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用户:Richard923888/DC15工作区/大改善/香港文化-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为
香港人口文化系列之一
香港人口普查
2021年人口普查
香港人  新界原居民
海外港人
宗教与风俗  哲学
语文  用语  文学
殡仪  节日与公众假期
购物  饮食  烧烤文化
传媒  电视  电影
艺术  漫画  动画
音乐  流行音乐
教育  补习文化
体育  赛马
网络文化  电子竞技
建筑  法定古迹
非物质文化遗产
香港次文化
港式幽默
无厘头文化
MK文化
MK Pop
铁路迷文化
巴士迷文化
小贩文化
街车文化
街机文化
其他香港系列

香港文化饶有特色,属远东文化版图之内,香港人口华人为主。而在过去百多年间香港曾经成为英国殖民地,故此同时受到西方文化影响,酿造成华洋融合的独特文化。从19世纪的转口港,到21世纪的国际都会,世界各地的文化也持续影响香港文化。

背景

[编辑]

香港原属广东省新安县(宝安县)管辖。香港开埠之前,华南地区内的文化中心是广州。在遭英国殖民之前,围头人客家人水上人都已聚居于今天的香港境内,他们都是香港原居民,是香港早期农村社会的组成族群。他们的母语分别是围头话客家话水上话。其后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虽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可是华人社会中大部份中华传统文化及价值观得以保留下来。较著名的例子例如在英殖初期,华人如有纠纷,一般会到上环文武庙前“斩鸡头,烧黄纸”宣誓,而非英式的在法庭宣誓。此外,不少中国民间风俗,如飘色巡游太平清醮盂兰胜会等,也在华人社会间无间断地保存下来。

英殖时代初期,西方文化对香港的影响仅限于居港的西方人士,但随著20世纪开始香港的华人地位不断提高,华人社会及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增多。二战结束后,西方进一步提高其在香港的文化影响力,甚至使其成为主流,而赛马足球及西式下午茶等也渐渐在华人社会普及。

1949年中国大陆政权易手,大量大陆难民及资本家来港避难,影响了香港原本以广东文化为主的生活文化以及香港后来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因中共政府的政策影响,华南地区内的文化中心亦由广州转移到香港。其粤语文化至今仍对华南、东南亚以至世界各地的粤语社群产生了主导性的影响,例如以粤语流行曲为主的香港流行音乐曾经影响大中华地区,培育出多名国际知名歌星;而以粤语为主的香港电影也一度雄霸东亚,培育出李小龙成龙等国际知名影星,更被誉为“东方荷里活”。

香港饮食文化也相当著名,揉合中国菜(主要为粤菜客家菜)和西餐,加上多国菜式均可在香港找到,因此被誉为“美食天堂”。当中以茶餐厅大牌档为地道饮食文化的代表。

随著1970年代香港人的身份获得普遍认同,同时亦建立起一套面向本地市场的普及文化,如电视电影歌曲漫画等,衍生出一个新生的“香港文化”体系。同一时间,随著香港愈来愈商业化,“香港文化”也沾上不少商业色彩,香港主流文化容易受商业和外地文化影响,能够迎合公众口味的通俗文化得以普及起来,可是较严肃的文学及艺术创作却较被忽视。

此外,香港由于地小人多,加上科技日渐发达导致传媒发展迅速,另类小众文化也能够得到广大社会的瞩目。曾灶财梁国雄周启邦夫妇的行为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冲击,就是明显的例子。

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香港文化中西合璧的特点仍得以保留,例如香港社会仍会同时庆祝中西节日、说话时粤语英语(主要为港式英语)夹杂、结婚仪式中西兼容等。

香港政府文化政策

[编辑]

香港主权移交后,原文康广播局在1998年分拆改组,加以两个市政局于2000年解散后,其负责的文化、康乐及体育事务被纳入民政事务局的范畴内。香港政府透过法律及司法程序保障文化艺术的创作及表达自由;另以财政资助方式提供积极支援发展的环境,并开放公共空间容许多元化发展及自由竞争。政府的文化政策包含以下四大元素:

  1. 尊重创作及表达自由;
  2. 提供让更多人参与的机会;
  3. 鼓励多元及均衡发展;以及
  4. 提供有利的环境及条件(场地、拨款、教育及行政)。

政府虽然有为文化制定长远发展目标,确认“以人为本”、“多元发展”、“尊重表达自由、保护知识版权”、“全方位推动”、“建立伙伴关系”和“民间主导”六项原则,以凝聚价值共识,但不对文化艺术立下官方定义,亦不影响具体创作,并以放权委托形式资助公共文化艺术团体,让其自主运作。民政事务局透过属下的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艺术发展局香港演艺学院分别提供场地,策划、推广及支持本地艺术发展和培植人才。

