“国家图书馆馆藏”都查不到,Google上也无相关资讯,是否为其他地方所藏之善本书籍?能否提示馆藏地等相关资料?

    4.请先抽空看一下维基百科:中立的观点维基百科:可供查证维基百科:非原创研究等维基百科三大方针,了解维基百科最基本的编辑规范。

    祝编辑愉快。—人不狂吃枉少年 (Kleistan)撂狠话 2009年9月2日 (三) 08:49 (UTC)[回复]


    可靠来源过滤整理

    [编辑]
    • 问题:此条目为历史人物传记,然而内容有不少是利用历史小说及古书等一手来源的编辑,极需要清理并加上可靠第三方第二手来源。
    • 行动:本人将先有问题内容移至此讨论页,先按问题设标分类后清理完,再利用此来源来补充内容。汤锦台. 大航海時代的台灣. 发现台湾 初版. 台北市: 如果出版 : 大雁出版基地发行. 2011. ISBN 9789866702792. 

    问题:过份仰赖一手来源/历史小说

    [编辑]

    芝龙英俊潇洒[1],为人不拘一格,少时“性情逸荡,不喜读书,有膂力,好拳棒”,以勇力闻名乡里[2]

    问题:过份仰赖一手来源/历史古书

    [编辑]

    他曾受罗马公教洗礼,同时信仰海神妈祖[3][4]佛教道教摩利支天菩萨[5] ,在日本,还参拜过神道八幡神[6]

    归顺明朝

    不久,郑芝龙应朝廷要求,继续率军讨伐其他昔日契兄弟海盗仅存最大股的力量刘香,于广东虎门大获全胜,名震福建,朝廷封至都督。不久福建省内发生旱灾,郑芝龙提议载饥民移民台湾,并给予移民十分优惠的资助条件“三金一牛”(每一人银两水牛一头),1630年代,明朝廷还派遣郑芝龙到内陆广西,成功收服当地苗族人。[7],有人认为其为开创了大规模移民台湾之先河[8][9],亦有学者认为无证据表示此提议曾执行[10]

    投降清朝

    同年,清军攻克福建,擒隆武帝朱聿键,杨凤苞称“福京之亡,亡于郑芝龙之通款”[11]。 ...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十月,辅政大臣苏克萨哈矫诏令斩郑芝龙与其亲族于燕京柴市(今北京市府学胡同西口)[12][13]

    问题:过份仰赖网路来源

    [编辑]

    芝龙多才多艺,通闽南语南京官话广府话粤语)、日文荷兰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多种语言,且习于剑术[14]

    来源更正:[http://qzhnet.dnscn.cn/qzh23.htm]

    之后往来东南亚各地,后到日本九州,因习剑术,结识并娶了福建华侨铁匠翁翊皇的义女田川氏为妻[15]

    问题:无来源

    [编辑]

    父郑绍祖(一说为郑士表)为泉州府太守蔡善继库吏。郑芝龙弟三人:郑芝虎郑芝凤(郑鸿逵)、郑芝豹。子郑成功郑世袭等。郑成功受封南明延平郡王,以金门厦门台湾为根据地谋明朝之复国,开创了明郑时期

    ...,也能演奏乐器西班牙吉他等。

    早年海商、海盗生活

    1621年明熹宗天启元年),郑芝龙18岁时,与兄弟齐至澳门舅父黄程处学习经商,并于澳门接受天主教洗礼,教名Nicolas,因此也被西洋人称作Nicholas Iquan(尼古拉•一官)。

    ...,一开始追随于日本平户岛华侨大海盗商人李旦门下,初时担任翻译等工作,逐渐成为李旦的得力助手,李旦过世后,郑芝龙逐渐接收其势力;1623年接收李旦的事业船队,经营合法生意,另一手则走私

    ...,归附“日本甲螺”(倭寇首领)颜思齐。此后不久,荷兰东印度公司登岛,驱逐了以台湾为基地的其他势力,郑芝龙遂携妻子定居于中国大陆

    1625年颜思齐死,芝龙结合诸海盗首领,号称十八芝,拥有当时福建沿海实力最强大的一支武力及商业团队,领导海贼数万人,经营走私与劫掠事业,横行于台湾海峡。当时泉州府同安知县写给福建巡抚的文书中说郑芝龙虽事劫掠,但对泉州百姓却是异常仁慈,不但不杀人,甚至救济贫苦,威望比官家还高。“所到地方但令报水(即通报官府踪迹),而未尝杀人。有彻贫者,且以钱米与之。”