社会

[编辑]

传统

[编辑]

蜑家文化

[编辑]

传统的香港蜑家人一般自称“水上人”,反而甚至认为“蜑家人”的称呼是居住在岸上的人(蜑家人称他们作“街上人”或“岸居人”)对他们带有歧视的称呼。[1]虽然蜑家人是香港最早期的香港人,但过去由于文化水平较低,故留下的文字记录不多。蜑家人的母语为蜑家话(或称水上话、水佬话),语音与粤语广州话很近似[2],但有个别字词读音不尽相同,如蜑家话的“鱼”读作广东话的“椅”、“玩”读作“反”等,以至包含专有的词汇,如“落掟”意指“抛锚”、“爱”多了“要”的一重意义等。值得留意的是,香港的英文名称Hong Kong正是蜑家话的音译。[3]

其中有趣的是,近代香港大部分老一辈的蜑家人都有两个名字,他们出生时多由“执妈”(即接生员)取第一个名字,港英政府的登记员知道蜑家人识字不多,加上他们的名字不是带喜、带娣、带金、带银、带彩,就是金火、胜仔、火仔、阿福、阿娇等,拿身分证的时候再劝他们改为另一个名字,甚至为他们改名。[1]

而在以前各个香港避风塘,港英政府曾发经营牌照予“船上小贩”及“小艇小贩”,为数不少的蜑家人会售卖简单小食,其后发展至售卖艇仔粥、炒蚬、炒蟹、炒螺等美食,更会售卖汽水雪糕水果香烟等,甚至有唱曲表演,展现丰富多元的蜑家文化,其中油麻地避风塘的艇户在最高峰时,更高达十万人。但直至1990年代初,由于卫生问题和油麻地填海工程,不少蜑家人大部分上岸入住公屋(如爱民邨),一度兴盛的避风塘文化随之没落,避风塘美食亦转为岸上餐厅。[4]

由于蜑家民系文化主要依存于渔业活动,而蜑家人上岸后又不断融入香港的陆上文化中,因此蜑家文化正在逐渐消失,他们的后代大多未有充足的条件承传甚至认识这种文化,仅能通过为数不多的历史资料得知这种文化的存在。[2]

鹤佬文化

[编辑]

围头文化

[编辑]

客家文化

[编辑]

宗教

[编辑]

语文

[编辑]
在香港可以听到的部分语言

由于香港大部分人口都是华人,故此香港以中文作为官方语文。现时,粤语是香港绝大部分人通用交际语言,但粤语并非香港本土语言之一[5][6]广府围头客家广府水上都是香港原居民社会的组成族群,故围头话客家话水上话都是属香港本土语言[7][8]。鉴于来自五湖四海的内地移民带来了不同的中国方言,港英政府遂在70年代选择了粤语作为统一香港华人的华语。自此,粤语便成为了香港的强势语言。

香港在英国殖民地的时期,虽然华洋杂处,但香港成为殖民地之初政府只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中文没有宪制地位。直至香港教育界及大专学生从1970年起的一番争取过后,政府才在1974年修改法例使中文成为法定语文。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后,《基本法》第9条规定中文和英文为官方语言,政府亦开始推行“两文三语”政策,推广以中文和英文书写,以及能说广东话、英语和普通话,并在学校推行两文三语教学。此外大型广播除广东话及英语外,亦加入普通话作为第三语言。伴随主权移交而来的,还有简体中文的使用率日增,以及香港译名逐渐被大陆译名取代。近年,年青一代创立一套香港潮流用语,如:“潜水”、“屈机”、“升呢”等,成为新一代之香港文化。除此之外,香港其他少数族裔都会使用其故乡的语言与同一个族群的人交流,但他们多以英语作为交际语。

交通

[编辑]
两架停泊在跑马地电车总站的电车

港铁是香港主要的运输工具之一,因此其文化与香港社会息息相关。由于两铁合并前的地铁九铁都已经有一定的历史,因此香港市民会以两铁合并前铁路系统、路线及车站的旧称来称呼它们,例如以“九广铁路”称呼从前由九铁营运的港铁路线、以“(电气化)火车”或“东铁”称呼现在的东铁线,和以“旺角火车站”称呼现在的旺角东站。此外港铁提供优惠吸引乘客乘坐由港铁营运的路线,及继承了由前地铁公司成立的“地铁友礼会 MTR Club”(两铁合并成港铁后中文名称改为“港铁友礼会”,英文名称维持不变)。港铁系统的车站设有商店让乘客可在车站购买食物、报纸及进行辅币找换,这些商店又成为不少乘客相约别人的地点,使车站商店成为港铁站其中一个象征。另外一些铁路迷会收藏港铁车票港铁车站指南,而网民则会将港铁的一些广告海报加以改编和模仿。

电车是港岛北岸地区的运输工具之一,西至坚尼地城,东至筲箕湾,并设有环形支线来往跑马地;亦是外地游客游览的交通工具。因电车开行或警示行人时会发出“叮叮”的声响,故此香港市民会“叮叮”称呼电车。由于电车路轨几乎东西贯穿港岛北的市区,所以“电车路”便成为港岛市区其中一个重要标志。

饮食

[编辑]
香港典型的大牌档—中环兰芳园

香港的饮食文化被视为东方和西方饮食文化交汇的地方,因此发展出了一个揉合中国菜(主要为粤菜客家菜)和西餐的饮食习惯,因而被誉为“美食天堂”。作为一个国际都会,世界各地的美食于香港均十分常见。

香港人也有自已的饮食文化,例如大牌档,常在街边提供食物露天熟食档口。他们的格局除了流动(或固定)的制造食物的营业摊档外,还有数围椅桌在旁,供食客即时食用,然而由于政府不再发出新的大牌档牌照及牌照不得世袭的规定[9]使大牌档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茶餐厅由从前的冰室演变而成,提供食物种类广泛,包括揉合了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饮及中式小炒,晚市更会提供晚饭小菜[10],又因为提供的食物价格便宜而成为香港普遍市民的饮食场所。

香港有很多特色食品和饮品,香港地道的蛋挞以挞皮分类,主要分为牛油蛋挞和酥皮蛋挞两种,常见于茶餐厅、酒楼及饼店,另外连锁快餐店肯德基则会出售葡式蛋挞丝袜奶茶是一种用多种茶叶冲泡,以棉线网过滤,再加入淡奶而制成的奶茶,通常茶餐厅都会供应这种食品,同时是香港人日常下午茶和早餐常见的饮品。此外,香港也有很多街头小吃,其中由外省传入的有鱼蛋鸡蛋仔肠粉碗仔翅糖葱饼钵仔糕萨琪玛等,而车仔面老婆饼老公饼更是香港独有的。

建筑及保育

[编辑]
保留旧中环天星码头事件示威者集会的情形。事件令香港社会意识到保育的重要性及对集体回忆的关注。

香港现存有不少具有一定历史的建筑,它们多数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包括历史悠久的寺庙教堂祠堂、围村村屋和一些政府建筑。这些建筑反映了早年香港居民的生活及信仰等习俗,又因为香港从前是英国殖民地,故此很多历史建筑保留了殖民地时代的西方建筑风格,甚至在风格上中西合璧,成为香港独有的特色建筑。

香港政府对香港的历史建筑设有一套评级标准,去方便当局对最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及文物进行保护。历史建筑及文物通常先由公营的古物谘询委员会进行研究,再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的古物古迹办事处为香港历史建筑评级及决定将哪些建筑列入香港法定古迹。直至目前为止香港共有98项法定古迹[11],它们都受到香港法例第53章《古物及古迹条例》的保护。

集体回忆在香港是指集体对对涉及多于一个人以上的事物共同拥有的回忆。香港在1990年代后期开始广泛应用集体回忆。2006年11月,香港政府决定清拆被香港人认为有集体回忆的爱丁堡广场码头(旧中环天星码头),引发香港人发起保留旧中环天星码头事件、策划静坐及示威。虽然事件以失败告终,但香港人渐渐意识到保育的重要,而且社会对集体回忆的关注度更大幅增加。2007年1月,香港政府提出将集体回忆作为是否清拆香港历史建筑列入参考因素之一[12]

艺术

[编辑]