    至此,郑芝龙的通商范围广及东洋南洋各地:大泥、浡尼、占城吕宋魍港北港大员平户长崎孟买万丹旧港巴达维亚马六甲柬埔寨暹罗,据估计,兵力有:包涵汉人日本人朝鲜人南岛人非洲黑人等各色人种高达廿万士卒的军力,拥有大、小船超过三千艘的船队,成为华东华南海洋世界的唯一强权—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angys*对话贡献)于2018年2月14日 (三) 12:28 (UTC)加入。[回复]

    归顺明朝

    1628年明思宗崇祯元年)工科给事中颜继祖奏折写道:“海盗郑芝龙,生长于泉,聚徒数万,劫富施贫,民不畏官而畏盗。”同年自台湾率领十八芝进攻泉州,大破明朝福建舰队,燕京震动,朝廷招降海盗,郑芝龙欲投降明朝中央政府,透过蔡善继安排接受福建巡抚熊文灿招安,成为官员,率领原部,为明廷守备沿海以防海盗倭寇荷兰人进攻,率军讨伐其他昔日结拜契兄弟海盗力量,包括李魁奇锺斌,官至总兵。不久便返回福建泉州南安老家,成为当地首富,也是少数迎娶了日本人却仍能正式返回中国内地的海盗。

    1633年芝龙于福建沿海金门海战击溃荷属东印度公司舰队,从此控制海路、收取各国商船舶靠费用,郑芝龙也因此迅速富可倾国。俨然称为闽南领主与海上霸主,并对缴保护费给芝龙的商船(一艘大船需缴三千白银),给予郑家的令旗;如不缴费而想经过芝龙海域的,恐怕难逃被劫的命运。芝龙如此强横,使东印度公司营运不宁,荷兰人数度联合其他势力合取芝龙,但芝龙仍持续扩张其势力,并将荷兰人次次打败。史载:“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来往。每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以此富敌国,自筑城安平镇”;“从此海氛颇息,通贩洋货,内客外商,皆用郑氏旗号,无儆无虞,商贾有二十倍之利,芝龙尽以海利交通朝贵,寖以大显””、“八闽以郑氏为长城”。

    台湾土地肥沃,因此而引发了汉人台湾岛移民的浪潮,这是历史上首次大规模有组织的由大陆向台湾移民。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统治台湾南部,在大员(今 台南市)修筑热兰遮城普罗民遮城两城,驻防近两千人,但大陆移民却多达数万’’’网路来源失效’’’[16]。此外本业的贸易商业上,在日本锁国后,只许中国人和荷兰人前往贸易,郑芝龙借由对日本的贸易,因而更富。

    1644年(崇祯十七年,清世祖顺治元年),南明弘光皇帝册封郑芝龙为南安伯福建总镇,负责福建全省的抗清军务。

    1645年,郑芝龙、郑鸿逵兄弟在福州奉明唐王朱聿键天子改元隆武,郑芝龙被册封为南安候,负责南明所有军务,一时间权顷朝野,短短的几个月时光是郑芝龙政治生涯的顶峰。

    投降清朝

    顺治三年(1646年),郑芝龙见局面不利,不打算支持南明隆武帝,遂与清朝洽商投降事宜,仅带心腹从人北上降清,其子郑成功劝止郑芝龙未果,遂至孔庙哭庙、焚儒服,后率部出海,继续反清。


    而投降清军的郑芝龙,却遭到南征主帅贝勒博洛的背约,移送到京师。芝龙被编入汉军正红旗,顺治五年(1648年)八月,以归顺封一等精奇尼哈番。十年(1653年)五月,晋封同安侯。为安抚郑成功,清朝对投降的郑芝龙优待有加,芝龙数次奉令命郑成功归顺,郑成功均坚辞不受。

    十二年(1655年),郑芝龙被弹劾纵子叛国,乃削爵下狱,十四年(1657年),原明郑将领,提督黄梧上疏,力主叛臣之家族应当逐出帝都,乃被命充军盛京宁古塔(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唯未果行。

    十七年(1660年),福建巡抚佟国器截获郑芝龙与郑成功私信,议政王大臣会议遂以“通海”罪名拟定将郑氏斩监候,改为流徙宁古塔。

    ...,另说,斩于宁古塔

    外部连...网页 失效

    reflist

    [编辑]
    1. ^ 张遴白《难游录》:“芝龙少年姣好”
    2. ^ 江日昇台湾外纪
    3. ^ 嘉义县布袋镇沿革》魍港太圣宫:1621年,颜思齐、郑芝龙率众来台,屯驻于此,立小庙于小丘之东南,以奉祀妈祖香火。
    4. ^ 《海外版湄洲日报》2001年2月7日。芝龙在平户置两幢房子,其中一幢供奉妈祖。
    5. ^ 李调元《南越笔记》:摩利支天菩萨,亦名天后。花冠璎珞,赤足、两手合掌、两手擎日月、两手握剑。天女二,捧盘在左右。盘一羊头,一兔头。前总制熊文灿之所造也。文灿招抚郑芝龙时,使芝龙与海寇刘香大战。菩萨见形空中,香因败灭。
    6. ^ 明清时,佚名《海泉传考》:“芝龙泛海从倭,初常事各倭神,尤事八幡。”按,当时倭寇常树立“八幡大菩萨旗”,以求八幡神庇佑。时人甚至称倭寇船为“八幡船”。
    7. ^ 根据黄宗羲《赐 姓始末》记载,“崇祯间,熊文灿抚闽,值大早,民饥,上下无策;文灿向芝龙谋之。芝龙曰:‘公第听某所为?’文灿曰:‘诺’。乃招饥民数万人,人给银三 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舶载至台湾,令其开垦荒土为田。”然而学者方豪认为,“假定‘数万’饥民为三万,需银九万两;三人一牛,则须牛一万头,在大旱之 后,地方无法筹此巨款,运输亦感困难,大饥之时,饲料亦成问题。或许郑芝龙有此建议,熊文灿亦深表赞成,而实际则仅运出一部份饥民而已。”见方豪,民八十 三年,《台湾早期史纲》,页152-153。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8. ^ 曹树基中国移民史 第六卷(清民国时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P319
    9. ^ 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明清时期台湾汉族移民及其族群文化 廖杨 2004-8
    10. ^ Tonio Andrade原著,郑维中译,《福尔摩沙如何变成台湾府》,页225-226
    11. ^ 南疆绎史》跋四
    12. ^ 夏琳闽海纪要》:“(芝龙)十月初三日斩于燕京之柴市,子孙在京者皆与焉。”
    13. ^ 连横台湾通史》:十月,清廷弃芝龙于柴市,子孙在北京者皆被杀。
    14. ^ *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郑芝龙传》:一官热心学习剑术。
    15. ^ *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郑芝龙传》:一官还热心学习剑术,认识为“邑主锻刀剑”起家的“泉州冶工翁姓者”。
    16. ^ 风力台湾船 17世纪纵横中国沿海利器