电影

[编辑]
香港星光大道是为纪念香港电影业发展而建,图中为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奖座铜像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港产片’(香港电影)”,多年来香港电影作为粤语文化品牌风靡全球,香港电影金像奖也成为华人电影的一大指标。被誉为‘电影梦工场’、‘东方荷里活’、‘东方之珠’的香港,一直以来都是两岸三地大中华地区中的电影殿堂,香港孕育出植根传统粤语文化、融合中西的华人本土电影产业,是全球华人社会中最为瞩目的电影天堂,更筑起仅次于美国、全球第二大的电影生产基地,对于全球各地观众而言,提起华语电影,不能不提香港电影,香港电影让粤语电影风靡全球,成为华人文化的一大代言。1980年代的港产片无论产量、票房,还是质量、艺术性均创作出惊人奇迹,形成庞大的电影工业,电影总产值更超过亚洲电影生产强国印度,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泱泱美国的荷里活,香港更成为亚洲第一的电影生产基地和电影出口基地。香港电影让全球观众第一次近距离地领略到粤语文化的冲击,也让粤语电影文化登上世界舞台。

香港电影在华人电影中取得领导地位。第一部在香港摄制的故事短片为1909年的《偷烧鸭》。到了1930年代,由于南洋地区有一大批操粤语华侨聚居,令粤语片成为一个等待发展的大市场。但粤语片因受中国大陆政府的语言政策的影响而不能在当地拍摄,而殖民地政府对此持开放态度,使1930年代中以后香港发展成为华人世界的粤语电影制作基地。后来的刘家辉成龙以及李连杰时期的黄飞鸿电影,打造了香港武侠片的基石,也使香港动作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中占一席位,这既确立了这些华人功夫影星的地位,又培养了一班幕后电影人才。

虽然香港电影业在1990年代中期受工业危机香港主权移交所冲击,但香港电影仍保持其独有的特色,并成为香港的文化主流。如1997年凭借《春光乍泄》获第50届康城影展最佳导演奖的香港导演王家卫便是俵俵者。2006年上映的《无间道风云》亦是改编自香港导演刘伟强麦兆辉联合执导之港产片《无间道》,该电影获得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四个奖项。此外,近年由喜剧演员周星驰所执导及演出的《少林足球》及《功夫》有赖大量应用电脑图像技术来制造特技效果,并运用市场推广技巧重新包装大量长期在港产片演出的影星。

演员方面,香港电影与很多商业电影一样有一个发展完善的明星制度,而这制度之下的影星亦与粤语流行音乐的歌星重叠。播映场地方面,早于20世纪初香港已有电影院,早年的戏院规模大,曾大量扩展到市区各地,但只有少数现在仍开门营业。新式戏院多数由数间容纳百多人的迷你戏院组成,方便同时播放不同的电影;并融入为大型商场娱乐设施的一部份。

音乐

[编辑]

香港早期的音乐以由中国传入的粤剧粤曲为主,另亦有本土香港原居民所传颂、流传于香港客家原居民村落的客家山歌。其中,由于香港有不少广府人聚居,故此粤讴木鱼歌南音等的粤曲在早期的香港曾传唱一时。及至20世纪50年代,欧西流行曲和国语流行曲曾在香港上层社会流行,七十年代,粤语流行曲蓬勃发展,曲词的创作和唱法创新,慢慢发展出鼎盛的香港流行音乐文化高峰[13]

1990年代,越来越多的作家以及歌手开始从事音乐剧的创作。这其中以流行乐歌手张学友最为成功;他将作家钟伟民的原著小说《雪狼湖》改编成为音乐剧,并与林振强林夕陈少琪等文化界人物以及一些著名音乐人合作在香港甚至于在大中华区和海外造成了相当的影响,对于推动香港的音乐剧文化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该剧亦是到目前为止最为成功的香港音乐剧之一。

舞蹈

[编辑]

传统舞蹈

[编辑]

舞龙舞狮舞麒麟都是华人用来喜庆和增添祝福的传统舞蹈表演。舞龙及舞狮均为香港围头福佬水上原居民和香港市区人常用的传统舞蹈表演。其中,香港岛大坑舞火龙是较为出名的舞龙,并已获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至于舞麒麟,则为香港客家人(尤其是客家原居民)常用的传统舞蹈表演。

现代舞蹈

[编辑]

香港的舞蹈发展揉合了东西方不同风格。受香港政府民政事务局资助的大型舞蹈团体有城市当代舞蹈团现代舞〕、香港芭蕾舞团芭蕾舞〕及香港舞蹈团中国舞〕;获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的中小型舞蹈团体有动艺、多空间、不加锁舞踊馆及香港舞蹈联盟[14]。另外也有香港舞蹈总会香港舞蹈团体联会等民间组织。