    --(研究维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3月3日 (日) 09:59 (UTC)[回复]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 哪位东亚历史人物在17世纪明朝海禁背景下,以民间之力建立水师并在台湾海峡击败西方海上势力?
      郑芝龙条目由作者自荐,其作者为hanteng讨论 | 贡献),属于“history”类型,提名于2013年3月6日 17:58 (UTC)。
      • (+)支持:及格条目。--黑雪姬留言2013年3月6日 (三) 18:51 (UTC)[回复]
      • (+)支持:--Walter Grassroot () 2013年3月7日 (四) 03:12 (UTC)[回复]
      • (!)意见:所谓“郑芝龙借给荷兰人”的究竟是什么?签约了吗?是否真有其事?台湾当时可不是无人岛,依"no one can transfer a greater right than he himself has"之古老法谚,郑芝龙有什么权利借什么给荷兰人?郑成功又真的对荷兰人说了那些话吗?请注意:你可能见过的所谓郑成功写给揆一的信其内容大半是连横伪作的,超出热兰遮城日志等原件版本,荷兰或各国当时之史料亦均无相关记载。未经查证核实之内容应删除,以免误导,以讹传讹。--WildCursive留言2013年3月7日 (四) 03:45 (UTC)[回复]
          • 荷兰没记载就说连横伪作?反方向也可说连横没记载之事,热兰遮城日志有伪作之嫌,不要太武断啦。--Djhuty留言2013年3月7日 (四) 08:20 (UTC)[回复]
            • (:)回应:能与台湾维基人讨论台湾史是件好事!我相信几乎我们每位都曾在学校读过“有问题的历史”而不自知、或低估其比例...所以,我很乐意为我说的话提出证据。
    • 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台湾史学者吴密察(偏绿)所著《唐山过海的故事:台湾通史》读者心得:“读本书,给我最大的惊讶是以前中学时代所研读背诵的《郑成功致荷兰守将书》竟然是连横所杜撰的!我可以理解,任何人在进行文字撰述时,由于背景、遭遇、乃至教育过程,均会有个人的见解在其中。然而,杜撰史料实在不可原谅。很简单,此处杜撰,谁知他处是否为杜撰?还是孩子比较通融,他说,把《台湾通史》改成《台湾演义》不就得了,气什么。”;
    • 参考台大中文系教授陈昭瑛(偏蓝)论文所写的文章:“读了连横的著作,再读陈昭瑛的论文,我们不难确定连横是个不折不扣的“汉文化中心主义”者。《台湾通史》的历史主体和史家观点都是站在汉人立场,而且此“汉人”仅指“华夏民族”,排除所有蛮夷人等。...精研连横的陈昭瑛也不能无视于连横的种族歧见。于是,她为连横找出的下台阶是:缘于“日据时代的特殊情境”,因为此时汉族面临生死存亡危机,连横只能顾及我族之保存延续,无暇及于他族...现行国中课本里情辞并茂的〈与荷兰守将书〉(收在《台湾通史‧开辟纪》),虽然作者是郑成功,但若与时代较早的江日昇《台湾外纪》所录互相比对,可以知道这篇檄文,有多处来自连雅堂基于汉族意识所做的增补。”
    • 作家丘秀芷(偏蓝)所写郑成功是创格完人:“台湾中年以上念过初中、国中的人都记得,全中华民国统一教科书的年代,国文中有一课是郑成功写的〈与荷兰守将书〉。每个学生要背那十分拗口的劝降书。初中还好,九年义务教育国教开始,有些连说话都不成句的国中生都必须死背全课课文,恨死了“郑成功”这个人。而历史的真相是郑成功在世短短39年,是写一些书信,也作了一些诗词,他15岁就取生员(考取秀才)文词俱佳,但从没写过劝荷兰守将投降书。那书信是他过世后260年之后,一位叫连横的台湾人替他写的。连横一生为前人写了不少伪作。而在作《台湾通史》时,也为应和日据时代,而在史实上作了很大的调整。”;
    • 《台湾通史》介绍:“虽然此书多处误谬,部分史料如<朱一贵起事檄>、<郑成功致荷兰守将书>,甚且出自杜撰。中国学者邓孔昭(应该是偏红)曾撰写《台湾通史辨误》,针对《台湾通史》全面辨误,举出错误凡600馀处。”
    • 真正的与荷兰守将书,其外文来源可对照下附三本早期文献(收录于热兰遮城日志中,1889年时甘为霖翻译的英文版),连横版不但少了许多内容,还无中生有了不少如台-中关系等当代有争议的话:
    Djhuty兄可能把史籍与史料浑淆了。譬如,司马迁写的是史籍,是一家之言,爱怎么写都行,但不是第一手的史料。这其实不难理解,如果今天请你在没有图书馆和网路的情况下写一本台湾战后史,相信你能写出70%以上正确的内容;可如果要请你在书中附上“蒋中正遗嘱”与“蒋经国遗嘱”呢?即使你曾读过这两篇遗嘱(是的,其真伪也有人质疑),写出来的东西恐怕也是欠准确的原创研究。更何况1920年出版的《台湾通史》要写1662年的郑成功书信,难度更大。可是我们伟大的政府就这样在教科书中教大家这是郑成功写的,而我们也很理所当然的就把他背下来了...我尚未编过的台湾通史这条目也提到其缺失。今天的台湾学生还在读这错误的东西吗?--WildCursive留言2013年3月7日 (四) 13:11 (UTC)[回复]
    (:)回应:很可惜,您提的东西都不算合格证据,其中部份参有某人的心得,又本主题与该条目无关,故我移到尊驾的用户页回应,请见谅。--Djhuty留言2013年3月7日 (四) 17:05 (UTC)[回复]
    (:)回应:该条目并没有就明朝是否有宣示拥有台湾做出任何评论。--(研究维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3月7日 (四) 15:38 (UTC)[回复]
        • (:)回应:做为一个维基人我无法做原创研究,我也无法对第一手史料做评论和分析,所以我只能将我看到的该书原文段抄给您看“他的儿子郑成功后来又以要回被郑芝龙借给荷兰人的这个基地为法理依据...注24”(书130页),注24:“...另据康熙二十五年(一六八六)完稿的蒋毓英主修的《台湾府志》卷一〈沿革〉中,记载郑成功围攻台湾城(即热兰遮城),使人告知荷兰人,曰:‘此地乃我先人故物,今所有珍宝金银听汝载回,但留空城还我,可以罢兵。’”(书132页内容)。不过您的质疑我把条目原文再修了一下,这样就比较保险说明这是郑成功单方面的断言。--(研究维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3月7日 (四) 04:24 (UTC)[回复]
          • (!)意见:我查了一下那作者与出版社,他应该是从较宏观的角度写较通俗的著作,但未必了解学术考证之成果。
    • 我们行政院所推动、上百位学者与专业人员参与的历史文化学习网:“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了寻求与中国的贸易据点,所以占领澎湖,不过当时明朝政府认为澎湖为其领土,因此,荷兰人才转进到不被明朝政府管辖的福尔摩沙(今台湾)大员(今台南市),占据大员,设立贸易据点。”
    • 李筱峰@自由时报文章:“明帝国不许荷兰人占领澎湖,但对于荷兰人占领台湾则无异议,因为台湾不是其心目中的领土。1623年荷兰人第二度占领已隶属明帝国的澎湖,引发明荷之战,不分胜负,最后双方议和。在和约中,明帝国表示荷兰人退出澎湖后,去占领大员(今台南安平),明政府没有异议。荷兰人因此于1624年退出澎湖,进入今天台南的安平,建立台湾史上第一个统治政权。可见此时的明帝国,并没有认为台湾是其领土的一部分。”
    • 中央研究院院士杜正胜曹永和@中时电子报报导:“明朝虽实施海禁,但台湾不只明朝不管,甚至也不属任何国家管辖,所以走私船早在当时就在基隆、安平与淡水会合明朝、日本与西班牙、葡萄牙与荷兰的商船。...根据荷兰史料,当时东印度公司指挥官莱尔森于1622年到福州谈判,明朝官员为了劝诱他们撤出澎湖,建议他们到澎湖以东,一座不属于明朝的岛屿,也就是台湾,间接同意明朝船只到大员(今安平)与之通商。...当时明朝官员向莱尔森说:“你不知道大员怎么去,我们派船带你去”。这段史料,显见明朝福建官员知道台湾,却不把台湾当作属地。而同样年代,明代的史料记载的是,官员软硬兼施,并请海商李旦居中协调,荷兰的新任长官宋克,才在1624年拆除澎湖城堡的建材,搭乘热兰遮城号商船,来到大员上岸,宋克也成为荷兰建立台湾政权的首任长官,他也在大员建立热兰遮城。”
    • 换言之,郑芝龙等人早年曾到过台湾或有过什么样的活动,不等于明朝在台湾有什么基地或经营,更不等于中国与那个年代的台湾有任何特殊关系。荷兰人于1604年初抵澎湖时、或1624年登陆台湾前,台湾都不属于郑芝龙,更与明朝像是两条少有交集的平行线,欧洲或中国史料都不支持作过度推论。如果不明所以的所谓郑芝龙借给荷兰什么都列入,那这些经考证的更应该列入。 -- WildCursive留言2013年3月7日 (四) 14:24 (UTC)[回复]
    (:)回应:该条目并没有就明朝是否有宣示拥有台湾做出任何评论。请注意,此条目说的是“郑成功的先人”,汉化不代表纳入中国,如南洋的新加坡或万丹,也包括先前在吕宋活动的李旦。汉化不等同于中国化或明朝化。--(研究维基v百度百科hanteng) 2013年3月7日 (四) 15:38 (UTC)[回复]

    优良条目候选

    [编辑]

    郑芝龙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历史-人物,提名人:❦维基vs百度来源专题 hanteng 2014年1月12日 (日) 06:46 (UTC)[回复]

    投票期:2014年1月12日 (日) 06:46 (UTC) 至 2014年1月19日 (日) 06:46 (UTC)

    未能入选:1支持,3反对。--刘嘉留言2014年1月19日 (日) 08:00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郑芝龙中的4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7月24日 (一) 01:53 (UTC)[回复]

    2009年,破坏者先114.42.127.165在郑芝龙捏造书名《海泉传考》及假原文“芝龙泛海从倭,初常事各倭神,尤事八幡。”[2],该IP也在明石元二郎恶作剧[3]

    2010年,他以114.36.159.16在李贽再放入此假书名《海泉传考》,及捏造原文“血流二日以殁,惨闻晋江,士庶甚闵,于晋江西仑作‘温陵先师’庙,颇奉香火,后毁于兵燹。”、伪造出神明名“温陵先师”[[4],该IP也在家神伪造假书名《闽南移民的信仰旧俗》4[5]。 --Outlookxp留言2024年3月29日 (五) 09:51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