文学

[编辑]

香港文学指自20世纪起香港在特殊历史和政治背景下发展出的文学。过去香港是英国殖民地,中西文化交流频繁,而在两岸分治的背景下,香港也是两岸接触的桥梁,旅港、居港及本土的文化人,都促进了香港文学的发展。过往香港曾被诟病为“文化沙漠”,缺乏文化气息,但香港文学仍在华人文化界中占一席位。

漫画

[编辑]

香港漫画有别于日本漫画,接受并吸取了日本漫画和欧美漫画的双重影响,在制作过程上吸取了欧美漫画的工业化制作流程,带典型的流水线制作特点,分工细致,由主编统筹主笔,团队协力制作,画风以欧式为主,兼及水墨,在内容上及人物设定上受到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武侠观念影响,情节曲折细腻,题材广泛,大多数作品商业色彩浓厚,题材兼及科幻、社会,娱乐,励志、黑帮、搞笑等等。随著电脑和网际网路的日渐普及,民间独立创作的漫画在网路上出现。

话剧与戏曲

[编辑]

文艺活动

[编辑]

艺术团体

[编辑]

其他范畴

[编辑]

体育

[编辑]
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术比赛一景

香港地方虽然小,但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提供不少康乐、娱乐、体育及文化设施,例如游泳池和运动场等,令港人有多元化的活动选择。近年政府不断增拨资源支持体育事业发展以提升香港运动员的水平、建立社区体育文化及令香港成为国际体坛盛事中心[15]

香港曾经多次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会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亚洲运动会东亚运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更于2008年成功协办北京奥运马术比赛及在2009年成功主办第五届东亚运动会。此外,香港每年都会举办不同的国际体育赛事,例如渣打香港国际马拉松比赛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

多年来香港运动员在不同的体育赛事中夺得不少奖牌,其中以单车及风帆等项目的成绩比较突出。譬如“风之后”——李丽珊曾在1996年奥运会及多届亚运会夺取金牌,以及“单车王子”——黄金宝则在2007年的世界场地单车锦标赛夺得冠军。

政治

[编辑]

每年大小的游行示威发展出香港人表达诉求的示威文化,亦有类似英国的港式幽默,此外自由、民主、人权及法治等范畴组成了所谓的香港核心价值。。

次文化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书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一个水上人家庭的故事-从水上人空间运用的生活文化寻找被遗忘的历史,郑锦钿
  2. ^ 2.0 2.1 香港渔民文化,渔农自然护理处
  3. ^ 群带路石碑,南区民政事务处
  4. ^ 水上人文化 名留港史. 太阳报 (香港). 2015年10月8日 [2017年1月19日] (中文). 
  5.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Yz6STyaSAc 无线新闻星期X档案 -- 留住本土语》
  6.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217/18627989 香港苹果日报 《50年前广东话人口不过半 淘汰多种方言成主流》2014年2月17日
  7. ^ http://www.lordwilson-heritagetrust.org.hk/tc/projects/project_listing/project_details/10-158-1.html 卫奕信勋爵文物信托 《受助计划 香港四种原居民语言之常用词汇记录︰围头话、客家话、汀角话及东平洲话》
  8. ^ http://podcast.rthk.hk/podcast/item_epi.php?pid=315&lang=zh-CN&id=16160 香港电台《漫游百科 - 第十七集》
  9. ^ 立法会秘书处. 立法會CB(2)782/08-09(04)號文件 (PDF). 香港立法会. 2009年2月4日 [2011年2月7日] (中文(香港)). 
  10. ^ 喜喜冰室 ﹣ 香港茶餐廳演變. www.cafematchbox.com.hk. 
  11. ^ 古物古迹办事处. 香港法定古蹟 (PDF).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2010年11月12日 [2011年2月7日] (中文(香港)). 
  12. ^ 評古蹟加集體回憶因素. 成报. 2007年1月29日 (中文(香港)). 
  13. ^ 刘蜀永、萧国健. 香港歷史圖說. 香港: 麒麟书业. 1998年. ISBN 978-962-2321205 (繁体中文). 
  14. ^ 一年/兩年資助. 香港艺术发展局. 2010年3月26日 [2011年2月7日] (中文(香港)). 
  15. ^ 體育運動. 2010至2011年度施政报告.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中文(香港)). 

外部链接

[编辑]


[[Category:香港文化| ]] [[Category:中国地域文化]]